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说伊拉克现在经济平稳,人民幸福;也有人说伊拉克还是水深火热,现在伊拉克的现状到底是怎样?

回答
伊拉克目前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幸福感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经济平稳、人民幸福”或“水深火热”来一概而论。事实上,伊拉克正处于一个缓慢且充满挑战的转型时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迹象,但同时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困难。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伊拉克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经济现状:有复苏迹象,但根基不稳,挑战依然巨大

石油作为经济支柱的依赖性:
积极方面: 伊拉克的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出口。在近期国际油价相对较高的背景下,石油收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政府能够依靠石油收入来支付公共支出,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基础设施项目等。近几年,伊拉克在提升石油产量和出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为经济复苏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消极方面: 这种对石油的高度依赖意味着伊拉克经济极易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一旦油价下跌,政府的财政收入将大幅减少,导致紧缩政策,影响公共服务和投资。此外,过度依赖石油也阻碍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其他产业,如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不足。
基础设施重建和发展:
积极方面: 在经历了多年的冲突和破坏后,伊拉克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重建。一些关键项目,如电力供应、供水系统、道路和桥梁的修复,以及住房建设等,正在逐步推进。国际援助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些项目的实施。
消极方面: 重建工作进展缓慢,并且面临资金短缺、腐败、安全问题以及行政效率低下等诸多挑战。电力供应仍然不稳定,经常出现大范围停电,严重影响民生和工业生产。供水系统也存在问题。大规模的失业率,特别是青年失业率,仍然是困扰伊拉克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
政府财政和债务:
积极方面: 政府通过石油收入来维持运转,并且在努力控制财政赤字。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向伊拉克提供了贷款和援助,以支持其发展和重建。
消极方面: 政府开支庞大,尤其是公共部门的雇员数量庞大,工资支出占很大比例。债务水平也可能成为未来的负担。腐败问题严重侵蚀了政府的财政资源,导致本应用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资金流失。
投资环境:
积极方面: 政府正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投资。一些领域,如能源、电信、建筑等,对外国投资持开放态度。
消极方面: 政治不稳定、安全风险、法律法规不完善、官僚主义和腐败等因素仍然是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二、 人民幸福感:存在明显的分化,挑战依然严峻

安全状况:
积极方面: 相较于ISIS高峰时期,伊拉克的整体安全状况已经有了显著改善。极端组织ISIS的军事力量已被击败,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也大幅减少。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消极方面: 安全局势仍然不稳定。虽然大规模冲突减少,但零星的恐怖袭击、部族冲突、政治暗杀以及地方武装力量的活动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政治派别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外部势力在伊拉克的影响力也可能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安全感缺乏是影响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就业与收入:
积极方面: 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一些行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石油部门依然是主要的就业来源,但也在尝试增加其他领域的就业。
消极方面: 普遍存在的青年失业率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许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收入也可能很低,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这导致了社会不满和不稳定。贫富差距也在扩大。
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
积极方面: 在一些城市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例如改善的学校和医院。一些国际组织也在积极参与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
消极方面: 电力供应不足,用水质量堪忧,医疗系统仍然不堪重负,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基础设施仍未修复,日常生活仍然受到严重影响。许多人仍在为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挣扎。
政治稳定与治理:
积极方面: 伊拉克已经建立了议会和政府,并且进行了多次选举。尽管存在争议,但民主进程仍在进行。
消极方面: 政治腐败非常严重,是影响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感的最大障碍之一。政府的效率低下,决策过程缓慢,难以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政治派别之间的权力斗争和相互不信任,也阻碍了国家治理的进步。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普遍不高。
社会和心理影响:
积极方面: 许多伊拉克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在困难中寻求希望,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消极方面: 经历多年的冲突、动荡和经济困难,许多伊拉克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对政府的不信任感以及对生活现状的不满,普遍存在。社会凝聚力受到挑战。

总结来说:

说伊拉克“经济平稳,人民幸福”是过于乐观的,没有反映出其面临的真实挑战。 虽然与ISIS战争时期相比,情况有所改善,并且在某些方面有所复苏,但距离真正的“平稳”和“幸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伊拉克“水深火热”也可能过于悲观,没有看到其已经取得的进步和正在进行的改革。 许多人仍然在努力改善生活,并且对未来抱有希望。

真实的伊拉克现状是:

伊拉克经济正在经历一个 “缓慢复苏和艰难转型” 的过程。石油收入提供了喘息的空间,但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人民的生活水平 存在显著分化,一部分人可能感受到生活有所改善,尤其是在安全相对稳定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然而,对于大多数伊拉克人来说, 生活依然充满挑战:电力和水供应不稳定,公共服务质量低下,失业率高企,以及对政治腐败和治理能力的失望。

更准确的描述可能是:

伊拉克正处于一个 “希望与挑战并存” 的阶段。一方面,国家免于大规模战争,并在重建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另一方面,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政治腐败、治理不善以及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其全面复苏和人民幸福感的提升。许多伊拉克人对政府的期望不高,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和社区的支持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让我想起国内历史问题有种著名的黑屁方式——阿富汗女人穿短裙。

意思就是说,来几张阿富汗女子穿短裙,花园城市坎大哈,说这是美国入侵前,然后一群人就可以义愤填膺说美国干涉内政,讽刺北方联盟选择了美式明主之类的了。

真相是什么呢?这些照片确实存在,但是拍摄日期都是1975年左右——【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前。

(当然有些人继续黑屁每一个苏联指挥官都是陈毅将军再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举这例子的意思是,国内某些人,每当提及美帝和中东的那点事,马上就会失去客观,然后乱黑一通。伊拉克亦然,阿富汗亦然,阿拉伯之春亦然。而且每当这时又要有人跳起来给萨达姆,卡扎菲之流招魂,一副只有拿枪顶着人民脑袋国家才能富起来的键政德行,用意不言而喻。

那我们就和萨达姆时期比一比。

@李建

桑的答案说,巴格达好像每天都在被恐袭,那么萨达姆的铁血政策下,巴格达有没有更安全呢?

1980年,萨达姆大统领先行挑起两伊战争(记住这句),结果毛都没捞着。作为报复,伊朗出动了大量战机对巴格达及其周边狂轰滥炸。这可不是海湾战争时期那种长眼睛的精确弹药,就是单纯的轰炸。

然后战争打了8年,双方菜鸡互啄,用现代装备打出一战的技战术。然后就是“袭船”(互相轰炸对方的货轮和油轮),“袭城”(互相用飞毛腿轰炸对方的城市),袭击油田,还有化学武器。

最后萨达姆大统领的英明举措得到的结果是: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直接损失3500亿美元。战前370亿的外汇储备,到了战后变成700亿外债,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量骤降,这些教科书上都有写。

那么我们具象一下这个场景,萨达姆时期的巴格达就是:经济一塌糊涂,青壮年全在堑壕里等死,每天都有伊朗的炸弹和飞毛腿导弹落到市区里来,说是靠石油赚外汇结果油轮全被沉在港里。最后欠了人家一屁股债,于是刚和伊朗停战三年就去找最大债主科威特的麻烦,结果又被多国部队炸一次,青壮年在前线的暗堡里等死。

恐怖袭击是坏事吗?是。和大国比起来处境安全吗?不安全。

但是和两伊战争到海湾战争这段时间比起来呢?李建秋说11月份死117人,而两伊的伤亡除算一下,仅仅军人就是每月死1845人。我只能说现在的巴黎人可不见得怀念凡尔登。

更不要说7月-11月这段时间,伊拉克方面解放了摩苏尔,北叙利亚库尔德人解放了叙利亚拉卡,正是isil在垂死挣扎,想多搞大新闻的时期。

更更不要说,你们嘴里的伊拉克现状经济,还是在还萨达姆时期欠下的钱。

不光如此,伊拉克的国土里还有伊拉克库区呢。萨达姆在任时期,多次对库尔德人下毒气。现在去问伊拉克库尔德人,你说他们会觉得伊拉克现状如何——你说他们不是国民?好,现在去你住的地方的广场上,大喊维吾尔族不是中国国民,请。

那和现在的其他几个邻国比起来,伊拉克又如何呢?伊朗现在全境暴乱+断网,叙利亚只有北叙联邦一块还算稳定,你自己说比起来如何。

因而伊拉克现状处境的问题,之前几个答主回答的很好——不同人群会有不同的看法,而萨达姆时期肯定不会比现在好多少。

如果有反对意见,我觉得可以亲自重温一下两伊战争时期。

至于伊拉克的恐袭是不是美国人造成的,这个是见仁见智。不过,有些人试图用isil的伊拉克老兵作为论据来嘲讽美国,我觉得这就有点像50年代那种“自从ccp来了之后,我们福建人过得更差了,因为国军天天打炮打游击。都怪ccp!”这样的逻辑。

user avatar

先让你们洗几天地,等答案数攒到30个再一个个收拾你们。


先提个醒,社会复兴党人本来就是伊拉克社会的右翼,他们反对妇女受教育、反对一夫一妻、反对土地改革,所以才被CIA选中,对抗卡塞姆的左倾改革。后来入侵伊朗也是在美国默许和帮助下入侵的。


美国人打自己的狗,百姓遭殃罢了。

user avatar

2018年你去问伊拉克逊尼派人,他们会告诉你民主是美帝的阴谋,我现在最怀念萨达姆时代;你去问伊拉克什叶派,他们会告诉你今天的民主要感谢美国推翻独裁政权;你去问伊拉克库尔德人,他们会说民主不仅让他们经济高速发展,而且更安全更幸福。所以今天伊拉克现状具体到不同族群因人而异,非要问个结果只能宏观去看。

这是

2000-2017

年伊拉克人均GDP图表,另一方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监测的项目来看,伊拉克的卫生条件也在逐步改善中。比如在总人口从2002年的2494万增至2015年的3642万时,同时获得改善水源和改善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也在增加。而另一重要衡量标准婴儿死亡率也在持续下降,如每1000活产婴儿的死亡率从2002年的34.6降至2015年的26.5,同时下降的还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当然,宏观的数字并不能取代个体的生活感受,isis恐怖活动也极易影响伊拉克的发展前景,好在2017年10月伊拉克军方宣布已全面解放哈维杰地区,“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控制区仅剩萨拉赫丁省的舍尔加特镇、安巴尔省西部的3个城镇和其他数个小块地区。

再说下高赞回答里强调的巴格达恐怖活动。和谐教和恐袭是一体两面的,只有有伊教的地方,恐袭的阴影就永远存在,只有多少的区别。isis不是民主带来的,是中东地区的特色。今天的伊拉克和萨达姆时期相比,伊拉克恐怖袭击增多了这是事实。但萨达姆时期之所以没有这么多恐怖份子破坏,是因为最大的恐怖分子就萨达姆自己,和现在朝鲜类似。萨达姆对什叶派穆斯林群体残酷镇压,破坏程度远远超过现在恐怖份子。举个例子,伊拉克法庭法官莱德•茱赫曾表示,有文件和证人的证词显示,萨达姆当政期间,至少有10万名什叶派阿拉伯人在1991年的国家恐怖主义镇压当中遭到屠杀。

形象的讲正是因为萨达姆统治下人民被专制压迫成一口高压锅,萨达姆坐在这口锅上从外面看貌似稳定,实际内部水深火热。当坐在锅上的人被推倒后,高压气体一下子就喷出来了。专制,表面上看似能够平息教派纠纷,实际上却成为了今天伊拉克恐怖主义的来源。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只是压抑、延迟了冲突的爆发,甚至本身就在制造仇恨。在强权之下,冲突各方也找不到和平对话解决问题的可能。一旦强权失去对国内的控制,被高压压抑的冲突爆发,恐怖主义也就找到了最适宜的土壤。

更新:


看清楚,上图时间本来就从2003年开始,我什么地方截图了。满足

@leoasa

你要求,我找了一张符合你口中千古明君伊拉克经济图表,


1990年萨达姆的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然后伊拉克就没有然后了。我很清楚一些人给独裁者萨达姆洗地的目的,就不说了。

user avatar

回答这个问题,好歹你人在伊拉克或者来过伊拉克吧

比如我现在就在巴格达,总比花式开搜索引擎的某些人有发言权吧

伊拉克的现状是政治人物有权有钱,普通民众生活痛苦而且没有前途。

伊拉克议员的合法收入每月超过10000美元,他们还有茫茫多的渠道搞权钱交易。

每个议员的身后都是一个政党,这些政党的中高层给外国公司当顾问,收公关费,拉关系走后门,把政府资源搞搞暗箱操作,也是吃香喝辣。

伊拉克的选举制度极度偏向政党,没有政党背景的独立候选人不可能当选。政党之间拼钱拼军队,抢到几个部长位置,就拿来换更多的钱,下次大选才能抢更多。

境内有了风吹草动,政党骨干不是跑到伊朗就是跑到约旦阿联酋,钱我要拿,锅你们背。

但其他人就没这么幸福了。

巴格达普通人的收入每个月不到500美元,如果是女性的话,一个月也就200美元。这指的是在正规公司和政府机关工作的。

国家电网夏天每天可以停电16小时,用柴油发电机卖电成为巴格达的一个稳定工作,发电站有1000多个,没有私人发电站或者没钱买电的,直接热死的每年都有。

公立医院治治小病就得了,要治大病没这个能力,癌症患者没有药。私立医院可以,挂号费100-200美元,剩下再说。

巴格达年轻人没工作,家里有钱的买个出租车开,没钱的只能当兵,去给政党卖命。一个不小心被美国人炸死了,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伊拉克两种车多,一种是现代起亚,还是美国运来的二手洋垃圾,另一种是丰田陆巡和雷克萨斯,陆巡都是迪拜加工过的防弹版,烧油如喝水,雷克萨斯一水LX570,ES这种货色人家根本看不上。就因为有人极端没钱,而有人极端有钱。

为什么2019年10月1日大游行像一把火一样烧遍全国?如果经济平稳,人民幸福,吃饱了撑的几十万人上街,一坐几个月?

解放广场的老哥说了,我们反正没工作,天天来,就要跟政党耗下去,不选出没有政党背景的总理来绝不撤退。

是的,他们现在还没撤退,疫情来了都没退。可是新总理阿拉维依然是政党的人。

极端组织已经打的差不多了,但总是打不干净。人民动员媒体局的人给我看他们在摩苏尔拍的视频,一个IS武器库,里面全新的美国武器,木箱草纸,连外面封条都没动。大概巴格达迪是机器猫转世,带着次元门来的,把FBI仓库搬空了都没被发现。

巴格达人家家有枪,还全是冲锋枪,说是为了自保。我问朋友说你们整这么大的东西干嘛,手枪不行吗。答曰,不行,人家都用冲锋枪就你用手枪,真有事那不是等死呢。

有一次去巴士拉,正午12点感觉有人放鞭炮,是不是举办婚礼了?旁边人告诉我三公里外有两个家族正在火并,让我蹲低点注意流弹。

如果你认为这种生活十分幸福,欢迎你来伊拉克。

P.S. 关于萨达姆也说两句,萨达姆后期经济低迷是事实,但低迷是在遭受美国制裁以后。说入侵科威特如何如何的请注意,之前和伊朗打两伊战争的时候,经济还一直在增长。

这件事也可以有另外的解读,就是萨达姆搞经济确实差,之前是因为给美国当枪使,所以美国人开恩,经济不错;后期不给当枪了就不行了。不管怎么看,这事总归和美国是有关系的。

另外在萨达姆时期,伊拉克从未发生过任何形式的恐怖袭击事件,总数为0。IS一代目扎卡维在约旦蹲了8年,并不是他不想来伊拉克,而是进不来。

什叶派反对萨达姆,因为萨达姆偏向逊尼派,压制什叶派。但现在什叶派内部怀念萨达姆的人都开始增多了。这不见得理智,只是一个事实。

P.S.S. 有一个回答说逊尼派会告诉你民主是美国的阴谋,什叶派会感谢美国带来了民主,这就是万里之外云评论搞出来的笑话。1月份伊拉克议会通过驱逐外国军队决议,主力就是全体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都是支持美军留在伊拉克境内的。原因很简单,什叶派军事力量就是民兵,民兵天然亲伊朗,和美国不共戴天;库尔德自由军实力很差,逊尼派干脆没有军队,必须要靠美国人给自己撑腰,如果美军撤了,他们害怕被什叶派驱逐。这么简单的常识还搞反?

user avatar

肯定不好

萨达姆执政初期和美国关系很好,两伊战争期间还得到美国大量的援助。

至于伊拉克现状,萨达姆的高压政策加上宗教矛盾;最后在美军打进伊拉克后就完蛋了。

伊拉克无论是萨达姆还是现在的政府,都跟民主没多大关系;主要是宗教。民主就是挂在外面的一层皮

user avatar

这取决于说这话的人生活在苏莱曼尼亚、埃尔比勒,还是生活在巴士拉、卡尔巴拉,或者是不幸生活在安巴尔省、辛贾尔山区和尼尼微河谷。

埃尔比勒和苏莱曼尼亚作为库区的大城市,多年来一直是比较繁荣稳定的。虽然库民党政府有许多不称职之处,但普通市民过日子还是比较放心的。

但是在库区的山地,部落制度和其他封建残余仍然比较浓厚。而有的亲库工党山区,会遭受库民党和土耳其的会剿。

在联邦辖区,目前恐怖分子活动主要集中于安巴尔省、辛贾尔山区、尼尼微河谷和接近库区的边缘地带。

对于联邦辖区的大多数老百姓来说,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失业、基础设施太差等等。

user avatar

根据卢梭《社会契约论》里,评判好坏最重要的标准是其人口的数量增减情况的理论。伊拉克自海湾战争之后,变好了。有图为证: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自从海湾战争之后,伊拉克的人口增长曲线明显陡峭了一些,甚至比沙特增幅更大。人口比开战之前增长了107%,可以用惊人的成就来形容。对比下叙利亚人口自2009年之后不增反减,显示叙利亚内战造成的国家失败。

伴随人口增长的是GDP从2004之后开始稳步增长,已经超过了海湾战争之前的水平:

人口,经济从这个最主要的指标来看,伊拉克现在的空前的繁荣。

============

所以说,毫无疑问,伊拉克比之前更好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