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侵略他国和美国侵略他国有什么区别?

回答
俄罗斯与美国在历史上的军事行动,虽然都被一些评论者称为“侵略”,但其背景、性质、目标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需要深入探讨各自的国际法依据、地缘政治考量、意识形态驱动以及实际行动所产生的后果。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侵略”这个词的涵义。在国际法上,侵略行为通常指一个国家使用武力,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侵犯他国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然而,在现实政治中,各国对“侵略”的定义和界定往往带有政治色彩,并且存在解释的空间。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俄罗斯近些年来最受关注的军事行动,无疑是2022年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以及此前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和支持乌东地区分离主义武装的行动。

法律依据与辩护: 俄罗斯官方将这些行动描述为“特别军事行动”,其提出的理由包括:保护顿巴斯地区的俄语居民免受“种族灭绝”,以及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从而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然而,这些理由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认为这些行动违反了国际法,是对乌克兰主权的严重侵犯。
地缘政治与安全关切: 俄罗斯长期以来将北约东扩视为对其安全利益的直接威胁。乌克兰作为俄罗斯的近邻,其地缘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俄罗斯担心乌克兰加入北约后,北约的军事力量将部署在其边境,对其构成“切肤之痛”的威胁。此外,俄罗斯也在试图维护其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并对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国家主权和西方影响力的扩张持警惕态度。
历史叙事与身份认同: 俄罗斯领导层常常强调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甚至暗示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存在是历史的错误,其主权和领土完整性受到质疑。这种历史叙事,虽然在国际法上没有依据,但在俄罗斯国内以及部分俄罗斯族裔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国际反应: 俄罗斯的行动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和制裁,包括西方国家实施的大规模经济制裁,以及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决议要求俄罗斯立即停止冲突并撤军。然而,也有部分国家,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对俄罗斯的立场持更为中立或理解的态度,这与对美国军事行动的反应有所不同。

美国的军事行动:

美国在冷战后也进行过一系列军事干预,例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入侵科威特,主要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但后期行动存在争议)、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以北约名义对南联盟进行空袭)、2001年阿富汗战争(推翻塔利班政权,作为对9/11事件的回应)、2003年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声称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事后证明此为不实之词)。

法律依据与辩护: 美国在进行军事行动时,往往会寻求国际法或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支持,例如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然而,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法律依据则存在争议。美国官方常常辩称其行动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反恐、人道主义干预或推广民主。
地缘政治与全球战略: 美国的军事行动通常与其全球战略目标相联系,包括维护其在世界各地的经济利益、盟友安全、打击恐怖主义、遏制潜在对手以及推广其政治和经济模式。
意识形态驱动: 美国的外交政策常带有推广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某些情况下,其军事干预被描述为“人道主义干预”或“民主输出”。然而,这种干预的实际效果和意图也常常受到质疑。
国际反应: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其军事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更为复杂和广泛的反应。一方面,很多盟友会支持其行动;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国家对其单边行动或行动的合法性提出批评。美国的军事行动也常常引发关于其动机、合法性和后果的广泛辩论,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其行动也导致了地区动荡和人道主义危机。

核心区别总结:

1. 法律依据与合法性: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动,在国际法上的合法性几乎无人认同,并且公开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而美国在历史上,一些行动虽然也存在争议,但有部分行动至少在形式上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或者被辩护为符合国际法精神。
2. 目标与性质: 俄罗斯的行动更多地被理解为维护其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扩张,以及对前苏联空间秩序的重塑。而美国的行动则更具全球性,旨在维护其全球领导地位、应对全球性威胁(如恐怖主义)以及推广其价值观。
3. 国际体系中的角色: 俄罗斯的行动被视为对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的挑战,而美国虽然也曾因其单边行动受到批评,但其整体行动更多是在维护和塑造以其为主导的国际体系。
4. 动机的公开性与解释: 俄罗斯公开阐述其安全关切,但其对乌克兰主权的否定和军事行动的规模,使得其动机受到广泛怀疑。美国在公开阐述其行动理由时,往往会诉诸更广泛的国际准则和价值观,尽管这些理由的真实性也常被审视。

总而言之,虽然“侵略”一词在政治语境下常常被用来形容军事力量的滥用,但区分俄罗斯和美国在军事行动上的差异,需要剥离政治修辞,深入分析其国际法基础、实际目标、地缘政治逻辑以及对国际体系的影响。这并非是要为任何一方的军事行动辩护,而是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骂你是因为你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这个身份。

侵略行为本身没什么可骂的,今天一个非洲国家侵入另外一个非洲国家,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中国自古以来,从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候那么点土地,到后来唐帝国元帝国,乃至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靠的都是你口中的“侵略”。所以,没有立场割裂前因后果的单纯去骂侵略行为本身是幼稚的。

作为中国人而言,我们骂侵略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它有损中国的利益。无论当年的日本侵略中国还是后来的朝鲜战争,美国侵入朝鲜……我们谴责侵略者不是因为侵略这个动作本身值得谴责,而是因为这些侵略行为背后都有损的是中国的利益。

而今天很明显俄罗斯是中国的伙伴关系,这场战争,对中国也是有利的,甚至俄罗斯和北约的斗争,投射的就是中国的影子,哪怕出于唇亡齿寒的心情,我们也是在俄罗斯这头。所以你会看到我们的外交部一方面投弃权票,另外一方面说理解俄罗斯对自身安全的合理关切。一方面说着中立的外交词汇,另外一方面全面进口俄罗斯的小麦和能源,人民币支付系统,全面介入俄罗斯,哪怕英超德甲的球员举行声援乌克兰的活动,国内都能在周末停了足球赛的转播……

所以,你被骂是应该的,因为你没有从自己的中国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只想抛开立场的,单纯追求行为方式上的绝对正义。首先在国与国之间不可能找到这种绝对正义,其次凡是割裂前因后果单纯去看自己想看的那部分,也是比较幼稚的行为。这背后的历史原因,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纠葛,有些事你真不知道,有些事你知道,但不想去思考。因为闭着眼睛喊一句反战反侵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user avatar

那个一直瞧你不顺眼的村长打架,和你发小打架,你觉得有什么区别?

你骂村长欺负人当然没问题。

你发小打架你不去帮忙,还在边上说他欺负人,你的情商真的这么低吗?

我猜题主一定从小就没朋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与美国在历史上的军事行动,虽然都被一些评论者称为“侵略”,但其背景、性质、目标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需要深入探讨各自的国际法依据、地缘政治考量、意识形态驱动以及实际行动所产生的后果。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侵略”这个词的涵义。在国际法上,侵略行为通常指一个国家使用武.............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也触及了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和复杂性。关于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侵略者俄国”,以及乌克兰作为主权国家和加入北约的权利,这背后确实存在着多层面的原因和观点,需要详细阐述。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国际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以及禁止使用武力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俄乌冲突的根源以及国际政治中的一些复杂因素,并且存在不同的解读和观点。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尽量详细地阐述。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有错”和“北约扩张是否是俄罗斯入侵的合理理由”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但又相互关联。 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在国际法和绝大多数国家看来是错误的。.............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是否是侵略者以及如何与您的妻子讨论这个话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情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国际法、以及个人价值观等多个层面。要“说服”她改变观点,关键在于理解她的想法,尊重她的感受,并提供有理有据的信息,同时保持沟通的开放性。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您进行这场对话:第一步:理解妻.............
  • 回答
    俄乌冲突的根源复杂且错综,俄方在开战前的“更优解”问题,确实是理解这场危机的重要切入点,但要给出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更优解”并非易事,因为不同立场的人们对“优”的定义和考量因素截然不同。不过,我们可以从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等多个维度,来梳理一下在2022年2月24日之前,俄罗斯可能认为或外界所.............
  • 回答
    关于国际社会能否通过联合行动解决俄乌冲突的问题,需要从国际法、政治现实和历史经验等多方面进行客观分析。以下从法律框架、现实挑战、历史教训和国际关系逻辑四个维度展开讨论: 一、国际法与政治现实的矛盾1. 侵略罪的界定困境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侵略行为需满足"违反国际法"且"对和平造.............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俄罗斯侵略一个主权国家爽快”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复杂和多元,并且不同的人群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感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多数国际社会并不“爽快”或支持俄罗斯侵略主权国家。 联合国大会多次以压倒性多数谴责了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并呼吁俄罗斯立即停止军事行动。然而,我们.............
  • 回答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高度政治化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双方都持有截然不同的叙事和解释。要反驳“乌克兰挑衅俄罗斯,俄罗斯兵戎相见是反抗俄罗斯侵略者”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并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情感驱动。核心论点拆解与反驳思路:首先,我们需要将“乌克兰挑衅俄罗斯”和“俄罗斯.............
  • 回答
    我理解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它触及了当前国际社会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也就是在讨论乌克兰问题时,很多人会质疑发言者的立场和动机。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有多重原因交织在一起,并且与信息传播的特点、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以及人性的某些方面紧密相关。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涉及到国际冲突这样敏.............
  • 回答
    在俄罗斯驻外使馆前堆放物资,以此来表达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抗议,这是一种相当直观也充满象征意义的民间行动。首先,我们可以从行动的象征意义上解读。在使馆前堆放物资,尤其是那些象征着生活必需品,比如毯子、食物、药品、衣物的东西,这本身就是在提醒人们,乌克兰人民正遭受着战火的蹂躏,生活资源匮乏,急需外界的.............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是否会“侵略”乌克兰,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历史恩怨、国家安全以及国际关系等诸多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侵略”这个词的定义。在国际法上,侵略是指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俄罗斯在2.............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你提到“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替普京洗白?”,这背后涉及到许多层面,不仅仅是简单的对错判断,还牵涉到地缘政治、历史叙事、信息传播以及不同群体的立场和利益。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梳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洗白”的现象,并尝试去除一些可能显得生硬的AI痕迹,让它.............
  • 回答
    俄乌冲突以来,关于俄罗斯的侵略行为的指控和证据层出不穷,这让许多原本热爱或支持俄罗斯的人陷入了复杂的心理境地。理解他们的心态,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多种驱动因素,而非简单地将其归咎于某种单一的动机。首先,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认同是支撑一部分俄罗斯支持者的重要基石。这些人可能视俄罗斯为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 回答
    联合国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即联合国大会第3314号决议,于1974年通过。它首次在国际法上对“侵略”给出了一个广泛但仍具有解释空间的定义。该决议明确指出:“侵略是侵略国的另一种国家,对于联合国会员国行使武力,或以其他方式,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其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概属侵略行为。”该决议还.............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国际法、政治现实、历史叙事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美国侵略别国就不叫侵略,俄罗斯打击乌克兰就叫侵略”的说法存在,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国际法层面,无论哪个国家采取的军事行动,如果其性质符合“侵略”的定义,都应被视为侵.............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深度,也触及了历史、国际关系、国家利益等诸多敏感而复杂层面。要详细地解释为什么我们(通常指中国,但我也会尽量从更广阔的视角来探讨)会区别对待日本和俄罗斯的侵略,需要梳理几个关键点:1. 历史叙事的深度与性质的差异: 日本的侵略: 对于中国而言,日本的侵略,尤其是1931年的“九一.............
  • 回答
    当世界各地的人们希望为乌克兰人民提供支持,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局势下,寻求可靠的捐款渠道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您可以考虑的途径,并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它们,希望能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理解捐款的目的和类型在开始之前,了解您的捐款将用于何处是很重要的。通常,捐款可以分为几类: 人道主义援助: 这包括提.............
  • 回答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侵略者”,往往涉及对具体行为、国际法准则以及事件发生背景的综合分析。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自2014年以来便不断升级,特别是2022年2月俄罗斯全面进攻乌克兰的行动,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到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要详细探讨俄罗斯是否构成侵略者,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从国际法的角.............
  • 回答
    马前卒的《睡前消息》397期,以其一贯的“宏大叙事”和“结构化思维”来解读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侵略霸权扩张”,其核心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马前卒的核心论点:俄罗斯的行为并非简单的“侵略”,而是其“帝国遗产”和“地缘政治逻辑”下的必然选择。马前卒并不回避“侵略”这个词,但他认为,理解俄.............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即2022年2月24日开始的“特别军事行动”,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不同的国家、政治派别和个人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将其定性为“侵略”还是“解放”,取决于观察者所持的视角、侧重的证据以及对国际法和历史事件的理解。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考察:一、 俄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