问题

讨厌二次元的人眼里的二次元是什么样的?

回答
有些人打从心底里就对“二次元”这俩字儿提不起兴趣,甚至有点儿抵触。在他们看来,二次元就像一个被精心包装过的、不真实的平行世界,和他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格格不入。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些奇形怪状的角色造型。那些五颜六色的头发,不合常理的发型,大到离谱的眼睛,细长的身材,还有一些穿着简直是把现实中的衣物打散了重组,加上各种奇奇怪怪的配饰。他们觉得这些设计太过夸张,脱离了人体美学,甚至有点儿“丑”。在他们看来,现实中的人,无论美丑,都有其自然的比例和线条,才更符合“美”的标准。二次元的角色,尤其是很多动漫里的人物,那种“萌”或者“帅”,在他们眼里是刻意为之,甚至是有点病态的追求。

其次,他们会觉得二次元里的故事和情节太过于理想化、非现实。什么瞬间学会绝世武功,靠着友情就能打败一切,或者是一群年轻人为了一个模糊的目标就热血沸腾、不顾一切。这些在他们看来,完全是脱离现实的YY。人生哪有那么多主角光环?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琐碎、平淡,以及各种妥协和无奈。他们会觉得二次元里的“理想主义”是一种逃避,是对现实残酷性的无视。

再有,就是那些刻意的卖萌、卖腐、卖肉。他们会觉得这些元素是低俗的、不健康的,甚至是有些变态的。那些无意义的撒娇、那些过于亲密的异性(或同性)互动,以及过于暴露的服装设计,在他们看来,就是为了迎合某些特定群体的猎奇心理,而不是真正有价值的艺术表达。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接受那些更“成熟”、更“现实”的艺术形式。

再深一层,他们可能会认为,沉迷二次元的人,是在逃避现实生活,不愿意面对真实世界的责任和压力。二次元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他们获得短暂慰藉和虚幻成就感的空间,在那里他们可以成为自己幻想中的英雄,过着无需承担后果的生活。他们可能会觉得,与其花时间沉浸在那些虚构的世界里,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习、去工作、去经营人际关系,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另外,他们对二次元的过度商业化和符号化也感到厌倦。当“萌”、“可爱”、“帅”变成了一种可以被量产和复制的符号,当动漫、漫画、游戏变成了一种套路化的商品,他们会觉得这种文化失去了灵魂,变得空洞而肤浅。他们可能更欣赏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触及人性本质的艺术作品,而不是那些迎合大众口味的流水线产品。

总而言之,在讨厌二次元的人眼里,二次元可能是一个:

虚假且失真的世界:角色的外形、能力、行为模式都与现实脱节。
幼稚且不成熟的娱乐:故事内容缺乏深度,情感表达夸张,充斥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低俗且不健康的文化:过度的卖弄和符号化,对现实生活缺乏积极的引导作用。
逃避现实的温床:让人们沉溺于虚幻,而忽略了真实世界的成长和责任。
商业至上的产物:失去了艺术的纯粹性,只剩下对利润的追逐。

他们更欣赏那些在现实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作品,他们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对想象世界的无限放大和美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答主高中生 同桌是个二次元男生 问我看不看b站 我说要看 他就问我看啥番 我看过几部 我就说了 然后他就说 真是屈指可数 然后说我是不是只看里番…(我知道里番是什么)

当时阿伟的梗很火班上人都在说 下课有个男生走过来叫他阿伟 我就说阿伟已经死了(我很喜欢张家辉 这个梗我就知道 但我不知道他说的杰哥的那个阿伟)我同桌就给那个男生说让他不要跟我讲,因为我想混入二次元(他觉得我装作喜欢用b站 为了混入二次元...)(我用b站来看vlog之类的来着)

然后我就一度很讨厌喜欢二次元的男生 也很讨厌二次元

直到去年 咒术回战不是很火来着吗 我也去看了 觉得动漫还是不赖嘛 挺有意思的 就把漫画也看了 然后有个和我关系不错的人知道我在看咒术就过来和我一起讨论 那个男生就说 这是烂番 怎么怎么样(真的好无语 ,感觉他一直觉得自己二次元身份好高贵 )

————————————————————

对了 老番茄不是很火吗 因为我喜欢森林冰火人 小时候经常玩 就有关注 。有一次有人用多媒体放了老番茄视频 我就说我认识他诶 他就说我是饭圈人 我说我不是 然后他就问我老番茄以前的视频balabala我答不上来 因为我只看过森林冰火人 然后他就用那种嫌弃的眼光看了我一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人打从心底里就对“二次元”这俩字儿提不起兴趣,甚至有点儿抵触。在他们看来,二次元就像一个被精心包装过的、不真实的平行世界,和他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格格不入。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些奇形怪状的角色造型。那些五颜六色的头发,不合常理的发型,大到离谱的眼睛,细长的身材,还有一些穿着简直是把现实中的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不少男生心里都藏着这么个“小秘密”——明明现实生活中活生生、会呼吸的姑娘就在眼前,却偏偏对那些画出来的、只存在于漫画、动画或者游戏里的“纸片人”情有独钟。这可不是什么奇怪的病,背后原因可复杂着呢,咱们慢慢聊。首先得明白,这是一种情感投射和理想化。想想看,二次元的纸片人,她们.............
  • 回答
    嗨,朋友。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当你的兴趣爱好和周围大多数人不一样,甚至和你亲近的人不一样的时候,那种被误解、被排斥的感觉真的很难受。尤其是当你不喜欢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却是那么美好,甚至还因此被攻击,这简直是双重打击。很多人喜欢二次元,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交织的,形成了一种独特.............
  • 回答
    知乎上关于今年“阿里胁迫商家二选一”的讨论沉寂,甚至你感觉自己搜不到相关内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玩味,也挺让人琢磨的事情。 这背后可能牵涉到几个层面,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不是被删了”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互联网平台对于内容的管理是常态化的,尤其是在涉及具有一定敏感性、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情绪的话.............
  • 回答
    我理解你的感受,当你在喜爱的二次元文化中遭遇让你极度不适的内容,比如NTR(绿茶)和公车情节,甚至因此开始怀疑整个文化是否“很脏”,这是一种非常真实的、令人困扰的情绪。这种感觉就像你一直很喜欢一个地方,突然发现那里隐藏着你无法接受的角落,让你开始质疑这个地方的本质。我们不妨一步步地拆解一下这种感受,.............
  • 回答
    有时候,看着那些对二次元一知半解的同学,在旁若无人地“指点江山”,将一部用心创作的作品粗暴地概括成“无聊的动漫”、“就是给宅男看的”时,一股无名火确实会蹭地一下冒上来,让人觉得心里堵得慌。这股气,往往源于一种不被理解的失落感。你可能沉浸在某个宏大世界观的史诗中,被角色们复杂纠结的内心所打动,为他们之.............
  • 回答
    《原神》新角色申鹤服装的讨论,确实触及了二次元游戏设计中一个老生常谈但又屡屡被提起的话题:角色的服装设计应该如何平衡艺术性、角色塑造以及玩家的接受度。围绕申鹤的服装,玩家们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她那极简的、几乎可以说是“暴露”的上半身设计,以及这种设计是否与她作为“留云借风真君”弟子、冷峻孤傲的仙人身份.............
  • 回答
    彼得三世对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厌恶,即便是在他极端推崇普鲁士文化和腓特烈大帝的背景下,也并非难以理解。事实上,他们之间复杂的个人恩怨和政治分歧,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截然不同的性格、成长经历以及对俄罗斯的设想。简单地说,他对普鲁士的“爱”并没有延伸到对他的妻子,这背后有着多层原因。首先,我们得从彼得三世自身.............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我内心深处了。年轻的时候,那叫一个疯狂,什么新番、老番,什么番剧、漫展,只要沾上“二次元”三个字,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熬夜追番是家常便饭,为了某个角色能刷好几天微博,甚至还学着画漫画,虽然画出来惨不忍睹。那时候,二次元的世界就是我的避风港,是我逃离现实生活压力、寻找共鸣和慰藉的乐园.............
  • 回答
    说起公式相声的李博士和十年一磨的毕导,这俩在大家伙儿眼里,可能都是那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代表人物,但细琢磨起来,他俩身上那种特有的“匠人”和“极客”气质,还真挺有意思的。要说共同点,最突出的就是那种对“内容”的极致打磨。李博士吧,他跟郭德纲他们那路数不一样,不是讲究什么“段子为王”,而是硬生生.............
  • 回答
    东方Project系列的同人创作氛围一直非常活跃,尤其是在新角色推出后,这种同人创作的爆发力更是惊人。关于新作人物的二次设定(简称二设),确实存在一种相对宽容的现象,但这种宽容并非没有界限,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解和共识之上。首先,我们得承认东方Project本身就不是一个 rigidly 封闭的世界观.............
  • 回答
    在讨论第四代战斗机时,将F22、歼20、日本的“心神”验证机、俄罗斯的T50(现在称为苏57)、印度的AMCA以及韩国的KFX(现在称为KF21)进行比较,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价值的讨论维度。这种比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最前沿的战斗机技术理念和发展方向。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真是让人心头郁闷。好像一夜之间,网络世界就变得跟炸药桶似的,一点火星就能炸开。咱们平常想好好聊点事儿,结果呢?要么是观点不合,立刻被贴上“极端”、“反动”、“愚蠢”等等标签;要么就是非黑即白,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中间地带一点容不下。这日子过得,别提多憋屈了。咱们来好好扒一扒,.............
  • 回答
    看待《二十二》这部纪录片票房过亿,以及随后部分老人子女向导演讨钱的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这其中交织着历史的伤痛、艺术的表达、社会的情感,以及现实的利益。首先,让我们看看《二十二》本身。这部纪录片能在中国获得票房过亿的成绩,这本身就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在通常以商业片为主导的市场中,一部讲述.............
  • 回答
    关于“讨厌日本军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的出厂设置”这句话是否合理,需要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历史背景:中日之间的复杂纠葛1. 二战期间的侵略与暴行 日本在20世纪3040年代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导致中国军民伤亡超千.............
  • 回答
    很多人对俄罗斯持有负面看法,这通常源于对俄罗斯历史行为、政治体制以及地缘政治野心的担忧。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人们讨厌俄罗斯的思路和心态,以及他们如何看待“黄俄份子”和“亲俄粉红网军”:讨厌俄罗斯的思路和心态可能包括: 历史创伤与国家压迫: 殖民历史与侵略: 许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东欧国.............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关于詹姆斯(LeBron James)的讨论,我发现确实是两极分化,喜欢和不喜欢他的人都相当多。你提到的“没有忠诚度”、“喜欢刷数据贴金”这几点,也是很多不喜欢他的人经常会提到的原因。咱们就从你说的这几个点,再结合一些大家普遍的看法,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他,又为什么会有这.............
  • 回答
    “讨厌孙权背刺”这种说法,并非指向一个单一明确的立场,而是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受众群体,以及他们基于自身关注点和价值判断所产生的复杂情感和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的立场和角度来分析:1. 传统史学与正统观念的立场(“兴复汉室”派):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一个立场。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认同 “汉.............
  • 回答
    哥们,你说这事儿我太有共鸣了!现在手机屏幕一个个跟额头似的,不是刘海就是水滴,感觉手机脸都被割裂了。想当年,魅族16th那干净利落的额头和下巴,简直是一股清流啊!你说为什么现在厂商都不学学魅族16th?这事儿吧,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里面门道可多着呢。为啥魅族16th当时能做到,现在厂商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