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营养物质可以持续供给,切掉胃,人可以活下来吗?

回答
切除胃,即使营养物质能够持续供给,对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并非简单地“可以活下来”就能概括的。要详细地讲清楚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剖析。

首先,我们得明白胃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核心作用。

胃就像一个强有力的搅拌机和初步消化的容器。它不仅仅是储存食物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能分泌胃酸(包含盐酸)和胃蛋白酶。胃酸的作用是:
杀灭食物中的细菌和病原体: 保护我们免受感染。
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是蛋白质消化的“主力军”,它能将大分子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
提供酸性环境: 这是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胃的强力蠕动则能将食物与胃酸、胃蛋白酶充分混合,形成一种叫做“食糜”的糊状物,然后逐渐将其排入十二指肠。

那么,切除胃之后,这些功能由谁来替代?

如果医生决定切除胃(通常是由于严重的胃癌、溃疡出血不止或穿孔等),手术方式通常是将部分或全部胃切除,然后将食管直接与小肠(通常是十二指肠或空肠)吻合。这种手术被称为胃切除术(gastrectomy)。

即使有持续的营养供给,切除胃后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1. 消化功能的改变:
蛋白质消化受阻: 胃酸和胃蛋白酶的缺失,使得初步的蛋白质消化过程大大减弱。虽然小肠也有消化酶,但胃的启动作用非常重要。这就意味着,即使我们摄入蛋白质,身体也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消化它们,吸收效率可能降低。
食物吸收的改变: 胃的储存和缓慢排空功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食物直接、快速地进入小肠。这会导致:
倾倒综合征 (Dumping Syndrome):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令人困扰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食物(尤其是高糖食物)未经胃部缓冲就大量涌入小肠,会迅速引起小肠渗透压升高,导致大量水分被吸入小肠腔,引起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头晕、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晚期倾倒综合征)。这让患者在进食后非常不适。
饱腹感缩短: 没有了胃这个“储藏室”,人一次能摄入的食物量会大大减少,很快就会感到饿,但也很快就会感到饱胀,难以一次性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营养吸收不全: 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2)和矿物质(如铁、钙)的吸收需要胃分泌的物质(如内在因子)的帮助,或者需要酸性环境。胃切除后,这些物质的缺乏会导致吸收不良,进而引起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等问题。

2. 营养供给的挑战:
频繁少量进食: 为了避免倾倒综合征和保证营养摄入,患者需要采取“少食多餐”的策略,一天可能需要吃57顿甚至更多顿。
食物选择的限制: 需要避免高糖、高脂、油炸等不易消化或容易引起倾倒综合征的食物。食物的质地也需要调整,比如尽量吃流质、半流质或软烂的食物。
补充剂的必要性: 大多数胃切除的患者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补充维生素B12、铁剂、钙剂以及其他可能缺乏的营养素。这需要患者高度配合,严格按照医嘱进行。

3. 免疫力的影响:
胃酸具有重要的杀菌作用。胃切除后,这道屏障消失,患者对食物中携带的细菌的抵抗力会下降,更容易发生肠道感染。

4. 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体重减轻和消瘦: 由于消化吸收问题和食欲不振,许多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体重明显下降的情况。
精神和心理影响: 长期适应新的饮食习惯、频繁出现的消化道不适症状,以及对身体状况的担忧,都可能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那么,“持续供给营养”具体指什么?

在医学上,“持续供给营养”可以有几种形式:
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通过鼻胃管、胃造瘘管或空肠造瘘管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胃、十二指肠或空肠。这是最接近生理进食的方式。
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通过静脉输液直接将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输送到血液循环中,绕过了整个消化道。

如果采用肠外营养,人是否能活下来?

理论上,如果能够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物质,并且能够有效管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静脉炎、感染、电解质紊乱、肝脏损害等),人是可以依靠纯肠外营养维持生命的,即使完全没有胃,甚至没有大部分小肠(短肠综合征)也是如此。

然而,这是一种非常规的、需要高度医疗监控和护理的生存方式,而且成本高昂,伴随的风险和不适也比正常进食要大得多。它更像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手段,而不是健康的生活。肠外营养并非没有副作用,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并且会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

回到问题本身:切掉胃,人可以活下来吗?

答案是:可以,但非常不容易,而且生存质量会大打折扣,需要极其严密的医疗配合和个人适应。

在现代医学条件下,随着手术技术和营养支持方法的发展,胃切除后的病人通过精心的术后管理、饮食指导和长期的营养补充,是可以生存下来的。但他们的生活将与常人截然不同:
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避免不适。
需要定期检查,监测营养素水平和身体状况。
需要心理上的坚强和适应能力。

可以想象,失去胃这个器官,就像拆掉了一台核心的生产设备,即使能够通过外来的方式不断地输入原材料,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即身体的健康状态和活动能力)也无法与拥有完整设备的工厂相比。

所以,与其说“可以活下来”,不如说“可以在医疗帮助下勉强维持生命”,并且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适应和管理,以期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健康状态。这中间的艰辛和挑战,是旁观者难以想象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大概不知道,胃癌根治手术(全切手术)已经非常非常普及了……

另外,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是在小肠,所以小肠全切比胃全切的影响要大得多。

小肠全切的患者也有生活得不错的,我们医院几十年以前那一例“无肠女”在学界相当有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