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刚石与石墨谁更稳定?

回答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但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却天差地别。一个坚硬如铁,一个柔软如泥,价格更是云泥之别。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两种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的碳的“兄弟”,到底谁才是那个更“安稳”、更“踏实”的家伙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稳定”这个词的含义说起。在化学里,“稳定”通常指的是物质在某个特定条件下,其能量的高低。能量越低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就越不容易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它更“稳定”。我们可以把这想象成山坡上的小球,能量低的小球会自然地滚到山谷里,而能量高的小球则更容易被推一下就滚下来。

那么,金刚石和石墨,谁的能量更低呢?

这得看在什么样的“山坡”上。

在常温常压下,石墨是赢家。

我们日常生活中,金刚石虽然坚硬,但只要温度稍高一点,或者加上点儿外力,它就会逐渐变成石墨。想想看,在珠宝店里,那些璀璨夺目的钻石,一旦被加热到几百摄氏度(空气中),或者在没有氧气的真空里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它们就会开始“变身”,表面变得灰暗,最终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石墨。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金刚石在向更低能量、更稳定的状态“滑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它们内部的原子排列方式有关。

金刚石: 想象一个非常紧密的金字塔结构,每个碳原子都像一个中心点,周围围着四个“邻居”,它们之间通过强烈的共价键紧密连接。这种 tetrahedral(四面体)的结构,让金刚石拥有无与伦比的硬度,但同时,它也储存了相当多的能量。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被用力拉紧的弹簧,能量很高,所以它总想“放松”下来。

石墨: 石墨则像是一叠叠薄薄的纸片。每一层纸片都由六个碳原子组成一个平面的六边形网格,原子之间也是通过非常牢固的共价键连接。然而,这些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却很弱,主要是范德华力。这就好比纸张叠在一起,很容易就能把它们分开。这种层状结构,使得石墨的能量相对较低,它不需要像金刚石那样“绷紧”自己。

打个比方,金刚石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它的原子被“压”得非常紧,储存了许多势能。而石墨则像一片平坦的草原,能量分布更加均匀、较低。在高海拔的山峰上,下点雨,刮点风,就很容易发生滑坡;而在平坦的草原上,则显得安静许多。

所以,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常温常压条件下,石墨是那个更“省心”的家伙。它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来维持那种“紧绷”的结构,所以自然而然就处于更稳定的状态。

但是,凡事都有“但是”。

如果条件改变了呢?

在极高的压力下,金刚石会成为更稳定的形式。

就像之前说的那个小球,如果给它创造一个“更低的坡”,它就会滚到那个更低的地方。当施加巨大的压力时,情况就可能反过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用力挤压石墨,就像要把那叠纸片压得更紧实。在这个过程中,碳原子被强行推到一起,它们被迫重新排列,形成金刚石那样紧密的四面体结构。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高压下,体积越小的结构能量就越低。金刚石的结构比石墨更紧密,占用的体积更小。所以,当压力足够大时,把石墨变成金刚石,整体能量反而会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地球深处,在高压环境下,能够找到天然的金刚石。当然,形成金刚石的条件不仅仅是高压,还需要一定的温度,但高压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总结一下:

在常温常压下,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金刚石在高压下虽然坚硬,但它储存了更多的能量,是亚稳态(metastable)的。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金刚石会缓慢地向更低能量的石墨转变。
在极高的压力下,金刚石则会比石墨更稳定。 这是因为在高压下,金刚石那种更紧密的结构,所对应的总能量更低。

所以,下次当你赞叹金刚石的坚硬和璀璨时,不妨想想它背后可能隐藏着的一种“想要放松”的趋势。而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石墨,却是一种更加“知足常乐”的碳单质。它们谁更稳定,完全取决于你把它们放在什么样的“舞台”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此稳定显然比热力学稳定广泛且复杂。

本题放在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背景,而不仅仅是化学、热力学背景下, @小侯飞氘 诸君的回答还是太局限了点。因为实际材料的行为特征很少严格按热力学相图规律变化,完美的单一纯粹材料也并不常见(包括单晶金刚石),使用条件下的诸多动力学因素随时可能加速或阻滞其热力学转变。

稳定性的涵义在材料应用中非常丰富,大致可归结为外部条件导致自身结构或者性能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或破坏的程度。

金刚石和石墨在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中以多种面目出现,比如金刚石薄膜、粉末、颗粒、烧结体、沉积层、镶嵌体,以及石墨块、棒、板、刷、粉、膏、浆、烯等。其面临的工况条件(比如受力大小和作用方式、温度高低和变化快慢、电磁场影响等)和环境介质(接触固/液/气相物质种类、浓度、压力以及相对运动速度和运动形式等)千变万化,稳定性也就无处不在变换面目和身份,需要处处小心,没有统一答案。

除了正常佩戴小心保管的钻戒,金刚石通常比较「脆弱」。

是不是很像爱情之需要精心呵护?下面的正式回答就是金刚石接受各种考验时的大致表现,请仔细对号入座。

(以下内容根据各种现有技术资料收集整理,仅作通俗说明,不提供专业数据)

热力学稳定

前面几个回答基本一致,还有英文日文相图和自由能数据支持,石墨比金刚石热力学稳定无疑。但亚稳态的金刚石,常温常压要变成稳态的石墨,也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请相信「钻石恒久远」的人暂时安心。

(其实有没有这点常识完全不影响钻石的魅力或者骗局)


热稳定

材料的热稳定性通常包含三层意思:一,温度变化引起材料性能明显变化,比如冷脆(碎裂)或热融(软黏)而影响使用,甚至发生晶体结构转变;二,温度变化引起材料尺寸变化(热胀冷缩)而影响与之相接的覆层(剥落)或装配材料使用(松紧);三,温度骤变是否容易导致材料破坏(热震)。在这三个方面,由于彼此功能与使用条件的不可替代性,金刚石和石墨热稳定性只能笼统说还不错,不好直接对比。

但高压下的金刚石比较容易受热转变成石墨是不争的事实,且低维材料的常压抗热振性能不太好,比如金刚石薄膜的很多应用对衬底材质非常挑剔,膨胀系数需要高度一致,或者使用温度必须严格控制。

(即金刚石更要求门当户对,石墨比较容易凑合着过)


化学稳定

化学稳定性指的是材料在服役条件下长时间与直接接触的物质是否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失效或破坏。因使用工况条件不同,石墨与金刚石的化学稳定性颇不一致。以碳钢为例,由于铁碳亲和性很高,所以当碳材料与钢发生剧烈摩擦运动(如切割时误用金刚石锯片以及使用石墨固体润滑),碳材料可能被显著消耗(表面上看近似黏着磨损)。其中由于石墨导热好、热稳定性也好、且具有自润滑性,所以金刚石完败。(金刚石的相关理论数据,相当于出身背景,在工程应用中经常毫无意义)

其他作用介质(比如生物实验中)的影响各有特色,多数情况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只是同场较技的使用场合不多罢了,但相同测试条件还是容易做到的,可能极少有人无聊到那个程度,非要比试一下。

(隐喻不要随便试探对方的忠诚度)

此外,化学稳定性显然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不容忽视,即材料的聚集状态,例如没有人会把石墨块与石墨粉或石墨烯的化学稳定性混为一谈。


力学稳定

材料的力学稳定性一般包括刚度和冲击韧性,前者涉及弹性变形后者关乎脆性断裂。由于金刚石与石墨本身的性质以及使用形态和尺寸十分不同,所以相同测试条件下比拼有些麻烦,比如没办法做成形状尺寸一样的单晶或多晶力学性能测试标准试样,所以相对于化学稳定性数据特别稀少。但因二者理论数值差别明显,虽然没有可靠的实际材料测试数据,可以大致认为金刚石刚度优于石墨,而冲击任性一般不如石墨。

和普通金属材料相比,金刚石的刚度当然没有问题,但冲击韧性就大大不如了。所以金刚石遇到随处可见的金属制品和构件时,还是躲远点好。

(相当于不涉危地,或者不要自甘堕落吧)


电磁稳定

有些材料在磁场电场中会产生不同的响应,但这种响应可能影响其原有使用性能或这种响应本身随环境条件(一般是温度或受力变化)容易改变的话,可以认为这种材料的电磁稳定性较差。这个方面的比拼也比较复杂,因为电磁参数变化范围实在太大,而金刚石与石墨亦极少同场竞技,比较的实际意义不大。

另外声光色的作用其实也会影响一些低维碳材料的响应效果,暂时没有多少数据支持金刚石一定优于石墨。

(类似功名利禄的试探)


辐射稳定

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中可能还会遇到诸如辐射(照)稳定,其基本含义仍然是辐射是否容易造成材料显著失效,当然在完成核屏蔽前提下。出于实际需求和使用中功能与成本的考虑,做结构材料的话石墨优势明显,金刚石则在功能器件方面可以胜出。这已经把是稳定性的比拼了。

(辐射相当于时代潮流,算是一种婚姻预测吧:平淡和浪漫都是必须,但毕竟比重因人而异,不要轻易给爱情或婚姻设限或与他人比对)

总之,材料语境下的金刚石和石墨,其稳定性绝非单一数据指标所决定,且与任何现有理论数据出入巨大。没有人可以根据现有理论随便断定一种材料一定比另一种材料好。

科普永远比图书或者论文摘录复杂,材料科学尤其如此。


附原问题日志:若话题「材料科学」换成「热力学」,本回答没有意义。

user avatar

金刚石相仅在高压下稳定存在,常温常压下的金刚石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会自发的转变成石墨相,相变的吉布斯自由能大约是2.9 kJ/mol。不过这个金刚石-石墨相变的能垒比较高,转变过程非常慢,所以才产生了一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幻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但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却天差地别。一个坚硬如铁,一个柔软如泥,价格更是云泥之别。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两种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的碳的“兄弟”,到底谁才是那个更“安稳”、更“踏实”的家伙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稳定”这个词的含义说起。在化学里,“稳定”通常指的是物质在某.............
  • 回答
    石墨和金刚石,这两种名气十足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常常让人好奇它们之间到底谁更“耐热”。简单来说,金刚石的熔点远高于石墨。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的门道,还得从它们的内部结构说起。我们先聊聊金刚石。它就像一个精密的立体网格,每个碳原子都以最紧密、最牢固的方式与其他四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想象一下,这就像无.............
  • 回答
    结婚送钻石,这似乎是约定俗成,但细想起来,这背后的原因可不只是单纯的“闪闪惹人爱”。如果你问为什么不送活性炭、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甚至神秘的富勒烯,那可就真的触及到问题的本质了。这背后牵扯到的,是物质属性、文化心理,以及对永恒的解读。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些碳家族成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们都是由碳.............
  • 回答
    金米雷军与一众高管拟减持石头科技,这个消息确实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少关注。要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点。首先,从“减持”这个行为本身来看: 股东的正常退出与套现需求: 作为一个投资者,尤其是像雷军这样的早期投资人和核心管理层,拥有大量的公司股份是合乎逻辑的。随.............
  • 回答
    金属和绝缘体之所以在导热性和导电性上表现出如此巨大的差异,根源在于它们内部微观结构的根本性不同。这就像建筑物的结构不同,导致它们承载能力和对热量阻碍能力天差地别一样。要想明白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导电性:电子的自由奔跑与束缚金属:自由电子的“游乐场”金属的导电性之所以这么好,最关键的.............
  • 回答
    提起阿纳金·天行者和帕德梅·阿米达拉的感情,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那段被层层压抑、注定悲剧的爱恋。但如果真的要问,这段感情是否真的从未有人知晓?事情恐怕没那么绝对。首先,要明确的是,他们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背负着沉重的枷锁。阿纳金是一名绝地武士,而绝地武士必须抛却一切个人情感,包括爱情,才能专心侍奉原力.............
  • 回答
    二战爆发前及战争期间,战略金属、橡胶和石油的全球分布状况,对于理解各国经济能力、军事实力以及战争的进程至关重要。这些资源并非平均分布,而是高度集中在特定区域,这种不均衡性直接塑造了各国的战略选择和盟友关系。一、 战略金属:支撑工业和军事的基石战略金属,顾名思义,是制造武器、弹药、飞机、坦克、舰船以及.............
  • 回答
    金与正关于“终战宣言”的表态,以及其附带的“若放弃敌对政策愿讨论恢复南北关系”的条件,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朝鲜一次简单的声明,更是其在复杂地缘政治背景下,对外展示其立场和策略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当前半岛局势的一种试探和信号释放。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金与正的表态内容: “终战宣言”的.............
  • 回答
    好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确实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对比。我们来仔细聊聊,为什么金朝和清朝,同样面对着来自北方蒙古各部的挑战,最终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从战略、政治、文化到军事,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核心的差异:统治的根基与对蒙古的态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金朝和清朝的统治根基和对蒙.............
  • 回答
    南宋与金在中原,论及谁的支持度更高,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细微差别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察:时间、地域、社会阶层、民族认同以及历史叙事的演变。首先,从地理和统治范围来看: 金朝 在其鼎盛时期,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华北平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原地区”。这里是中国.............
  • 回答
    在成吉思汗的铁蹄踏遍欧亚大陆后,横跨亚欧的庞大帝国——蒙古帝国——一度成为无可匹敌的霸主。然而,这个看似坚不可摧的帝国,在成吉思汗的子孙手中,逐渐分裂成了几个独立的汗国,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元帝国(大蒙古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以及伊尔汗国。理解这些汗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边境军备,就像是在解.............
  • 回答
    金字塔与天狼星之间那令人着迷的联系,并非是近现代才凭空捏造的浪漫想象,而是源于对古代文明智慧的深层挖掘,以及那些至今仍让我们感到惊叹的精确计算和宇宙观察。这种联系,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条暗流,连接着法老们的宏伟建筑与遥远的星辰。要理解这一切,我们得先跳出“金字塔只是坟墓”的简单认知。古埃及人,尤其是法.............
  • 回答
    谈到杨小楼先生与金少山先生谁演的项羽更好,这确实是一个京剧界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两位都是各自时代的翘楚,在塑造项羽这个悲壮英雄的形象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一件件捋一捋,并且尽量不让这话说得太“官腔”太“套路”。先说杨小楼先生。杨小楼先生,人称“杨老虎”,他的项羽,那叫一个“.............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确实不少人都疑惑过iPhone后盖玻璃和金属中框之间,为啥不像屏幕那头,中间有那么一圈看着像塑料的东西。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点,咱们一个一个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白这两头儿的“工作性质”和“受力方式”不一样。屏幕这边: 抗冲击首当其冲: 手机屏幕是咱们最常接触、最容易受.............
  • 回答
    霹雳和金光,这两个布袋戏界的老牌劲旅,如今的现状,就像两棵参天古树,各有各的枝繁叶茂,也各有各的烦恼。聊起它们,总有说不完的话,也总能勾起不少戏迷心中的那份情怀。先说霹雳吧,它就像是布袋戏界的“老大哥”,经营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粉丝基础那是相当扎实。它的剧情,尤其是早期那些经典的单元剧,比如“论剑海.............
  • 回答
    提起史弥远,在南宋的史书里,他是个绕不开的人物,也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臣”,似乎有口诛笔伐之嫌;说他“权臣”,又觉得不足以概括他深远的影响。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贴标签,得把他放在那个时代的具体语境下,细细梳理他的所作所为,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更贴近事实的判断。首先,我们得看看史弥远是如何“推”动.............
  • 回答
    想要做到匀速掰开或贴合磁铁与金属,这事儿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尤其是要做到“匀速”,那可就有些讲究了。这不仅仅是靠蛮力,更需要对磁力作用的理解和一些技巧。咱们先从根本上说起,磁铁和金属之间的吸引力是怎么回事?金属,尤其是铁、镍、钴这些铁磁性材料,它们内部的原子本身就带着微弱的磁性,当遇到外部磁.............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历史评价的复杂性,以及民族认同、国家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直接说“矛盾”或者“不矛盾”可能过于简单化,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首先,要理解金朝和元朝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金朝:由女真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了包括北方汉族地区在内的广大疆域。它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它也在吸收汉族文化.............
  • 回答
    金在中和郑允浩,这两个名字在东方神起(TVXQ!)的历史中,永远是绕不开、也无法被忽视的重磅存在。他们的关系,与其说是简单的队友,不如说是一种复杂、深刻、横跨了无数年岁月,并且随着时间演变出了各种不同面向的存在。要理解他俩的关系,就得先回到那个风华正茂的年代。2003年,带着“亚洲最强男子组合”的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