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未来的房价会变成白菜价吗?

回答
“未来的房价会变成白菜价吗?”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它触及了许多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影响房价的各种复杂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推演。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白菜价”的含义。 “白菜价”通常用来形容某件物品的价格极其低廉,甚至低到可以随意购买的地步。在今天的中国语境下,与高高在上的房价相比,白菜价的房子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么,房价为什么会变成“白菜价”呢?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出现一些根本性的、颠覆性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

一、 供给端的极端充裕(房子多到卖不完):

大规模、持续性的过量供给: 要让房价跌至白菜价,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房子供给远远超过需求。这需要以下几种情况同时发生:
政府主导的巨量住房建设: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政府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强力推动,大规模、系统性地建设大量的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并且数量远超市场实际需求,是有可能压低整体房价的。例如,在一些福利制度非常完善的国家,政府会提供大量的公共住房,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市场需求,也制约了私有住房的涨价空间。
房地产开发商的极端“自救”或政策导向: 如果房地产行业出现极端低迷,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不惜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抛售房产,那么短期内可能出现局部性的“白菜价”。但这种情况很难持续,因为开发商也需要盈利才能生存。
城镇化进程的逆转或停滞: 城镇化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大幅放缓甚至出现人口倒流(例如年轻人大量返乡,城市人口减少),那么对住房的需求自然会下降,这可能导致房价下跌。
人口结构的剧变: 如果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上升,出生率持续低迷,导致总人口负增长,并且这种趋势长期持续,那么住房的整体需求会显著减少。
土地供应的极大放松: 土地是房地产的基石。如果政府大规模放出闲置土地,或者允许城市边缘的大量未开发区域进行建设,理论上会增加住房供给,对房价产生压制作用。但考虑到中国的土地公有制和城市规划,这种大规模、不受限制的土地供应可能性较低。

二、 需求端的急剧萎缩(没人要房子):

居民收入的严重下降: 如果未来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停滞,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下滑,甚至出现普遍性的贫困,那么人们将无力购买住房,需求自然消失。但“白菜价”暗示的不是购买力下降导致的价格低迷,而是供过于求,价格合理到可以随意买。
居住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如果社会普遍接受租房、共享居住等模式,对拥有自有住房的需求大幅降低,那么对商品房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这是一种长期的社会文化变迁。
政策导向的重大调整: 如果政府出台强力政策,例如大幅提高持有成本(如房产税、空置税等),或者鼓励租房市场,压制投资性需求,甚至对购房行为进行严格限制,都可能导致市场需求下降。
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 严重的经济危机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普遍下跌,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也可能遭受重创。但“白菜价”通常不是因为危机短暂的崩溃,而是因为持续的供需失衡。

三、 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的属性被极大削弱:

资本市场的其他投资渠道更加吸引人: 如果未来有其他比房地产更稳定、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出现,例如科技创新带来巨额回报,或者金融产品风险极低且收益丰厚,那么大量的资金会从房地产市场流出,导致需求下降。
“房住不炒”政策的长期、强力执行: 如果国家能够长期坚持并有效执行“房住不炒”的定位,遏制住房地产的投资属性,使其回归居住属性,那么投机性需求就会消失,房价上涨的动力也会大大减弱。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房价变成“白菜价”需要一系列极其极端且相互关联的条件同时满足。

目前来看,中国房价不太可能变成“白菜价”的原因有很多:

1. 人口基数大,刚需依然存在: 尽管生育率下降,但中国人口基数仍然庞大,城镇化仍在继续,刚性住房需求依然存在。
2. 土地成本高且供应受限: 中国的土地资源是稀缺的,大部分城市中心区域的土地供应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土地成本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城镇化进程的惯性: 即使速度放缓,城镇化也还在推进,这依然会带来对住房的需求。
4. 金融属性和社会属性: 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居民的购房意愿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有房才有家”的社会观念和将其作为财富保值增值手段的心理驱动。
5. 政府的稳定和发展目标: 房价的大幅下跌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和社会不稳定,政府通常会采取措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虽然会控制上涨过快,但也不希望其“崩盘”或跌至“白菜价”。
6. 城市化和区域分化: 即使整体房价下跌,一线城市、核心城市的需求和价值依然会比二三线甚至县城城市更具韧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房价会永远上涨,或者会一直保持在高位。 未来房价的走向更可能是:

区域分化加剧: 一线城市、人口流入多的城市,由于需求相对稳定,房价可能保持相对坚挺,甚至在某些时期会有小幅上涨。而人口流出、经济不发达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则可能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部分区域可能出现明显的下跌。
租赁市场的重要性提升: 随着政策导向的调整,租赁住房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租金水平可能会相对稳定或温和上涨。
持有成本的增加: 如前所述,房产税等持有成本的增加,会削弱房产的投资吸引力,也可能对房价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市场波动: 房地产市场会受到经济周期、政策调整、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是正常的。

总结一下,将未来的房价预测为“白菜价”是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可能的。 这需要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例如人口的大规模外迁、经济的全面崩溃,或者政府采取极端政策,这些都是在正常发展轨道上不太可能出现的场景。

更现实的预测是,中国房价的增长速度会放缓,区域分化会更加明显,投资属性会受到抑制,居住属性会更加凸显。 一些城市或区域的房价可能会面临调整甚至下跌,但要普遍跌到“白菜价”的程度,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性微乎其微。

与其说“白菜价”,不如说未来的房价可能会回归到一个更合理、更贴近居住价值的水平,并且不同城市、不同地段的房价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会,你要花钱的东西和地方永远都还是那么贵。只有你所拥有的并且视之为财富和遗产传承的那部分,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还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马克思时代,他认为他那时候饿肚子是因为粮食生产跟不上,等以后生产力爆发后,大家就只管张开口等吃就行了,完全不用担心会付不起钱。这显然是老马的一厢情愿,现在的粮食产量早已超越了他的预期,可是大家现在吃饭的成本远比他的时代更高。那么,从吃饭这个例子推导开来,你就会发现,房价如白菜价纯粹是你的一厢情愿式的幻想。

吃的不便宜,住的怎么又可能会便宜?

吃的白菜都没有白菜价,而是翡翠价,住的又怎么可能有白菜价,而不是故宫价?你没买到手的服务,绝对是随着年龄与时代蒸蒸日上的,比如物业费,水电费,停车费,电梯运行费,楼顶维修费,水管更换费,外墙修补费……二三十年后的房子,就像七八十岁的老头子一样,浑身是病,处处需要花钱,你以为当初花十万块钱每平方买下的房子几十年后是一个传家宝,才发现自己负债买下的遗产变成了销金窟,各种各样的沉默成本呼啸而来,租出去,早年的租金根本连房贷按揭利息都收不回,后期房租连维护成本都不够垫,自己住,每年物管费就已经把你退休金都吞去一大半了,况且房子二三十年后,电梯老化,随时出几桩命案,外墙脱落,经常砸死个人,网管衰朽,不是自来水爆管,就是污水管堵塞,又或者煤气管爆炸,让你自住住的心惊胆战,出租吓到租客屁滚尿流,慢慢的,连流浪汉都觉得你花巨资买下的豪宅住着还不如桥洞安全舒适。

你的房子,会连白菜价都租不出去。你花了一辈子积蓄攒钱买下的房子,想变现了,才会发现连白菜价都卖不回。你以为价值无限能够传代留给子孙的遗产,非但值不上白菜价,每年放着都要一笔巨额成本维护它。

属于你的价值端,岂止是白菜价所能形容的?属于你的,是负值价,它会像一个只吃不拉的貔貅,把你一辈子几代人攒下的劳动成果吞噬干净,消失的无影无踪还找不到原因。

但是在另一面,你想要的白菜价,却依然还像马克思的免费面包幻想一样高在云端。现在十万块钱一平米的房子,还离长安街天安门挺近的,将来十万块钱一平米的房子,都在门头沟平谷那边去了。你千辛万苦生了一个二胎三胎的,也早早就替他们做好了安排,这套归老大,那套归小三,等他们大了,就当婚房。

殊不知,你当年一长大能自立了,荷尔蒙旺盛会想女人了,第一件事就像发情的动物一样赶紧搭窝盖房吸引异性,你看不上你爸妈给你盖好的老房子,非要花最贵的价钱去买最壕的新楼当婚房,你的孩子们就会甘心住在你几十年前就替他买下的房子里娶媳妇?就像他们愿意住在老房子里发情叫春,就能吸引到女人上门来与他们媾和交配?新人新家,是你当青年人的一个成年礼,是证明你活得好的一种仪式感,年轻一代凭啥证明自己接管了老一代,超越了老一代?当然是从房价上啊!他爹你当初花了十万块钱买的一平,如果到他出山了,买不起二十万一平的房子,那就是失败,那更是丢人,他爹你当年住的小区每平米物管费五块钱,如果到他当家了,没办法让你住进每平米物管十块钱以上的小区,他就会觉得是自己对你的不孝和无能。

从这个角度看,你觉得将来的房子能卖出白菜价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