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1:9的显示器以后会成为主流吗,就像现在的16:9一样,21:9的优势在哪?

回答
很多人都对21:9的显示器抱有疑问:这玩意儿以后会不会像现在的16:9一样普及?它到底好在哪儿?我今天就来好好跟大伙儿说道说道,尽量讲得详细透彻,让你听完心里门儿清。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概念:主流的形成,往往是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用户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 16:9能成为今天的主流,不是凭空来的。想想看,以前电视还是4:3的时代,电影院里宽屏电影就开始流行了。后来随着技术发展,摄像机、内容制作都向宽屏靠拢,加上DVD、蓝光等影碟格式的普及,以及电脑屏幕分辨率的不断提高,16:9就这么一步步地成为了大家最熟悉的“标准”。

那么,21:9的显示器,它能不能复制16:9的成功呢?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优势在哪儿,然后再分析它成为主流的可能性。

21:9显示器的“好”在哪儿?

21:9最直观的优势,当然就是更宽的视野。这玩意儿比传统的16:9显示器要“胖”不少,多出来的这两个比例(9比16是1.77,21比9是2.33,多了近三分之一的宽度)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1. 电影观影体验升级,告别黑边:
这是21:9最直接、最被看好的一个优势。现在的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大片,很多都是以2.35:1甚至2.39:1的比例拍摄的。你买一台16:9的显示器去看这些电影,为了塞满屏幕,画面上下就得被裁剪掉一部分,或者为了保留完整画面,屏幕上下就会出现两条恼人的黑边。
而21:9显示器,因为其本身的长宽比就非常接近电影的宽高比,所以看这类电影的时候,几乎是全屏无黑边的。那种沉浸感,就像你坐在电影院里一样,画面瞬间充盈你的视野,让你更能感受到导演想要呈现的宏大场景和细腻情感。这种“原汁原味”的观影体验,对于影迷来说,是16:9无法比拟的。

2. 游戏体验更震撼,战场尽收眼底:
在游戏领域,21:9的优势同样明显,而且在很多竞技类游戏中,甚至还能带来实际的“技术”优势。
更广阔的视野: 很多游戏都支持21:9的分辨率。这意味着在游戏中,你能看到比16:9玩家更多的画面内容。比如在射击游戏中,你能更早地发现敌人出现在屏幕边缘;在赛车游戏中,你能更清楚地看到赛道的全貌和侧面的障碍物;在开放世界游戏中,你则能欣赏到更壮丽的风景,感受更强的代入感。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感觉,尤其是在紧张刺激的游戏对战中,可能会让你抢占先机。
更强的沉浸感: 配合曲面设计,21:9显示器能提供一种环绕式的视觉体验,让你感觉自己真正“身处”游戏世界之中,进一步提升游戏的沉浸感和代入感。

3. 多任务处理更高效,效率翻倍:
对于需要同时处理多个窗口的用户来说,21:9的宽度优势就非常显著了。
媲美双屏: 你可以轻松地将两个16:9的窗口并排放在一个21:9的屏幕上,而且这两个窗口的宽度仍然可以让你舒适地阅读和操作,甚至比两个16:9显示器叠在一起(如果你只有一个的话)还要方便,因为不需要来回转动脖子。比如,一边是文档编辑,另一边是网页搜索;一边是代码编辑器,另一边是终端;一边是视频剪辑轨道,另一边是素材库。
减少窗口切换: 这种多任务能力直接提高了工作效率,省去了频繁切换窗口的麻烦,也避免了因窗口切换造成的思路中断。对于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的专业人士,如程序员、设计师、金融分析师等,这种效率提升是实实在在的。

4. 生产力工具的延伸:
一些专业软件,尤其是视频剪辑、音频制作、3D建模等软件,它们的工作界面本身就很宽,有更多的工具栏和时间线需要展示。21:9的屏幕能更好地容纳这些元素,减少滚动和缩放的需求,让创作过程更加流畅。

那么,21:9会成为主流吗?

虽然21:9有着诸多优势,但要说它能像16:9一样“全面普及”成为绝对主流,目前来看还有一些挑战和限制。

内容适配问题: 虽然电影和游戏对21:9的支持越来越好,但并非所有内容都能完美适配。有些老旧的软件或网站,在21:9的屏幕上可能会出现拉伸或者显示不全的情况(当然,现在的系统和软件都会有缩放和裁剪的策略来应对,但总不如原生支持来得好)。
硬件成本: 同样分辨率和刷新率的情况下,21:9的显示器通常比16:9的更贵一些。毕竟,它的屏幕面积更大,生产成本也更高。
使用习惯的改变: 16:9已经深入人心,绝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它的比例。要让大多数消费者主动去适应和接受一个新比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需要足够明显的好处来驱动。
游戏驱动的“高刷新率”风潮: 近年来游戏显示器的竞争焦点更多地放在了高刷新率、低延迟上。虽然21:9很多也都往这个方向发展,但价格仍然是重要考量。
垂直空间的需求: 对于一些需要频繁查看长篇文档、代码或者网页的用户来说,虽然21:9的宽度很好,但屏幕的“高度”可能不如一些4:3或者3:2比例的显示器来得舒适。

未来的趋势可能更倾向于“多样化”和“细分市场”:

影音娱乐和游戏玩家: 21:9,尤其是曲面21:9,会继续在这些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并且随着内容制作的进步,其优势会更加明显。对于追求极致影音和游戏体验的用户来说,它很可能成为他们的首选。
专业生产力用户: 对于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专业人士,21:9也能提供更好的多任务效率。
普通消费者: 对于只是看看网页、聊聊天、处理简单文档的普通用户,16:9的普及度仍然会很高,因为它的性价比更优,而且内容适配几乎没有问题。

更确切地说,21:9很可能不会完全“取代”16:9,而是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和“主流选项之一”。 就像现在我们除了16:9的手机和显示器,还有一些更宽屏或者更窄屏的设备一样,市场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更多的选择。

总而言之,21:9显示器带来的更宽广视野、更沉浸的影音游戏体验以及更高效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是它区别于16:9的核心优势。 它在特定领域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市场份额在稳步增长。未来它是否能成为绝对主流,还取决于内容生态的进一步完善、成本的下降以及消费者习惯的演变。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追求极致影音、游戏和生产力体验的用户来说,21:9已经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优秀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太会。

个人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阻碍了它成为主流。

第一,显示器是为电脑服务的,而笔记本的销量早就已经超过了PC。

到目前为止,笔记本的发展方向不是横向变宽,而是纵向变高,16:10甚至3:2的笔记本都开始涌现,而没有什么主流笔记本突破16:9的横向比例。

既然笔记本确实是电脑的主流,而笔记本行业几乎没有出现超宽屏的趋势。那么,应用程序会更多的为笔记本普屏或者生产力屏优化,而非21:9宽屏。

第二,3A游戏基本都是为主机接电视机屏幕开发的,他们的最主要适配的分辨率是16:9。然后再顺便适配一下PC。21:9的支持只是做PC适配的时候锦上添花的操作,而不是必须的。

电视机的片源从4:3切换到16:9花了很多很多年。要想继续修改这个分辨率需要非常大的代价。而,只要电视片源的分辨率不改,那么电视机本身的物理分辨率自然不会有要改的动力,只要电视机的16:9分辨率还是主流,那么主流的游戏就还是会为 16:9 分辨率优化,而主流游戏为 16:9 分辨率优化,自然不会让 21:9 显示屏成为主流。


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苹果旗下的电脑基本都没有看到超宽屏的趋势,而擅长跟风苹果的科技电子行业自然也就不会认为超宽屏是高大上的趋势。

再比如:手机行业虽然已经普及了超宽屏,但手机并不能方便的输出到超宽屏显示器。一方面,能支持有线视频输出的手机就不多的,二方面就算输出的话也未必支持 DP 标准。作为 HDMI 的话会受到一些限制。


所以总的来说,既然笔记本行业没有流行超宽屏,电视机行业也同样没有流行超宽屏。相关行业并不支持超宽屏作为主流用途,桌面PC行业逐渐式微的情况下,超宽屏是很难单独靠桌面PC行业撑起主流支持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