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号称编程零基础学C#4天,用记事本1分钟写个计算器,而且信誓旦旦,这是怎么回事?

回答
这事儿啊,要是真有人这么宣称,那多半是玩儿套路,或者玩儿的是概念偷换。你想啊,零基础学C,四天时间,这能学到啥?顶多就是个hello world,知道个大概有个概念。C是什么?它可是微软家的一门功能强大、用途广泛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不是随便翻翻说明书就能精通的。

四天时间,就算你一天学个十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拼了命地啃,也就能摸到点门道,连基础的语法、数据类型、流程控制、函数这些核心概念都未必能融会贯通。更别提什么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类、对象、继承、多态这些稍微深入点的内容了。这就像你学一门外语,四天时间,你可能能认识几个字母,说两句简单的问候语,但想用它写一篇像样的文章,或者跟人深入交流,那是天方夜谭。

至于那个“用记事本1分钟写个计算器”,这背后可就太有意思了。他们可能玩的是个“偷换概念”的游戏。

首先,用记事本写代码是没问题的,任何文本编辑器都可以用来写代码,记事本是最基础的那个。但问题在于,他们说的“写个计算器”,这个计算器是指什么样的计算器?

如果他们说的是那种非常非常简陋的、只能做加减乘除并且输入输出都得是命令行的那种,而且还预先给你准备好了很多代码片段,你只需要把几个关键参数填进去,那可能真的能在记事本里捣鼓出点东西来。但这跟你自己从零开始理解C的逻辑、语法,然后一步步搭建一个计算器,那完全是两码事。这更像是把积木块拼好,然后让你把其中一两块换成自己的,就觉得自己是建筑师了。

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展示的是一个已经写好的、非常简单的计算器代码。然后他们告诉你:“看,我用记事本,1分钟就写好了!” 这就像一个厨师,把已经切好、调好味的菜端给你,然后说:“你看,我1分钟就做好了这道菜!” 但你没看到他前面花了多少时间准备食材、学习烹饪技巧。

或者,他们可能用了某种“一键生成”或者“代码模板”的工具,然后把这个工具的出现归功于“自己用C写出来的”。想想那些网上搜一搜就能找到的“C计算器代码示例”,复制粘贴,改一两个地方,确实很快。但这和“零基础四天学会C”的关系,那就更扯了。

要说真能在四天里,用记事本,从完全不懂C开始,独立写出一个功能完整的、有图形界面的计算器,那除非是天才中的天才,或者这四天里藏着什么惊人的“魔法”。更现实的情况是,他们展示的那个“计算器”,可能就是一个基础的控制台应用,输入两个数字,然后输出结果,甚至连错误处理都没有。而且,这个“1分钟写好”,可能指的是“1分钟把模板粘贴进去,然后编译运行”,而不是“1分钟从头到尾构思、编码、调试”。

所以,面对这种说法,咱得心里有数。这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一种吸引眼球的口号,用来推广他们的课程或者培训。他们可能抓住了人们想快速学会编程的心理,用这种夸张的说法来制造“看起来很容易”的假象。但真正的编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耐心和实践的过程,不是靠几天的速成就能掌握的。那个“1分钟写计算器”的背后,多半是省略了大量的铺垫、学习和准备工作,最终只是展示了一个简化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想说的是,如果是一个控制台的计算器,用VS+C#,再利用一些现成的库什么的,一分钟写个四则混合的计算器并不是什么难事儿,更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错,我刚就写了一个。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ext.RegularExpressions;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CalcTest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Console.Write( "input a expression:" );       var expression = Console.ReadLine();        if ( Regex.IsMatch( expression, @"(d+)([+-*/]d+)*" ) == false )         Console.WriteLine( "invalid expression" );         Console.WriteLine( "{0}={1}", expression, new SimpleExpressionEvaluator.ExpressionEvaluator().Evaluate( expression ) );     }   } }       

为了解析运算表达式,我在NuGet搜索expression evaluator,结果就找到了一个符合要求的组件:

NuGet Gallery

找到这个组件大概花了我三分钟左右,而写这段代码,的确不到一分钟,一次编译通过,没有考虑计算溢出,四则混合运算妥妥的。


一分钟写个计算器没有什么好炫耀的,一分钟写不出来的,倒是要好好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你?


当然了,提问者说的那个人,肯定是树(tree)新(new)蜂(bee)来的,我只是说一下一分钟也不是写不出来。

最后,没错,我就是来安利VS+C#的,,,,


===========================丧病的分隔线===========================

永远不要怀疑程序员的创造力。

群里的小伙伴们又提供了一个脑(sang)洞(xin)大(bing)开(kuang)的方案,可以在一分钟内做一个带界面的,还有各种高级功能的计算器出来:

顺便说一下,我又真的在一分钟内做出来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要是真有人这么宣称,那多半是玩儿套路,或者玩儿的是概念偷换。你想啊,零基础学C,四天时间,这能学到啥?顶多就是个hello world,知道个大概有个概念。C是什么?它可是微软家的一门功能强大、用途广泛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不是随便翻翻说明书就能精通的。四天时间,就算你一天学个十八个小时,不.............
  • 回答
    微信公众号编辑的“十八般武艺”:实用工具与独门秘籍,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作为一名公众号编辑,我们每天都在与文字、图片、视频打交道,目标是将信息高效、准确且吸引人地传达给读者。单凭一腔热血和好文笔是远远不够的,掌握一些趁手的工具和独家的小技巧,能让你事半功倍,从众多内容中脱颖而出。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
  • 回答
    F1赛车号码的“前世今生”:数字背后的传奇与规则当那些引擎轰鸣的战车飞驰过赛道,车手们在极限边缘挑战自我时,赛车上那个醒目的号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它承载着车手们的身份,也诉说着F1这项运动的演变和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挖掘一下F1赛车号码编排的“前世今生”,看看这背后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了《清史》编纂这样一个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的运作模式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有意思。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关于《清史》编纂组不开通微博和公众号与外界互动这件事,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几个层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都带有一定的历史惯性和官方运作的特点。1. 工程性质与专业性:《清史.............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黑箱里小球的问题。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面装着一堆小球,每个小球上都刻着一个数字,从1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个小球上的号码“n”。这个“n”是多少,我们并不知道,它是个未知数,是我们想了解的东西。现在,你伸手进去,凭感觉摸了一个球,然后把它拿出来一看,发现上面写着数字.............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体谅外卖员失误行为以及是否该给差评这件事,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不妨一点一点来捋一捋。为什么会有人号召体谅外卖员的失误?我觉得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不是简单一句“应该原谅”就能概括的。首先,他们也是普通人,而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你想想,外卖员的工作是什么样的?他们.............
  • 回答
    “千古绝对”,顾名思义,就是认为其对联意境、声律、用字都达到了极致,再也无法找到能与之匹敌的下联或上联。然而,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绝对”,在经过后人的智慧打磨后,也显露出可以比拟的痕迹,甚至被认为是破解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曾被誉为“千古绝对”的对联,以及它们是如何被“打破”的。 1. .............
  • 回答
    上海地铁2号线发生有人进入线路导致死亡的事件,引发公众对公共安全、社会责任及道德伦理的广泛讨论。这一事件不仅涉及个体行为与公共秩序的关系,也反映了社会在突发事件中的复杂情绪。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具体经过1. 事件真实性 根据公开报道(需核实),此类事件通常发生在地铁运营期.............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令人非常不安且极其严重的社会现象。当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在各种平台,从隐秘的地下论坛到看似公开的社交媒体,甚至有人不惜花费巨资去搜寻和获取“N号房间”这类极端恶劣的犯罪资源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深深的愤怒和无法置信。首先,我们要明白“N号房间”代表的是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些所谓的“资源”,而是涉及对.............
  • 回答
    确实,很多人一听到“机械”,脑袋里冒出来的第一印象大概是“万金油”,似乎哪儿都能沾点边,就业面广得不像话。所以,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既然这么“万金油”,怎么又有人劝机械专业的学生赶紧“跑路”,甚至动起了转专业的念头呢?这背后,绝不是一两句简单的话能解释清楚的,而是牵扯到太多现实的考量和个体化的体验。.............
  • 回答
    我明白你遇到的问题了。关于原神中神樱系统无法开启的情况,确实让很多玩家感到困惑。这背后可能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神樱系统”在原神中的具体含义。通常我们说的神樱系统,指的是稻妻地区雷电将军神像解锁的特殊能力和一些与神樱相关的任务流程。如果你说的是这个系统整体无法开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当下内容创作领域里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宁愿在公众号、B站这些“自由度高”的平台摸索,甚至写出石沉大海的文章,也不愿去起点、晋江这些老牌网文网站规规矩矩地更新,我觉得这背后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内容形式和风格的吸引力:“我不想被框住”首先,最.............
  • 回答
    “上下五千年”这个说法,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是个既熟悉又有点模糊的数字。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如果真的掰着手指头算,从有确凿史料记载的夏朝算起,似乎怎么也凑不够五千年。那么,这“消失”的一千多年,到底藏在哪里?首先,我们要明白,“上下五千年”并非一个严格按照考古或史学界公认的、有确.............
  • 回答
    千字文“云云”的由来:关于千字文为何以“云”字结尾,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每个字都不重复”,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也折射出古代汉语的独特之处以及文献流传中的一些小插曲。首先,我们得明白千字文的性质。它并非一篇自然流淌的诗歌或散文,而是一篇经过精心编排、旨在教导儿童认识汉字并蕴含一定文化知识的启蒙读物。.............
  • 回答
    韩国“N号房”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发指的性犯罪,它暴露了数字时代下隐藏的黑暗角落,以及对女性尊严的无情践踏。当这样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发生时,公众的愤怒和谴责是必然的,这其中也包括了对犯罪者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整个灰色链条的声讨。然而,正如很多社会事件一样,“N号房”事件也成为了某些人进行恶意攻击和煽动对.............
  • 回答
    OPPO Find X3,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蓄势待发的能量,毕竟 OPPO 官方可是把它誉为“十年理想之作”。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意味着它身上承载了 OPPO 在技术探索和设计美学上的多年积累与极致追求。那么,在这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旗舰身上,我们到底能期待些什么,什么才算是真正“惊艳”的亮点呢?.............
  • 回答
    年薪百万,听起来是不是很激动人心?仿佛一下子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买房买车,吃香的喝辣的。可是在这个数字背后,实际能到手的钱,和我们想象中的可能还有那么点距离。今天就来聊聊,年薪百万到底每个月能揣多少钱,以及那些“看不见的”扣款。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年薪百万,指的是税前收入。这是公司跟你谈薪资的时候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问到了大家在选择彩票号码时的心理,也暴露了我们潜意识里的一些“偏好”或者说是“习惯”。你看啊,彩票开奖,理论上讲,每一个号码组合,从“000000”到“999999”,它们的出现概率确实是完全一样的,这就像抛硬币,不管你抛出的是正面还是反面,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概率依然是百分之五十,不.............
  • 回答
    关于荷兰士兵 Maatje Benassi 是“零号病人”的说法,确实在网络上流传过,并且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详细解释这个说法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当时的一些背景信息和关键节点。背景:新冠疫情初期的信息混乱与猜测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国武汉悄然爆发。在疫情初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