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云判断未来房价会便宜如白菜,是基于什么逻辑?

回答
马云那句“未来房价便宜如白菜”的论断,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对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科技进步以及房地产市场内在逻辑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将其放在一个更宏大的视野下审视。

首先,我们得从供给侧来看。马云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看到了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以及房地产供给能力上的巨大潜力。

持续的城市化红利正在逐渐释放,但终有上限。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带来了巨大的住房需求,直接推高了房价。但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化率都不可能无限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重心逐渐从“量”转向“质”,从粗放型增长转向精细化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的势头会逐渐趋于平缓。一旦城市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刚性住房需求增长的驱动力自然会减弱。
房地产的生产能力远超想象。 别忘了,中国一直以来在制造业领域都具备全球领先的生产能力。而盖房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生产”。在政策的引导和技术的进步下,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行业积累了极其庞大的建设能力。大量的土地储备、成熟的建材供应链、不断精进的施工技术,都意味着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房地产的供给能力可以迅速被激活,甚至过剩。马云可能看到了这种被压抑或潜在的生产力一旦释放出来,足以满足甚至远超未来的需求。
“房住不炒”政策的深入人心和持续发力。 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中国政府从顶层设计上对房地产市场的一次深刻调整。过去那种将房子视为投资品、炒作品的逻辑,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正在被根本性地改变。政策的导向是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抑制过度的金融属性。这意味着投机性需求会被挤出,市场将回归理性。当大量投机资金退出,市场将更真实地反映居住需求,而一旦供给侧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价格的上涨空间自然受到极大压缩。

其次,我们从需求侧以及消费习惯的变化来理解。马云的洞察力体现在他对未来消费趋势的预判。

“拥有”向“使用”的转变,尤其是年轻一代。 马云所在的阿里巴巴,正是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的旗手。他深谙“拥有”的时代正在走向“使用”的时代。未来的年轻人可能不再执着于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更看重生活品质、灵活性和体验。租房、共享居住、模块化住宅等新的居住模式可能会成为主流,这会大大削弱对传统固定资产“房产”的绝对需求。
消费升级的方向并非全指向房产。 中国的消费升级是多维度的。除了住房,人们在教育、健康、旅游、文化娱乐、智能化产品等方面的消费意愿和能力都在提升。当人们的财富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和更具吸引力的去处时,将大量财富锁定在房产上的意愿自然会下降。
信息透明度带来的价格回归。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越来越透明。房价的虚高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的信息垄断。当购房者能够更轻松地获取真实的市场信息、开发商的成本信息以及同类房产的价格信息时,不合理的溢价将难以维系。马云深知这一点,他的平台就是打破信息壁垒的利器。

再者,科技进步是马云判断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

智能化和远程办公的普及。 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工作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地理位置。这会分散一部分人口对一线大城市核心区域的聚集需求,使得更多人可以在居住成本更低的小城市或郊区安家,从而缓解大城市房价的压力。
建筑技术的革新。 装配式建筑、3D打印住宅等新技术正在逐渐成熟。这些技术能够极大地降低建筑成本、缩短建造周期,并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一旦这些技术大规模应用,房地产的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进而影响到最终的售价。
新的城市形态和交通方式的出现。 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可能不再是单一的中心化聚集,而是多中心、网络化的。更便捷的交通系统(如高铁、城际轨道交通)可以将通勤时间缩短,让人们愿意居住在离城市中心更远但更宜居的地方,从而分散核心区域的房价压力。

最后,马云作为一个深耕商业世界的企业家,他的判断也离不开对经济周期和资本逻辑的理解。

房地产投资回报率的边际效应递减。 任何一项资产的投资回报率都不可能永远是上升的。当一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过高,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时,往往也意味着其泡沫化程度在加剧,未来回报率的边际效应会递减,甚至出现负回报。马云可能预见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品的吸引力会下降。
资本的逐利性与寻找新风口。 资本总是逐利的,并且会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当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不再具有绝对优势时,大量的资本会流向新的、更有潜力的领域,例如科技创新、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这也会分流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间接抑制房价。

总而言之,马云“房价便宜如白菜”的论断,是将未来城市化进程的终点、房地产供给侧的巨大潜力、消费习惯的深刻变革、科技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资本流动的内在逻辑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他并非断言房价会一夜之间崩盘,而是认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当这些因素叠加并达到一定程度时,房价的相对价值会大幅下降,回归到其作为居住品的合理价格区间,使得普通人能够像购买白菜一样轻松地获得体面的住房。这是一种对长期趋势的预判,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能是他觉得未来白菜要涨价吧,哈哈。

user avatar

这代人买房一般是怎么买的?

你爹付首付,你找个五千一万的工作给银行打工还贷款,三十年后,这房子就完全属于你了。主要你老爹还有世纪之交他轻松买下的老房,甚至你爷留的老房住着,他不愁房,是潜在条件。

很多家庭就是这样两三代人去换一套房。

你爹哪代人?工资从100涨到5000的这代人。那时中国经济平均10%以上增长出来的二十年。那会儿中国没能力生产电脑手机汽车这些东西,但2000年以前的房子,我们省会城市有10万100平的。2000的工资,顿顿下馆子吃你今天人均一百的感觉没一点问题。

他们这代人的收入按即时价值看不低啊,那就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实打实落在个人手上的积累啊。

可现在呢?爹妈老两口首付几十万不算多,但那是他们没有货币保值的渠道,放在银行通货膨胀一点点贬值贬成现在这个样的。这贬值时已经让银行无形中薅掉一半羊毛了。

然后,给你买房,一次性,就把剩下一半羊毛全都狠狠薅光了。一代人,除了日常消耗,在中国发展最快最黄金的阶段,历史机遇啊,所有的个人积累啊,全给吐出来了...

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仅仅有限开放的几大银行,凭什么在坏账危机刚度过还没十几年,一跃超过发达国家兼世界第一且有货币霸权的美国花旗、摩根这些几百年的大银行?

薅完了就完了吧,你爹有老房子,你有新房子,三十年后钱还完了,就有新房了...

三十年后,你爹死了,你住进你爹的老房子,你把你刚还完银行不久的房子给了你儿子。可你儿子不干啊,这房子太旧了,讨不到那种一看就是门当户对的媳妇啊。

那时,你爹的房子已经是六七十年的危房,产权模糊,土地到期,前景不明...你想给你儿子的房子虽然还不算危房,可是也是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旧房了...啥概念?现在90年代的房子是啥样?经常漏水,满墙杂斑,电梯动不动故障,楼道一股子味道...

那学你爹,给你儿买套房呗...

学不了啊。你爹养你,就养一个,没花几个钱。你养你儿,也是一个,但这几十年来实际把他各种辅导班老师,各种华为、苹果这些卖方老板,都给一起养了...你养的儿子贵得多啊。而且,你住的房子,小区不错嘛,人很集中,物业费、楼下各种店铺、卖场、娱乐场所什么的地皮租金都贵,你也学不了你爹当年那样节流啊。

最最关键的是,你刚还完银行三十年前那个房...哪有积蓄买新房...

高增长高通胀,当年世纪之交,你老爹借10万买房,本来就便宜,而且高增长率,高美元贸易顺差下,rmb贬值,收入快速倍增之下,还贷压力明显一年比一年小,本来10年可能5年就还清了。但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速越来越低,总量基数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增长趋近于发达国家时,房价现在又这么变态,可能30年的房贷,在20年后仍然每年压力不小。方方面面来讲,积蓄,大概相对你老爹是要难不少的。

所以,到时候房子还会很贵吗?不一定了...

现在是房地产行业和商品房开荒的头二十年,新房供应一直在高位。三十年后,你爹的60年危房可以交易了,你那30年的老房也一直能交易,你把他们都贱价卖了,给你儿硬凑了一套那时的新房的首付...你卖的时候,尽管老房子地段还不错,你也不敢要价太高,因为人家说了,你这房子土地都快到期了,不知道会不会没几年只赔个建筑折旧费就让拆了,风险太大...人家全家农村来务工买个落脚房毕竟也不容易。

届时,乐观的话,中国的经济支柱应该已经成功转移到全球产业链上游,资本家们和地方财政从房地产逐步抽身,到芯片这些个科技产业了。房子的开发数量和速度,全都趋低。你儿那套新房,是个不知名的小开发商开发的,价格在那时也不便宜,可房子质量却不咋样了。2018年有人统计,全国房屋库存量和人口配需比例已经高达80%左右了,但中国城市化率只有不到60%,只是价格下不来。但中国新出生人口,开放了二胎也在持续走低的。

前两套旧房,成功把你儿那套新房的价格给平均了,均了,均,了,了...到时老房会把均价数据拉低到白菜价,而不是新房好房是白菜价。而你也许就是更白菜价卖老房子那个,掉瓷砖的那个老房...你儿心疼你没地儿住了,又给你租了个经常停水停电的老房子让你老两口住着。

你儿新房,在新开发的大郊区。你的旧房,反而在主城区。你年龄大了,车用旧了就报废吧。反正城区有地铁、公交,主要是为了全力以赴让你儿过的时尚鲜亮,你个老头儿已经舍不得买新车了...只是地铁也几十年了,公交也几十年了,都不像今天那么鲜亮了。中国虽然发达了,但各种成本上升,基建也不像当年更新那么快了,城市扩张也停止好些年了。城市开始旧了,逆城市化出现了,尤其是你儿可能从事着不需要跑城区的工作...城里的房价卖不高了,郊区的房价起来点了,好像都不那么高了。

房子终于白菜了...是因为,房子都破旧了,而很多无产阶级为了子女的新房,都把自家过去的老房,当白菜忍痛舍出去了,是为了子女能维系原阶层的体面...破旧的二手老房,在市场上大量供应...

唯有银行家们正在忙碌接待资本家们的银行办公大楼,仍一如既往得,崭新且气派。

user avatar

马云说的就是真理吗?自己没有一点判断力吗?

user avatar

他就想用虚拟世界,搞死实体世界

user avatar

新生人口,城市化程度,人民负债率。

这三个看看就知道了,未来只有特大城市房价能维持,其他哪怕区域中心都未必扛得住。更别提二,三线了。

user avatar

大家参考下近几十年上百年的国情,什么时候便宜过。

user avatar

基于的逻辑就是“你们喜欢听这个”。

马云不是也说了996是福报嘛,你们怎么就不赞成了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