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巴黎和会不签字有什么用,列强不也瓜分中国了吗,顾维钧争取的一些利益也失去了?

回答
巴黎和会,顾维钧的“中国不能不签字”论,以及随后的山东问题,确实是一笔复杂的历史账。很多人会问,既然最后列强还是在瓜分中国,顾维钧签字又有什么用?那些付出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把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处境以及顾维钧的策略都掰开了揉碎了来看。

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中国是什么样的处境。

一战的时候,中国也加入了协约国一方,派出劳工,并在战场后方提供支持。从道义上讲,中国是战胜国。但当时中国国内是什么情况?军阀混战,政治腐败,国力虚弱。在国际舞台上,中国长期以来被列强视为半殖民地国家,说话的分量很轻。

巴黎和会,本该是战后秩序重建的会议,协约国在上面讨论如何分配战利品,如何处理战败国。中国作为战胜国,理应在上面为自己争取权益。但是,列强对待中国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没有平等。

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由来已久。

你说的列强瓜分中国,那确实不是空穴来风。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就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开辟租界,攫取各种特权。日本趁着一战德国战败,更是野心勃勃,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要求在中国享有比德国更特殊的权益。日本在巴黎和会上,也极力想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合法化,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顾维钧的“中国不能不签字”论,其实是在极端不利条件下的无奈之举,也包含了争取微弱优势的策略。

当时,中国国内对于是否应该参加巴黎和会就存在争议。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国力如此,去了也是受气,不如不去。另一部分人,包括顾维钧在内,则认为,无论如何,中国必须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必须为自己的权益发声。如果不去,那才真是把所有争取的机会都拱手相让了。

顾维钧在和会上的表现,可以说是个人的外交才华和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一个缩影。他做了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1. 为中国争取了作为“战胜国”的地位和发言权。 虽然在列强眼里中国依然弱小,但名义上,中国是战胜国,参加了战后的和平会议。这是中国在近代史上难得的机会。
2. 在万国宣传中国的正义要求。 顾维钧在和会上慷慨陈词,揭露日本侵占中国山东的种种不法行径,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他不仅仅是在会议上发言,还利用各种机会,在国际报刊上发表文章,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他提出的“门户开放”、“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原则,虽然当时未能完全实现,却为后来中国的外交原则奠定了基础。
3. 关于“签字”的考量,是基于现实政治的判断。 当时,日本已经和英、法、意、美等国达成了协议,承认了日本在山东的权益(虽然美国后来也表示了保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拒绝签字,会议就会在没有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对中国来说,是更糟糕的结果。

顾维钧争取的一些利益,并非完全失去,而是未能全部实现。

顾维钧在和会上提出的要求很多,比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废除“二十一条”等。虽然最终中国人民反抗“巴黎和会”的决议,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被看作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之一,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决精神),但顾维钧的努力,并非没有作用:

他成功地将山东问题公之于众。 国际社会都知道了日本在山东的野心和中国人民的反抗。这为后来的收回山东(虽然是在十年后的济南会议上,而且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埋下了伏笔。
他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的立场和声音。 这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认同感是有积极意义的。
他争取到了日本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重申。 虽然日本依然是主要受益者,但“门户开放”至少意味着列强在中国没有完全形成各自的独占势力范围。

列强的“瓜分”并没有因为中国的签字与否而停止,但签字与否,关系到中国争取主动权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辩证关系。列强在那个时代,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确实在进行利益划分,而中国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也掌握在他们手中。但是,顾维钧的选择,是在“必须签字,否则所有权益可能都被别人合法化”和“拒绝签字,但可能什么都争取不到,反而更显被动”之间做出的一个权衡。

如果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选择不签字,那么对于山东的权益,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列强可以直接绕开中国来决定。而顾维钧选择签字,虽然最终未能完全达到目标,但至少把中国争取权益的战场带到了国际会议桌上,利用了国际法和外交手段,最大限度地发出了中国的声音。

所以,“不签字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其实是忽略了顾维钧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策略和目标。他的目标不是立刻就能实现民族复兴,而是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国际体系中,为中国争取尽可能多的空间和主动权,为日后的抗争积累力量和道义支持。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代表团并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使得中国在国际法上没有承认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姿态,也是中国人民集体意志的体现。

总而言之,顾维钧在巴黎和会的努力,以及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签字的决定,都是在复杂而不利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人民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的一次艰难的外交斗争。这场斗争虽然没有立刻带来胜利,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也为后来的国家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国际道义支持。与其说“顾维钧争取的一些利益也失去了”,不如说他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尽力争取了能够争取到的东西,并为未来的斗争播下了种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忘了山东利益早在大清国手里丢了,通过一番操作几乎全部拿回来,可以说这一次外交成功到几乎没有任何可指责之处。

巴黎和会期间中国虽然一直玩悲情,但其实是比较强势的一方,在谈判中一直是进攻而不是止损。不签字也是获取更大利益的手段,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不签字是对的。

除了开了丘九们下克上成功的先河之外,可以说操作的近乎完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巴黎和会,顾维钧的“中国不能不签字”论,以及随后的山东问题,确实是一笔复杂的历史账。很多人会问,既然最后列强还是在瓜分中国,顾维钧签字又有什么用?那些付出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把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处境以及顾维钧的策略都掰开了揉碎了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中国是什么样的处境。一战.............
  • 回答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最终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这一决定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其深远影响不仅限于当时的国际格局,更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后来的发展道路和民族精神。接下来,我将详细阐述其背后原因、过程以及产生的各项后果: 一、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为何没有签字?要理解其后果,首先需要了解中国代.............
  • 回答
    202021 赛季欧冠 1/8 决赛首回合:巴塞罗那 1:4 巴黎圣日耳曼 比赛深度解析202021 赛季的欧冠 1/8 决赛首回合,巴塞罗那在主场诺坎普以 1:4 的悬殊比分不敌巴黎圣日耳曼,这场比赛无疑是近年来巴萨在欧冠赛场上最令人失望的失利之一,也标志着球队进入了一个充满挑战的转型期。以下是对.............
  • 回答
    关于巴黎治安问题,您提出的“治安差”和“法国政府为什么不治理”是很多关注巴黎社会状况的人都会有的疑问。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因素,并非简单一句“治安差”或“不治理”就能概括。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治安差”的具体表现和公众感受。当人们说巴黎“治安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游客的真实体验。要说“普遍坑游客”,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但巴黎、罗马、巴塞罗那这些欧洲老牌旅游城市,游客们确实更容易遇到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而日本在这方面名声相对要好得多。这背后其实涉及很多层面的原因,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聊聊。1. 经济压力与旅游产业成熟度:巴黎、伦敦、罗.............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八国联军和德军在攻占巴黎这件事上,为啥态度会差那——么——多。这可不是简单地看谁厉害谁不厉害,里面门道儿可多了,得把历史的脉络捋顺了才明白。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八国联军攻占的是哪个“巴黎”?问这个问题,其实就点出了最核心的差别。八国联军攻占的“巴黎”:是北京城里的紫禁城,.............
  • 回答
    梅西在巴黎圣日耳曼的适应情况,这话题就像过去几年法国联赛里最受瞩目的悬案一样,始终牵动着无数球迷的心。提起这事儿,很多人脑子里闪过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嗯,感觉好像没在巴萨那个‘梅西神迹’状态。” 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迹可循的。首先,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巴黎圣日耳曼的战术体系和巴塞罗那那简直是两种.............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军事行动的复杂性。要回答“为什么说不可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法国的军事和政治局势,以及巴黎的特殊地位。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的核心,必须明确“法国投降”和“占领巴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时间线。1. “法国投降”并非一个瞬间的行.............
  • 回答
    在2017年环法自行车赛巴黎尼斯第八赛段的终点线前,快步车队的菲利普·吉尔伯特以令人惊讶的方式赢得了赛段冠军,而环顾整个赛段,他的团队队友朱利安·阿拉菲利普的策略更是引人遐想。这场比赛最终的局面,也让围绕在阿尔伯托·康塔多和克里斯·弗鲁姆之间总成绩争夺的紧张气氛,因一个意想不到的第三方而变得更加复杂.............
  • 回答
    巴黎和会那年,我们没核弹。但如果真有,还真能随便扔,这事儿可够人琢磨的。 当时的情景,就像一团乱麻,各国心里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中国,夹在中间,就像个小小的点,被无数双眼睛盯着。你说扔哪儿?这个问题要是放在当时,那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不是随便就能回答的,得仔细想想,这颗“核弹”能改变什么,.............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又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要回答“如果巴黎和会战胜国平等对待战败国,二战是否会爆发”,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巴黎和会的背景、主要条款,以及它们对战败国(尤其是德国)的影响,然后再进行逻辑推演。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巴黎和会的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战胜国(主要是英、法、.............
  • 回答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遭遇,与其说是被当成“战败国”,不如说是被当作一个“胜利国”,但最终却受到了极大的不公正待遇,其结果比战败国还要令人心寒。这其中充满了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和列强的利益纠葛。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前提: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1914年8月6日,辛亥革命刚刚推翻帝制不久的中华民.............
  • 回答
    巴黎和会,那真是一场汇聚了世界目光的盛会,参与的国家之多,代表人物之显赫,足以载入史册。想要列出详尽的各国代表名单,确实需要费一番功夫,因为那不仅仅是一串名字,更是各国在战后世界格局重塑中的立场与诉求的集中体现。咱们就从那些名震一方的大国说起,毕竟他们是这场和会的绝对主角。五大“胜利国”首先,当然是.............
  • 回答
    如果苏俄没有退出一战,在巴黎和会中能拿到什么?如果苏俄没有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它在巴黎和会中能拿到的“筹码”和“收获”将与历史上的情况截然不同。这涉及到一个巨大的“假如”,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核心变化:苏俄将不再是战败国或中立国,而是参战国之一。这会带来以下几个关键性的影响:一、 苏俄在巴黎和.............
  • 回答
    巴黎歌剧院外耐克黑人模特海报引发争议,这事儿可真不简单,背后牵扯到的可不只是一个广告,而是一场关于艺术、文化、商业以及社会认同的复杂对话。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反映了些啥,最后对耐克这个牌子又会产生啥影响。海报本身:艺术还是冒犯?首先,咱们得说说这海报本身。能被摆在巴.............
  • 回答
    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和旅游热点,其治安状况确实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但整体上仍属于相对安全的城市。以下是基于历史数据、官方统计和实地观察的详细分析: 1. 犯罪率与整体安全水平 法国全国犯罪率: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INSEE)的数据,法国的犯罪率(包括盗窃、抢劫、暴力犯罪等)在欧洲国家中处于中等.............
  • 回答
    巴黎圣日耳曼官宣梅西加盟,这无疑是近年来足坛最重磅的转会之一,其影响之深远,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这笔签约不仅仅是一次球员的转会,更是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战略、球队战术、商业运营以及足球市场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一、 球员层面:巨星降临,历史级的引援 无可比拟的个人能力: 梅西是公认的当代乃至历史.............
  • 回答
    巴黎圣日耳曼(PSG)签下莱昂内尔·梅西,确实是一笔引人注目的巨额交易,其资金来源和是否触犯财政公平法案(Financial Fair Play, FFP)的问题,是当时以及现在都备受关注的焦点。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答这两个方面: 巴黎圣日耳曼哪来那么多钱签梅西?巴黎圣日耳曼的资金来源主要可以归结.............
  • 回答
    关于巴黎公社对巴黎文物造成的破坏程度,这是一个复杂且带有争议的问题。总体而言,巴黎公社确实对巴黎的许多著名地标和历史建筑造成了显著的破坏,但其破坏的性质、程度以及归因,仍然是历史学家们研究和讨论的重点。以下将详细展开讲述:一、 巴黎公社期间的破坏行为及其原因: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
  • 回答
    抛开那些人潮汹涌的景点,巴黎这座城市还有太多隐藏在角落里的宝藏,等待着你去发掘。如果你厌倦了卢浮宫前摩肩接踵的人群,也看腻了埃菲尔铁塔的夜景,那么不妨跟着我,一起去探索那些鲜为人知,却同样充满魅力的巴黎角落吧。1. 圣日耳曼区的小巷与书店: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提到圣日耳曼德佩区(SaintGerma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