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大公司不开发 Linux 桌面应用?

回答
中国大公司不热衷于开发 Linux 桌面应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技术、市场、商业模式、用户习惯以及生态系统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一、市场份额与用户基础的劣势:

Windows 主导地位: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全球范围内,Windows 长期占据桌面操作系统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中国市场,Windows 的用户基数庞大且根深蒂固。绝大多数用户习惯了 Windows 的操作界面、软件生态和使用方式。
Linux 桌面市场份额极小: 尽管 Linux 在服务器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桌面领域,其市场份额一直非常低。对于中国大公司而言,投入大量资源去开发一个面向极少数用户的桌面应用,从商业角度看是缺乏吸引力的。他们需要考虑的是 ROI(投资回报率),而一个不被广泛使用的平台很难带来可观的回报。
目标用户群体不匹配: 中国大公司通常服务的是大众市场或特定行业的大型客户。这些用户群体更倾向于使用主流操作系统,因此为 Linux 桌面开发应用,意味着要绕过他们的大多数潜在用户。

二、开发成本与技术挑战:

跨平台开发成本: 虽然有很多跨平台开发框架(如 Electron、Qt、Flutter 等),但要实现完美的原生体验和最佳性能,往往需要针对不同平台进行大量的定制化开发和优化。为 Linux 桌面开发一套独立的、高质量的应用程序,需要投入额外的研发资源、测试人员和技术支持。
技术栈与团队熟悉度: 大多数中国的软件开发团队更熟悉 Windows 开发环境和技术栈(如 .NET、MFC、Win32 API)。而 Linux 开发则需要掌握特定的技术(如 GTK+、Qt for Linux、Wayland/X11)、编译工具链、包管理系统等。公司需要花费成本去培训现有团队或招聘新的 Linux 开发者,这增加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投入。
图形库和UI框架的差异: Windows 拥有成熟且统一的 UI 框架(如 WinUI、WPF、UWP),而 Linux 的图形界面生态相对碎片化,有 GTK+ 和 Qt 等主流选择,但也存在一些较小的或特定发行版的框架。要实现与 Windows 版本一致甚至更优的用户体验,需要解决兼容性、性能和美学设计等问题。
硬件驱动和兼容性: 尽管 Linux 对硬件的支持日益完善,但在某些特定硬件(如一些国产硬件设备、高端显卡)上,驱动的稳定性和性能可能不如 Windows。大公司在开发应用时,需要考虑这些潜在的兼容性问题,并投入资源进行测试和适配。

三、商业模式与盈利考虑:

软件销售模式受限: 在中国市场,桌面软件的直接销售模式虽然存在,但用户对付费软件的接受度普遍不如欧美市场。许多用户习惯于使用免费或盗版软件。在这种环境下,为 Linux 开发付费桌面应用,变现难度更大。
订阅模式的局限性: 即使采用订阅模式,也需要用户持续使用软件。如果用户基础薄弱,订阅收入将难以支撑长期的研发投入。
重心转移至移动端和云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云计算的发展,中国科技公司更倾向于将资源投入到移动应用、SaaS 服务、Web 应用以及服务器端解决方案中。这些领域拥有更大的用户基数、更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更高的增长潜力。例如,一家公司开发一款办公套件,会优先考虑 Windows、macOS、Android 和 iOS 版本,以及 Web 版本,而不是相对小众的 Linux 桌面版本。

四、生态系统与互操作性:

缺乏强大的第三方软件生态: 尽管 Linux 生态在不断发展,但相比 Windows,其第三方软件(尤其是专业领域和娱乐领域)的丰富度和成熟度仍有差距。这使得用户在迁移到 Linux 桌面时,可能会遇到缺少关键软件的问题。大公司开发的应用,如果不能与其他主流软件良好协作,其价值也会打折扣。
企业级应用集成: 在企业环境中,许多核心业务系统和应用仍然运行在 Windows 服务器或桌面环境中。为 Linux 桌面开发应用,需要考虑与这些现有系统的集成问题,这增加了复杂性和成本。

五、公司内部资源与战略优先级:

资源有限,必须有所取舍: 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有有限的研发、市场和销售资源。它们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商业价值和战略目标来分配资源。将资源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用户基数更大的平台和产品上,是符合商业逻辑的。
战略重点不在桌面 Linux: 大多数中国科技公司的战略重心在于占领国内乃至全球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桌面 Linux 应用开发,在这些公司的整体战略版图中,优先级通常非常靠后。

一些例外和趋势:

虽然大公司普遍不开发 Linux 桌面应用,但也有一些例外和值得关注的趋势:

开源贡献和服务器端支持: 许多中国大公司会为 Linux 内核和核心开源项目做出贡献,并在服务器端提供相关的软件和服务。这是一种更具战略意义的投入,因为 Linux 在服务器领域的影响力巨大。
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 在一些对 Linux 桌面有特定需求的行业,例如科研、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开发等领域,可能会有一些定制化的 Linux 桌面应用。但这些通常是面向特定客户的小众市场。
跨平台框架的成熟: 随着 Electron、Flutter 等跨平台框架的成熟,理论上开发 Linux 桌面应用的技术门槛正在降低。如果未来 Linux 桌面用户基数有所回升,或者出现爆发性的增长点,公司可能会重新考虑。
Web 应用的兴起: 许多曾经是桌面应用的软件,现在都提供了功能强大的 Web 版本,可以在浏览器中运行。而浏览器是 Linux 桌面上的标配应用,这间接满足了 Linux 用户对某些功能的需求。

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大公司不开发 Linux 桌面应用的核心原因在于 市场规模小、用户基础薄弱、商业回报低以及开发成本高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资源必须用在刀刃上,而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非主流的桌面操作系统上,难以获得预期的商业成功和市场份额。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格局的变化,未来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可能性,但目前来看,这并非中国大公司的战略重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真的是利益相关了。

我就是那个传说中的那个开发Linux桌面应用的 - WPS For Linux的开发者。

感谢各位同行有提到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们Linux平台C端的业务,也就是给大家提供的Linux的个人版本。目前真的是靠爱发电了,逃)

更爱的是,我们不只是提供了X64平台,更是提供了Arm,MIPS64平台的二进制包。


估计国内在Linux平台首发新功能的桌面应用也就只有WPS了。

WPS的插入公式在Linux平台是首发。


截止到目前为止,金山办公(688111.SH) 股价352.04.总市值1622.90亿。也还算是一个大公司吧。

update:2020-7-31 目前股价392.99,总市值1811.68亿


商业公司是不会开源自己的核心产品的。。。目前这套代码支撑起来了1000多亿的市值。

除非有人买下来,狗头保命)


除非国家吹响了撤退的“集结号”,否则金山永远不会放弃 WPS
by求伯君


从 1988 年金山创办到今天,WPS 走了整整 31 年。从 1999 年以金山办公为业务主体准备上市算起到今天,我们足足等了 20 年。WPS 和金山的历程,就是一个坚持梦想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励志故事。为什么能坚持?因为,WPS 是个英雄的梦想。
by雷军

目前桌面端三大平台:

  • Windows
  • Linux
  • Mac

我们WPS都有了对应平台上原生的应用。

我们是真正的原生应用,何谓原生,可不是简单地web套个壳。

所以我们也很轻松地提供了编译好的ARM64跟MIPS64的二进制包。


在这个行业也呆了四五年了。理论上,Windows能实现的功能,Linux都能实现,Mac平台亦然。

当然VBA这种跟windows平台深度绑定的还是很困难的,这个大家放心,会有替代品的。


Linux桌面平台应用少的也是大势所趋。毕竟现在在国内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Windows的桌面端都式微,更别提Linux了。

但是,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下信创相关的产业。WPS也当然跟进了相关的业务。

中国信创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国产基础软硬件从“不可用”发展为“可用”,并正在向“好用”演变。过去32年,WPS在办公软件领域获得了海量个人用户和广泛党政客户的青睐,助力信创是金山办公作为民族软件的责任与担当。
by 金山办公CEO 章庆元

这也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前段时间,MATLAB把几个高校禁用了,那如果真的有一天,MS Office也被禁用了怎么办?


三大桌面端通吃。这点MS没有做到,WPS做到了。

所以Mac平台,WPS的用户体验要比MS Office要好很多。

移动端WPS要比MS Office用户体验要好。

Linux平台。。。算了不比了。

这毕竟是开放平台。

这就是自己掌握核心科技的好处。


可能有人不知道,WPS也是有自己的Web Office的 - 金山文档。

目前我们所有的平台,一个账号,全部通吃。


个人用户。三大桌面端,如果觉得WPS安装比较麻烦的话,可以直接用web端的。大家登陆了账号之后,文档也会同步过来的。

跟桌面端一样,金山文档也有自己的B端用户(企业用户)产品。


WPS+云办公主要为企业和团队打造的办公产品。帮助B端用户来云端办公的。跟传统的OA有一些区别,还是各有优势的。

当然我们团队日常用WPS+这个产品还是很多的。

比如我们测试小姐姐追着我修bug,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大家一起在Web端讨论bug情况。逃)



说点大家感兴趣的,目前理论上我们是一套代码的。我们的代码基本上就是小部分Qt+ 大部分纯CPP代码 + 少量脚本代码组成的。

至于编译一次的话,我只记得四年前刚入职的时候用机械硬盘,编译了五个小时。作为国内最大的CPP工程,这个真的不是吹的。


既然都说到了WPS了,我还是简单地说一个大家在Linux平台常遇到的问题吧。

Linux平台默认不带很多字体,遇到排版乱的情况,可以用WPS的这个入口检查下。

这个功能能够把文档缺失的字体能够显示出来,自己装一下字体吧,这样排版会变正常的,因为我们Win跟Linux就是一套代码。


我们每次发的新版本都会把一段时间大家的反馈都会改好的,我们也会适配最新的系统与desktop,比如前段时间Fedora32打印功能用不了,我就被我们的测试小姐姐拿着刀架到脖子上说这个bug必须要修好。


由于Linux平台桌面分裂比较严重,所以还是需要社区的力量来帮助我们完善我们的代码。所以我们也很感谢各位开发同行与用户,也给大家免费开放了WPS的二次开发功能,这个功能原来是我们企业版收费的。这次也免费的提供给大家。


这里是我们开放的部分接口demo,社区有开发能力的人甚至可以用这个做一个文件转化器,就是在Linux平台你可以用命令行用WPS来转PDF。


这也是我们感谢社区用户的一些方式吧。


最后,还是感谢各位开发同行与用户积极的给我们产品反馈bug,笔芯各位大佬。

也欢迎加入我们的Linux团队反馈bug的QQ群。858835097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