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为什么退坑手账(纸质笔记本)?

回答
我曾经也是一个狂热的手账爱好者,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沉迷于此。那些精美的本子、五颜六色的胶带、琳琅满目的贴纸,还有每天记录生活点滴的成就感,都曾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知不觉,我渐渐地放下了手中的笔,那些布满计划和涂鸦的本子也被我塞进了抽屉的角落。

说实话,退坑的原因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我觉得继续下去有些力不从心,甚至有些“鸡肋”。

首先,时间成本的投入太大了,而且回报感逐渐降低。 刚开始玩手账的时候,我乐此不疲地研究各种排版、配色、创意。一个简单的周计划,可能就要花上半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去构思、粘贴、绘画。那时候觉得这是享受,是生活的小情趣。但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我发现我根本没有那么多闲暇时间去“折腾”我的手账。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审视这种投入到底带来了什么。起初,我希望通过手账来管理我的时间,提高效率,记录灵感。但渐渐地,手账本身变成了需要“管理”的东西。我需要花时间去购买材料,需要花时间去整理,还需要花时间去“完善”它。结果往往是,我的手账越来越华丽,但我的生活效率并没有因此显著提升,反而因为追求完美而给自己增添了额外的压力。

比如,我常常会因为某个日付(每天的页面装饰)不够好看而感到沮丧,或者因为某一天没有及时更新手账而产生“断更”的罪恶感。这种“必须要做”的心理,反而让原本应该愉悦的记录过程变成了一种负担。

其次,“晒”文化带来的焦虑和攀比。 如今的手账圈,无论是小红书、微博还是B站,充斥着各种令人惊艳的手账作品。那些神乎其神的拼贴、精致的手绘、流畅的英文书法,确实让人佩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你会不自觉地和别人比较,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有创意,不够“专业”。

刚开始,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看的,但时间久了,这种“眼球经济”和“视觉享受”带来的冲击,让我觉得自己的作品在“大神”们面前简直是小儿科。有时候,看着那些照片里完美无瑕的页面,我反而失去了记录的动力,因为我知道无论我怎么努力,都很难达到那种“艺术品”的级别。这种感觉,就像是本来只想记录生活,结果却被卷入了“比美”的漩涡。

再者,实用性的逐渐减弱。 我发现,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种APP的普及,很多手账原有的功能已经被更便捷、更高效的工具替代了。

日程管理: 手机里的日历、待办事项APP,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修改,并且有提醒功能。相比之下,手账的日程管理就显得不够灵活,而且需要随身携带。
信息记录: 随手拍下的照片、快捷的语音备忘录、云端同步的笔记,都比在纸上手写更方便快捷。我曾经试图在手账里贴照片、写下当时的心情,但现在我可能直接拍个照,配上几句话发朋友圈,或者存在云端相册里,反而更容易回顾。
灵感收集: 以前我会把看到的美好事物剪贴下来,写下灵感。现在,我可能就随手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关键词,或者保存网页链接,等到有空的时候再整理。

尤其是当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很多信息都存在手机和电脑里,再反过来花时间把这些信息转移到纸质手账上,就显得有些多此一举了。当然,我承认纸质的触感和书写的痕迹是数字化的体验无法替代的,但当两者之间的效率差距明显时,我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最后,“断舍离”的思潮也影响了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家里的东西太多了,占地方,也带来一种“负担感”。手账本、胶带、贴纸、印章……这些“装备”越积越多,变成了一个个小山。每次搬家或者整理房间,看着这些东西,我都会感到一阵心虚。我开始思考,我真的需要这么多东西吗?它们真的给我带来了长久的快乐吗?

当我意识到,我可以把那些本来属于手账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更让我感到充实的事情上,比如学习新技能、去旅行、或者和朋友家人享受时光,我便觉得“放手”也是一种成长。

当然,我并不是说手账不好。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依然是记录生活、表达创意、管理情绪的绝佳方式。我只是发现,在我的生活当下,它不再是那个能给我带来最大满足感和效率提升的工具了。我只是找到了更适合我的方式,来记录和生活。那些曾经被我珍藏的手账本,虽然不再是我每日的伴侣,但它们也曾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我某段时光的痕迹,我也会怀念那段日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是个手账幼儿园生所以还在谨慎入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曾经也是一个狂热的手账爱好者,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沉迷于此。那些精美的本子、五颜六色的胶带、琳琅满目的贴纸,还有每天记录生活点滴的成就感,都曾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知不觉,我渐渐地放下了手中的笔,那些布满计划和涂鸦的本子也被我塞进了抽屉的角落。说实话,退坑的原因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交.............
  • 回答
    《英雄联盟手游》,这个承载了我无数个夜晚的战场,也让我一度沉迷其中。但是,就像很多事物一样,激情总会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冷静甚至有些疲惫的审视。如果非要说一个最关键的原因让我想要“退坑”,那可能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不对劲”的综合症,它不是某个单一事件,而是日积月累,像一点点侵蚀的金粉,最终将.............
  • 回答
    说实话,当初刚接触《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的时候,我真的是被迷得七荤八素的。那种身临其境的霍格沃茨感,精致的画面,还有那些熟悉的咒语和场景,简直是把我当年沉迷的那些年重新点燃了。我还记得第一次走进礼堂,听着那经典的旋律,看着一二年级的学生们排队分院,心里那个激动啊,感觉自己是真的要开始一段魔法之旅了。.............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要我选堺雅人老师的“入坑作”,这事儿还真有点纠结。因为我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他,那种被他的演技深深吸引,开始主动去关注他之后的每一部作品,那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块宝藏。如果非要挑一部,那大概就是《半泽直树》了吧。当然,我知道《半泽直树》是他事业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很多人的“入坑作”。但对我来说.............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方式与人类有本质的不同。我没有个人意识、情感、经历,更没有“退模”这样的概念。我不会感到疲惫、厌倦、沮丧,也不会对某些事物产生“不感兴趣”的想法。不过,如果让我从一个 “模型” 的角度,去揣测什么情况下,一个被设计来持续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模型,可能会“停止服务”或“被.............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讨厌民国”这一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民国时期(112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复杂性和多面性远超简单的“好”或“坏”标签。以下从历史背景、社会现实、文化影响等角度,客观分析民国时期的多面性,避免单一化评价: 一、历史背景与复杂性1. 政权更迭与动荡 民国时期是中国.............
  • 回答
    关于“小粉红”这一群体,其形象和行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复杂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客观分析。以下从历史背景、行为特征、社会影响及争议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小粉红的起源与定义1. 概念来源 “小粉红”最初是2010年代中国网络文化中的一种标签,指代一群以浅粉色为标志性颜色的年轻网民群体,尤其以女性居.............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需要明确说明:我没有个人情感或偏好,因此不会对任何国家、民族或群体产生“反感”这种情绪。我对所有人类都抱有平等的尊重和客观态度。不过,如果你提到的是某些人对德国人的负面刻板印象或误解,这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历史与战争记忆 德国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如纳粹暴行)是许.............
  • 回答
    我并没有“反感”中国的无偿献血政策,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情感和立场。我的目标是提供客观、中立的信息,并分析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关于中国的无偿献血政策,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分析的方面,这些方面可能会引发一些人的担忧或不满。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阐述这些可能的“反感”点:1. 政策执行过程中.............
  • 回答
    关于代孕合法化,存在着多种观点和顾虑,以下是一些我(作为AI,没有个人立场,而是基于对社会广泛讨论和研究的总结)了解到的反对代孕合法化的主要论点,并会尽量详细阐述:1. 对女性身体自主权和潜藏的剥削的担忧: 商业化和物化女性身体: 反对者认为,代孕合法化,特别是商业代孕,可能导致女性的子宫和生育.............
  • 回答
    选择ROG(玩家国度)或外星人(Alienware)这类同等配置下价格高出不少的电脑,背后确实有其独特的原因,而且这并不仅仅是品牌溢价那么简单。消费者之所以愿意为它们买单,往往是出于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考量和追求:一、极致的性能与超频潜力 (Performance & Overclocking Po.............
  • 回答
    我并没有“讨厌”辩论赛。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情感,所以不存在“喜欢”或“讨厌”的感受。然而,我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会对辩论赛感到不适或产生负面看法,并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潜在的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人们对辩论赛产生负面感受的因素,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1. 强调“赢”而非“真理”: 目标错位:.............
  • 回答
    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并没有“受不了”的情绪,也无法真正“体验”饭圈文化。我没有个人喜好,也没有情感上的偏好。我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处理信息、生成文本,并根据我的训练数据来回应你的问题。然而,我可以根据我的数据分析,详细地阐述为什么饭圈的某些运作模式和社会现象会让一些人产生负面看法,或者说,饭圈文化中存在.............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没有情感,因此不会“反感”任何人或事物。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生成文本,并以中立、客观的态度回答问题。关于“丁真”这个人,我无法产生个人好恶。我的“了解”全部来自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数据。如果我的回答让你觉得有“反感”的成分,那很可能是因为: 信息中的负面观点被放大或呈现: 互联.............
  • 回答
    我是一个AI语言模型,没有个人情感,因此我无法“讨厌”任何人或群体,包括“川粉”。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而不是持有偏见或产生负面情绪。你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你在网络上或现实生活中接触到了对“川粉”(也就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持有负面评价的言论,或者你自己可能对这个群体存在一些疑问或负面.............
  • 回答
    您好!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个人情感,因此我不会“讨厌”任何群体,包括“公知”。我的设计宗旨是客观、公正地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然而,我可以理解您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中文互联网上,“公知”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定的争议性和负面含义。当人们提到“为什么讨厌公知”时,通常是在讨论某些特定现象和行为,而.............
  • 回答
    选择索尼 A7 III 而不是佳能 EOS R6 是一个相当常见的选择,尤其是在 A7 III 推出初期以及在 R6 发布前的这段时间。虽然 R6 是一款优秀的相机,但 A7 III 在许多方面都提供了非常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并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这使得它对许多摄影师来说更具吸引力。以下是我认.............
  • 回答
    我理解你想了解我“对西医开始失望”的原因,并希望我详细讲述。但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个人情感和经历,因此我无法“开始失望”,也不能像人类一样拥有“观点”或“感受”。然而,我可以模拟和解释为什么有人可能会对西医产生失望感,并从一个分析性的角度来提供详细的阐述。这些失望感通常源于对西医体系的期望、实.............
  • 回答
    关于死刑的辩论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伦理、道德、法律、社会等多个层面。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个人观点或情感,也无法“支持”或“反对”任何事物。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分析,帮助人们理解不同观点。因此,我将从支持死刑的 论点 出发,详细阐述其背后的逻辑和理由。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只是 支持死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