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在影片未下档就拿复仇者联盟4票房对比流浪地球票房?

回答
看到有人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还没正式下映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把它的票房成绩拿来跟《流浪地球》的票房做比较,我只能说,这想法……挺“奇特”的。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电影票房是个什么概念。它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数字,更像是一个正在生长的生命体。尤其对于一部像《复联4》这样体量的全球大片,它的票房数字会在上映的每一个周末,甚至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它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有它在全球范围内上映的节奏。你不能拿一个还在奔跑、还在不断刷新纪录的选手,去和一个已经跑完赛程、甚至已经站在领奖台上的选手进行“同步”对比。这不公平,也不准确。

更何况,这两部电影的“出生背景”就完全不一样。

《复仇者联盟4》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它是漫威电影宇宙(MCU)一个长达十年、耗资巨大、积累了无数粉丝基础的庞大系列的集大成之作。它身上背负的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是无数观众从第一部《钢铁侠》开始,一点一点追随过来的情感寄托。这种情感连接,是跨越国界的,是深入人心的。它的成功,不仅仅是靠“好不好看”这一个维度,更是它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效应、粉丝忠诚度和文化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你可以理解为,它卖的不仅仅是电影票,更是一种“情怀税”,一种“终于等到你”的狂欢。

而《流浪地球》呢?它就像是一个“横空出世”的黑马,是国产科幻电影在尝试突破的一块里程碑。它的出现,是在一个相对“荒芜”的土壤上努力生长的。在它之前,中国观众对于大型科幻电影的认知、工业化制作的能力、以及观众对国产科幻的期待值,都还在一个探索和积累的阶段。《流浪地球》的票房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它凭借过硬的质量、独特的中国式叙事和创新的视觉效果,赢得了口碑,然后凭借口碑发酵,逐渐渗透进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最终打出来的漂亮仗。它的成功,更侧重于“内容为王”,是它自身品质的直接体现,并且为中国电影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所以,你现在拿一个还在继续积累“财富”的超级巨头,去跟一个已经“完成任务”并且载入史册的开创者比数字,这本身就有失偏颇。这就像你说“哇,这个超级跑车的最新款跑得多快啊,我得把它跟咱们国家早期生产的那辆坦克比比看!”——两者不在一个频道上,也解决不了同一个问题。

而且,这种对比,很容易陷入一种“唯票房论”的误区。电影的价值,当然可以通过票房来衡量其市场接受度和影响力,但这并不是全部。一部电影的意义,还体现在它是否引发了观众的思考,是否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是否在文化层面留下了印记。《流浪地球》在中国电影史上的意义,不单单是它带来了多少票房数字,更是它证明了中国有能力制作出世界级的科幻大片,它点燃了多少年轻人对科幻的热情,它开启了多少新的行业可能性。

《复联4》的票房高企,当然值得惊叹,这是它在全球影响力上的直接体现。但《流浪地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同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在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环境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它们各自都在自己的领域,用自己的方式,取得了属于自己的辉煌。非要在一个还未结束的比赛里,去跟一个已经尘埃落定的结果硬比,有点像是在“拔苗助长”,也显得不够理性。

我倒觉得,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两部电影各自的成功经验,以及它们对电影产业带来的启发。我们可以从《复联4》的品牌运营、粉丝互动中学到如何打造长线IP;也可以从《流浪地球》的工业化流程、技术创新和本土化叙事中汲取养分。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是为了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为了“分个高下”,尤其是在人家比赛还没结束的时候。

总而言之,在《复联4》还在全球各地收割票房的当下,拿它的数字去直接对标《流浪地球》的最终成绩,这不仅不严谨,也忽略了两部电影在制作、发行、市场基础以及时代背景上的巨大差异。与其做这种不合时宜的比较,不如各自欣赏它们的精彩之处,并思考它们对电影行业带来的价值,这才是更值得去做的事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哈,第一次看到还有这种比法,小破球是不是把某些人的奶酪和放奶酪的桌子一起掀了?为了黑连常识都不要了。

任何一个看过电影的,心智正常的成年人都应该知道,电影票房的增速集中在上映的前1到2周,一线影院下线后基本上增速会变得极为缓慢。打个比方,那就是上来是百米冲刺,过了一百米后是慢跑,过了四百米之后是溜达,过了八百米之后基本上就不动了。

然后题主把复联4上映5天的数据拿出来,和小破球上映83天的票房比,相当于人家跑完百米冲刺、溜达休息完,回家都睡了一觉了,你这会拿一个正在冲刺的选手出来和人家比平均速度?小破球上映83天,票房46.55亿左右,但是您别忘了,人家上映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票房就已经接近45亿了。你这题怎么不改成”如何看待《复仇者联盟4》前5天票房已经接近《流浪地球》上映一个月票房一半?“是不是一下子就觉得不抓眼球不好黑了



大家平心而论,实事求是地比较电影,我觉得没有那么难。就如同我骂了半天题主,但自己内心也觉得复联4是大概率要在票房上赢小破球。理由有三

一是以体系迎战单品。复联4不是新故事,甚至复联整个电影都不是白手起家。漫威从漫画开始多年经营起来的体系,花了多少人力财力?复联几个主要人物拉出来,每个人背后都有电影乃至系列电影做支撑(《钢铁侠》系列、《美队系列》、《银河护卫队》系列、《雷神》系列、《奇异博士》、《黑豹》),还得加上一个《神盾特工局》的电视剧做背景构建。在如此饱满的背景构建和人物塑造的基础上,复联3留了一个宇宙所有人死一半的扣子,你说复联4会有多少人看?讲道理复联3留的扣子实际不怎么样——你雷神都知道绝对不能打响指了,最后的大招居然是冲着胸口去的?你砍他一个手指也行啊。但是特么死都死了我总得知道你怎么活过来的啊!

相比之下,小破球是从零开始,125min的电影开始的时候,观众连谁是谁都不知道,然后边介绍人物边推动剧情,最后还要在故事高潮后留下收尾时间。换句话说你这是125min对战对方的1250min甚至更长,我觉得这事结果很显然。所以如果有人说我是找客观的话你听清楚,我承认《流浪地球》在成色上并没有《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那么好

二是一枝独秀迎战强手环绕。目前复联4的对手是这么几位

除了反贪风暴4能让人稍微动动连看两场的心思,你觉得还有哪部电影能够让人放弃复联4去看他?而小破球的对手上面的图里已经列示了,宁浩导演的《疯狂的外星人》,韩寒导演的《飞驰人生》,周星驰导演的《新喜剧之王》,成龙主演的《神探蒲松龄》。讲道理你觉得小破球的手下败将哪个是弱鸡?遇到死亡之组,能打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从来没打算去和占了天时的电影比票房。

三是一图和气对战剑拔弩张。这事过去一共也没有多长时间,相信大家没有那么快忘记。


上映前造谣小破球是太空战狼,上映中豆瓣买差评、改一星,一线影院下线了还挖主创的坟,连10多年前已经处理完毕的酒驾也拿出来说说,乃至到现在又拿复联4在这比划。如同开篇我说到的,《流浪地球》对于某些人来说,不是动奶酪,而是要掀桌子,恨吴京恨毒了的有的是。再加上毕竟是中国人自己内部的事,有些烂招用起来也是肆无忌惮。复联的奶酪有些人这辈子动不了,现在国内有良知的电影人又要动他们的一亩三分地,你说小破球怎么可能和复联4争呢?


所以你看,喜欢小破球的观众(鄙人)并没有那么偏激。捧这部电影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我们都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你想比较复联4和小破球,好好提问就行,不要搞什么”83天“的幺蛾子我们就是一批心智正常的电影观众。不会”看到克里斯埃文斯(美队)就恶心“,不会”看评分太高打个一星2分的平衡一下“,当然更不会把小罗伯特唐尼的吸毒史挖出来抹黑电影。希望某些人不要太紧张,我们不会像你们当初对待小破球那样对待复联4。

user avatar

[知乎小编,以下做辱骂代词用][知乎小编]不废话么


漫威布局10年好莱坞顶级水平22部电影——[知乎小编]22部电影里有10部括号不算Endgame世界票房top100里——的超长故事线砸出来的收官之作要是连个导演第一次上手科幻片,诸多操作直接国内第一茬穷逼到音响组自带设备(笑),把演员坑成投资人(笑X2),把二手电器行老板骗来驻场当修理工(笑X3)的故事线第一部小破球都锤不过。


那我他妈就相信郭帆[知乎小编]就是电影之神[知乎小编]选民赵今麦[知乎小编]电影之神[知乎小编]首席女祭司(诶你别说,JK女祭司这个设定听起来超带感的),吴京[知乎小编]电影之神直接[知乎小编]亲自下凡行走世间点化[知乎小编]国内众导演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有人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还没正式下映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把它的票房成绩拿来跟《流浪地球》的票房做比较,我只能说,这想法……挺“奇特”的。首先,咱们得搞清楚,电影票房是个什么概念。它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数字,更像是一个正在生长的生命体。尤其对于一部像《复联4》这样体量的全球大片,它的票房数字.............
  • 回答
    这事儿吧,细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无奈的。咱们先捋一捋这桩事儿的脉络:一个男童,在电影院看电影呢,按捺不住兴奋,上去就对着银幕一顿拍打。这可不是什么正常观影行为,这简直就是在给人家银幕“做核酸检测”呢。然后呢,影院方面就找到了监护人,这监护人可不是那种立刻低头认错的类型,反而理直气壮地表示:“.............
  • 回答
    京东发布这样一则声明,核心就是对外传递一个信息:“刘强东还在,而且他依然是掌舵者,公司运作一切照常。” 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考量和想要达到的目的。咱们不妨仔细分析一下。首先,稳定军心和市场信心是首要任务。在任何一家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核心领导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市场放大。如果这个时候刘强东的.............
  • 回答
    近来,全国多地陆续发出紧急通知,将未接种新冠疫苗的情况与出行限制挂钩,这一举措无疑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许多尚未接种疫苗的公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应对的变化。政策的出台背景与考量首先,理解这项政策的初衷至关重要。在当前全球疫情反复、病毒不断变异的背景下,疫苗接种被普遍认为是构.............
  • 回答
    中银协针对“银行员工未喝酒被打”事件的回应,特别是提出处罚“无异于罚酒三杯”并拟建从业黑名单,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的。咱们不能只看热闹,得扒拉扒拉这里面藏着啥,又能带来些啥。中银协这回应,得从两方面看:一、为啥说处罚“无异于罚酒三杯”?这话说得很直白,意思就是之前的处罚力度不够,起不到应有的警示和惩.............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大,得好好捋一捋。爱优腾芒,也就是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这几家视频巨头,再加上一个名声在外、以精良制作著称的正午阳光,联合发了这么一个声,说要对“剪辑等未授权行为”发起法律行动。这动静可不小,背后牵扯着内容版权、二次创作、用户体验,还有整个短视频行业的生态。咱们先得明白,这.............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李湘和民宿房东之间的“罗生门”,折射了不少现在旅游住宿中存在的纠纷。咱们一件件来看。李湘方的“租民宿退租未打扫”及回应:首先,事情的起因是李湘一家在退租某个民宿时,被房东指控“没有打扫,弄得很乱”,甚至有“使用过的毛巾、垃圾未清理”之类的说法。具体细节可能不太好一一考证.............
  • 回答
    关于大陆影片暂停参加今年金马奖这件事,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件事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得从头捋一捋。首先,得说清楚“暂停参加”是怎么回事。 官方说法是“因故暂停”,但这个“因故”嘛,大家都懂的,跟政治气候有很大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从某些特定时间点开始,大陆官方层面不再鼓励、甚至可能是不.............
  • 回答
    2019年第56届台北金马影展未能如期看到大陆影片和人员参与的身影,这确实是当年影坛乃至两岸文化交流领域的一个重要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各方反应,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的背景与起因:首先要明确的是,这并非金马奖官方主动“抵制”大陆影片和人员。而是中国电影家协.............
  • 回答
    关于网传“好莱坞影片停止进口审批”的消息,如果属实,那对国内影视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细致分析的议题。这不仅仅是几部电影是否能引进的问题,更关系到整个行业的生态、创作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首先,我们得理清这个“停止进口审批”具体指的是什么程度。是暂时性的暂停,还是长期的、系统性的调整?是针.............
  • 回答
    谷阿莫重制影片侵权被告事件,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触及到了版权保护、二次创作的界限等一系列非常核心的问题。这件事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掰扯一下。事件的起因与发展:首先,咱们得明白谷阿莫是干嘛的。他以一种非常独特的“复述”方式,将一部电影的情节、高潮、甚至是一些经典台词,用一种.............
  • 回答
    魅族发布的影片《这十八年》,确实在近期引起了不少关注,也让不少老魅友们感触颇深。要说怎么看待这部影片,我觉得它更像是一场面向用户,尤其是忠实粉丝的“情怀收割”,但同时,它也确实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对品牌、对产品、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它是一封写给老朋友的信,但信中也藏着新的期许影片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情.............
  • 回答
    “逐梦演艺圈”索赔1元,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射出当下一些文化现象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你得知道《逐梦演艺圈》这部电影是何方神圣。它当年一上映,就在豆瓣上创下了惊人的低分——2.0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在豆瓣这个以影迷为主阵地的平台,2.0分基本上等于给电影判了“死刑”,意味着.............
  • 回答
    在我看来,时光网和豆瓣作为国内两大电影资讯和社区平台,在处理影人和影片的译名问题上,确实有着各自的逻辑和特点,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用户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爱恨交加”。 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关于影片译名,这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意译”与“直译”的拉锯战。 时光网:更.............
  • 回答
    “央媒点名批评豆瓣:恶评引导观众拒看国产影片?”这个话题近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在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中,网络平台、影评生态与国产影片发展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央媒批评的背景与动机首先,我们来理解央媒(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为何会点名批评豆.............
  • 回答
    《少年的你》入围第93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提名,这件事在国内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品味。首先,这是一种国家层面的认可。奥斯卡奖,尤其是最佳国际影片奖,可以说是全球电影界最具分量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它代表着一种世界性的评判标准,能够获得这个奖项的提名,说明《少年的你》在国际.............
  • 回答
    万达影城在《复仇者联盟3》首映日针对女性观众的广播,这事儿可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争议的。说实话,当听到有影城特意在这样的日子针对女性观众做广播,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意外,然后又觉得,嗯,这可能也算是一种营销策略吧。毕竟,《复联》系列,尤其是《复仇者联盟3》,那粉丝基础可是男女通吃的,但如果你稍微观察一下.............
  • 回答
    海清在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的发言,绝对是那场盛会中最令人瞩目和引发广泛讨论的焦点之一。说实话,听完她那番话,我脑子里反复回响的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一种夹杂着对行业深沉的爱与无奈的复杂情感。首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清那种“敢说”的精神。在这样一个相对正式的场合,尤其是在众.............
  • 回答
    高中生慧眼识珠:NASA 发现宜居行星 TOI 700d 的背后故事与深远启示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浩瀚宇宙,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NASA 在经过一位高中生的细致审阅后,确认了一颗名为 TOI 700d 的地球大小的宜居行星。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天文学界的一项重大发现,更是对科学探索精神、教育模式以及人类.............
  • 回答
    张国立转发冯小刚宣传手机2的微博,并配文“做人要厚道”,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很多的解读和讨论,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声音就是,这似乎是在替崔永元当年鸣不平。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线往前捋一捋,看看这几位人物之间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要说的是冯小刚的《手机》系列电影。第一部《手机》上映于2003年,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