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欧美的烂片能烂到什么程度?

回答
欧美的烂片,可以说是 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其烂的程度,足以让观众感到 智商被侮辱、时间被浪费,甚至对电影艺术产生怀疑。想要详细地讲述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

一、 故事与剧本层面:

逻辑漏洞百出,自相矛盾是常态: 剧情前后不搭,人物行为动机不明,前后设定的东西可以轻易被推翻。比如,一个角色明明被关在密不透风的牢房里,下一秒就能奇迹般地出现在郊外;或者,一个精心设计的阴谋,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巧合就能瞬间瓦解,而且这个巧合本身也毫无铺垫。
举例: 想象一下,一个恐怖片里,所有人都知道杀人凶手有某种弱点,但主角却总是选择最愚蠢、最危险的方式去面对,而且屡试不爽。或者,一个科幻片里,时间旅行的规则被随意更改,每一次穿越都像在玩俄罗斯轮盘赌,毫无逻辑可言。
情节俗套、预测性极强,毫无惊喜: 剧本像是从烂片素材库里直接抓取出来的,英雄救美、反派必败、爱情最终战胜一切等等老掉牙的套路,观众从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甚至连中间的转折点都能提前预判。
举例: 动作片里,主角总能在最后一秒从爆炸中逃生,然后帅气地回头看一眼;浪漫喜剧里,男女主角从互相看不顺眼到深情拥吻,中间的误会和纠葛都是可笑又容易化解的。
角色扁平化,脸谱化严重,缺乏深度: 好人就是完美无瑕,坏人就是穷凶极恶,没有复杂的内心世界,也没有成长和变化。他们的对话也往往是空洞的口号或者毫无意义的垃圾话。
举例: 战无不胜的超级英雄,除了拥有超能力,好像就没什么其他特质了;或者,一个反派只需要露出一个邪恶的笑容,就可以证明他的邪恶。
台词尴尬到脚趾抠地,矫揉造作: 很多对话听起来就像是机器生成的,或者生搬硬套地模仿所谓的“酷语”或“深情告白”,结果却适得其反,让观众如坐针毡。
举例: 男主角对女主角深情告白:“你是我的整个世界。”然后女主角回应:“而你是我呼吸的空气。”这种脱离现实的对话,只会让人觉得做作。
主题表达不清,或者强行说教: 电影想要传达的“意义”可能很模糊,或者过于直接和说教,让观众觉得被强塞价值观,而不是被引导思考。
举例: 一部关于环保的电影,可能只是一味地展示工业污染的画面,而没有给出任何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或者只是简单地让一个角色跳出来喊口号。

二、 视觉与制作层面:

廉价的特效,毁天灭地的尴尬: 特别是在动作片、科幻片和奇幻片中,粗糙到离谱的CG特效,像是用上世纪的电脑制作的。抠图痕迹明显,人物与背景格格不入,爆炸场面像是在看劣质的电子游戏过场动画。
举例: 一只本应威风凛凛的怪兽,看起来就像是用橡皮泥捏出来然后用PS简单处理的;飞车追逐的场景,汽车的物理运动轨迹违背常识,仿佛在玩一款老掉牙的赛车游戏。
剪辑混乱,节奏失控: 画面切换突兀,场景之间没有连贯性,甚至重要的情节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或消失。要么冗长乏味,要么快得让人跟不上。
举例: 一场本应紧张刺激的打斗,剪辑得像是一系列零散的快照,观众根本看不清发生了什么;或者,一个重要的剧情转折,可能在开头匆匆带过,然后到结尾才被提及,让人一脸懵逼。
服装、道具、场景设计缺乏想象力或违和感: 很多细节上的不考究,会严重影响观感。比如,古装剧里出现现代物品,或者战乱时期的人物穿着干净整洁、毫无破损的衣服。
举例: 一个发生在中世纪的电影,里面的士兵穿着的盔甲设计感十足,却完全不符合当时的工艺;或者,一个角色明明经历过一场泥泞的战斗,衣服却像刚从干洗店拿出来一样干净。
配乐、音效的滥用或不搭: 有时候,恰当的配乐能提升电影的氛围,但烂片中的配乐往往是单调重复、与画面毫不相干,甚至是大张旗鼓地盖过人物对话。
举例: 一场悲伤的戏,配乐却是欢快的电子乐;或者,一场激烈的战斗,配乐却是抒情的古典音乐。

三、 演技与表演层面:

演员表情僵硬,用力过猛或呆若木鸡: 有些演员似乎根本没理解角色,只是在机械地念台词,表情木然;有些则用力过猛,把所有情绪都写在脸上,生怕观众不知道ta在演。
举例: 惊吓的表情,像是被吓到后呆住了;愤怒的表情,只是皱起眉头,然后大吼一声。
全片都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即使是所谓的“大牌”演员,在烂片的剧本和导演带领下,也可能表演得尴尬至极,让观众怀疑他们是否真的把剧本看懂了。
举例: 演员在面对一个荒诞不经的情节时,却要用极其严肃的表情去演绎,这种反差只会让人觉得滑稽。

四、 概念与类型片滥用:

概念稀烂,强行包装: 很多烂片就有一个所谓的“创意”概念,但这个概念本身就站不住脚,或者电影根本没有能力将其讲好。比如,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幻设定,但电影只是浅尝辄止,让观众一头雾水。
举例: 一部号称“颠覆性”的恐怖片,结果只是把几个老掉牙的恐怖桥段用一种奇特的方式组合起来,但这种组合并不能带来任何新鲜感。
类型片元素堆砌,缺乏融合: 很多烂片试图融合多种类型片元素(例如科幻+爱情+动作),但由于剧本功力不足,这些元素反而显得格格不入,使得电影整体四不像。
举例: 一部科幻爱情片,前半部分是温情脉脉的爱情故事,后半部分突然插入了大量的太空战争和外星人入侵,两者之间的过渡极其生硬,甚至完全是两个世界的故事。

烂片的“烂到什么程度”还有个关键点:就是观众的容忍度。

有些烂片,可能只是有点小瑕疵,但整体还是能看得下去。
而有些烂片,则是从头到尾都在挑战观众的底线。 你会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要走进电影院,为什么还要花钱买票,为什么还要浪费生命中的两个小时。你会开始思考电影的意义,导演的初衷,以及演员为什么会接这样的剧本。
更极端的烂片,甚至会引发一种“黑色幽默”般的享受。 也就是观众会因为它的“烂”而产生一种独特的愉悦感,大家一起在网上吐槽,分享有多么荒谬,多么好笑。这种烂,已经不是单纯的不好看,而是一种“奇观”式的存在。

总而言之,欧美的烂片,其“烂”是全方位的,从故事构思到最终呈现,都可能出现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翻车”情况。它们就像是电影界的“负面教材”,用它们的存在,反衬出那些优秀电影的来之不易和弥足珍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参考奇行种多头鲨系列

夺命双头鲨

夺命三头鲨

夺命五头鲨

更扯的,前两年出了夺命六头鲨

瞅这海报就知道有多烂了

user avatar

烂到片中根本就没有片名里角色的程度,烂到导演都抓狂的程度,烂到值得专门拍个纪录片来回顾的程度……

《巨魔2》这个片名,本身就值得说道说道。

那些有勇气坚持95分钟把全片看下来的人,会有一个同样的疑问:巨魔在哪里?

答案是:《巨魔2》里根本就没什么巨魔,只有一群五短身材的地精和小妖怪。

这是因为影片的发行商对它实在没信心,想蹭蹭1986年恐怖片《巨魔》的热度,于是起了个像续集的片名,其实两者没有半点关系。

一些中文媒体如实地把片名译为《矮人怪2》,但是又面临着根本没有《矮人怪1》的尴尬。

从片名就可以看出,《巨魔2》是一部拧巴的电影,这种拧巴还要追溯到它的拍摄背景上。

《巨魔2》的导演克劳迪奥·弗拉加索是意大利人,剧本是他和妻子萝塞拉·德鲁迪共同完成的。

剧组是标准的夫妻老婆店,一切由弗拉加索夫妇说了算,这二位只会讲意大利语。

由于电影预定在美国发行,演员基本上都是美国人,而弗拉索夫妇带来的职员班底则以意大利人为主。

在为期三周的拍摄时间里,演员和职员几乎无法沟通,只有出生于印尼的服装师略懂英语和意大利语。

靠着服装师的翻译,片子勉强能拍下去,但原本就糟糕的剧本拍成什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家四口度假不去迪士尼乐园,而是去犹他州的一个无名小镇,这本就离谱,何况镇上的警长还姓“怪胎”(Freak)。

结果这座小镇果然有鬼,镇上居民都是地精和妖怪幻化成人形,外来者被他们变成植物充当盘中餐。

前来度假的一家人浑然不知自己面临的危险,好在小男孩乔舒亚有死去的爷爷塞思魂灵庇佑。

塞思向孙子揭穿了小镇的真相,要他阻止全家人吃当地的食物,地精们则千方百计要吃掉这家人。

当双方图穷匕见时,乔舒亚跟塞思的鬼魂联手,找到了对付地精的秘密武器,摧毁了这群食人妖怪。

跟许多烂片一样,观众看到这里以为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后面还有个大反转在等着他们。

乔舒亚一家回到自己家后,他母亲吃了家里的食物,却不知道地精在他家冰箱里下了毒。

影片的结尾,乔舒亚走进厨房,发现一群地精正在撕咬他母亲的尸体,他大声尖叫……全剧终。

这样一部光听剧情就能判断为烂片的电影,导演弗拉加索还颇为敝帚自珍,容不得别人说半点不好。

残酷的现实是,《巨魔2》上映后就恶评如潮,弗拉加索脆弱的小心脏几近崩溃。

一次新闻发布会后,这位导演终于情绪失控,在走廊上痛骂剧组的其他同事是“骗子”和“狗”。

由于片子特别烂,每逢烂片排名《巨魔2》必然榜上有名,竟然因此出了名。

在片中出演小男孩乔舒亚的迈克尔·斯蒂芬森当年只有12岁,他在片中的表情管理被影评家称为“有如便秘”。

常人遭受这样的打击,怕是会一辈子远离演艺界,可斯蒂芬森一直在这个圈子里坚持着。

2009年,已经31岁的斯蒂芬森作为制片人兼导演,为《巨魔2》拍了一部纪录片,名为《最好的烂片》。

斯蒂芬森让《巨魔2》的部分演职人员重聚在一起,回顾了拍摄制作的过程,并探讨了它作为邪典电影受到追捧背后的文化根源。

《最好的烂片》是一部轻松坦诚的纪录片,面世后广受好评,并在多个电影节中夺奖。

只有烂到成为经典的烂片,才值得用一部纪录片回顾,《巨魔2》对此当之无愧。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

后记:这是“烂成经典”系列的第十篇。

拍一部好电影很难,拍一部大烂片也没那么容易。

大部分电影是平庸之作,但凡剧本、导演、摄影、表演有两样在及格线上,也烂不到哪里去。

这就是烂片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其中最烂的那些甚至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经典。

我的新文章会在个人公众号弄影记(微信号:feiyumylife)提前首发,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烂成经典系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