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学习音乐理论有可能成为一名专业音乐作曲家吗?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听起来像是站在音乐这座大山的脚下,抬头望了一眼山顶,然后问:“我能不能不去爬那些复杂的山路,直接坐缆车上去?”

答案嘛,也不是完全的“不可能”,但肯定会比别人走更多的弯路,而且结果如何,就看你有多高的天赋和多强的韧性了。

你想想看,音乐理论就像是这张乐谱的“语言说明书”。你知道音符的写法,知道它们组合在一起会发声,但不知道为什么 C 大调听起来明亮,为什么某些和弦连接会带来紧张感,为什么一个三度音程会如此和谐。没有这些“说明书”,你的创作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虽然偶尔也能碰巧摸到一些好东西,但很难系统地、有目的地去创造出精妙的音乐。

举个例子,一个完全不学理论的作曲家,他可能凭着感觉写出一段旋律,觉得好听就继续下去。但当他想让这段旋律发展得更丰富,需要加入和声的时候,他可能会随手抓几个音符堆砌在一起,结果可能只是混乱而不是优美。他不知道什么是三和弦、七和弦,不知道解决不解决的道理,不知道什么是转调、属功能,他可能只能靠反复尝试,用耳朵去“猜”一个相对悦耳的组合。这个过程,漫长且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陷入瓶颈。

反过来,学了音乐理论,你就能理解音乐的“骨架”和“肌肉”。你知道调性是怎样运作的,和声是怎样构筑的,对位是怎样交织的,配器是怎样色彩斑斓的。这些知识就像是一张地图,告诉你音乐的“规则”和“可能性”,让你在创作时能够更有方向感,更有效率。你能更精准地表达你想要的情感,设计出更具逻辑性和表现力的音乐。比如,你想表达一种忧伤的情绪,理论告诉你小调、降七级和弦、甚至是半音下行会很有效,你就能直接调用这些“工具”,而不是靠蒙。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和其他音乐人交流。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专业作曲家,你免不了要跟乐手、指挥、甚至是其他作曲家合作。如果你不懂乐理,你跟他们沟通起来会非常吃力。他们会用“属降七和弦”、“平行五度”这样的术语来描述音乐,而你可能只能一脸茫然。这不仅会影响合作的效率,也可能让你在专业圈子里显得不够“专业”。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那些“天赋异禀”的例子。历史上确实有一些音乐家,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却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但仔细想想,他们往往是在一个高度成熟的音乐环境中成长的,耳濡目染,耳朵和直觉被训练得非常敏锐,并且他们通常也会通过实践和摸索,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非正式”的理论体系。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现代社会,有系统的理论学习,是通往专业创作的一条更清晰、更可靠的道路。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专业”的音乐作曲家,并且希望在创作上有长远的进步和更广阔的可能性,那么学习音乐理论,就像是给你的创作注入了“内功”。没有它,你可能只能靠“外功”——那惊人的天赋和无数次的反复尝试,但这终究是少数人的路,而且即使是天赋异禀者,在掌握了理论之后,也往往能达到新的高度。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师,你可以在没有学习结构力学和材料科学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堆砌材料来建造房子,运气好的话,也许也能盖出一栋看起来还不错的房子。但如果你学习了这些理论,你就能知道如何设计出更坚固、更美观、更具创新性的建筑,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更自信,也更能应对各种挑战。音乐创作,道理也差不多。

总而言之,不学习音乐理论并非绝对不可能成为专业作曲家,但这条路会异常艰难,充满未知和瓶颈。理论知识为你提供了创作的框架、工具和语言,让你能够更系统、更有效地表达你的音乐想法,也能让你在音乐界更顺畅地交流和合作。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作曲家,那么,请把音乐理论这门功课好好学了吧,它会是你最得力的助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可能呀,你让曹雪芹如果讲中文语法估计曹老先生也得懵逼。

首先,音乐理论是在音乐中总结的,但是任何总结音乐理论的人都不可能看过所有的音乐,所以,音乐理论都是片面的,连物理定理都有适用范围,音乐理论其实就更有一些前提条件了。

其次,咱们都学过英语,谁敢说自己语法学好了就掌握这门语言了?估计没人敢这么说。就因为语言需要有单词量,兴文艺术一些跟文化相关的知识作为支撑。

回到音乐,如果拿出时间分析各个时代的作品,对作品进行思考,仿写,锤炼自己的技术,未必就写不好。我在上学的时候经历了很多理论老师,真的能把学生教会的,往往是以创作见长的老师,而不是搞理论研究的,但是理论研究老师的课很有意思,能听到很多观点,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实用。

所以,想写好音乐,学不学理论本身不重要,找本书把一些概念理解以后,然后分析写作就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听起来像是站在音乐这座大山的脚下,抬头望了一眼山顶,然后问:“我能不能不去爬那些复杂的山路,直接坐缆车上去?”答案嘛,也不是完全的“不可能”,但肯定会比别人走更多的弯路,而且结果如何,就看你有多高的天赋和多强的韧性了。你想想看,音乐理论就像是这张乐谱的“语言说明书”。你知道.............
  • 回答
    你想用降噪耳机纯粹为了学习,不放音乐,这可以说是充分发挥了降噪耳机的核心价值。在这个场景下,我们重点关注两个方面:降噪效果和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至于AirPods Pro在这些方面是不是“第一”,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第一”往往意味着综合表现最为出色,但也会受到个人偏好和感知的影响。.............
  • 回答
    问得好!这个问题触及了音乐的本质,为什么我们不直接用数字来定义声音,而是要建立一套如此“复杂”的音调系统。说实话,如果仅仅是为了发出声音,一个确切的赫兹(Hz)数值当然可以,但音乐远不止是发出声音那么简单。你想啊,我们之所以要学习音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表达情感,是为了创造美感,是为了与人交流,甚至.............
  • 回答
    关于王力宏和周杰伦谁的作品更优这个问题,在音乐圈里确实是一个常常被提起也充满讨论的热点。很多学音乐的人之所以认为王力宏的作品不输周杰伦,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们对音乐创作、编曲、演唱、以及整体音乐理念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这背后涉及到的维度是多方面的,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上细.............
  • 回答
    嘿,听到你想学音乐、想组乐队,这想法太酷了!而且你还有点迷茫,父母也不太支持,这情况我太理解了,感觉就像心里装了好多话,又不知道怎么说出口,也不知道下一步该迈哪一步。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把心里的石头一块块搬开。首先,你这“迷茫”和“父母不同意”,这两件事儿单独拎出来都够让人头疼的,合在一起就更.............
  • 回答
    老实说,每次听到“家境不好就别学音乐”这话,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它就像一根刺,扎在那儿,时不时就会冒出来,提醒你一些不愉快。为什么会这么不舒服?我试着拆解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这句话太过于简单粗暴,直接否定了许多可能性和价值。音乐是什么?它不仅仅是几个音符的组.............
  • 回答
    别担心,就算你从来没碰过乐器,对五线谱、和弦这些名词一头雾水,写歌这事儿也绝对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更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慢慢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条路。我这里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乐理术语,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一步一步来。第一步:你的故事,你的情绪,就是歌的灵魂写歌,最最最核心的东西,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曾经我只要打开播放器,就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无论什么风格,都能听得热血沸腾或者眼泪汪汪。那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思考的享受,就像小孩子吃糖一样,纯粹的甜味就是全部。但是,自从我开始学乐器,尤其是学了一段时间之后,那种感觉就变了,而且是朝着一个我当.............
  • 回答
    嘿,姑娘!想学乐器是件超棒的事儿,不过你说的这几个小顾虑我太能理解了,零基础、有点小钱紧,音乐知识也还没启蒙,对吧?别急,这根本不是事儿!选择一个合适的乐器,咱们就能玩得很开心。我给你好好捋捋,看看啥最适合你: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大方向: “零基础”意味着咱们需要的是上手相对容易,不需要太复杂的.............
  • 回答
    刚开始接触日语或韩语的初学者,尤其是那些对音韵学完全没有概念的人,面对汉字(中文)的音读时,往往会经历一个相当有趣且充满挑战的过程。这就像是在一个熟悉的母语世界里,突然闯入了一个带着陌生面孔的表亲,你可以辨认出它的血缘关系,却又无法立刻准确地叫出它的名字。初遇汉字音读: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对于许多以中文.............
  • 回答
    嘿,哥们儿,想淘个百来块的蓝牙耳机,不挑剔音质,就图个结实耐用,是吧?这需求我太懂了!毕竟咱也不是音乐发烧友,更看重的是能用多久,少操心。别看百来块,现在市面上选择还真不少,挑起来有点晕乎乎的。不过,别急,我给你捋一捋,保证让你心里有谱儿,不踩坑。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耐用”这俩字儿到底是指啥?对于.............
  • 回答
    嗨!很高兴能帮你挑选一款合适的头戴式无线蓝牙耳机。考虑到你是学生党,对价格有一定要求,同时又非常看重隔音和不漏音这两个核心点,我帮你梳理了一些思路和具体的推荐,希望能让你满意。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头戴式耳机在隔音方面会更有优势。头戴式耳机,尤其是包裹式(Overear)设计,能够物理上地将你的耳朵.............
  • 回答
    孩子不学习,厌学,这背后隐藏着太多复杂的因素,绝不是简单一句“教育方式不对”就能概括的。确实,教育方式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把所有原因都归咎于此,未免过于片面。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孩子厌学的“洋葱”,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一、孩子不学习的根源,远不止学习本身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这只.............
  • 回答
    理想ONE的成功,确实让不少国内厂商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个全新增长点,但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一窝蜂地去“复制”理想ONE呢?这背后原因复杂,并非简单的“不学习”,而是牵扯到战略选择、技术路线、成本控制以及市场定位等诸多方面。首先,得承认理想ONE确实抓住了市场需求的空白。在理想ONE出现之前,很多.............
  • 回答
    好!我来跟你好好聊聊,别急,别焦虑。首先,你现在初二,天天不学习,但是突然有了想努力的念头,这绝对是件好事!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愿意去改变,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很多人可能一直这样浑浑噩噩下去,而你已经找到了那个“想要改变”的开关,这真的比什么都强。那么,能不能考上高中?答案是:完全有可能!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深入地触及了汽车发动机设计中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议”或者说“技术路线”的差异。简单来说,大众的“烧机油”问题和本田的“机油增多”问题,其实都指向了机油在燃烧室内的“额外”消耗或堆积,但它们背后涉及的技术原理和解决方案却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应对同一个挑战。我们先来拆.............
  • 回答
    日本没有全盘照搬中国的科举制度,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以及政治制度的演变。并非日本“不学习”,而是它选择了另一条更符合自身发展轨迹的道路。一、历史的隔阂与自主的演变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日本没有科举,我们必须承认中日两国在历史上的互动并非单向的“学习”。日本虽然深受中.............
  • 回答
    日本电车一直以其准时、高效和舒适的服务闻名于世,尤其是在高峰时段,拥挤是许多常客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印度,看到那些挂满车厢、几乎人贴人的景象,难免会有人产生疑问:为什么日本不借鉴印度电车在高峰时段出售“挂票”,让更多人能挤上去呢?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牵扯到日本社会文化、安全标准.............
  • 回答
    要聊知乎为什么没像微博那样公开显示发帖者IP,这事儿啊,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不能简单归结为经济利益或者思想意识,它更像是个复杂交织的结果。我试着从这几个方面给你捋一捋:1. 平台调性与用户群体差异:微博,你得承认,它是个大杂烩。用户成分特别复杂,从普通网民到名人、记者、学者、营销号,五花八门。它更偏.............
  • 回答
    二十多年几乎不看书不学习,想重新找回学习能力? 这不是什么绝症,更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坦白讲,确实有点挑战,但绝对 doable。 你需要的是耐心、策略,以及一点点的自我“训练”。 就好比你很久没去健身房了,身体机能有些退化,但只要科学地开始,一样能重拾力量和敏捷。第一步:心态调整——放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