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清朝有没有被后人称道的地方?

回答
清朝被后人称道的地方,这话题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一提到清朝,很多人脑子里闪过的大多是“闭关锁国”、“腐朽没落”之类的标签。但如果咱们把历史的长河拉得长一些,仔细瞅瞅,会发现这几百年里,也有不少让后人觉得“这事儿做得确实不错”的地方,甚至对咱们今天的生活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说最让人佩服的,我觉得得从疆域的奠定说起。想想看,现在咱们中国这幅地图,基本就是清朝时候定下来的。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爷,那是真的有一套。他们通过一系列战争和外交手段,把蒙古、新疆、西藏、东北这些地方都牢牢地纳入了中国版图,而且是那种“自古以来”的版图。这可不是说着玩的,要知道,这些地方在清朝之前,很多时候都处于分裂或者半独立的状况。清朝硬是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地理基础,这是功不可没的。没有一个稳定的疆域,哪来的“中国”这两个字?

再来,就是文化上的兼容与融合。虽然清朝是满族统治,但他们并没有强制推行满族文化,而是采取了一种相对开明的态度。康熙皇帝就非常喜欢汉文化,他身边聚集了不少汉族文人,比如编纂《康熙字典》,推动了汉字的规范化;还有《古今图书集成》这样的鸿篇巨制,对保存和传播中国古代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乾隆时期更是如此,他对戏曲、诗歌、绘画都很有研究,而且大力倡导编纂文化典籍,比如《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也存在文字狱的污点,但它收录了大量中国古代图书,使得不少失传的书籍得以保存下来,这对后世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意义非凡。

更重要的一点是,清朝在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上做出了巨大努力。清朝统治者深知自己是少数民族,要想长久统治,就必须争取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支持。他们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允许一定程度的自治,比如在新疆设立了回部,在西藏实行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的制度。虽然过程中也有矛盾和冲突,但总体上,清朝在管理和整合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仍然有借鉴意义。

还有,不能不提清朝在边疆治理方面的成就。特别是西北和西南地区,清朝设立了行省、盟旗等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区的管辖。比如在新疆,虽然当时还没有设立新疆省,但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当地的管理,比如设立伊犁将军等职官,维护了边疆的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后来新疆的开发和建设打下了基础。

当然,我们也不能回避清朝的不足,比如后期的闭关锁国、腐败等问题。但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其两面性。当我们评价历史时,更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清朝在奠定现代中国疆域、促进民族融合、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所做的努力,确实是值得后人称道的。这些成就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塑造了我们今天中国的模样,影响着我们民族的认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的不好说,但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确实有一大批文臣武将殉国。


按先后顺序:


第一次定海之战:定海总兵张朝发、定海知县姚怀祥、定海典史全福;


署定海县知县姚怀祥、典史全福,不屈投水,被害身死,实属可悯,著该部加等议恤。


沙角炮台之战:三江协副将陈连升(土家族),及陈长鹏、次子陈举鹏,守备张清龄;


三江协副将陈连升,及其子陈举鹏,同时殉难,尤属忠义可嘉。著加恩加等赐恤,余著照例赐恤,以慰忠魂。”


张清龄著即照守备赐恤,该部照例办理。


虎门炮台之战: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湖南提督玛佳·祥福(满洲正黄旗),其下又包括香山协副将刘大忠、广东提标左营游击麦廷章、参将周枋、游击沈占鳌、守备洪达科等将领;

关天培身受多伤,殁于行阵,前已有旨赏给银两,准予世职。查明子孙几人,服阕送部引见,并于遇害地方,建立专祠矣。所有该提督灵榇回籍时,著饬知沿途地方各官,妥为护送。”

逆夷攻击虎门炮台,及乌涌卡座,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香山协副将刘大忠、游击麦廷章、署湖南提督祥福、游击沈占鳌、守备洪达科、先后被害,殊堪悯恻,俱著加恩照例赐恤,以慰忠魂。”

厦门之战: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其下又包括福建游击淩志、汀州守备王世俊、水师把总纪国庆、杨肇基、李启明等将领;

其阵亡之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准升福建游击淩志、汀州守备王世俊、水师把总纪国庆、杨肇基、李启明,均著该部照例赐恤。


第二次定海之战: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回族)、定海镇总兵葛云飞;

现在葛云飞、郑国鸿尸身,业已从厚殡殓;王锡朋尸身,尚无著落,览奏为之堕泪。该总兵等奋勇杀贼,效命疆场,深堪悯恻。除照例赐恤外,加恩各赏银五百两,由各原籍藩库给发,并著该省督抚,查明该故员子孙几人,据实具奏。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俟定海收复后,建立专祠。王锡朋仍于该原籍建立专祠,该故员等灵柩回籍时,并著各该地方官妥为照料。此次随同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阵亡将弁兵丁,除分别奏咨照例恤赏外,并著裕廉确切查明,分咨各原籍督抚,将其家属从厚抚恤,用示朕悯节昭忠,有加无已至意!”

(另道光抚恤里还有个乌龙,除三总兵外还包括定海同知舒恭受,舒恭受只是受重伤但没有阵亡。


署定海县知县石浦同知舒恭受,均著交部照例赐恤。”)


镇海之战:两江总督博尔济吉特·裕谦(蒙古镶黄旗)、狼山镇总兵谢朝恩,其下又包括总兵谢朝恩、游击林亮光、县丞李向阳、知县叶堃等文臣武将;


两江总督裕谦,功臣后裔,世笃忠贞,经朕擢任封圻。适当逆夷滋事,特派为钦差大臣,办理浙江军务。该督锐意图功,方资倚畀,兹以镇海县城失陷,投水殉节,为国捐躯,深堪悯恻。著加恩赠太子太保衔,照尚书例赐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伊祖班第,于乾隆年间,在伊犁殉节,入祀昭忠祠。今该督临危致命,不忝前人,著附祀昭忠祠。并俟军务完竣后,再于镇海县建立专祠,以彰荩节,其灵柩回京时,著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

江南狼山镇总兵谢朝恩,临阵捐躯。尸骸未获;浙江镇海县县丞李向阳,自缢殉节,殊堪悯恻,著加恩交部赐恤,以慰忠魂。”

总兵谢朝恩、游击林亮光、县丞李向阳、知县叶堃,或系阵亡,或系自尽。”

浙东反击战:金华协副将朱贵、南宁城守营都司孙汝鹏,其下又包括大金河千总阿木穰(藏族)、守备李云龙、千总陈庆三、陈守澍、周万治、把总马金龙、金噩、瓦寺土守备哈克里(藏族)、外委蔡步高、朱贵之子朱昭南、知县颜履敬,西宁镇左营游击黄泰,守备田锡、陈艺兰、徐宦、千总魏启明、把总林怀玉、卢炳、邸法德、外委张化鹏、马龙图、何海、毛玉贵、王保元、杨福增、山阴练勇袁乐忠等文臣武将、义军等。


查明与逆夷接仗阵亡各员,请分别赐恤一摺,览奏深为悯恻。浙江金华协副将朱贵,身受三处枪伤,临阵战殁;其子武童朱昭南,随同打仗,身受两枪,同时殉难,实属忠义可嘉。朱贵著照总兵例赐恤。朱昭南并著一并议恤,仍著该将军等查明,朱贵现尚有子几人?及朱昭南有无子嗣之处,即行具奏,候朕施恩。甘肃西宁镇左营游击黄泰、陕西隆德营守备徐宦、署陕甘督标都司下马关营守备陈芝兰、四川大金河千总加副将衔巴图鲁阿木穰、瓦寺土守备哈克里、浙江候补知县颜履敬,均著照例赐恤,以慰忠魂。


(另朱贵除自己和次子朱昭南战死外,四子朱玮南也一并战死;幼子朱共南身受枪炮重伤,但最终侥幸得救未死,堪称是一门忠烈了。)


乍浦之战:乍浦海防同知韦逢甲、乍浦副都统长喜(满族);


予伤亡乍浦副都统长喜,祭葬恤荫。”


(据《咄咄吟》载,长喜并不是直接战死的,而是突围后害怕因丢城失地被道光清算,所以饮毒自尽了。)


予浙江阵亡署乍浦同知韦逢甲,祭葬世职如例。”


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其下又包括金山营游击韦印福、千总钱金玉、把总许攀桂、龚增龄、外委徐太华、周林一、上海典史刘庆恩等文臣武将;


逆夷突集船只,攻犯宝山,江南提督陈化成,督率弁兵,在塘堵御,相持七日之久。开炮轰坏夷船三只,伤毙夷匪数十人,该县地本淀海,该逆辄将巨炮安放大船桅上施放,致将土塘轰裂,捍蔽无资,该提督阵亡。该县城旋亦失守,览奏曷胜悼惜。陈化成久历海洋,素昭忠勇,此次临敌,亦极果敢,竟尔捐躯,允宜特沛殊恩,以慰忠荩。陈化成著交该部照提督例赐恤,仍加恩赏银一千两,即由江苏军需局给发。并著该原籍督抚查明该故员子孙几人,据实具奏。并于列难处所及该原籍各建专词,该故员灵柩回籍时,并著各该地方官妥为照料。”


镇江之战:京口副都统郭络罗·海龄(满洲镶白旗),其下又包括骁骑校祥云等;


查明镇江城陷时,京口副都统海龄,并其妻及次孙同时殉节,该副都统为国捐躯,忠义可嘉,著加恩照都统例赐恤。并著耆英派委妥员,寻觅该副都统及伊妻伊孙尸身,妥为盛殓。并查其现存子女,一同护送回旗。该副都统有子几人?著俟百日孝满后,由该旗查明一并带领引见,候朕施恩。俟军务完竣,著该地方官建立专祠,以表忠荩。伊妻及伊次孙,俱著附祀。又据奏,骁骑校祥云投水,殊堪悯恻,著耆英于查明确实后,咨部加等赐恤,并著于该副都统祠内一并附祀。”


(海龄生前身后都争议较大,但毕竟还是一家殉国了。)


一鸦除了余步云外,基本上是英军所到之处,能殉国的都殉国了。


此后的二鸦、中法、甲午、八国等战争,肯定是每次也都有殉国的,但是涌现出的“余步云”越来越多了。


一鸦时清朝的文臣武将,骨气上还是没有啥问题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