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英国会为了一个间谍同俄罗斯闹翻?

回答
英国和俄罗斯之间因为间谍事件而“闹翻”,最著名的就是2018年的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中毒案。这起事件是导致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外交危机的重要导火索。下面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何英国会因此事与俄罗斯“闹翻”。

核心事件:斯克里帕尔中毒案

时间: 2018年3月4日
地点: 英格兰索尔兹伯里(Salisbury)
受害者: 俄罗斯前情报官员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和他33岁的女儿尤利娅·斯克里帕尔(Yulia Skripal)。
作案手法: 他们被发现在索尔兹伯里一家购物中心的公共长椅上失去意识。调查发现,他们是中了某种神经毒剂而中毒。
毒剂身份: 英国政府和后续的国际权威机构(如禁止化学武器组织 OPCW)确认,使用的神经毒剂是“诺维乔克”(Novichok),一种由苏联时期研发的军事级化学武器。

为何这起事件让英国如此强硬?

1. 主权和国家安全受到严重侵犯:
发生在英国本土: 最关键的一点是,袭击发生在英国的领土上,直接挑战了英国的国家主权和人民的安全。这不仅仅是国际政治的角力,更是国家安全层面的直接攻击。
使用化学武器: 神经毒剂是极其危险的化学武器,其使用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罪行,并且违反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CWC)。英国作为公约的签署国,有责任对此类事件进行追究。
意图的明确性: 英国政府迅速得出结论,认为这是一起由国家支持的蓄意谋杀企图,其目标是斯克里帕尔,而他是一名居住在英国的公民。

2. 斯克里帕尔的特殊身份和英国方面的承诺:
双重间谍身份: 谢尔盖·斯克里帕尔曾是俄罗斯军事情报总局(GRU)的少校,但后来被招募为英国秘密情报局(MI6)的线人,向英国出卖了许多俄罗斯情报人员的身份。
2006年被判刑: 斯克里帕尔于2006年在俄罗斯被判处叛国罪,并判处13年监禁。
2010年被特赦和交换: 斯克里帕尔是2010年俄罗斯与美国之间一次备受瞩目的“间谍换囚”事件的一部分,被特赦后移居英国,并获得了英国的庇护。英国为他提供了安全和新的生活,因此英国政府认为有责任保护他。
背叛俄罗斯的象征: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斯克里帕尔是一个叛徒。而从英国的角度看,他是一个为英国情报机构工作并因此遭受迫害的人。英国政府认为,俄罗斯此举是对其情报合作者的“报复”,也是对提供庇护国的蔑视。

3. 证据链和俄罗斯方面的否认:
明确的证据: 英国的调查,包括军情五处(MI5)和军情六处(MI6)的专业人员,以及后来的独立科学鉴定,都指向了俄罗斯制造的“诺维乔克”神经毒剂。英国政府还公开展示了与此神经毒剂相关的具体证据,包括其化学结构和来源信息。
俄方的否认和混淆策略: 俄罗斯政府从一开始就强烈否认与此次袭击有关,并提出了多种互相矛盾的说法,例如:
“诺维乔克”是英国情报机构开发的。
斯克里帕尔可能被他的女儿下毒。
英国政府制造了这场“假新闻”来诋毁俄罗斯。
事件是英国自己策划的,目的是挑起与俄罗斯的冲突。
证据与否认的强烈对比: 这种公然的、缺乏可信度的否认,在英国看来,不仅是在掩盖罪行,更是一种挑衅和不尊重国际准则的表现。

4. “不可接受的”行动的性质:
毒剂的严重性: 使用神经毒剂并非普通暗杀,它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传播范围广,可能造成大量附带伤害。在英国繁忙的市中心使用如此危险的物质,是对英国公共安全的极端漠视。
政治信号: 英国政府认为,俄罗斯的这次行动是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意在警告任何背叛俄罗斯的人,以及任何与西方情报机构合作的国家。这是一个试图恐吓和破坏国际秩序的行为。

英国采取的强硬回应措施:

基于以上原因,英国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强硬措施来回应此次事件,这正是“闹翻”的体现:

1. 驱逐俄罗斯外交官: 英国立即宣布驱逐23名俄罗斯驻英国外交官。这被视为二战以来英国最大规模的一次驱逐外国外交官行动。
2. 呼吁盟友支持和协调行动: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在议会发表讲话,详细说明了调查结果,并寻求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3. 全球联合驱逐: 英国的呼吁得到了广泛响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绝大多数欧盟国家都采取了行动,与英国一起驱逐了大量的俄罗斯外交官。这是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一次大规模联合制裁,其目的是孤立俄罗斯并对其施加压力。
4. 暂停与俄罗斯的接触: 英国暂停了与俄罗斯之间的高级别官方接触,包括在一系列领域上的合作。
5. 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 除了驱逐外交官,英国还考虑并实施了其他形式的制裁,包括在金融、旅游和法律方面采取措施。
6. 加强情报共享和防御能力: 事件发生后,英国更加重视与盟友的情报共享,并开始投资加强自身的化学武器防御能力。

总结

英国之所以会为了一个间谍事件与俄罗斯“闹翻”,是因为这起事件集多重严重性于一身:

直接侵犯了英国主权和国家安全。
使用了化学武器,违反了国际公约。
目标是英国庇护下的公民,涉及到对英国承诺的践踏。
俄罗斯方面采取了否认和混淆的策略,缺乏诚意且具有挑衅性。
这是一次意图明确、影响恶劣的国家支持的攻击行为。

这次事件不仅仅是关于斯克里帕尔个人,更是英国政府认为俄罗斯越过了红线,对英国以及整个西方世界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因此,英国的回应是坚决的、多层面的,并且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从而引发了与俄罗斯之间的一次深度外交危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国打得一手好牌!

我们要特别注意两个事实,

一就是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化都没有断过。

二就是英国这个近代强国,自近代以来就没有站错过队,遭遇过实质上的灭国或准灭国。

这两个事实的道理是,不要跟英国比战队,不要跟中国比命长。

这次英国的反应可以说又是一手漂亮的好牌!是几百年大英帝国屹立不倒传统的延续。

首先,间谍之间的收买,叛变,杀戮,我们除了在电影里见过,就是在档案里见过。大家想一想,几时有人在新闻里见过很多有关间谍的新闻呢?

其实间谍一旦派出去就注定要违反当地的法律,就好比士兵上战场注定要杀人一样。你会因为对方士兵在战场上杀了我方几个军官就发出新闻谴责对方士兵的恶劣行径吗?显然不会,因为战场就是这样的残酷。

同样,间谍问题本质上是无关道德和法律的。某国要杀一个间谍,某国要保护一个间谍,大家比的就是各自的本事。失败了认栽,或者报复回来,最后两者达成某种默契,有来有往。但是漏给媒体大肆炒作则是双方都不去做的。因为谁的手都不干净,真的把这些破事公之于众对大家都没好处。说俄国间谍暗杀的手段残忍,难道英国就没干过残忍的事情吗?女色,毒品,暗杀,,收买,拿家人要挟,这些事情哪国的间谍没干过呢?

所以英国指控俄国杀了英国保护的间谍,就好比战场上日本鬼子指控八路军拼刺刀开手枪一样滑稽。已经你死我活的白刃战了还谈什么规则呢?

那么英国这么大肆渲染的目的何在?本质上就是针对俄罗斯没事儿找事儿。事实上,欧洲大陆的繁荣稳定对英国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英国一直以来都是欧罗巴搅屎棍。

只要欧洲不统一,有几方势力相互制衡,那么无论谁都要想方设法获得英国的支持以取得竞争的优势。过去一百年,联合欧洲大陆次强搞最强,一直是英国的既定外交正常。

如今在欧盟愈发团结的大背景下,英国继续发挥其搅屎棍的优良传统,先脱欧,再把东欧西欧搅乱。只要欧洲局势不稳,伦敦就一直会作为一个安全金融中心,存放着各国及各国资本家的应对风险资金。同时欧洲大陆的国家也就必须跟英国走得更近。

如今搞俄罗斯的好处有

1.取悦美国

2.把很多中间国落下水

3.制造欧洲大陆的恐慌,对欧盟造成间接影响

4.几乎零成本

这小算盘打得滴溜溜转,受害最深的就是一些中间小国,原本两边都可以不得罪,现在必须选边站队。而一旦矛盾激化,最先当炮灰的就是他们。

其次是欧盟,再好的经济形势也经不住战争阴影的负面影响。而且从本意上来说,俄罗斯其实是非常想跟欧美和平相处的。

其实俄罗斯是一个很悲催的国家,自近代以来它就在很努力的做一件事,掌握出海口。可以说没有自己能够掌握的出海口,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超级大国。这一点上俄罗斯先天不足。但向西有德国英国,向东有日本中国。虽然德英和中日是宿仇但在联合抵制俄罗斯上,大家却都很有默契。真的是宁与宿仇不与俄国。其原因也很简单,一旦让俄罗斯得到一个不冻港,以其不可战胜的战略纵深和其丰富的矿藏资源,中日也好,德英也罢,时间一久就完全不是对手。

而对于俄罗斯而言,他是不可能两边同时扩张的。如果让它选择,它其实更愿意集中力量在中国东北咬一口。这里的原因有三,

第一,俄罗斯一直自认为是西方国家,对东方扩张没有罪恶感

第二,欧洲是破碎的,其实不足为虑,而一个强大的中国如同卧榻之侧的他人酣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自己旁边有个超级强国。

第三,从拿破仑战争到后来的一战二战,俄罗斯的西线扩张都不成功,因为背后的美国实在压力太大。因此如果能联合美国和欧洲一起群殴中国这是对俄罗斯而言最美妙的状况。其胜算也比西线跟欧美翻脸要大得多。

所以俄罗斯非常不愿意跟欧美翻脸,可是无奈欧美就是不肯放过他。尤其是英国,绝对不能接受一个稳定趋于统一的欧洲,美国的立场也一样。当然没有英国那么迫切。

当然,德国其实也不傻。渲染俄罗斯的威胁有助于德国的正常化进程。如果俄国威胁与日俱增,德国拥有军队也就名正言顺。被阉割的德国现在看起来温顺得像只绵羊,其实只要给个机会让它重新长出一根阳具,哪怕发育不良,它也立刻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因此,渲染俄罗斯的威胁虽然对发展经济没那么大好处,但有利于补上自己的短板,哪怕有那么一丁点儿希望,对于太监而言大概也愿意试试何况,代价也不大呢。

这个局里最莫名其妙的就是美国,像俄罗斯这种国家,孤立它,制裁它其实都是没有啥用处的。尤其是中国生产能力爆棚的情况下,制裁就是把俄罗斯往中国怀里推。最最关键的在于,对于一个病歪歪的毛熊,再怎么制裁也榨不出油水。可谓是出力不讨好。而且俄罗斯自克里米亚事件后,就一直在中东给美国找不痛快,明里暗里也让美国吃了不少亏。这个成本也高得很。最最重要的在于,美国并不具备一人就能单挑了中俄联合起来的能力。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是血淋淋的例子,如今中俄势力此消彼长,但其总量丝毫不比越战事情要差。相反如果真的其了冲突,两国的战争潜力被动员起来,其力量的可怖远胜于过去。因此,要么联中打压俄罗斯,要么联俄抗中,哪里有两个都得罪,两个都冲突的理由?

搞掉苏联是因为联合了中国,而要有效遏制中国需要联合俄国。这么明显的战略状态,就为了什么通俄门就不管不顾,真是莫名其妙。所以美国其实是冤大头,尤其是英国。看起来忠心耿耿,甘愿赴汤蹈火。其实就是在美国犯错的时候狠狠再推一把,这种蔫坏也真的只有百年搅屎棍能用得如此炉火纯青。

如果说最大受益者是英国,那么第二大受益者则是中国。俄罗斯这个双头鹰一直首鼠两端,而且我分析过,如果它有选择的权力,它更希望从中国身上咬块肉。但在英国的挑衅之下。俄罗斯别无选择,只好跟中国联合。而中国正需要俄罗斯的支持。前几天上海的石油期货开门红。中国已经表示今年的中国进口的石油准备全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一旦能买石油了,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美元和美债,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而做到这一步,是因为俄罗斯的大力支持。而俄罗斯的支持是因为经济封锁导致它根本挣不到美元,欧元。因此有人民币好歹还能在中国买东西,要不然石油什么都换不来。

本来俄罗斯是不愿意跟中国走那么近,尤其是支持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这种事情,对自己真没多大好处。结果硬硬让欧美逼到这幅田地,也真是无奈啊。

所以中国其实很开心,美国的贸易战肯定有损失,但只要人民币石油挂钩,多大的损失也无所谓。很多东西如同种子,一旦种下就会越长越快。许多年后,美国人再回顾这段历史会发现最大的败笔可能就是没完没了地制裁俄罗斯,如同早年的打过三八线不收手的麦克阿瑟,和开启越战十年不收手,还有得不偿失的伊拉克战争。这种战略性错误,就是再大的家底也会败光。

插一句,中国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是解决矛盾而不至于陷入战争沼泽的经典范例。也即是战争是政治手段,而非政治目的。这一点反而强者往往不清醒。

而英国,如果所料不错,大概还是会继续开开心心地做一个区域强国,高高兴兴地搅动局势。而且它八成会跟中国一直维持着不错的关系。识时务者为俊杰,英国的神话怕是还要继续。神一样的英国,我很看好它!

user avatar

不仅仅是为了一名俄罗斯间谍闹翻,还为了两名英国公民闹翻,一名因暴露在神经毒剂之下死亡,一名严重受害:

左边的女人已死亡,右边的男人严重受害。

这两个人可是地地道道的英国公民,和这起事件无关,但却成为了俄罗斯间谍的神经毒剂的受害者。

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Skripal虽然过去是一名间谍,但是是2010年通过间谍交换被交换到英国的,和俄罗斯的帐已经算清了,俄罗斯不应该再继续追杀他。

但这个人不知道的是,俄罗斯之所以要杀死Skripal,是因为他给北约很多国家的情报机关讲课。

讲什么课呢?

讲的是俄罗斯情报机关的运作方式,还有他以前认识的那些俄罗斯间谍。

他在GRU(俄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时专门负责过人事工作,当时所有的GRU编制内特工他都知道。

你觉得俄罗斯会不想除掉他么?

有意思的是,Skripal曾经在英国情报机关MI6的陪同下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给捷克情报机关讲课,也是关于怎么对付俄罗斯间谍的。

后来捷克的一个军火库被炸了,里面装的是准备运往叙利亚和乌克兰支持反俄势力的武器和弹药。

而炸毁军火库的不是别人,正是在英国用神经毒剂刺杀Skripal的那两名俄罗斯GRU间谍。

user avatar

其实很简单。

俄罗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英国杀流亡者,不管这次是不是真的,都得有个交代。

另外,剧毒物质放在公共场所,很容易伤及普通民众,激发民众的恐慌情绪。

再经过媒体炒作,这就成为了政治问题,

如果英国决策者不有所表示,那么她的政治利益就会严重受损。

对俄强硬,本质上是英国公众恐慌情绪下的政客应激反应,

同时也是普京针对政敌频繁暗杀的报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