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治病是否有效果?(仅限于效果)?

回答
中医治病的效果嘛,这事儿说起来可有意思了,也够复杂的。要单论“效果”两个字,那确实是有的,而且是很多人亲身经历过的。但怎么去评价这个效果,它跟西医的路数又不太一样,不能简单地用一把尺子去量。

首先,得承认中医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比如,对于一些慢性的、非急性发作的疾病,中医的调理作用就比较明显。很多反复发作的病症,像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失眠、痛经等等,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开出的中药、针灸或者推拿,往往能让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这里面的“效果”体现在症状的减轻,发作频率的降低,以及身体整体的改善。

举个例子,有些人一到换季就鼻塞流涕,中医认为这可能是肺气虚或者卫气不固,通过补肺益气、固表止汗的方子,慢慢地调理,一段时间后,很多人会发现过敏症状减轻了,不用再依赖西药的抗过敏药了。这是一种很实在的效果,患者能真切地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再比如,一些因为长期劳累、压力大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像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等,中医的治疗也常能收到好的效果。通过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很多人会感觉身体更有活力了,睡眠也好了,吃饭也香了,整个人状态都上去了。这种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积累,但一旦调理好了,身体会更稳固。

还有一些疼痛性疾病,比如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等,中医的针灸、推拿在缓解疼痛方面效果也很好。很多患者通过这些方法,不仅疼痛减轻了,活动能力也得到了恢复,甚至避免了手术。这是一种很直接的“止痛”和“治本”的效果。

但是,这里面有个关键点叫做“辨证论治”。中医治病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开方子、用药。比如,同样是失眠,有的人是心脾两虚,有的人是肝火旺盛,有的是痰热内扰,中医会根据不同的“证”,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以,中医的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水平和对病症的准确判断。遇到一个好中医,效果就可能很显著;反之,如果辨证不准,或者用药不对路,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另外,中医的效果也跟疾病本身的性质有关。对于一些急危重症,比如急性阑尾炎引起的剧烈腹痛,或者心脏骤停需要急救,中医的优势就不如西医那么明显了。西医在这些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快速、精准的优势。中医更擅长的是在疾病的慢性期、恢复期或者一些功能性的紊乱方面进行调理和治疗。

还有一点,就是中医的疗效评估,不像西医那样有那么多标准化的临床试验和数据指标。很多时候,中医的疗效是建立在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患者的个体感受上的。这使得中医的效果在科学界有时候会受到质疑,因为它不像西药那样,有一个明确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可以被量化和验证。但话说回来,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身也不是那么容易被量化和简单解释的。

总的来说,中医治病是有效果的,尤其在调理慢性病、亚健康状态、缓解疼痛等方面,能够给患者带来切实的改善。但它的效果如何,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疾病的性质、医生的水平、治疗方案的个体化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和配合程度。不能简单地说中医“好”或“不好”,而是要看它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老婆每年春天都会不明原因的咳嗽,而且咳嗽的时间很长,我说她是百日咳,作为鼻炎慢性咽炎治了很久都没有效果,查了过敏源也不是这个原因,朋友推荐了一个福田中医院的李医生。


第一次去看,开了一副中药,吃完马上就不咳了。真的是马上,杯子都没有放下就觉得喉咙不痒了。吃完一副药再去看医生,对药方做了些调整,再吃两幅真的就好了。


第二年,又犯病了,这次直接就去看这位李医生,果然是同一个药方,抓回来吃了效果仍然是杠杠的。有时候为了开药非得去医院看病,就拿着方子去其他中医院,医生多半照着方子开药就完事了。


第三四年,不去看了,直接用那个方子去抓药,一样有效果。


今年又咳嗽了起来,吃个药没用,再去看这位李医生,他已经从医院跳槽去了一家私人医馆,挂号费有点小贵。由于疫情其中一次还是远程视频问诊。第一幅药吃完没效果,再看然后吃了第二幅,感觉病症更严重了。换了家医院,医生看一眼说估计是过敏,开了最最最普通的抗过敏药,这次马上就好转了。


综上,总结上述就医过程,我有两个体会:

  1. 今年这个咳嗽估计和往年不是一个原因引起的,但症状差不多,至少医生是当作同一个病来开药的。在辅助检查方面,中医可用的工具可比西医少多了,真个真不是什么好事。
  2. 某些药方真的挺有效果,不深入研究一下为什么就可惜了。不过我深度怀疑某种药物里面含有神经类镇静成分,否则不可能这么快见效。
  3. 中医对于为什么有效,为什么无效的研究,特别是定量的研究还是很不够。很多医生也是拿着几个验方去撞患者,碰上有效的就是神医,无效的他会自己走人的。

user avatar

我又要来黑中医了。

先说答案:有效果。

先不说中医,只说中药。中药的问题不在于“无效”,而在于“谁有效”“有啥效”“多有效”。

我举个我最擅长的例子。

白虎汤是一剂“有点效果”的退烧药,退烧效果大约是普通退烧药的1/10。退热,机理明确:芒果苷+一定量的血钙含量提升。但它的效果仅限于退烧,任何宣称的其他作用,哪怕加茯苓,加糯米,甚至加人参,都是扯淡。目前的证据来看,它就是个退烧药,药效还很一般的那种。

我也不知道其他效果都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我估计上面这段话肯定有人反驳,这种反驳的行为恰恰证明了本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再说中医。

治病是分步骤的,最粗略的划分就是诊断和治疗。

在诊断一途上,但凡屁股没歪到姥姥家的,都得承认中医已经被打得找不着北了。说学逗唱,啊不是,望闻问切的传统艺能早就被影像科听诊器血常规心电图取代了。

题外话,对着化验单能说出虚实寒热那一套的我认为都是人才。

咱们就专门来说治。

说到治疗就不得不说开药,说开药就不得不说千人千方。

我问过不下100个中医粉同样的一个问题,逻辑差没听懂的大约有80个,逻辑好听懂了要点脸直接面红耳赤退散的大约有15个,听懂了还不要脸跟我对线的,有5个。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千人千方有一个隐含前提:医师要对所开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足够掌握才行。否则如何保证A患者的10g大黄和B患者的9g,有效成分是不一样的呢?

那么悖论就来了,中医粉经常宣称同样的药材在不同年份、产地甚至种植姿势下,药效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尴尬了对不对?A患者遵医嘱抓了10g大黄是去年产的二级品,但是B患者抓的9g大黄是今年的一级品。原本医师的用意是要A用的大黄比B多,然而很容易算出来,事实是恰恰相反的。

所以到底是千人千方有问题?

还是药材的药效差异有问题?

我不知道本回答下面会不会有新解释,我想先把最牛的解释摆出来:

西药的“有效成分”解释不了中药。

如果您想用这个理由,就先省省键盘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医治病的效果嘛,这事儿说起来可有意思了,也够复杂的。要单论“效果”两个字,那确实是有的,而且是很多人亲身经历过的。但怎么去评价这个效果,它跟西医的路数又不太一样,不能简单地用一把尺子去量。首先,得承认中医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比如,对于一些慢性的、非急性发作的疾病,中医的调理作用就比较明显.............
  • 回答
    在中国进行为期14天的集体居家隔离,并辅以有病治病和重点隔离措施,理论上可以显著降低新冠病毒的传播,但要说疫情是否会“基本消失”,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理论上的强大效果:1. 阻断传播链条的基石: 居家隔离(Lockdown): 14天的集体居家隔离是阻止病毒传.............
  • 回答
    “西医不治本,中医治根”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甚至有些片面的理解。科学的眼光来看,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下探索和解决人体健康问题。两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各有侧重,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相互补充。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拆解一下这个说法背后的含义,以及它可能存在的科学依据(或者.............
  • 回答
    中医治疗肿瘤,自古至今,始终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在抗击癌症的战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并非是现代医学的替代品,而是常常与西医治疗协同作用,发挥出“1+1>2”的效果。理解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和具体疗法。中医如何治疗肿瘤?——“扶正祛邪”的整体观中医看待疾.............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现代医学和中医在疾病治疗上的不同视角和能力。 实际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绝对的、被广泛认可的“现代医学完全治不了,中医有明确疗效”的疾病列表。原因在于:1. “治不了”的定义模糊: 现代医学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控制得很好”、“延缓病情”、“改善生活质量”,但并非“治愈”。.............
  • 回答
    “中医黑”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很强的指向性,如果有人在不了解中医的情况下,凭借片面的信息就对中医进行全盘否定,甚至以此误导他人,这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从几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1. 信息不对称与选择性解读: 片面信息源: 很多时候,“中医黑”的信息来源可能非常单一,比如只看了几篇负面新闻,或者听.............
  • 回答
    中医能否抗癌?迷雾下的争议与求索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近年来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当现代医学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一种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医学体系——中医,也始终伴随着它。那么,中医究竟能否治疗癌症?这个问题,远比看起来要复杂,它牵扯着科学、信仰、认知,乃至文化的深层.............
  • 回答
    西医的边界与中医的价值:一场深入的对话如今,提起医疗,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些高效、精准的西医手段——手术刀划破病灶,药物直捣病根,疫苗筑起免疫长城。不可否认,西医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在很多领域确实展现出了近乎“全能”的治疗能力。然而,就此断言西医“几乎能治疗所有疾病”,未免.............
  • 回答
    关于陆巍医生“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均无治愈一说”的观点,以及晚期胰腺癌是否可以被治愈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探讨。首先,理解“治愈”这个词在医学语境下的含义至关重要。当医生谈论“治愈”时,通常指的是疾病被完全清除,身体功能恢复正常,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复发。然而,在许多慢性疾病,尤其是癌症.............
  • 回答
    中国当下的治安状况,相较于过去,无疑是有了显著的改善。这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了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日常感受。要详细说开,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聊聊。首先,刑事犯罪率的下降是最直观的体现。回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社会治安的混乱程度,相信不少经历过那个.............
  • 回答
    关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癌症治疗技术上是否“远远领先”中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更准确地说,发达国家在某些方面确实拥有更成熟、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完善的体系,但中国在癌症治疗领域也在飞速发展,并逐渐缩小差距。从技术和研发层面来看, 日本和美国在癌症研究和新疗法的开发上.............
  • 回答
    美国治安问题和枪支管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很多人会拿澳大利亚的枪支管理经验来与美国做对比,并探讨“全面限枪是否能改善治安”。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法律、经济以及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来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澳大利亚的枪支管制模式与成.............
  • 回答
    这两种说法,一个说中医是“溯本回源”,一个说西医是“无限下滑”,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两种医学体系在治疗疾病时的侧重点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并不是说哪种绝对正确,哪种绝对错误,更多的是一种比喻和一种观察角度。我们来仔细拆解一下:中医的“溯本回源式”“溯本回源”这个词本身就很有画面感。它意味着顺着.............
  • 回答
    关于中医使用“毒药”治病,这确实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话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中医使用的某些药物等同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毒药”。中医的智慧在于“辨证论治”,以及对药物“性味归经”的深刻理解。首先,要明确一点,中医理论中并没有“毒药”这个分类,我们更常使用的是“毒性药物”或者“有毒药物”这样的说法。这些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些非常微妙且敏感的议题,关于医疗体系的认知、信任以及文化差异。为什么同样的“治不好”在西医身上被归结为“医学局限”,而在中医身上则可能被扣上“耽误治疗”的帽子?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远非简单的“黑白分明”。咱们先从 “医学局限” 这顶帽子聊起。为什么西医“治不好”会被认为.............
  • 回答
    要给李跃华大夫这样一个生动且接地气的画像,咱们得放下那些官方的套话,聊聊他的“人味儿”。就拿给那位退休厅官看病这件事来说吧,这事儿传出去,大家伙儿议论的,不是什么秘不外传的绝世神功,而是李大夫那股子实在劲儿和心思。首先,他这人,不是那种坐堂问诊、架子十足的老先生。你第一次去他那儿,别指望他上来就问你.............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触及了很多人心中的疑虑。说实话,发展中医中药,这背后肯定有产业化、经济效益的考量,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如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价值,那它很难持续下去。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搞产业大家一起赚钱”,那中医中药这条路可能早就走不通了,或者说,它的生命力不会如.............
  • 回答
    古代皇帝,除去那些因为意外早逝的,他们的寿命究竟是受到中医治疗的恩泽而得以延长,还是反而因为一些因素而被缩短?与普通百姓的平均寿命相比,他们又处于一个怎样的境地?这是一个颇引人深思的问题,也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深入了解一下古代皇帝的生存环境和中医的实际作用。古代皇帝的生存环.............
  • 回答
    古代中医治疗瘟疫,用的是“一人一方”的原则,但这个“一人一方”是在宏观辨证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绝不是脱离整体的随意发挥。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古代中医对瘟疫的认识和治疗理念说起。古代中医怎么看瘟疫?首先,古代中医认为瘟疫并非“天降之灾”,而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他们不认为瘟疫是某种单一的、固定不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是很多初学中医的学生都会有的疑问。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的医案,特别是那些疗效显著、听起来有些“神奇”的案例,确实会让人产生这样的好奇。首先,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老师讲课时所用的医案,绝大多数都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中医临床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这些案例不仅仅是故事,它们是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