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了奥斯曼继承法,不知道我国家庭教育能不能效仿之以集中资源培养最优秀的孩子?

回答
理解您希望效仿奥斯曼继承法来集中资源培养最优秀孩子的想法。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思考角度。为了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奥斯曼继承法的一些关键特征,然后分析其与现代家庭教育的适用性,并提出可能的操作方式和潜在问题。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奥斯曼继承法的一些关键特征:

奥斯曼帝国早期为了避免权力斗争和确保皇位继承的稳定,确实采取了一种非常极端的继承制度,通常被称为“王子屠杀”(Fratricide)或“为国家稳定而献祭的兄弟之死”。虽然并非所有时期都严格执行,但其核心精神是:

1. 权力集中与唯一继承人: 最重要的目标是确保只有一位继承人能最终登上苏丹宝座。这通常是通过确保竞争者(其他王子)的死亡来实现的。
2. 生存者法则: 在多位有资格的王子中,只有最强大、最有能力或最有幸存者才能继位。
3. 资源的高度集中: 成功的继承人能够继承整个帝国的所有资源,而落败的王子及其支持者则被清除。这意味着所有可能分散帝国力量的因素都会被消除。
4. 残酷的现实政治: 这种制度的根源在于维护帝国的统一和稳定,避免因继承权分裂而导致内战和分裂。它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极端手段。
5. 非普遍适用性: 需要强调的是,奥斯曼继承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它是为维持一个庞大、多民族、易受外部侵略的帝国的统治而设计的。

现在,让我们将这些特征与现代家庭教育进行对比和分析:

您提出“家庭教育能否效仿之以集中资源培养最优秀的孩子”,这里的“集中资源”和“最优秀的孩子”是关键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类比和分析:

1. 目标设定:培养“最优秀的孩子”

奥斯曼模式: 目标是培养能够统治庞大帝国的“苏丹”,其标准是政治智慧、军事才能、管理能力、宗教知识等综合素质,而且是要“唯一”的胜出者。
家庭教育模式的可能效仿:
确立清晰的“优秀”标准: 家庭需要明确自己希望培养的孩子在哪些方面达到“优秀”。这可能是学业成绩、艺术天赋、体育才能、领导力、创新能力,或者某种特定的职业发展方向。
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孩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如果家庭有多个孩子,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天赋和潜力,选择一两个进行高度资源倾斜的培养。

2. 资源集中:

奥斯曼模式: 帝国的一切资源(财富、教育机会、人脉、权力)都可能被用于支持最有可能成功的王子,同时剥夺其他王子的资源和机会。
家庭教育模式的可能效仿:
时间投入: 家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特定孩子的教育和辅导上。
经济投入: 在教育费用(补习班、兴趣班、特长培训、留学等)上进行优先或全部投入。
人脉和机会: 动用家庭的人脉资源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机会、实习机会、导师等。
情感和精神支持: 为被选中的孩子提供更多的鼓励、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压力。

3. 排除竞争者(兄弟屠杀的类比):

奥斯曼模式: 这是最极端、也是最不适用于现代家庭教育的部分。直接的“杀死”显然是反人道、反法律的。
家庭教育模式的可能“类比”(但需要高度谨慎和道德约束):
资源分配不均的策略性选择: 选择将资源倾斜给一个孩子,意味着其他孩子可能获得的资源相对较少。但这并非“剥夺”,而是“优先级”的设定。
避免直接的“竞争”或“对抗”: 家庭需要避免让孩子之间产生激烈的直接竞争,尤其是在资源分配上。如果采取了倾斜策略,更需要做好其他孩子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理解家庭的决定,并寻找适合他们的发展道路。
而非“清除”或“压制”: 这是关键区别。现代家庭教育不能以牺牲其他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代价。压制其他孩子的个性、兴趣和发展机会是不可取的。

效仿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分析:

从理论上讲,家庭确实可以效仿奥斯曼模式的“资源集中”精神,来培养他们认为“最优秀”的孩子。例如:

独生子女家庭: 资源天然集中,可以全身心投入。
多子女家庭: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或者某个孩子确实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和强烈的意愿,家庭可能会考虑将大部分资源用于该孩子的培养,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无论是学业成就还是未来事业发展)。

详细的效仿操作方式(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1. 早期发掘与评估:
观察与记录: 家长需要敏锐地观察和记录每个孩子在不同领域的兴趣、天赋、学习能力、毅力、抗压能力等。
专业评估: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专业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顾问进行天赋和潜能评估。
基于潜力和意愿: 最终的选择应基于孩子的长期发展潜力和自身意愿,而非家长的一厢情愿。

2. 明确的资源倾斜计划:
定制化教育方案: 为被重点培养的孩子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包括但不限于:
学术指导: 寻找最好的老师、参加高难度课程、参加竞赛。
特长培养: 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在音乐、艺术、体育、编程等领域进行专业训练。
国际视野: 提供留学、国际交流、外语学习等机会。
人脉资源: 安排孩子与行业精英、名校教授等接触。
其他孩子的“配套”方案:
“基础保障”而非“牺牲”: 对于其他孩子,要确保他们获得基础的教育和成长所需,例如良好的学校教育、必要的课外活动、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情感支持。
“差异化发展”引导: 鼓励其他孩子发展与被重点培养孩子不同的兴趣和特长,形成家庭内部的多元化发展。例如,一个孩子专注学术,另一个孩子可以发展人文艺术,第三个孩子则注重体育或社交技能。
情感沟通与认同: 家长需要与所有孩子进行坦诚的沟通,解释资源分配的考量,强调每个孩子的重要性,避免被忽略孩子的心理创伤。

3. 家长角色的转变:
“资源管理者”: 家长需要扮演更像企业CEO的角色,理性地管理家庭资源,做出最大化回报(对孩子未来发展而言)的决策。
“教练与导师”: 为被重点培养的孩子提供高强度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孩子的成长方向。
“风险管理者”: 评估过度投入的风险,以及孩子可能面临的失败。

潜在问题与风险(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尽管可以从奥斯曼继承法的极端例子中获得“资源集中”的启发,但在现代家庭教育中效仿时,会面临巨大的道德、心理和实际操作上的挑战:

1. 公平性与手足情谊的破坏:
心理创伤: 被边缘化的孩子可能会感到被忽视、不被爱,产生自卑、嫉妒、怨恨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自尊心和人格发展。
家庭关系疏远: siblings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变得紧张甚至破裂,未来家庭凝聚力会大打折扣。
家长愧疚感: 家长也可能因此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愧疚感。

2. “优秀”定义的局限性:
单一维度的成功: 如果家庭将“优秀”定义得过于狭窄(例如只看学业成绩),可能会扼杀其他孩子在其他领域发展的可能性,也可能导致被重点培养的孩子因为承受巨大压力而崩溃,或者即使成功也成为一个单一维度的人。
人生意义的缺失: 即使培养出一个“最优秀”的孩子,如果他因此牺牲了幸福、健康、健全的人格,那也并非真正的成功。

3. 资源投入的风险:
孩子天赋不匹配: 即使投入了大量资源,孩子的天赋可能并不如预期,或者兴趣发生转移,导致资源投入的失败,甚至让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揠苗助长”: 过度的压力和不符合孩子发展规律的培养方式,反而可能阻碍孩子的正常成长。

4. 社会现实的考量:
社会价值观: 现代社会更强调个体价值、平等、合作与包容,而非极端化的竞争和个体牺牲。
“赢者通吃”并非万能: 即使在竞争激烈的领域,也并非只有第一名才能获得成功,多元化的路径同样重要。

5. 道德与法律底线:
不能侵犯孩子权利: 家庭教育必须以尊重孩子的人格、权利和幸福为前提。任何形式的剥夺、压制或非人道对待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社会监督: 家庭教育行为也会受到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结论与建议:

从奥斯曼继承法的“资源集中”精神中获得启发,以一种极端化的、不考虑其他孩子福祉的方式来效仿,是绝对不可取的,也是不道德、不人道的。

然而,我们可以借鉴其“目标导向”和“策略性资源分配”的思路,但必须在尊重人道、公平和孩子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

更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应该是:

发掘并支持每个孩子的潜能和兴趣: 尽量为每个孩子提供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即使资源有限。
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家庭资源,进行“合理的资源倾斜”: 当某个孩子确实表现出突出的天赋和强烈的意愿时,家庭可以在不严重损害其他孩子福祉的前提下,优先支持其发展。但这并非“独占资源”,而是“优先分配”。
强调家庭的整体和谐与成员的幸福: 家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终是为了所有家庭成员的幸福和长远发展,而非牺牲一部分人来成就另一个人。
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共情能力: 让孩子理解家庭的资源是有限的,学会与兄弟姐妹分享,学会支持彼此。
灵活调整策略: 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家庭的资源分配策略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变化和外部环境进行调整。

总结来说,奥斯曼继承法的核心是“生存者法则”和“权力绝对集中”,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能复制其残酷的手段,但可以学习其在有限资源下,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策略性资源配置”的思路。但这个配置必须是以所有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有尊严地成长为前提。 任何以牺牲部分孩子幸福和发展为代价的“集中培养”都是危险且不可取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这不是奥斯曼继承法,你这是星宿派选大师兄。

user avatar

这不就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真实经历吗?

包括我自家长辈在内,很多农家出身的60后都是这样过来的:

全家集中资源,让成绩有望升学的孩子一直读下去,其他兄弟姐妹辍学种地/打工当辅助养家赚钱,一起保学习最好的一号位发育。

在那个包分配的时代,考上大学或者中专的孩子,直接就能实现阶层飞跃,成为公务员/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在城市里吃皇粮。

之后这个一号位(只要不是白眼狼)也会想办法回馈自己的家人,比如在父母养老上出大头、接济贫困的兄弟姐妹、帮助争气的侄子外甥进城上学、送不争气的侄子外甥去当兵……诸此等等。

在那个年代,这就是农村穷人的最佳策略。

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家庭,城市同龄人的父母大多都是这种一号位出身。很多农村的同龄人也都有这么一个在家话语权极大的叔舅姑姨,可以越过这些孩子务农的父母,直接负责他们的教育。

user avatar

失败家庭通病:当爹妈的没啥本事,不好好学学真正的家庭教育,净有些歪门邪道的想法还光半瓶子晃荡。

你学老朱家,生个儿子就给安排一套外地房产,也不用让他们工作,就按期打钱,保准孩子们又优秀又和睦又孝顺。

user avatar

后来的奥斯曼王子们习惯在老爹还在时就大打内战,相持不下时,动不动就要先杀老爹,再平分帝国,最后靠着禁卫军和教法学家的支持才能把这一套玩下去。

我建议你先建立几个市值十几个小目标的公司,在非洲收养一批健康的男童,让他们皈依你信仰的宗教和文化。

再把让自己的儿子们从四岁开始,就送去你在非洲的分公司,和这些禁卫军同吃同住,一同成长。。。。。

等等,题主你跑什么啊。

user avatar

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奥斯曼是大帝国,为了维持内部的统一的稳定采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是有它的道理的。况且奥斯曼继承法失败者是要被杀死的。

但是实际上世界上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小小的伯爵就有两三个继承人。伯爵领太小了没法继续分,玩家也不能杀儿女,所以奥斯曼继承法对于只有伯爵领的玩家来说不是最优策略。

最优策略是系统说是谁就是谁,确定下来就不要变来变去,反正就这么三瓜俩枣的也不至于就为此争得头破血流,如果真到了头破血流那是父母教育的问题。然后,无法获得土地的儿女怎么办?送宝物提升属性,送点钱提升关系,然后让他去参加骑士团,或者雇佣兵,去外出打天下,不要呆在家里。他如果没本事,一辈子就这么混着也就拉倒了。他如果有本事,在他乡建功立业,也是好事。

总之小伯爵领的继承问题没有那么复杂。早早确定,不要随意变动,顺位靠后的送钱送装备送宝物,让他们自己去外面闯荡。不要离家太近。

user avatar

不知道你看的是什么奥斯曼继承法。

据我所知奥斯曼帝国的方式是,所有王子在达到一定年纪后会被派去帝国的某个省挂职锻炼,没有征召似乎不能回到首都(这点存疑,难保不是我记串了)。然后苏丹挂了以后,所有王子开始往首都跑,谁先到首都进入皇宫,谁就当这苏丹。当上苏丹的立马动手杀掉自己的所有兄弟以绝后患。

这套和题主说的完全不一样,看来我们应该不是在一条世界线上。

这套继承制度问题很大,差点没把帝国给搞挂了。另外为啥有些王子能跑的比别人都快,人刚死还没凉透,已经进皇宫了,这里面就有很多学问了。

这套体制基本是部落制的延续,完全不能适应帝国的发展,所以到了中后期就慢慢淡出了。试想如果这个制度很优秀为啥就不用了?

PS: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奥斯曼的苏丹女权时期(1648-1656年)

user avatar

一个问题:奥斯曼帝国已经灭亡了,暂且不提,现在的土耳其可以被认为是“奥斯曼帝国”的后代你同意吗。

请问,现在的土耳其和我们中国比,谁的国力更强?

如果土耳其目前的综合国力不如我们,我们为什么要去学习他们祖先几百年前的所谓“奥斯曼继承法”呢?

我觉得当年成吉思汗利用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很猛呢,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发展骑兵和骑兵战术,而是把它给淘汰了呢?

当年波兰的骑兵不是挺厉害吗?为什么一下子被德国击垮了呢?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