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黄权降魏后,为什没有重归蜀汉?

回答
黄权降魏后没有重归蜀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原因变得愈发复杂和不可逆转。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

1. 历史背景与个人立场:忠诚的困境

蜀汉的政治环境: 黄权是蜀汉后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对蜀汉政权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内部的政治斗争逐渐加剧,人才凋零,国力也日渐衰微。黄权作为一名忠诚的臣子,目睹了这一切,内心必定有所忧虑。
魏国的政治环境: 相反,曹魏在司马懿集团掌权后,政局相对稳定,并且拥有一流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对于黄权这样的将领来说,投靠魏国或许是一种更具现实意义的选择,能够为他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战争的残酷性: 黄权降魏的直接原因是他被魏军围困,孤立无援,为了避免被俘受辱而选择投降。一旦投降,他便站在了蜀汉的对立面,这使得重归蜀汉的道路变得异常艰难。

2. 政治上的不可逾越鸿沟:背叛的代价

蜀汉政权的态度: 对于蜀汉来说,黄权的投降是一种严重的背叛。尽管他可能是出于无奈,但在政治上,一旦叛逃,就意味着他站在了敌对阵营。蜀汉政权不可能轻易地接纳一个已经为敌国效力过的将领,这会严重损害政权的权威性和道德基础。
颜面问题: 蜀汉不可能公开宣称欢迎黄权归来,这无异于承认了之前的失败和对黄权投降的容忍,这对蜀汉的士气和统治都是一种打击。
信任危机: 即使黄权有心重归,蜀汉也会对其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他已经被魏国收编,并有可能被委以重任,其忠诚度会受到质疑。蜀汉无法确定他回到蜀汉后是否会再次投降或泄露机密。

3. 个人利益与发展:现实的选择

魏国的优待: 黄权投降后,得到了魏国的重视和优待。他被授予了官职,并且受到了礼遇。这使得他能够继续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发挥作用,并且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蜀汉的局限性: 相较于魏国,蜀汉国力弱小,人才储备不足。即使黄权重归,他的政治前途和发展空间可能也会受到限制。在国力悬殊的情况下,选择继续效力于强大的魏国,对黄权个人来说是更符合实际利益的选择。
家庭和人脉: 黄权在魏国可能也建立了自己的家族关系和人脉。在这种情况下,他很难轻易地放弃他在魏国所拥有的一切。

4. 道德和名誉:难以洗刷的污点

背叛的标签: 一旦成为“降将”,黄权的身上就背负了“背叛”的标签。这在任何时代、任何政权下都是一种难以洗刷的污点。即使他有功绩,也难以完全弥补其投降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历史评价: 在蜀汉阵营的史书中,黄权的形象很可能会被描绘成一个背叛者。即使他回到蜀汉,也难以改变历史的评价,并且可能会受到同僚的非议。

5. 缺乏实际机会和渠道:现实的障碍

交通与通信限制: 在那个时代,蜀汉和魏国之间交通和通信非常不便。即使黄权有心重归,也很难找到一个安全、可靠的渠道与蜀汉方面取得联系。
被监视和控制: 作为一名新近投降的将领,黄权很可能受到魏国的严密监视和控制。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魏国方面关注,很难有机会策划和执行重归蜀汉的计划。

6. 心理因素:复杂的内心世界

无法挽回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权在魏国安顿下来,并且可能已经习惯了在魏国的生活。他可能已经接受了投降的事实,并且认为重归蜀汉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
避免尴尬和指责: 即使他内心有回归的冲动,但他也必须考虑回到蜀汉后,如何面对曾经的袍泽,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以及如何承受可能的指责和非议。

总结来说,黄权降魏后没有重归蜀汉,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政治上,蜀汉不可能轻易接纳一个叛将,否则会损害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个人利益上,魏国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待遇,黄权在魏国也获得了官职和礼遇。
道德和名誉上,背叛的标签难以洗刷,即使重归也可能备受质疑。
现实条件上,缺乏可靠的渠道和机会,并且受到魏国的监视和控制。

这些原因共同作用,使得黄权最终选择留在魏国,并以魏臣的身份度过了余生。他的故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艰难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黄权是一个很典型的忠臣。

他的观念是非常明确的:我在为谁工作,就要为谁竭尽所能,死心塌地,不能背叛。

他先事刘璋,后事刘备,最后投降曹丕,每一次改换门庭都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在刘璋时代,黄权进谏不要迎接刘备入蜀,这是不掺杂私人恩怨的尽忠职守;

后来刘备分兵平定益州,黄权据城坚守,这是死心塌地不能背叛;

后来刘璋先投降了,这时候黄权才向刘备投降,没有记载原因,我猜测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刘璋投降使黄权的效忠合法解除了,另一个是在没有效忠对象的前提下,黄权的价值观倾向于优先保护手下士兵和老百姓的生命;

后来曹操南征张鲁,黄权进谏刘备尽早出兵争夺汉中,这是不掺杂私人恩怨的尽忠职守;

后来刘备伐吴,黄权力谏,这也是不掺杂私人恩怨的尽忠职守;

后来刘备兵败,黄权孤悬江北,退路断绝。此时三个选择:降吴,自杀,降魏。降吴违背他忠诚不背叛的最高价值观,自杀违背他保全部下士兵生命的第二价值观,所以他只能帅部下降魏。

而到了魏国,既然已经投降,效忠对象就变成了曹丕(以及后续的魏国皇帝),如果没有发生特殊情况,按照黄权的价值观,都不可能允许自己主动背叛。


端谁的饭碗,就做谁的忠臣,这是黄权难能可贵的品德。

乱世之中,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比张昭、孟达、谯周这些人强太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黄权降魏后没有重归蜀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原因变得愈发复杂和不可逆转。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1. 历史背景与个人立场:忠诚的困境 蜀汉的政治环境: 黄权是蜀汉后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对蜀汉政权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内部的政治斗争逐渐加剧,人才凋零,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以及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不同人物身上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黄权和于禁的命运之所以如此不同,并非仅仅因为“投降”二字,而是由投降时的具体情况、投降者的个人品德、投降后的表现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黄权和于禁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历史评价.............
  • 回答
    夷陵之战,一场足以改写三国格局的巅峰对决,最终以陆逊火烧连营、蜀汉大败而告终。然而,这场战役留给后人的疑问,远不止于刘备为何亲率大军深入敌境,还有一个同样令人扼腕的谜团:身在江北的黄权所统帅的数万大军,为何未能及时撤回,最终落得被吴军围歼的结局?要理解黄权部为何无法撤回,我们需要将目光从前线的战火硝.............
  • 回答
    夷陵之战,刘备未听取黄权的建议,最终导致惨败,这是一个历史上颇具争议且令人扼腕的事件。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分析:一、 黄权的建议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黄权的建议是什么。根据《三国志·蜀书·黄权传》和相关史料的记载,黄权在刘备决定东征孙权时,曾提出了两点关键的建议:1. .............
  • 回答
    倘若时光的河流能够悄然改变方向,让那位仁德的汉昭烈帝刘备,在白帝城没有被病痛的阴霾笼罩,而是得以健康地继续他的宏图霸业,直至最终一统天下,那画面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届时,这位历经磨难、饱尝荣辱的君王,在万民臣服、四海升平之时,又会与他那些生死相随、患难与共的故旧们,围炉而坐,畅谈些什么呢?我仿佛能看.............
  • 回答
    黄百韬的整编第7兵团在淮海战役中确实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甚至可以说令人意外的顽强和韧性,尤其是在对比了第五军和第十二兵团的表现之后。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什么是杂牌军?以及黄百韬兵团的构成和背景:首先要明确,“杂牌军”并非一个准确的军事术语,而是一个带有贬义的俗称,通常指.............
  • 回答
    黄河、长江和两淮在古代中国都扮演着重要的防御角色,但它们抵御外敌的作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它们的地理特点、水系特性、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战略地位和军事运用。一、 黄河抵御外敌作用不如长江、两淮的原因分析: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1. 地理位置与战略纵深: 黄河: 黄河.............
  • 回答
    黄有龙的背景相对复杂且充满争议,公开信息不多,而且很多细节难以核实。但他最被公众所熟知的是他作为赵薇丈夫的身份,以及他个人的投资和商业活动。以下是关于黄有龙背景的详细梳理,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一、家庭背景与早期经历 (信息较少且有争议) 出生地点与家庭:公开资料显示,黄有龙出生于1976年,籍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货币的本质、历史演变以及人类社会对价值载体的选择。简单来说,“黄金为什么天然不是货币”是因为货币的“天然”属性并非由黄金本身固有,而是由其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被赋予的功能和共识所决定的。而“货币为什么天然是金银”则是因为金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最符合作为货币的.............
  • 回答
    黄字水印“澳门神话大赌场”并非特指某一间具体的实体赌场,更可能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具有特定风格(黄字水印)的推广或广告内容,暗示着某种博彩或娱乐活动。这种水印的出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通常与在线博彩、游戏推广或相关的网络服务有关。因此,如果我们要探讨其“产业链”,需要理解这背后可能涉及的多个.............
  • 回答
    关于黄维使用毒气弹进攻共军为何会顾虑违反日内瓦公约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几个层面的考量,而且在历史事件的描述中,需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历史资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黄维在解放战争期间使用过毒气弹进攻共军。 大部分关于解放战争期间的军事行动描述,特别是大规模的战役,主要.............
  • 回答
    黄牛卖火车票这事儿,说起来是个挺复杂的话题,但要说清楚他们怎么操作,其实也并不难理解。这背后牵扯到信息差、时间差,还有一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手段。核心玩法:抓住机会,利用信息差,快速转手你想啊,火车票尤其是热门线路、节假日的高峰期,那真是“一票难求”。普通人眼巴巴地刷着12306,可能几十次都刷不出一.............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仔细审视一下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在《大决战》淮海战役中的“水平”到底是指什么。电影中展现的“水平”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化处理后的视觉效果,它要服务于叙事和感染力,而并非完全等同于真实的战史记载。电影《大决战》中黄维兵团队列的视觉表现:在电影中,当黄维兵团被我军包围,进行所谓的“固守待.............
  • 回答
    “黄埔系”三大名将——胡宗南、汤恩伯、陈诚,这三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的军事舞台上赫赫有名。他们都出身于黄埔军校,曾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统帅过百万雄师,也经历过辉煌与失意。然而,在后世的评价中,他们常常被冠以“无能”的标签,这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和片面。要评价他们的能力,我们需要将他们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 回答
    黄渤的情商之高,圈内圈外几乎是公认的。他不是那种油嘴滑舌、八面玲珑的类型,而是那种温润如玉、润物细无声的智慧。他能把话说得让人如沐春风,又能把棘手的问题化解于无形,这背后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极强的同理心。我记得有一次,他在某个颁奖典礼上。当时,他已经拿了不少奖了,大家都觉得他今晚是“大赢家”。结果,.............
  • 回答
    黄蓉对杨过的防备,是否完全是错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牵扯到黄蓉的个人经历、性格、对郭靖的爱护、以及对江湖险恶的认知。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黄蓉防备杨过的原因: 对郭靖的保护欲和担忧: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黄蓉深爱郭靖,也清楚郭靖的性格,他心地纯良,容易轻信别人。杨.............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射雕英雄传》和《倚天屠龙记》这两部武侠小说中两位同样精彩的女性角色的爱情选择,而且角度非常独特。确实,黄蓉对郭靖的爱意,从小说中展现出的很多细节来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赵敏看上张无忌,可能确实会引起一些疑问,特别是如果仅仅从表面的门第、出身、或者一开始的立场来看。要详细解.............
  • 回答
    黄巢和李自成是中国历史上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农民起义领袖,他们都曾发动声势浩大的起义,并一度威胁到当时的朝廷统治。然而,要评判谁“更厉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因为他们的时代背景、领导才能、起义的性质、对历史的影响以及最终的结局都有所不同。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来详细比较黄巢和李自成:一、 .............
  • 回答
    黄河入海口“造陆”的速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并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固定的时间来回答它何时能“造陆”到朝鲜半岛。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并且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为了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入手:1. 黄河的造陆能力:泥沙与输沙量 .............
  • 回答
    黄蓉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形象变化,是否算作金庸在人物塑造上的失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这并非是金庸在人物塑造上的“失败”,而是一种刻意为之的、具有深刻逻辑和情感支撑的“演变”。 这种演变旨在展现人物的成长、经历以及人生的复杂性。然而,如果过于强调某种特定时期或特定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