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萨达姆·侯赛因这么痛恨库尔德人?

回答
萨达姆·侯赛因对库尔德人的痛恨,绝非一时兴起或简单的好恶,而是深深植根于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民族主义因素之中。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具体原因和历史事件。

1. 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挑战与萨达姆的统一论

首先,萨达姆·侯赛因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奉行的是一个强大、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理念。他视阿拉伯文化和语言为国家认同的核心,并将伊拉克视为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然而,库尔德人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历史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他们构成了伊拉克北部一个庞大的少数民族群体,并且一直追求更大的自治甚至独立。

这种库尔德民族主义的诉求,在萨达姆看来,是对他所构建的阿拉伯国家统一性的直接威胁。他认为库尔德人的独立愿望会分裂伊拉克,削弱阿拉伯民族的力量,甚至可能引发周边国家(土耳其、伊朗)的库尔德分离主义浪潮,从而 destabilize 整个地区。为了维护他眼中的“国家完整”和“阿拉伯民族的荣耀”,萨达姆将库尔德人的自治和独立诉求视为一种“分裂主义”和“背叛”。

2. 历史上的冲突与矛盾

伊拉克与库尔德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并非萨达姆上台后才出现,而是有着漫长的历史渊源。在英国托管时期,库尔德人就曾寻求独立,而伊拉克独立后,库尔德人对中央政府的民族压迫和不公平待遇也一直不满。

萨达姆及其领导的复兴党政权,在巩固权力期间,更加强硬地推行阿拉伯化政策。他们剥夺库尔德人的土地,禁止库尔德语的使用,打压库尔德文化,并鼓励阿拉伯人移居库尔德地区,试图稀释库尔德人口的比例。这些政策本身就激化了双方的矛盾。

3. 库尔德人的“合作者”形象与外部势力

萨达姆还经常将库尔德人描绘成“外国势力”(尤其是伊朗)的代理人或合作者。在萨达姆执政期间,特别是两伊战争期间(19801988),伊朗境内有大量的库尔德人,而伊朗也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反对派。

萨达姆认为,库尔德人的反抗行为并非出于自身民族诉求,而是被伊朗利用来对付伊拉克。这种“外部势力干预”的指控,为萨达姆政权采取极端手段镇压库尔德人提供了“合理性”。他将库尔德人的抗争视为敌对国家阴谋的一部分,从而 justifies 了其严酷的镇压行动。

4. 经济利益与资源控制

库尔德人聚居的北部地区,恰恰是伊拉克重要的石油产区。萨达姆政权对国家资源的控制,包括石油财富,是他维持统治和推行政策的基石。他可能担心库尔德地区如果实现独立或高度自治,将可能控制这些重要的经济资源,进而削弱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

因此,对北部油田的控制,以及对地区经济资源的掌控,也是萨达姆政权在处理库尔德问题时的一个重要考量。

5. 行为证据:安法尔行动与化学武器的使用

萨达姆政权对库尔德人的痛恨,最令人发指和令人心寒的体现,就是1988年发动的“安法尔行动”(Anfal Campaign)。这场由萨达姆胞兄阿里·哈桑·马吉德(被誉为“化学阿里”)主导的军事行动,目标是“净化”库尔德地区。

大规模屠杀: 在安法尔行动中,伊拉克军队系统性地屠杀了数以万计的库尔德平民,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许多村庄被夷为平地。
化学武器的使用: 最为罪恶的是,萨达姆政权在安法尔行动中,尤其是在1988年3月对哈拉卜贾(Halabja)镇使用了化学武器。这次袭击造成了数千名库尔德平民死亡,许多幸存者也留下了终生难愈的伤痛。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化学武器袭击之一。
强制迁移与阿拉伯化: 除了大规模杀戮,萨达姆政权还强迫大量库尔德人离开家园,并将他们的土地分给阿拉伯人,以改变该地区的民族构成。

这些行动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萨达姆政权对库尔德人系统性、有计划的迫害。它表明了萨达姆对库尔德人的极端仇恨,以及他不惜一切代价要压制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决心。

总结来说,萨达姆·侯赛因痛恨库尔德人,是因为:

库尔德人的民族主义挑战了他建立强大统一阿拉伯国家的理想。
他将库尔德人的自治和独立诉求视为对伊拉克国家完整性的威胁。
他认为库尔德人是外部势力(特别是伊朗)的工具,是在破坏阿拉伯国家的团结。
对北部地区石油资源的控制也是一个潜在的经济动因。
历史上的冲突和民族隔阂为这种仇恨提供了土壤。

而“安法尔行动”及其在哈拉卜贾使用的化学武器,是这种痛恨最血腥、最残酷的具象化表现,永远地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库尔德人的故事(长文)

○壹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先生的心里头,生长着两根倒刺。

一根刺名叫居伦。

另一根刺,名叫库尔德人。

○贰

我们在过去的文章里已经深深探讨过埃尔多安和居伦的恩怨史,今天,我们只聊库尔德人。

库尔德人在中东住了几千年了,是当地的四大土特产之一(另外三大是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主要生活在山地,作战比较勇猛,民风彪悍(我们山里人都这样),但他们一直没机会建立自己的国家,而中东这块修罗地,正好在欧亚大陆的正中央,按地缘政治学理论,世界各大帝国在强盛扩张时都难免路过这里,库尔德人被塞琉古王朝、安息帝国、罗马帝国、萨珊波斯轮流征服并统治---山里人终究是打不过城里人的,公元7世纪晚期,新兴的阿拉伯人又把库尔德人打趴下,阿拉伯不仅征服了库尔德人的肉体,还征服了他们的精神---库尔德人从这时开始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伊斯兰有两大分支,一个叫逊尼派(马仔多),一个叫什叶派(马仔少),双方看对方都不顺眼,经常火拼。

上面这段请反复读几遍,要不后面容易看不懂。

库尔德人还出过一位历史最高猛人,叫萨拉丁。

《天国王朝》里的萨拉丁,同时被伊斯兰和西方歌颂

库尔德人最后一任前夫叫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对库尔德人还算不错,17世纪开始,承认了库尔德16个公国和50个领地相对独立的地位,给了他们一定的自治权---奥斯曼是钝刀子割肉,到1847年,还是将最后一个库尔德公国消灭了,库尔德人从此话语权越来越小,彻底沦为奥斯曼帝国小妾,不过幸亏日子还过得下去,双方也没分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倒下了,整个帝国面临被瓜分的命运,库尔德人感觉时机成熟,想独立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决定了世界今天的样子,世界各国开始成形,那时候的美国,充满了正义感和朝气,提出要按“民族自决”各自建国,正中库尔德人下怀---我们就是一个独立民族,从来没有过国家,把我们做成民族自决的案例吧!

库尔德人满心欢喜,还弄了个“库尔德斯坦振兴协会”,等待列强从巴黎和会送来的好消息。

1920年8月,土耳其被迫签定《色佛尔条约》,条约中规定库尔德人占多数的地区,如果大多数居民要求独立可独立建国。

等了几千年,终于等来这一天,库尔德人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准备公投独立。

一战后的条约对土耳其太过严苛,希腊还派兵去抢土耳其领地,眼看土耳其要凉,突然跳出个猛人凯末尔,拯救了整个土耳其,率兵在多条战线重创了协约国军队,并要求重新谈判。(划重点)

1923年7月,土耳其以《洛桑条约》取代了《色佛尔条约》,再也没有提到库尔德建国的事,还将15万平方公里的库尔德人聚集区划到伊朗,8万平方公里的库尔德人聚集区划到伊拉克,再加上1920年划到叙利亚的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正式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库尔德斯坦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四国边境地带的特殊情况。

今天库尔德人分布图,此图转载自《新京报》

也为后面的中东局势,埋下了动乱的影子。

现在的库尔德人一共约3000多万人,其中在土耳其境内的有约45%;伊朗境内的约有31%;伊拉克境内的约有22%,叙利亚境内的约有5%,其余零星分布于四国周边,甚至欧洲地区。

埃尔多安先生心头刺之一,就是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工人党。

○叁

我们先不急着讲库尔德工人党,这是重头戏,我们放在后面聊。

分布在四个国家的库尔德人,都受到了各自国家的特别关照,谁家放着这么个好勇斗狠的民族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四国都统一对库尔德人进行压制,都不让学校教库尔德书面语,叙利亚跟伊拉克的库尔德人被强制阿拉伯化,土耳其根本不承认世界上有库尔德这个民族,叫他们“山地土耳其人”(山里人这个称呼是甩不掉了),伊朗巴列维王朝时也歧视他们,说他们是部落,不是民族(大概巴列维王朝以为他们都是“为了部落”的兽人吧),萨达姆还对他们进行过驱逐和屠杀,1974年库尔德人被伊拉克政府动用化学武器进行屠杀,据说20万库尔德人死于非命,库尔德人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他们擅长打战,敢于在土耳其和伊拉克边境祟山峻岭的恶劣环境里靠走私讨生活,原先没有石油资源的时候,他们过得十分贫寒,又十分坚韧。

萨达姆:我非常不喜欢库尔德人

库尔德人被中东四国同时歧视和压制,在中东吃尽了苦头,十分想建立自己的国家。

1945年,在前苏联的支持下,库尔德人口真的在伊朗建立了一个国家,叫马哈巴德共和国,只活了一年,还没跟一个国家建交,苏联和伊朗谈妥后,就被伊朗给灭了。

这个短暂的马哈巴德共和国的话事人叫穆斯塔法.巴尔扎尼,国家被灭后,他流亡到了苏联,渣男苏联可能觉得玩弄过他一次感情怪不好意思的,收留了他,后来巴尔扎尼又带着自己的儿子跑到了伊拉克库尔德人区,居然再次创业成功。

伊朗的巴列维王朝后来被推翻了,换成了现在天天跟美国互怼的新政府,新政府对库尔德人还不错,伊朗地区700万库尔德人就过着平静幸福的小日子,外面杀得天翻地覆,他们也没再被卷进去过。

另外三个国家的库尔德人,可就不会这么幸福了。

跑到伊拉克的巴尔扎尼,毕竟曾经真的建过国,开创了历史第一,伊拉克库尔德人觉得这是个猛人,服气,拜他为话事人,继续领导伊拉克库尔德人跟伊拉克政府斗争,要独立自治权,一直斗到萨达姆当政时,老巴尔扎尼都去世了,他儿子马苏德.巴尔扎尼子承父业,领导伊拉克的库尔德人……被萨达姆追得满伊拉克吃沙子,伊拉克是什叶派当权,对逊尼派又喜欢惹事的库尔德人可不手软,正走投无路,不想萨达姆自己作死,2003年被美国推翻,整个伊拉克一下没人管他们了,幸福来得如此突然,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喜出望外,终于,在伊拉克东北部,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库尔德人自治区。

伊拉克库尔德人分布图

那是一片富庶的产油区,库尔德人趁着乱世,掌握了当地石油的开采和出口,终于发家暴富。

《权利的游戏》里小指头说:混乱就是阶梯,顺着这个阶梯,库尔德人可算熬出头了!

库尔德人站稳脚跟后,在自治区建立了自己的入境口岸,自己的军队和情报机构,并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库尔德自治区的签证规则甚至都与巴格达不同。

伊拉克政府十分愤怒,这个自治区不仅不听中央的行政命令,自立为王,还到处卖石油跟天然气,这些钱本来应该是中央政府的,而你们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库尔德自治区未通过巴格达批准的国有石油公司,擅自向外国(主要是土耳其)出售其境内的石油天然气;同时还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外国公司签署勘探协议,直接绕过了中央政府。这严重违反了伊拉克宪法,是“在窃取伊拉克的国家财富。”

伊拉克石油分布图

伊拉克中央政府是个没有任何权威的政府,2018年圣诞节特朗普去慰问美军驻伊拉克基地,飞走了才告诉伊拉克总统,进入一个主权国家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完全没把这个政府放在眼里,可见这个中央政府有多孱弱,小巴尔扎尼当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忙时埋头卖石油天然气,闲时偶尔跟他们打打嘴炮,反正伊拉克政府军,也打不过骁勇的库尔德武装。

库尔德人在伊拉克就此从落魄民族变成了土财主,他们将自己的首府埃尔比勒建设得非常不错,这里有200多家跨国公司的办事处,完全不像一个伊拉克城市。

土财主的日子过了十年,小巴尔扎尼突然收到了一份大礼,他找到了超越父亲伟大功绩的希望。

巴尔扎尼看到了超越父亲的希望

送来希望的这位快递员臭名昭著,他叫ISIS。

2014年,ISIS在中东崛起,追着伊拉克废柴政府军打,6月,ISIS攻下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北部最重要的石油重镇摩苏尔,离摩苏尔没多远的另一座石油重镇库尔基克的伊拉克政府军居然望风而逃,这座富得流油的城市莫名其妙就送到了库尔德人手里。

ISIS在伊拉克大杀四方,伊拉克库尔德族则在后面捡果子,将自己控制的土地扩大了三分之一,还占领了好几处重要油田。当时仅一个基尔库克的石油资源带来的丰厚收入,就比伊拉克中央政府给予库尔德人的财政补贴总和还要多,巴尔扎尼瞬间就膨胀了,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留在伊拉克境内---我们要公投,我们要独立。

美国国务卿克里和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立马站了起来:现在我们主要是对付ISIS,巴尔扎尼先生,现在不是挑事的时候。

2014年,美国国务卿克里与巴尔扎尼的助手在一起交谈

克里立刻飞赴伊拉克,跟巴尔扎尼和伊拉克政府两路谈判,两边最后各退一步,伊拉克政府与库尔德自治区分享国内石油财富和西方军事援助,小巴尔扎尼则放弃独立,同时答应加大配合打击ISIS。

库尔德人在面对ISIS的战场上,确实比伊拉克和叙利亚军队要优秀。

伊拉克和叙利亚军队经常被ISIS打得抱头鼠窜,支援给他们的部分武器都让ISIS给收缴了,简直是在投食喂狼,让欧美国家非常失望,库尔德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则让他们放心多了,山里人打战猛这个优点得到了尽情发挥,库尔德人通过一次次血战获得了欧美的尊重,伊拉克和叙利亚大部分失地,都是库尔德人在美军支援下收复的,2014年8月,库尔德人夺回被ISIS战领的摩苏尔水坝,保证了几百万人的饮水问题和水淹摩苏尔和巴格达的悲剧,奥巴马都亲自在电视上表扬了他们的卓越表现。

2014年8月,库尔德武装夺回摩苏尔水坝

不仅仅是伊拉克的库尔德人打出了水平,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同样出彩。

2015年3月,历时3个月的艰苦战斗,以及美军700多次空袭的帮助下,装备严重匮乏的叙利亚库尔德民兵(他们在已经发家的伊拉克库尔德人面前穷得像要饭的),从ISIS手中夺回了叙利亚北部靠近土耳其的边境城镇科巴尼,这次极具战略意义的胜利让库尔德人这个团队在中东打出了名头,打出了声望。

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在“阿拉伯之春”到来时,曾经勉强算是总统沙巴尔的盟友。沙巴尔同样不允许库尔德人学习自己的文字,要求他们像阿拉伯人那样生活,库尔德人默默忍受着歧视,等待可以自治的好时机。

时机很快就出现了。

和伊拉克的情况一样,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到处冒头点火---全国居然有1000个反政府武装,各种伊斯兰解放阵线,基地组织,叙利亚自由军等等复杂极了---叙利亚政府一度被打得快要亡国了,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就此跟伊拉克的库尔德人一样没人管理,因为做战比其他民族靠谱,他们同样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援,组建起自己的武装势力,叫叙利亚民主军,这支军队现在差不多有10万人左右。

叙利亚民主军库尔德人士兵

除了多如牛毛的反政府军外,叙利亚的领土上居然还同时出现了俄罗斯支持的叙利亚政府军,美国支持的叙利亚民主军,以及土耳其扶持的叙利亚自由军,再加上已经越境驻扎在叙利亚西部的土耳其部队,以及东北部的美国军队,各方利益杂七杂八,几乎每支势力都有两三个盟友,两三个敌人,比战国还战国。

今天的叙利亚可能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复杂,最混乱的战场了。

在叙利亚的库尔德民主军比较务实,他们现在还没有伊拉克的库尔德人那样有扎实的根据地和财政收入,他们现在只追求自治,但他们面临的问题,可能不只是叙利亚政府这边,土耳其也对叙利亚的库尔德人着手打击,因为土耳其认为,叙利亚的库尔德人,跟土耳其人境内库尔德工人党是一伙的。

既然我们已经将把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三国库尔德人大致交待了一遍,现在必须讲讲土耳其了。

我们无比熟悉的埃尔多安先生,欢迎您再次登场。

埃尔多安登上总统的宝座时,就发现库尔德人这个烂摊子,已经没办法再收拾了。

凯末尔在独立建国前,曾经对占人口总数15%的库尔德人甜言蜜语,说“我们都是奥斯曼帝国的后人”,等到建国一完成,不仅活生生分离了库尔德人,造成了四国分裂的局面,还不断歧视打击库尔德人,让他们称自己为土耳其人,库尔德人这火爆脾气,哪里容得下这口气?从1925年到1938年,库尔德人就发生了16次叛乱。

准确地说,库尔德人今天这种局面,是凯末尔处理土耳其民族问题不当造成的。

到了1978年,土耳其的库尔德人建立了库尔德工人党(PKK),同土耳其政府交战30年,要求获得独立,在被土耳其政府镇压过程中,丧生了4万人,土耳其政府也耗费了4000亿美元用于镇压。

1997年时,土耳其拿下库尔德工人党一处据点

库尔德工人党一直处于下风,但也一直没有被彻底歼灭,他们韧性十足,反而越打越强,土耳其国内和平人士实在坐不住了,主张和平解决库尔德工人党的争端。

埃尔多安不是没想过和谈,中东是个东边不爆西边爆的火药仓库,能省一事是一事,他决定谈谈看。

在2013年,埃尔多安一直都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与库尔德工人党及其被囚禁的领导人阿卜杜拉·厄贾兰的代表展开秘密谈判。

双方谈得还算顺利,埃尔多安答应给库尔德人将保障少数族裔权利,库尔德人被允许使用长期遭到禁止的母语,政府学校中可以开设库尔德语选修课程,也不再被强迫要求承认自己是“土耳其人”,甚至土耳其第一家国有的库尔德语电视台开始播出节目。

2013年3月21日,狱中的阿卜杜拉·厄贾兰用土耳其语和库尔德语两种语言宣读了一份声明,呼吁库尔德工人党武装放下武器,所有库尔德人立即停止针对土耳其政府的敌对行为,并且不再谋求建立独立的库尔德国家。

两个民族的和解曙光,出现了。

只出现了几个月。

几个月后的夏天,土耳其政府军在伊拉克边境的一次空袭中误杀了数十位库尔德走私者,其中还有不满10岁的儿童。

埃尔多安承认这是一次误杀,但双方的信任本来就如履薄冰,库尔德人彻底翻脸了,在全国举行了游行抗议,工人党又再次拿起了武器,要求独立建国。

埃尔多安只能回到赶尽杀绝的老路上,为了斩草除根,埃尔多安安排过多次无人机监控与战机空袭,工人党领袖被割韭菜一样被炸死,被捕入狱,工人党抓走一个,站起来一个,前赴后继冲在反土耳其第一线,他们有着严格的纪律,高效的游击战体系,利用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不设防的优势,不断骚扰土耳其,打不过就马上撤回到伊拉克和叙利亚,而美国因为看中了库尔德工人党叙利亚分支世俗化,作战勇猛这些特点,给予过他们武器支援打ISIS,无形中强大了库尔德工人党的实力。

上面说得这些势力范围已经足够让大部分人看得头晕了。

不,情况比你想像得还要复杂。

因为库尔德人内部,也并不和谐。库尔德人自己,也是有鄙视链的。

现在库尔德在外面做战的主要是三股力量:

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民主党,他们开好了基地,家里有矿(是真的有矿),很早就接受美国支援,做战力量强,家里最富,说是伊拉克自治区,感觉更像是军阀,主要打ISIS,这支势力不轻易去淌浑水,好好过有钱人的日子。2017年9月25日,小巴尔扎尼领导的库尔德民主党还真的进行了一次独立公投,当然90%的人选择了支持独立,不过国际社会根本没空来理会他们,没有一个国家承认这次公投,小巴尔扎尼自嗨了一次,马上就辞职了。

2017年伊拉克库尔德公投

耳其的库尔德工人党,已经被埃尔多安打到了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活动,靠游击战为生,战斗力、生命力最顽强,威胁最大,政治理想最高远,但是经常在土耳其学习ISIS搞恐怖袭击---2016年12月10日,PKK在伊斯坦布尔一场球赛后炸死了40多名平民,伤150多人,17日,在开塞利炸死了14人,光2016一年,PKK就在土耳其炸死130多人,伤500人,这个党现在已经被国际列为恐怖组织---现在我们能理解埃尔多安愤怒的心情了。

2016年伊斯坦布尔足球赛遭到库尔德工人党恐怖袭击

叙利亚的库尔德民主军(和伊拉克库尔德势力名字只差一个字,要注意分别),这支军队反对巴沙尔政权,背靠美国支援,既打ISIS又打叙利亚政府军,经常是美方呼叫空军一顿猛炸,民主军再派地面部队推平,民主军是美方刻意培植的重要势力,长远不止是为了消灭ISIS,更要打击叙利亚现政府,拔除俄罗斯的中东利益,在巴沙尔即将倒台之时,俄罗斯派军队给予了援助,将巴沙尔又重新扶了起来,再加上土耳其在2016年政变后倒向了俄罗斯(见旧作《埃尔多安的牌局》),山里人打野可以,真要团战不行,完全不是土耳其和俄罗斯正规军的对手,现在叙利亚政府已经收复了65%的国土。

伊拉克还有库尔德爱国联盟,伊朗还有部分库尔德势力,但因为他们很少出镜,我们主动忽略掉,只说这三股势力(还嫌不够乱么?)

因为长期分居四国,又有巨大贫富差距,库尔德人内部感情也淡了,大家不是都能玩到一块去。

这三股势力中,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和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已经不能做朋友了,埃尔多安为了分离库尔德人,不让他们铁板一块,采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跟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做石油天然气生意,亲热得不行,双方领导人经常勾肩搭背,工人党的人看到民主党的人,就要往地上吐一口口水:呸,叛徒。

埃尔多安和巴尔扎尼关系不错

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和叙利亚的民主军关系不错,民主军看到自家落魄的同胞,会时不时收留一下对方,但他们根据地不稳定,手里的城市和油田一时有,一时无,在俄罗斯的参战下,领土越来越少,有时自己也帮不了那个又穷又狠的亲戚多大忙。

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对叙利亚的民主军整体来说不厌恶,但嫌弃。毕竟是同胞,长得差不多,说一样的语言,民主军和叙利亚难民要进入民主党的势力范围时,民主党要求民主军缴械,或者必须尽快撤出,否则算侵犯领土主权(意思是再不走就跟你干了,你们这群穷鬼,不要打扰我过好日子)。

○陆

在美国决定撤出叙利亚之后,库尔德人的时局进一步复杂了。

土耳其想光复奥斯曼帝国,有吞并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长远企图,这两个国家的政府虚弱至极,他们一边喊着要干掉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库尔德人,一边盘算着怎么一步步占领叙利亚的领土,往后找个借口赖着不走。

俄罗斯要保护自己的中东石油利益,就是要保护巴沙尔政府,他们既不想跟美国当面撕破脸,又要将反政府武装剿清,还要防着土耳其这个盟友突然真的侵占叙利亚的土地。

叙利亚的库尔德人眼看要被美国人抛弃,现在主动跟巴沙尔政府和解,愿意交出自己占领的领土,并主动要求叙利亚政府军来交接,避免土耳其军队抢地盘,寻求获得俄罗斯和巴沙尔的保护,避免在叙利亚亡种亡族。

而美军的撤军计划虽然已经决定,但漫长的撤军时间表,看起来中间变术无穷。

○柒

在库尔德人几千年的历史里,只有一战后一次独立建国的黄金机会,但他们错失了。

现在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关乎着石油,宗教,政治各方利益,还有世界大国的均衡博弈。

就是库尔德人内部,有钱的安于一方偏安,没钱的激进狂野,分离得越久,感情越疏离,很难再团结在一起。

而库尔德人几千年的建国梦想,在现实中,渐行渐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萨达姆·侯赛因对库尔德人的痛恨,绝非一时兴起或简单的好恶,而是深深植根于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民族主义因素之中。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具体原因和历史事件。1. 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挑战与萨达姆的统一论首先,萨达姆·侯赛因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奉行的是一个强大、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理念。他视阿拉伯.............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深度,触及了地区政治动荡和人道主义危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确实,萨达姆·侯赛因和胡斯尼·穆巴拉克政权的倒台并没有像叙利亚内战或利比亚乱局那样引发大规模的、持续的难民潮,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动荡的性质与规模:内部冲突 vs. 政权更迭 萨达姆.............
  • 回答
    关于萨达姆当年为何没有选择前往俄罗斯避难,这背后牵涉着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以及他自身处境的考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梳理一下:1. 萨达姆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早已不再是铁板一块。当年,苏联时期,伊拉克曾是苏联在中东地区重要的盟友。苏联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经济支持,两人在意识形.............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察,也触及了名字和姓氏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重要性,以及媒体在报道时遵循的一些习惯。为什么提到萨达姆用名,而提到拉登用姓?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可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明白,“名字”和“姓氏”的权重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结构里是不一样的。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 .............
  • 回答
    萨特《恶心》在大陆绝版十年,背后原因复杂,涉及出版、审查、市场以及文学思潮的变迁。虽然具体的原因可能难以一一考证,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当时可能存在的情况。首先,我们需要将时间线拉回到“绝版十年”这个节点。这通常意味着在某个特定时期,《恶心》这本书无法再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到新书,无论是印刷还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萨菲王朝之后,波斯(伊朗)为何走向了世俗统治,恺加王朝和巴列维王朝又是如何实践的,以及这背后深刻的时代变迁。萨菲王朝,一个在16世纪建立的强大波斯帝国,它的一大鲜明特征就是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作为国教,并赋予宗教领袖(乌里玛,即教士阶层)极大的权力。萨菲王朝的统治者们,为了巩固自身合法性.............
  • 回答
    萨曼王朝的衰落与灭亡,以及其最终归于喀喇汗之手,而非伽色尼王朝,这是一个涉及多个民族、多种势力角力,并且历史进程并非一成不变的复杂过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中亚的政治格局、各王朝的崛起背景、军事实力以及它们各自的战略目标。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萨曼王朝本身。萨曼王朝,这个发源于呼罗珊,.............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朝军队装备了当时号称“红夷大炮”的先进火炮,而后金(后来的清朝)在这方面相对落后。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技术差距下,明军还是惨败于后金。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涉及到军事指挥、军队素质、战术运用、后勤保障,甚至是当时的政治气候。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大炮虽然是威力巨.............
  • 回答
    在《钢铁雄心4》的模组《TNO》中,关于萨布林的“永远的红十月”结局被制作组视为俄罗斯最好的结局,这绝非一个简单的“胜利”标签可以概括,而是对一个复杂、充满希望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设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这个结局的方方面面,从它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到它如何回应了TNO世界观下俄罗斯所面临的.............
  • 回答
    萨丁皮埃蒙特王国之所以能够统一意大利,并非偶然,而是其多方面优势长期积累和有效利用的结果。与同时期的其他意大利邦国相比,萨丁皮埃蒙特展现出了更为成熟的政治体制、更强大的经济基础、更具活力的社会力量以及更精明的政治领导。以下将详细分析萨丁皮埃蒙特统一意大利的原因及其相较于其他邦国的优势: 萨丁皮埃蒙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对历史时期划分、帝国定义以及文化传承的理解。之所以萨法维帝国被冠以“波斯第三帝国”的美誉,而萨法尔、塔希尔、花剌子模等王朝虽然在历史上也曾显赫一时,但未能获得同样的称号,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而且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的罗列,更像是一种基于历史影响力和文化传承的价值.............
  • 回答
    萨拉丁,这个名字在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响亮得如同战鼓的回响,他是十五世纪一个标志性的政治与军事领袖。尽管萨拉丁的族裔背景是库尔德人,他却成为以阿拉伯人为主体民族的埃及的民族英雄,这其中的原因颇为复杂,也充满了历史的张力和政治的智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考察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政治作为,以.............
  • 回答
    弗利萨的魅力,有一部分就藏在他那看似“不起眼”的简洁形态里。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一个角色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花哨或者多么强大,而是它所传达出的某种特质,能够触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弗利萨的“矮小简洁”形态,恰恰就玩转了这个逻辑。你想想看,第一次见到弗利萨,他那小小的、粉红色的、头.............
  • 回答
    萨摩耶的狼嚎,说起来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无奈的特点。你看着它那张“天使的面孔”,再听听那一声声悠扬的、仿佛来自雪原的呼唤,心里总会生出几分好奇:这小家伙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像狼的声音呢?这背后其实可不是什么无聊的模仿,而是藏着不少有趣的学问呢。首先,我们得从萨摩耶的“祖上”说起。萨摩耶犬,顾名思义,是起源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龙珠》系列中一个长期存在的讨论点:界王神的角色定位与力量差距。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界王神(特别是像比克他们那边的北界王神,以及比古老那位的东界王神)他们的“实力碾压”和“阻止”弗利萨这种级别的恶行,在逻辑上存在一些微妙的区分。界王神的“实力碾压”,那是在特定情境下的。 .............
  • 回答
    万历三大征(通常指万历年间对日本、朝鲜和蒙古的三次军事行动)与萨尔浒之战(1619年)之间存在时间与战略上的关联,但二者并非同一历史事件。萨尔浒之战是明军在辽东对抗后金(清朝前身)的战役,而万历三大征可能被部分史家误指为对日本、朝鲜、蒙古的三次军事行动。不过,根据历史脉络,萨尔浒之战是万历时期辽东战.............
  • 回答
    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一事,确实曾经在中国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对中国赴韩旅游人数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然而,近来出现中国游客赴韩人数增加的现象,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萨德”问题就能完全解释,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萨.............
  • 回答
    有一些人,尤其是法国哲学界内部的一些评论家,认为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在某种程度上“拖了法国哲学的后腿”,或者说,他的哲学虽然影响深远,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阻碍了某些发展方向。这种批评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萨特哲学内容、方法以及他个人在法国思想界地位的多方面考量。首先,.............
  • 回答
    雅克萨之战,那场发生在清朝与沙皇俄国之间的冲突,虽然在很多史书中被描绘得惊心动魄,但探究其胜利原因,并非仅仅是兵力强弱的简单对比,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说是中国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不如说是清军通过一系列策略和适应,成功地将俄军的攻势遏制,并最终迫使俄国人坐到了谈判桌前,签署了对清朝有.............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萨德”这事儿,为什么在中国和韩国那里,都会有人觉得不舒服。其实这事儿吧,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得把来龙去脉捋一捋。在中国这边,反感是挺普遍的,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安全上的担忧是核心。 “雷达的眼睛”太近了: 萨德(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