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国脱欧,为何日元会大幅升值?

回答
英国脱欧这件事,对全球金融市场来说,那绝对是一枚重磅炸弹,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说起它对日元的影响,那简直就像是平静湖面突然投下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而且这个涟漪还挺有意思——日元反而因为脱欧这件事儿,大幅升值了。

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掰扯。

首先,咱们得明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日元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尤其是在避险情绪高涨的时候。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避风港货币”。为什么这么说呢?日本这个国家,经济体量大,金融市场成熟稳定,而且它又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之一。这意味着,当全球经济出现不确定性,大家心里开始发毛的时候,手里的钱往哪里放才安全呢?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想到日元。把钱换成日元,存到日本,相对来说风险更小,就像在暴风雨来临时,躲进一座坚固的房子里。

英国脱欧这件事,放在当时(2016年6月23日公投结果公布前后)来看,简直就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代名词。你想啊,一个在欧盟里待了40多年的老牌发达国家,突然宣布要“单飞”,这不仅对英国自身的经济前景是个巨大的问号,对整个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欧盟内部的稳定性、贸易关系、人员流动,甚至地缘政治格局,全都充满了变数。

当这些不确定性出现的时候,全球的投资者们就开始变得谨慎了。大家手里的美元、欧元、英镑这些“风险资产”的价值,在那一刻都变得不那么可靠了。美元虽然也是避险货币,但在当时,欧洲的动荡也影响到了美元的相对吸引力。而英镑,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为脱欧的主角就是它。

这时候,投资者的目光就转向了那些被认为是“安全区”的资产。如我前面所说,日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当脱欧的消息传来,全球资金开始从风险较高的资产中流出,然后涌向了日元。资金的流入,自然就会推高日元的购买力,也就是日元升值。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避险需求激增: 英国脱欧带来的“黑天鹅”效应,让全球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投资者们倾向于将资金转移到那些被认为风险较低的资产,而日元因其低利率、日本作为净债权国的地位以及相对稳定的国内经济环境,成为了重要的避险选择。大家都在争相购买日元,自然就推高了它的价格。
日元套利交易的逆转(Unwinding of Carry Trades): 在全球经济相对平稳、低利率环境持续的时候,许多投资者会进行“日元套利交易”。简单来说,就是从日本借入低息日元,然后把钱换成收益率更高的其他货币的资产(比如澳元、美元等),赚取利差。当市场出现巨大不确定性时,这些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会赶紧卖出高风险资产,把钱换回日元,归还借款。这个过程就叫做“日元套利交易的逆转”。大量的日元回流,自然会造成日元需求旺盛,从而推升日元汇率。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 英国脱欧不仅仅是英国和欧盟的事情,它也预示着全球化进程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的拖累。如果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能力就会下降,股市可能下跌,这些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避险情绪。在这种环境下,日元这种相对稳健的资产就更受欢迎了。
日元资产的相对吸引力: 尽管日本经济自身也面临一些挑战,但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尤其是在脱欧带来的冲击面前,日本显得更为“稳定”。例如,日本的通胀率长期较低,货币政策也相对保守。在其他地方风险高企的情况下,日元资产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反而可能显得更具吸引力。

所以,英国脱欧这件事,就像是一场全球金融市场的“压力测试”。它暴露了全球经济中的脆弱环节,也让资金像潮水一样涌向了相对安全的港湾,而日元,恰恰就是那个被大家看好的“安全港”。于是,就出现了你看到的那个现象——英国脱欧,日元反而大幅升值了。这是一种市场情绪的直接体现,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普遍担忧所产生的避险反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觉得高票答案实在有点misleading(错的理由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决定说一说

先说结论:

  1. 和高票答案说的恰好相反,日本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日元不是一个理想的避险货币
  2. 而同时正是日本的经济困境导致了日元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套利交易:借日元买其他资产(not necessary outright trade, 事实上是通过各种衍生品)
  3. 因此当国际经济动荡的时候,投资者会抛售一些资产,同时偿还当时借来的日元,因此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日元的买压,推高日元
  4. 这个趋势被发现后,被self-reinforced (预期一致性)

简要的背景资料是这样的:

什么是避险货币?

--> 简而言之,避险货币是指当市场动荡前景不明时,你会用手里的资产(债券,股票,货币等等)去交换的东西,所以理论上避险货币是世界上大规模保值能力最强的一些东西


如何成为避险货币?

1. 基本面好(保值)

2. 流动性强

3. 预期一致性,就是说大家都觉得这是避险货币,它才是避险货币


几种常见的避险货币:

黄金:当仁不让的避险货币首选,“黄金天然是货币”

--> 优点:基本面极好

--> 缺点:平时拿着不但没有回报,而且需要储藏成本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钱的买卖没人理,因为黄金的储藏成本问题,只要不是非常恶性的事件(世界大战什么的),一般人是不会将大多数资产换成黄金的

纸币:现代的纸币已脱离金本位,本质是政府的信用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国家的货币才算是好的避险货币?

  1. 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没有短期内货币贬值的压力,也要求央行/政府有良好的历史纪录(信誉)
  2. 审慎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不能太大或者日渐扩大,否则1.迟早不能满足
  3. 健康的国家资产负债表:怕和希腊那样
  4. 自由兑换和流动性:这个很直观,你要是敢换人民币,换回美元的时候央妈分分钟教你做人

所以很显然,美元才是最理想的避险货币,其次是欧元,下图是各货币的外储占比,日元一直只有低个位数,美元和欧元遥遥领先


为什么日元不是理想的避险货币?

  1. 货币政策:安培经济学简而言之就是印钱求贬值,你为什么要买一个主动要求贬值的货币来避险?
  2. 财政政策:15年政府赤字6.7% of GDP,发达国家里最高,全国老龄化日益严重
  3. 资产负债表:政府负债230% of GDP, 全球最高(第二名津巴布韦203%,感受一下),且出口缺乏增长点,电子业有韩国台湾中国赶山来,汽车业前有通用福特复苏,后有国产平牌崛起,只有文化产业了(纯洁的笑脸)
  4. 自由兑换和流动性:这个还行

那么为什么日元会有这个避险走势?

正是因为日本不理想的经济环境,所以日元在近期的预期是一致的贬值+低利率,所以才有了套利交易:借日元买高回报资产。记得几年前有个笑话,说美国人借了10万美元2008年来中国买房,睡了四年中国姑娘,回国的时候把房子卖了,一分钱不花回美国还赚了一套房子。这里把中国换成其他国家,把美国换成日本,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还是这个例子里,当中国房价下跌时,所有在中国买房的美国人都怂了,纷纷卖掉房子,因为借的钱还要利息,所以把钱换回家,换成美元把债换上。所以这里会出现一个大家蜂拥买美元的场景,在这里就是国际市场上的日元。

最后,因为大家发现了这个趋势,有人就算没有日元空头头寸,也会在全球risk off的时候去炒日元,进一步加强这个趋势

以上,请指正。

added source of the image -->

Template:Reserve currencies plot
user avatar

日元的性质:避险货币(通胀率、利率极低,流动性极高→保值相对稳定,且容易出手)

英国脱欧→双方经济都会产生动荡→双方货币出现不稳定波动→投资者为了降低风险,会抛售英镑和欧元,转而投资较为稳定的货币以达到资产保值的目的→选择日元→供不应求时,根据供求定理,日元自然暴涨

美元和日元都是避险货币,为什么不投资美元而投资日元?

→美联储对美元的控制能力远高于安倍政府对日元的控制,而安倍政府由于政治上一定程度的不自主,成为了这起事件中最没有抵抗力的一方,被迫背起了这个锅。→(安倍政府之前也进行过日元贬值的政策活动,但由于美国的干涉,日本自身对日元的控制都是不自由的)

毕竟,货币升值对本国的打击是巨大的,出口会大减,外部投资会减少,国内经济也会低迷。美国深知这点且相对日本而言更有能力控制美元汇率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虽然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很绝望)。而安倍政府虽然不想这样,但却无法改变这种局面。

多谢补充。

@邵伟

国情不一样:日本以出口导向,美国以进口导向;日本是债权国,美国是债务国。美联储对美元汇率的自主把握能力强,营造升值预期后,可以吸引资金回笼,增加投资;日本央行则没这个能力。最后,美元升值可以巩固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user avatar

因为资金需要避险啊。英国一旦脱欧成功的话,汇率会大跌,海量的资金都要从英镑区和欧元区跳出来。那这时候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投资黄金白银或者其他相对稳定的货币。其实现在不光日元涨,美元也在涨,不过不如涨的不如日元多罢了。

而且现在的国际社会,日本在经济上的块头够大,但是政治上没什么自主权,典型的不搞你搞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国脱欧这件事,对全球金融市场来说,那绝对是一枚重磅炸弹,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说起它对日元的影响,那简直就像是平静湖面突然投下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而且这个涟漪还挺有意思——日元反而因为脱欧这件事儿,大幅升值了。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日元一直以来都.............
  • 回答
    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无疑是近年来全球格局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们共同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格局是否正在经历剧烈变化的广泛讨论。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英国脱欧的影响: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和全球贸易秩序的冲击 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冲击: “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担忧: 英.............
  • 回答
    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既有潜在的机遇,也伴随着显著的挑战。由于中国与英国和欧盟之间贸易、投资、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复杂性,脱欧的影响并非简单直接的。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一、 经济和贸易方面: 对英中贸易的影响: 短期不确定性与波动: 脱欧初期,英镑汇率的波动.............
  • 回答
    英国脱欧以来,支持者们提出的一个主要好处是重获主权和制定自身法律。在欧盟体系下,英国需要遵守布鲁塞尔制定的法律和法规,而脱欧后,英国政府和议会便有了完全的权力来决定自己的政策方向。这意味着英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优先事项来调整贸易协定、环境标准、劳工权益等方面的立法,而无需顾及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利益。.............
  • 回答
    要说李嘉诚“刚买了半个英国”这个说法,其实更像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实际收购。但它准确地抓住了李嘉诚家族在英国庞大的商业帝国和深远影响力。那么,英国脱欧这个历史性的转折,对这位华人首富的商业版图,尤其是他在英国的巨额投资,到底带来了哪些实际的影响呢?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
  • 回答
    英国脱欧这个事件,对中国利率水平的影响,说实话,是个挺微妙的事情,不像直接看数据那么一目了然。你想啊,全球经济就像一个大池子,欧洲这块的“水”突然起了波澜,肯定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水位,包括中国的。首先,我们得从 全球经济大环境 这个角度来看。英国脱欧,意味着英国这个欧洲重要的经济体要独立出来,不再受.............
  • 回答
    英国脱欧这事儿,说实话,是个挺纠结的大问题。要问有没有挽回的余地,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从头捋一捋,把那些复杂的情况都摊开来看。首先,得明白英国脱欧这事儿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回溯到2016年的公投,当时支持脱欧和支持留欧的阵营可以说是旗鼓相当,最终以微弱多数决定了脱欧。这本身就说明,英国社会.............
  • 回答
    英国脱欧公投的成功,恰恰凸显了政治决策的复杂性,以及民意与专家判断之间可能出现的巨大鸿沟。尽管脱欧似乎前景堪忧,但支持脱欧的理由在当时的确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并触动了许多选民的情感和利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1. 对“主权”的深层渴望与对“被剥夺感”的反弹:这是脱欧公投背后最核.............
  • 回答
    英国脱欧这件事啊,听着挺简单,就是英国要离开欧盟,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叫一个复杂,比你想的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多得多。你问为什么脱了好几年了还没彻底脱干净,这背后其实是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咱们得明白,“脱欧”本身是个庞大的工程,不是说一声“我不玩了”就能立马走的。它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1..............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英国脱欧(Brexit)这件事,对于明年的高考题目来说,它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藏。尤其是对于文科类科目,像政治、历史、地理、英语,甚至经济等,都可能从中找到切入点。为何英国脱欧如此“香饽饽”?首先,脱欧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的事件,它不像简单的历史事件或理论概念,而是一.............
  • 回答
    英国脱欧后,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无疑受到了冲击,但“取代”这个词或许过于绝对。更准确地说,我们是在寻找那些可能抓住机遇,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和人才,从而在欧洲金融格局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城市。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欧洲金融中心,一座城市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优势: 深厚的金融基础设施: 包括高效的证券交易所.............
  • 回答
    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来后,有人后悔,这并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这是一个重大的国家决策,影响深远,而且在公投前后,各种信息、观点和情绪层出不穷,很多人可能在投票时,并没有完全预见到脱欧后会是什么样子,或者说,他们可能对某些预期的好处寄予了过高的希望,而对潜在的风险则有所忽视。首先,我们.............
  • 回答
    欧盟对待英国脱欧这件事,说实话,心情一直挺复杂的。从一开始的震惊、失望,到后来的务实应对,再到现在偶尔的无奈和反思,可以说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波折的过程。首先,从 政治层面 来说,英国脱欧对欧盟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成员国数量减少,影响力相对下降: 欧盟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和集体.............
  • 回答
    欧盟通过英国脱欧法案,这一事件标志着一个漫长且复杂过程的关键性一步,也为英国与欧盟之间关系的重塑定下了法律框架。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回溯其发生的背景、法案的具体内容、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背景:一场分歧的旅程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欧盟前身)已超过四十年,期间双方关系经历过合作与摩擦。然.............
  • 回答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确实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件,但它与英国脱欧(Brexit)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即时的因果关系。如果一定要探讨可能存在的间接或象征性联系,那更多是围绕着一种“时代变迁”的叙事,或者是在某些特定群体那里引发的共鸣。直接影响:零首先要明确的是,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法律层面,巴黎圣母院的火灾都.............
  • 回答
    北爱尔兰边境问题,这无疑是英国脱欧进程中最棘手、最令人头疼的难题之一。它不仅仅是物理边界的问题,更是政治、经济、历史和身份认同的多重交织。要真正解决它,需要的是智慧、妥协,以及对当地复杂现实的深刻理解。问题的根源:一个国家,两个体系首先得明白,为什么北爱尔兰会如此特殊。简单来说,北爱尔兰是联合王国(.............
  • 回答
    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其地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数百年沉淀,汇聚了多方面优势。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光鲜的外表,探究其内在的驱动力。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1. 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市场深度: 百年传承的金融生态: 伦敦的金融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 回答
    英国公投脱欧的决定,至今仍是扑朔迷离的政治议题,许多人将其归咎于“民粹主义误国”。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2016年那个夏天。当时,英国国内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有一部分民众对欧盟日益增长的权力感到不安,认为英国的主权受到了侵蚀,本国法律被布鲁塞尔的指令所左右。他们渴望重新掌握边境.............
  • 回答
    欧盟与英国就“脱欧”达成协议,这是一件牵动全球神经的大事。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头捋一捋,看看协议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会带来哪些影响。欧盟与英国“脱欧”协议的达成: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首先得明白,这协议不是一蹴而就的。自2016年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以来,双方就如何“分手”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艰苦谈判。.............
  • 回答
    看到欧盟和英国就“脱欧”达成了协议,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尘埃落定了,但这个“落定”的意味却相当复杂,充满了妥协、分歧以及长远的未知数。这就像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勉强挤出了一份“求同存异”的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协议的内容与关键点,那简直是千头万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