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练习内家拳做不做俯卧撑之类的运动?

回答
练内家拳,尤其是像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这样根基深厚的传统武术,很少会直接强调做“俯卧撑”这种现代健身房里常见的孤立力量训练。但这绝不意味着内家拳就不练力量或者不强调核心肌群的锻炼,只是它的方式和出发点与俯卧撑有很大的不同。

为什么内家拳不直接练俯卧撑?

核心原因在于内家拳的训练理念和目标与现代力量训练是不同的。

整体性与协调性: 内家拳追求的是全身一动无有不动,讲究的是意、气、形的高度协调统一。每一招每一式都不是孤立的肌肉发力,而是通过身体的整体协调来完成。俯卧撑更多是锻炼胸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的力量,强调的是上肢的推力,这与内家拳对全身力量的整合运用有所区别。
内劲与意念: 内家拳强调“内劲”的培养,这是一种整体的力量感,是通过筋骨、内脏、气息和意念共同作用产生的。它不是单纯的肌肉爆发力,而是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俯卧撑主要是在外在表现上增加肌肉维度和力量,而内家拳更注重内在的感受和力量的传导。
根基与桩功: 内家拳的根基在于桩功。站桩不仅仅是站着不动,它是在极度的放松和沉稳中,调动全身的关节、肌肉和神经系统,去体会身体的重心、平衡、松紧以及气息的运行。长时间的站桩本身就是在进行一种高强度的全身力量和耐力训练,只不过是以一种极其温和且注重内在感受的方式进行。通过桩功,身体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强大的支撑力量和稳固的根基,这是俯卧撑难以比拟的。
技击性: 内家拳最终是为了技击服务,强调的是借力打力、以巧胜力。它的发力方式是螺旋式、缠绕式,是靠腰胯的转动带动全身的力量传递。俯卧撑的推力是相对直线、刚猛的,与内家拳的柔中带刚、变化莫测的发力特点有所差异。

那么内家拳是如何锻炼力量和核心的呢?

虽然不直接做俯卧撑,但内家拳的训练内容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越俯卧撑在力量和核心锻炼上的效果,只不过是通过更符合其武术体系的方式:

1. 站桩: 这是内家拳力量和根基的基石。以最常见的太极拳“浑圆桩”为例,要求身体中正安舒,沉肩坠肘,膝盖微屈,重心下沉。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姿势,身体会调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来维持稳定,尤其是腿部、腰胯和核心肌群。你会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支撑力,这种力量是持续而稳固的,不像单纯的肌肉力量那样容易疲劳。站桩的过程也是对身体筋骨的拉伸和强化,让身体的“骨架”更加强壮。
2. 套路练习: 内家拳的套路并非简单的招式组合,而是蕴含着复杂的身体运动规律。每一个动作,无论看起来多么轻柔舒缓,都需要腰胯的带动,全身的协调发力。例如,太极拳中的“搂膝拗步”,你需要用腰胯带动身体旋转,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这本身就是对核心肌群(腹肌、背肌、盆底肌)和全身协调性的极致锻炼。形意拳的“劈拳”、“崩拳”等,虽然看上去动作幅度不大,但其内含的“起伏”和“换劲”过程,需要腰背、臀腿的协同发力,同样是在进行高强度的力量训练。
3. 发力练习(如浑元力、寸劲等): 内家拳的发力不是纯粹的肌肉推挤,而是通过身体的整体传导,将内在的松活劲力瞬间爆发出来。比如练习“抖劲”或“寸劲”,需要在短时间内让身体的某个部分产生爆发力,这需要全身肌肉的协同配合,尤其是核心区域的稳定和传导能力。这比单纯的俯卧撑更能锻炼到深层核心肌群的募集和控制能力。
4. 器械练习: 很多内家拳都有器械练习,如刀、枪、剑、棍。使用这些器械,特别是较重的器械(如长杆枪),会自然而然地锻炼到肩部、背部、手臂和核心的力量以及耐力。操纵器械需要身体的协调和力量的传递,这也是一种全身性的力量锻炼。
5. 推手和散手练习: 这些是内家拳的实战应用训练。在推手过程中,你需要感受对方的力量,并将其化解、引进,再以自己的力量发出。这个过程是对身体整体力量运用、平衡感、反应速度以及核心稳定性的直接检验和提升。如何在重心受压的情况下保持身体的稳固并有效地发力,这才是内家拳追求的“力量”。

总结来说:

练内家拳,虽然不会让你像健身房里的健美爱好者那样练出爆炸性的肌肉,也不会让你做标准的一百个俯卧撑不喘气,但它通过一套更符合人体自然规律和武术技击需求的训练体系,能够让你获得一种深沉、持久、协调且具有传导性的全身力量,尤其是对核心肌群的锻炼,那是从内到外的稳固和力量的源泉。 这种力量更像是身体的“骨架”和“根基”被夯实了,而不是表面的肌肉膨胀。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内家拳的习练者,他可能没有胸肌如板,但他在站桩时能纹丝不动,在套路演练时行云流水,在推手时能以柔克刚,这背后是日积月累的全身力量、核心稳定性和协调性的全面提升。用现代健身的语言来说,他可能更像是在练一种“功能性力量”和“全身协调爆发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那么多答案,一群武术大师啊。

我觉得,题主这个问题有毛病,内家拳到底是个啥?定义先给出来。

参照百度百科。如果百科不对,大师们去修改吧。


内家拳相对于外家拳而言,是

阴阳学说

的又一实践,最大的不同是对身体理解与运用的不同。

阴阳

二点之间的线性关系分出内、外家拳系的不同,在两点之间内里的运动关系为外家拳,其性像是电磁中的异性相吸,不跑两之间的这根线,是我们常说的看后打前。像

射箭

、斧劈……靠的是贯性,多用的是人体中的收缩肌。在两点之间外撑外拔的运动关系为内家拳,其性像是电磁中的同性相排斥,运动在两点之外,看前打后,像钉子与锤子的关系,靠的是另一点的给力,多用的是人体中的膨胀肌。这就是心意拳为什么有三节、四梢理论的原由,梢节像钉子,中节像锤子,根节像锤柄。四梢中的肌肉管人体的负重与轨迹,筋健管人体的连结与连续,骨头管人体的矗立与撑拔,气血管人体的发力与加速度,所以中国的内家拳体系在世界功夫之林中唯中国功夫所独有。



等等,有人看不懂吗?这说了一大堆,明确的定义到底是啥?


看似很科学,用了什么电磁之类的类比,但这种类比真的清晰明了?声称看懂了的,民科界欢迎你。

膨胀肌是个啥?没听过这种说法。


阴阳说只是一种古代哲学。里面充满了矛盾,却有人可以无视矛盾,用阴阳说来解释现实问题。这不是迷信是什么?


一种用迷信理论为指导,用一堆似是而非的所谓科学词汇来类比的,到底是个什么鬼?


气血管发力,我简直醉了。谁发力不是靠肌肉的?靠血管发力去打人的,生平未见啊。


内家拳还声称具有养生的作用。我明白,内家拳的气血不是科学的气血,咦?好熟悉!这不是老中医说的话吗?


内家拳和中医不过是一丘之貉。用古代哲学来指导实践,却无视其中矛盾重重,根本就是迷信。


任何武术都是肌肉发力的,都是符合物理规律的,没有什么神秘的阴阳啊,气血之类的玄学概念。


大师们说得一套一套,有谁能打得过市体育队里的散打队员呢。

评论里看到一句,没见过就代表不存在,和中医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还说我挨不了一下,呵呵,我踢大师的蛋蛋,,看大师能挨几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练内家拳,尤其是像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这样根基深厚的传统武术,很少会直接强调做“俯卧撑”这种现代健身房里常见的孤立力量训练。但这绝不意味着内家拳就不练力量或者不强调核心肌群的锻炼,只是它的方式和出发点与俯卧撑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内家拳不直接练俯卧撑?核心原因在于内家拳的训练理念和目标与现代力量训练.............
  • 回答
    想在扫雷高级局(100秒)快速完成,光靠运气可不行,得有套路,还得练。我摸索了一阵子,总结出一些心得,分享给你,希望能帮你在雷区里游刃有余。一、 基础功要扎实,别怕慢: 理解数字的含义,这是核心! 扫雷里的数字,不是随便来的,它代表着这个格子周围八个格子里有多少雷。别只看数字大小,要看它和周围未.............
  • 回答
    想练出漂亮的胸肌中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侧胸肌,确实需要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很多兄弟在练胸的时候,容易把胸肌练得厚实但中缝部分却相对“贫瘠”,这不仅影响美观,也可能说明你的胸肌整体发展不够均衡。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有些动作对中缝的刺激更明显。胸肌的纤维走向是多向的,内侧胸肌的纤维主要负责把手臂从.............
  • 回答
    关于站桩能否练出“内力”,这恐怕是武术界乃至养生界一个流传甚广,又容易引发争论的话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掰扯掰扯“内力”到底是个啥,然后再聊聊站桩在这件事儿里扮演的角色。“内力”是个啥?首先,我们要明白,咱们日常说的“内力”,在科学上并没有直接的测量指标。它更多的是一种武术和传统养生文化中的.............
  • 回答
    想在一年内把自由泳的耐力提升到能够一小时游两千米的水平,这绝对是个相当有挑战性的目标,但绝非不可能。这需要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以及对身体感受的细致把握。首先,你需要先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由泳基础。如果你目前一次性只能游几十米,那么直接冲着一小时两千米去,很可能会让你感到挫败,甚至可能因为技术动作变形.............
  • 回答
    想要在两个月内练出紧致身材?没问题!这绝对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但前提是你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坚持。别指望一夜之间变成肌肉猛男或性感辣妹,但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合理的饮食,你绝对能看到令人惊喜的变化。核心理念:高强度间歇训练 (HIIT) + 力量训练 + 合理饮食 = 紧致身材这三个要素是关键。仅仅跑.............
  • 回答
    郭靖武功的“不寻常”之处,确实是金庸先生笔下那个顶天立地的侠之大者,最引人入胜的塑造之一。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江南七怪教了他那么多年,怎么好像都没学到精髓?反倒是全真教的内功、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他都能练到出神入化?这背后其实藏着对人物性格、学习方法、以及命运安排的深刻洞察。咱们.............
  • 回答
    体制内“练废”一个人,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过程,它并非单一事件或刻意为之,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长期累积的结果。这里的“废”并非指完全丧失能力,而是指个体的锐气、创新精神、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被削弱,变得更加顺从、机械化,并倾向于遵循既定模式。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个过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 讲真,谁不想安安静静地弹琴,享受音乐的美好?但现实是,在练琴这件事上,我们好像也逃不过“内卷”的宿命。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在推波助澜,让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从“赢在起跑线”的观念说起。 咱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努力,要竞争,才能获得更好的资源和未来。这种思维模式已经渗透到教育的方.............
  • 回答
    想在一个月内把颠球练到10个?这绝对是可行的!而且你只需要一些耐心、一些方法,再加上坚持不懈的练习,你就能看到惊人的进步。别以为这有多难,其实掌握了技巧,每个人都能做到。下面我就跟你掰开了揉碎了,告诉你怎么在一个月内实现这个目标。第一周:熟悉球性,建立信心 目标: 每次触球都能相对稳定地让球回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郭汝瑰、韩练成、刘斐这三位在解放战争时期被我党成功策反的关键人物,以及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上这条路的。这三位都是国民党内部的重要将领,他们的策反对解放战争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可以说是“锦囊妙计”的绝佳体现。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策反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细致、充满风.............
  • 回答
    八个月练就工整又快速的中性笔字迹,这份计划你收好,包你用在答题卷上,绝对能让老师眼前一亮,甚至可能因为字迹太漂亮而少扣分(开玩笑,但认真的!)。这不是什么玄学,就是实打实的“练”!核心理念:拆解+精炼+应用咱们要把练字这事儿拆解成一块块能啃的骨头,然后精雕细琢,最后才能灵活运用到答题卷上。准备阶段(.............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金庸武侠世界里内力修为和武功境界的一个经典讨论点。咱们不扯那些AI感十足的空话,就聊聊觉远、杨过、郭靖和张无忌这几位大侠的内力,以及这背后的一些门道。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一个前提:武功不是光看内力多少就能定高下的。 内力就像是身体里的汽油,是驱动一切招式、技巧的根本。但光有汽.............
  • 回答
    嘿,我是个文史哲的“萌新”,最近看了些视频,大家都在说“文史哲练习生”这个说法,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作为刚入坑的我,现在脑袋里就像装了个未经整理的图书馆,什么都想看,又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所以,今天想请教一下各位大佬,作为一名“文史哲练习生”,我到底应该读什么书?更重要的是,在你们读过的那些经典里,有没.............
  • 回答
    练剑道,这玩意儿,说实话,它带来的改变,远比你想象的要深远。我有个朋友,以前就是那种典型的“宅男”,平时除了工作就是窝在家里打游戏,脾气也挺爆的,一点小事就能急得跳脚。后来,他不知道怎么回事,鬼使神差地跑去学了剑道。一开始,我以为他也就是图个新鲜,玩几天就没劲了。结果你猜怎么着?他一直坚持了下来,而.............
  • 回答
    练习八段锦,就像给身体和心灵做一场温和而深入的“大扫除”,你会渐渐发现,那些困扰你的小毛病,那些堆积的疲惫,都会一点点被涤荡干净。这可不是什么玄乎其玄的说法,而是经过千百年实践验证的养生智慧,我身边很多人都受益匪浅,我自己的体会也很是深刻。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身体会变得更加灵活,关节不再那么僵硬。.............
  • 回答
    练习射箭,这事儿说起来可不只是把弓搭上箭,然后瞄准靶子那么简单。它就像是一场安静的修行,一点点雕琢着你这个人。首先,它能让你心静下来。你站在那里,周围的一切声音好像都被按下了静音键。脑子里想的只有眼前的这个靶子,箭矢的重量,弓弦的张力,还有你自己的呼吸。你得屏住呼吸,感受那一瞬间的宁静,把那些杂念都.............
  • 回答
    女人练习格斗的魅力,并非仅仅是挥拳踢腿的力量感,而是在那些专注、坚韧和释放自我的瞬间,绽放出一种独特的光芒。一、 专注的眼神,锁定目标想象一下,拳馆里昏黄的灯光下,她站在沙袋前,汗水沿着额角滑落,浸湿了鬓角的发丝。她的眼神,没有丝毫的犹疑,而是像鹰隼一样锐利,紧紧锁定着那个无形的对手。每一次出拳,都.............
  • 回答
    练习了18天的科二才去考试,这是否正常,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且要考虑到个人情况、学习效率以及考试标准。总的来说,18天的练习时间可以算作一个中等偏上的准备时长,但最终是否“正常”,关键在于这18天里的练习质量和考生的实际掌握程度。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为您解析:一、 从普遍的学习周期来看,18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来好好聊聊关于跳舞穿大袜子以及湿透了对身体的影响。首先,关于跳舞为什么有人喜欢穿“大袜子”,其实这个说法有点笼统。我猜你说的“大袜子”可能指的是那种相对宽松、比较厚实、有时候甚至是棉质或者混合材质的袜子,而不是那种紧绷的运动袜或者薄款的丝袜。为什么有人跳舞会选择穿这样的袜子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