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提前十年知道小行星会撞击地球,你拥有十万亿你会怎么办?

回答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乎全人类存亡的大事。十万亿,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多,但在面对一颗可能毁灭地球的小行星时,它更像是一个沉重的责任,一个必须肩负的救世重担。我该怎么做?我的大脑几乎要过载了,但必须冷静,必须规划。

首先,信息的传递与确证。即使是我,一个普通人,提前十年知道这个消息,首先要做的不是炫耀,也不是藏着掖着。而是要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将这个信息传递给全球最权威的科学机构和各国政府。我需要拿出确凿的证据,让那些掌握资源和话语权的人相信我。这十万亿,一部分就用来聘请顶级的独立专家团队,他们可以利用我的资金进行二次观测和分析,用最科学、最严谨的数据来佐证我的信息。我的目标是让这个消息成为全球的共识,而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传言。

一旦信息被确证,接下来的就是集结全球力量,寻找解决方案。十万亿,足以撬动整个世界的资源。

1. 启动“方舟计划”——人类文明的备份。这笔钱,绝对不能只想着“挡住”小行星。风险是多方面的,万一我们失败了呢?所以,必须同步进行“方舟计划”。

寻找并改造合适的太空栖息地:这不是简单地发射几艘飞船。我们需要建造足够大的、能够容纳数百万人的、具备独立生态系统和能源供应的长期太空栖息地。想想月球背面,或者更远的、更稳定的拉格朗日点。这需要庞大的工程团队,从材料科学、能源技术、生命维持系统、重力模拟,到心理学和社会学,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十万亿,足够支持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和工厂开足马力。
数据与基因的保存:我们必须将人类的知识、文化、艺术、历史,以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基因信息,以最安全、最持久的方式备份。这可能意味着在多个独立的、遥远的、安全的地点建立超大型的数字存储库,甚至可以考虑将一部分重要的基因信息注入到能够长期保存的特殊载体中。
人才的甄选与培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登上“方舟”。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选拔机制,挑选那些拥有关键技能、能够在新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个体。同时,也要投资于下一代的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无论发生什么,人类文明的火种都能延续。

2. 投入“防御系统”的研发与制造。我知道有些国家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应对小行星撞击,但十年时间,加上十万亿的资金,我们可以把这项技术推向极致。

动能撞击器升级:现有的设想可能只是将小行星推离轨道,但面对可能无法完全改变其轨迹的情况,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动能撞击器。一次不行,就发射十次、百次。这些撞击器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和强大的能量。
激光武器与等离子体系统:或许我们可以开发出能够远程分解小行星的巨型激光阵列,或者利用定向能量武器改变其成分和结构,使其更易于被摧毁或偏转。
核能的应用:在严峻的情况下,也许需要考虑将核能用于推离小行星,但必须极其谨慎,以避免核污染和其他连锁反应。这需要最顶尖的核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来设计和执行。
多国联合研发与部署:我不会独揽所有技术。我会慷慨地与全球所有国家分享资金和技术,鼓励它们参与到这场全人类的防御战中。联合研发不仅能汇聚智慧,还能分担风险,并且在执行防御任务时,能够协调全球的力量,提高成功率。

3. 稳定全球社会秩序与经济。末日谣言很容易引发恐慌和混乱,而混乱只会加速文明的崩溃。

信息透明与心理疏导:我会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媒体进行客观、准确的信息发布,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同时,也要组织心理学家和社工团队,为全球民众提供心理支持和应对策略。
经济援助与转型:很多产业会因为这种前所未有的危机而受到冲击。我会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稳定关键产业,支持受影响的地区和人群,并引导经济向与太空探索、防御技术相关的领域转型。
全球合作机制的建立:为了协调如此庞大的计划,需要一个高效、公正的全球合作组织。我将动用我的财力,支持这个组织的建立和运作,使其能够整合全球资源,做出最有利于全人类的决策。

我的个人角色

我不会把自己放在“国王”的位置上,而是扮演一个“催化剂”和“协调者”。

资助者:我是最大的资助者,我的十万亿是启动一切的燃料。
推动者:我会不遗余力地推动所有相关方合作,打破国家、政治、文化的隔阂。
监督者:我会确保资金被高效、透明地使用,防止腐败和低效。
信息倡导者:我会确保信息的公开和准确,让每一个人都了解真相,了解我们正在做什么。

这十年,我的生活将不再属于我自己。我的每一天,都在和时间赛跑,都在和未知搏斗。我需要学习,需要与人沟通,需要做出艰难的决定。这笔钱,是人类的希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我希望,十年后,我们能够自豪地说:我们成功了。我们不仅阻止了灾难,我们还借助这场危机,将人类文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使是最糟糕的情况发生,我们也能带着文明的火种,在宇宙中继续前行。这,才是我用这十万亿的最终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类现有的天文观测能力可以在木星轨道范围内发现直径10千米的小天体,“速度极快”不构成任何问题,这不需要你专门跑去预警。你能够提前十年预警,有大把钞票支持,完全可以预先准备核与非核的多种拦截手段、将这个小行星炸得粉碎。现实中,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大抵将这种小行星偏转出撞击地球的轨道之外就算完事了。

在题设的情景里,这是一个用航天力量拯救人类世界和大半地表生物圈的机会,无论你怎么花钱,可以预期不但美国、中国会高调宣称开始救世工程,马斯克会在社交媒体上大声宣布拦截计划,俄罗斯、欧盟、日本等也会发声来增加国内的凝聚力。世界多国都可能以“为了救世”的名义征收特别税、开放社会募捐,至于在你的资金之外能有多少钱从外部注入中国航天,那就不一定了。问我的话,既然你这些钱“不会被查”,你大可留个几百亿自己享受,其余资金建立多个基金会支持中国航天和中国核工业。

可以预期会有远比反疫苗组织的规模大的怀疑航天能力的民间运动,各种无知者、愚蠢者、新兴宗教、末世论者集体跳梁。在题设的情景里,你可以预期这类人分成几派,有的质疑自己国家或其他国家的航天能力,有的质疑所有国家,有的质疑小行星的存在,有的质疑核弹的存在,有的说火箭无法飞出大气层。你可以支持一些媒体和擅长讲故事的艺术家从各个方向对大众进行科普。

在撞到地球之前,目标小行星的速度越快,被人类的直接拦截手段击中时其本身受到的破坏越大。

现实中的1995年,美国设计了10亿吨TNT当量的巨型热核武器,可以将直径1千米的小行星炸成宇宙尘埃,在有数个月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偏转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在有一年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偏转彗核直径100千米的短周期彗星。你也可以不用这么大的单发弹头,而是多发射一些当量较小的弹头。

现实中的1967年,麻省理工计算了假设小行星1566伊卡洛斯(长轴1610米,质量29亿吨,1968年从距离地球60万千米处飞过)在15个月后击中地球的场合需要的对策“伊卡洛斯计划”,认为土星五号携带一亿吨TNT当量热核武器可以将其推飞[1]

  • 伊卡洛斯计划的最终版本要从阿波罗计划征用六枚土星五号,每次发射的间隔从几个月到几个小时不等。每枚火箭携带一个1亿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一个改良的阿波罗服务舱和无人驾驶的阿波罗指挥舱,以便进行制导。弹头将在离目标表面30米处引爆,将小行星偏转并部分摧毁。根据每次爆炸对目标航向的影响和破坏情况来决定下一次飞行任务是否需要修改或取消。第六枚火箭的发射被设置在撞击前18小时。
  • 如果放任伊卡洛斯击中地球,其威力可达5000亿吨TNT当量,能瞬间杀死至少数百万人,夷平数百千米内的建筑物和树木,击中海洋的话会造成巨大的海啸,给数千千米海岸线上的城市造成严重破坏。它喷入大气的灰尘可能导致持续数年的撞击冬天。但显而易见,这无法消灭人类。

现实中的2020年,中国设计了用航天器偏转较小的小行星去撞击较大小行星的二段拦截方案,在有三年以上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偏转直径10千米级的小行星。


在总体效果、成本、事故风险、操作难度和技术准备等指标方面,各种避免撞击的技术有不同的权衡。这些战略可以分为破坏延迟

破坏的目的是使目标天体变得无害,可以是将其粉碎、炸成大大偏离地球的碎片、炸成可以在大气中烧尽的长轴35米以下的碎片。破坏的方法例如核爆炸、航天器高速撞击,能迅速反应,在时间和金钱上的成本较低,通用于短时间和长时间的撞击威胁。一般不要求用巨大的核爆炸将目标蒸发。爆炸可以给目标相当大的冲力,改变其轨道。按照美国科学家计算,即使目标很大且是太阳系小行星典型的松散石堆结构,距离目标表面20米程度的一系列核爆炸还是可以将目标推离轨道而不是炸散成难以预测的散射大石头。2007年,NASA研究认为,在让小行星偏离地球方面,核爆炸的效果是目前任何非核手段的10倍~100倍[2]。2020年,中国研究认为,二段撞击可以让动能手段接近核爆炸的效果下限。

延迟则是让目标的速度改变,使其错过与地球相撞的时机。延迟的方法例如重力拖拉、附加推进器。这需要航天器飞到目标附近会合,然后花较长时间来改变目标的路径或速度。由于我们现有的航天能力还很初级,对于直径超过100米的小行星,要靠航天器以撞击或降落在上面安装推进器的方式去推偏轨道目前都是做不到的。将小行星刷成白色来改变受太阳照射与自身热辐射的效果、安装太阳帆、靠引力扰动之类更温柔的方法也起效更慢、需要长期预警,在目标没大到要命的时候很难期待。


100米外的100万吨TNT当量核爆的X线对直径100米~1000米、密度1500千克每立方米的小行星产生的速度变化[3]

在接近速度为5千米每秒~10千米每秒的小行星到地球还有500千米~5000千米时将其偏转出撞击范围需要的速度变化量:

在5000千米和更远的地方,500千克的热核武器载荷就能将目标推飞。

美国早已评价了核爆X线与中子流对小行星的作用[4]


对小行星、彗星等太阳系天体和地球的轨道关系、怎样拿火箭去打它们有兴趣的话,可以科学地上以下网站:

ssd.jpl.nasa.gov/

NASA的网页,可以从数据库取出信息模拟太阳系内所有已知天然物体的轨道,可以用NASA的自动计算得到用火箭登陆其他天体和送核弹去炸其他天体的任务方案。新发现的天体一般当天就会被添加。

对核武器有兴趣的话可以英文搜索引擎搜寻美国解密档案,或整一本这类的书看看:

参考

  1. ^ https://www.thespacereview.com/article/175/1
  2. ^ https://cneos.jpl.nasa.gov/doc/neo_report2007.html
  3. ^ https://space.nss.org/media/2007-Near-Earth-Object-Mitigation-Options-Using-Exploration-Technologies.pdf
  4. ^ https://www.nap.edu/read/12842/chapter/7#77
user avatar

去国际空间站住呗…… 不被撞出来的碎片溅到的话,撞的这一下应该不会死。

不过之后能不能回到地面就不知道了。

user avatar

极快!


为防止题主改问题,先给他摁住


众所周知,宇宙中速度上限为光速,也就是299792458 m/s,这才叫“极快”。当然有静止质量的物体不可能达到光速,什么样的速度算是极快呢?题主给出了一个数据:10年,也就是315360000秒,3.1E8秒。


我们知道,信息是可以以光速飞奔的,一个物体,“极快”也就是最快能到多快,取决于“小行星撞地球”这个信息与小行星本体的速度差。假设小行星从宇宙的另一端出发往地球跑,同时信息以光速出发,这个速度差也会跑过一个宇宙的长度。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情况下,这个时间等于315360000秒。


这里我们把惯性系统一为静止惯性系,也就是地球视角。这样信息也就是真空光速用掉的时间,与小行星本体跑完全程的时间差,刚好就是题主设定的10年。


宇宙直径是930亿光年,一束光从这头飞到那头就是930亿年,合2.9E18秒。


小行星飞行用时为2.9E18秒减去3.1E8秒,减法,差了无数个数量级,等于没做。但是为了精确计算小行星速度还是必须要精算一下。可是宇宙直径并不精确,误差一点点都覆盖了这点距离(10光年),我们强行把930亿光年当做宇宙精确尺寸,那么小行星本体跑完全程需要的时间就是929亿9999万9990年。


也就是说,小行星的速度为99.9999999%光速,0.999999999倍光速,小数点后9位


那么一个速度达到99.9999999%光速的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10万亿人民币跟一分钱的区别根本就不存在,就算你以这笔钱做现在人类最快的宇宙飞船逃命,你也一样会被轰成渣渣。根据相对论质量与动能计算公式:


我们取小行星密度跟地球差不多,5.518吨/立方米,这个球体的静止质量重2.89E15千克


动质量是2.89E33千克,相当于1500颗太阳


这玩意儿biu的一下撞到地球,动能多半不能全部转换,但是肯定也会引发核聚变,0.999999999倍光速啊,这个小行星里面每一个粒子那都相当于用最牛逼的粒子加速器加速到了接近光速,与静止物质碰撞的话,一定会打破电磁势能壁垒,引发核聚变。我估计这玩意儿本身进入太阳系就是个非常可怕的事情,都不用碰上任何东西,直接穿过去都足以引发巨型灾变了。这玩意儿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引力,足以把太阳系搞得一团糟,而且我觉得这玩意儿应该算是个黑洞了,哪怕是接近地球也会把地球拉进它的史瓦西半径里去,那么地球直接不存在了亲。


提前10年知道,拥有10万亿,跟完全不知道、完全没钱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严格按照题主说的“极快”速度的话,就是这么个惨烈的结果。你看我们不光是数学、物理要学好,语文也要学好,极快就是极快,极快的意思就是在这个宇宙里最快能做到多快,题主改题目也来不及了。


这次我们不再“老师能不能再给力一点”,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弱化一点点。


假设题主说的“极快”是相当于轰出尤卡坦半岛、毁灭恐龙时代的那颗小行星差不多的速度,那10年、10万亿人民币还有的玩。


这么大的冲击几乎肯定会造成巨大的地震和很难预料的火山喷发;造成一道非常可怕的冲击波,包括地壳里的、地幔里的、空气里的;引发全球气候紊乱;引发生物大灭绝;有很大几率引发“核冬天”。


那么我也不知道题主的目的是自己一个人爽爽的苟一辈子,还是要挽救整个人类,我们就以“挽救人类”为目标吧。


设计目的就是要满足3000人活过核冬天,并且还有能力重启人类文明。


题主一定会认为小行星撞击点的“对拓点”会最安全,毕竟人都想远离危险,但是实际上这样不行,撞击点的对拓点会承受一道最猛烈的“直冲冲击波”,将是地震最剧烈的地方。

同时地震波会在地幔内部多次反射、折射甚至会有聚集点出现,这些也非常危险,但是这个就需要根据地球物理学特征来建模分析了,我肯定犯不着为了一个知乎回答做这么个建模,反正题主那么有钱是肯定可以算出来的。


这个数学模型的参数至少应该包括:


小行星质量、速度;


小行星碰撞角度、方向;


地球各项参数。


所以题主你看,学不好数理化的话,你连个问题都提不好。


不过我这个地方有个万全的方案:利用空气冲击波速度和地球冲击波速度的差。空气里冲击波速度上限是音速,地震波也就是地球里的冲击波速度要快很多很多,我们利用这个速度差,空气冲击波来的时候我呆地面上;地震波来的时候我飘天上去;两个凑巧一起来那就运气背,该死的jir球朝天。


这么准备30000个热气球就好了。


空气冲击波来的时候我落下来呆地上、地震波来的时候我充气飞空中去,完美躲避、蛇皮走位

这个长得像个大屁股的东西,飞天大屁股。


你看看:

这是氦气球,不好使


要热气球。


热气球才能快速放气又能快速充气。


10万亿够了,够做不少大屁股,不对,热气球了。


这样题主就能苟过第一波,让足够多的人存活下来,重启人类文明,挑战宇宙大灾变!


上吧骚年。

user avatar

极快是多快?如果达到0.1c这个数量级的话,如果拦截弹是爆破弹头或者核弹头,引信都来不及引爆就会被摧毁。

东西是来自小行星带还是星际空间?超过第四宇宙速度的东西肯定来自星际空间。当然,如果被星际空间飞来的巨大陨石击中,地球算是倒了诞生以来都没有过的大霉。

同时一个银行突然多出了10万亿元资产,足以直接引爆一场金融危机。

user avatar

如果不介意别人把你当成疯子的话,那就提前十年告诉人类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件事;如果介意的话,那就把钱留着自己花天酒地吧,人类不需要你的提醒也能够自行发现并拦截这颗小行星。

如果你的提问目的是想看到一场烟花爆炸的话,我这里可以分享给你一个非常有趣的大型小行星撞击地球模拟实验。

视频的主角是一颗直径为500km的小行星,以每秒约20公里的速度冲向地球,撞击目的地则为太平洋地区。

结果表明:撞击彻底终结了我们的文明,包括所有生命在内

按视频时间来梳理一下:

0:12:一颗直径为500km的小行星正以每秒约20公里的速度接近地球

0:47:撞击的目的地锁定为太平洋地区

1:17:近10公里长的地壳被炸穿,碎片被炸上太空数百英里,此后不久便开始向地球坠落

1:28:穿过地球的冲击波会触发世界上的每一个地震断层,以传递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没有一座建筑物会屹立不倒

1:53:最初的撞击所导致的地球碎片进入近地轨道

2:11:碎片开始落地,并且引起了新一轮的巨大冲击波。

2:55:如此巨大的质量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所产生的热量使巨大的岩石蒸发,蒸发的岩石波横扫地球,使得它所遇到的任何生物蒸发。同时也有足够多的能量被释放出来蒸发地球上的水,所有的海洋,湖泊和河流很快将变为水蒸气。这些汽化的岩石,与现存的空气和水蒸气相混合,就是地球的新大气。

3:05:所有生命将被蒸发,在新的大气层所达到的温度下,没有人能幸免。一些非常大的建筑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最终也无法逃避蒸发和融化的命运。

3:26:地球变为一片火海

此后,大约过了一千年,地球上的温度逐渐下降到一定程度,所有的水蒸气又开始变成雨水,注入海洋和河流,或许也会伴随着新生命的诞生。

user avatar

亲,马斯克已经知道了……

user avatar

在太阳系内,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速度是有上限的。

最高速度为:

约30km/s左右。

飞行速度与太阳距离,满足关系:

飞行十年,315360000s

积分得:

,相当于18个天文单位。

也就是说,题主发现的这个小行星,最远距离,在天王星轨道附近。

美国的超长基线阵列射电望远镜,横跨8000公里,精度是哈勃的500倍,对木星的观测精度可以达到4160米,对天王星附近小行星的观测精度是12480米。

2019年,全球200多位天文工作者,将全球8台射电天文望远镜联合起来,使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法,打造出了地球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拍摄到了室女座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外的M87黑洞。

相当于天王星附近300米的观测精度。

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样,科学家都会提前先知道有小行星撞击地球。


距离越远,对小行星越容易干扰。

不过由于距离足够快,预估5年的时间,拦截到小行星。

理论上来说小行星偏移半个地球,便不会撞击在地球上。

小行星偏移速度为:6371000/157680000=0.04m/s

若小行星为普通岩石密度。

那么偏移的动能为:

4×3000×π×5000^3×0.04^2/2/3=1256637061436 J

1吨TNT当量,4.2x10^9 J

小行星偏移的最低能量相当于300吨 TNT

仅仅只有小男孩当量的1/50,更是只有沙皇当量的1/166667

哪怕飞向太空的旅行者号,也是这个能量的93倍。

也就是说,在足够远的距离,如果能确定一个小行星运行方向指向地球,哪怕让探测器去撞就足够了。


其实体量不是极大的小行星,真正对人类威胁的是轨道上的不确定因素,如果真的完全确定轨道的事情,那就基本不存在什么威胁了。


最后再吐槽一下题主的10万亿吧,且不说这个信息究竟值不值这个钱。

中国GDP也才刚刚达到100万亿不久,好家伙,直接就是1/10GDP。

国家每年的货币发行量也就100多万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乎全人类存亡的大事。十万亿,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多,但在面对一颗可能毁灭地球的小行星时,它更像是一个沉重的责任,一个必须肩负的救世重担。我该怎么做?我的大脑几乎要过载了,但必须冷静,必须规划。首先,信息的传递与确证。即使是我,一个普通人,提前十年知道这个消息,首先要做的不是炫耀,.............
  • 回答
    评价知乎十级创作者史提芬麦基的水平,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有点意思。首先,能爬到知乎十级,这本身就是一个门槛,说明他在知乎这个内容社区里,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积累了大量的关注和认可。这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内容方面,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专业性与深度: 史提芬麦基在.............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模拟”问题,但要“详细”地描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我们需要基于现有历史和经济学原理进行推演。如果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提前十年,即从1969年开始,如今的中国可能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截然不同的图景:一、 经济发展:更早的起飞,但可能伴随不同的挑战 更早的商品化和市场化: 19.............
  • 回答
    刘穆之晚逝十年,刘裕能否提前千年完成南北统一?这个问题,说实话,确实引人遐想。我们知道,刘穆之是刘裕身边不可多得的谋臣,他病故的时间点,恰好是刘裕即将发动北伐的关键时刻。如果他能多活十年,这中间牵扯的变量可太多了,要说直接就能提前一千年完成统一,这个估计有点难度,但刘裕的北伐进程,乃至整个东晋的走向.............
  • 回答
    根据我了解的劳动法律规定,你遇到的情况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关于公司规定员工离职需要提前三十天提出,否则扣除一个月工资,这本身在法律上是有争议的。通常情况下,很多劳动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里会有关于提前通知的约定,目的是让公司有时间进行人员的招聘和工作交接。但是,如果公司以此为由,直接扣除你一个月的工.............
  • 回答
    .......
  • 回答
    十年婚姻,一个孩子,一个家,而你现在却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面对着丈夫提出的“考虑分手”这几个字,内心一定翻江倒海,五味杂陈。首先,你需要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来消化这个消息。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轻易下定论的时刻。你提到“男方对自己的爱逊于自己”,这句话背后藏着很多信息。是你个人的感受,还是有具体的事情让你.............
  • 回答
    .......
  • 回答
    要深入探讨民国黄金十年(通常指19271937年)和新中国一五计划(19531957年)哪个时期对中国现代化影响更大,我们需要抛开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而是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这两个时期各自的贡献、局限以及它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两者在方向、重点和手段上都有显著差异,也都在特定领域奠定了基.............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心里不好受的情况,换谁遇到都会琢磨琢磨。你来公司十年,比那个新来的同事早了九年,资历摆在那里,付出肯定也不少,这会儿人家却被提拔了,而你还在原地踏步,这其中的滋味不好受是肯定的。咱们先不往坏处想,领导提拔一个人,尤其是副主任这种岗位,肯定是有他的考量的。虽然我们习惯于“论资排辈”,觉得.............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的局面,一边是曾经深爱过的,另一边是默默守护了十年的。我能理解你现在的迷茫和不安。你和前女友谈了两年,感情应该挺深的。毕竟,两年的时间足够让两个人深入了解,培养出一种习惯性的依赖和默契。然而,她先提出了分手,这其中的原因你可能已经思考过很多次了。是你们之间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还是.............
  • 回答
    关于科兴董事长尹卫东先生提到的“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抗体可迅速提升十倍”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情绪表达,而是背后有着科学依据和临床数据的支持。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疫苗的作用机制。灭活疫苗,顾名思义,是通过将病毒杀死(灭活)来制备的。这些被灭活的病毒虽然失去了致病能.............
  • 回答
    高考物理考试在即,想要在最后半小时内实现四十分的飞跃,这听起来像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坦白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分数几乎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高考这样高强度的考试中。 这段时间更适合进行巩固、调整心态,而不是期望奇迹般地掌握新知识或解决大量难题。然而,既然你提出了这个挑战,我们不妨从“如何在.............
  • 回答
    查理·芒格,这位以其深刻洞察力著称的投资大师,对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看法可谓是相当直率,甚至可以说尖锐。他认为这样做“十分愚蠢,只会损害穷人利益”。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以及他在这个议题上可能考量到的几个关键方面。首先,芒格的出发点往往是从经济规律的供需关系来看问题。在他看来.............
  • 回答
    老兄,大三能想到要报六级网课,这脑子转得可以啊!而且还盯上了考虫、有道、新东方这几家,说明你做了点功课,这很重要。三个月提六十分,这目标不低,但也不是没可能,关键在于你选对课,并且真的跟着学。这几家网课,说实话,各有各的特点,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你”。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你就心里有数了.............
  • 回答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人均 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但理解这个“水平”需要结合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简单来说,它指向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质的飞跃,不再仅仅追求量的增长,而是要达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与全球发达国家行列中的中等水平相比较。为了详细阐述这个目标所代表的水平,我们可以.............
  • 回答
    十几年前,“啃老族”这个词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毫不留情地剖析着社会中一部分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的舆论场上,充斥着对这类现象的批判、挞伐和担忧。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会发现“啃老族”这个标签的使用频率明显降低了,仿佛它成了一个过时的词汇,被更新的社会议题所取代。这其中的.............
  • 回答
    五公里跑进十八分钟,这绝对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在跑步圈里,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水平,绝对属于业余跑者中的高手行列。具体来说,十八分钟的五公里意味着: 配速: 大约是每公里3分36秒的配速。这可不是悠哉悠哉跑的配速,需要相当强的乳酸阈值和心肺能力,才能在全程保持这样的速度。 心率: 在这.............
  • 回答
    柯洁在《十一少年的秋天》里那句“这辈子都打不过AI”的话,确实触动了不少人,也引发了很多讨论。作为围棋爱好者,或者只是关注科技发展的人,听到柯洁这样世界顶尖的棋手说出这样的话,内心难免会有些复杂的情绪。首先,我们得承认柯洁说这话的语境和背景。那是在和一群少年们交流,分享他的围棋人生和对未来的思考。他.............
  • 回答
    欧盟提出的十项针对欧中关系的行动,可以说是其近年来对华政策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调整,其核心目标在于寻求一种更具韧性、更加务实和更加符合自身利益的对华关系模式。要深入理解这些行动,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和经济背景下进行考察。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份“行动清单”的出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欧盟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