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领土割让后, 为什么香港可以收回, 而沙俄手里的领土却非常难呢?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香港和沙俄(后来的苏联及其继承者)手中曾经拥有的领土,在被收回的难度上存在天壤之别,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法律和国际关系因素。简单来说,香港的回归是基于历史条约和“一国两制”的政治安排,而沙俄(以及后来的苏联)手中的许多领土,其来源和归属则更为复杂,牵扯到民族自决、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更具侵略性的扩张方式。

香港:一条清晰的法律和政治路径

要理解为什么香港能顺利回归,我们需要回顾其历史: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香港岛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被割让给英国的。这是一个明确的、载明割让条款的国际条约。
《北京条约》与九龙半岛: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南部割让给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与新界: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界及附近岛屿租借给英国,租期为99年。

关键点在于:

1. 条约的明确性: 这些条约虽然是在不平等条件下签订的,但其法律效力在当时的国际法框架下是存在的,明确了英国对这些领土的管辖权。
2. “一国两制”的政治智慧: 到了20世纪,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收回香港成为历史必然。中国政府采取了与英国谈判的策略,并最终达成了《中英联合声明》,确立了“一国两制”的方针。这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安排,旨在确保香港在回归中国主权后,能够维持其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这极大地降低了回归的阻力,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3. 短期租借的性质: 尤其是新界,其99年的租借期本身就隐含了归还的可能。当租约到期时,中国自然有权收回。
4. 民族认同与主权完整: 对于中国来说,收回香港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符合民族情感和政治目标。

沙俄/苏联的领土扩张:更粗暴、更复杂的历史脉络

相比之下,沙俄(以及后来苏联)获得的许多领土,其扩张方式和归属性质要复杂得多,也更难“收回”:

军事征服与吞并: 沙俄的扩张很多是通过军事征服,而不是通过明确的、得到广泛承认的条约来获得。例如,对西伯利亚、中亚、高加索地区的扩张,往往是军事占领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时甚至是武力威胁下的协议)完成的。
民族自决与历史纠葛: 许多被沙俄吞并的地区,本身就拥有独立的民族认同和历史,这些民族的独立运动和对自治的渴望,成为后来苏联解体时分裂和独立的动力。例如,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获得过短暂独立,但后被苏联以武力强行吞并,在苏联解体后,它们依靠民族意识和国际支持,成功恢复了独立。
“被侵占”的叙事: 对于这些地区而言,被沙俄/苏联统治的经历,更多是被视为一种“占领”或“侵略”,而非合法的割让。这种历史叙事使得这些地区在寻求独立时,具有更强大的合法性和道义支持。
二战后的领土变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通过《雅尔塔协定》等一系列国际协议,获得了一些领土,例如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等。这些领土的归属至今仍存在争议,特别是日本与俄罗斯在北方四岛(日本称“北方领土”)问题上的长期争执,就体现了这种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杂性。
苏联解体的过程: 苏联解体本身就是一场由内部政治、经济危机和民族主义浪潮驱动的巨变。各加盟共和国追求独立,是基于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的原则。虽然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的绝大部分国际法地位和核武库,但其他前加盟共和国的独立,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并支持的。

关键对比:

| 特征 | 香港 | 沙俄/苏联领土 |
| : | : | : |
| 获取方式 | 条约割让/租借 | 军事征服、吞并、不平等条约、政治交易 |
| 法律基础 | 清晰的国际条约(尽管初始不平等) | 复杂,部分基于武力,部分基于战后安排,争议较大 |
| 回归/独立动力 | 政治谈判、历史条约到期、“一国两制” | 民族自决、反抗殖民/统治、国家分裂、历史遗留问题 |
| 历史叙事 | “收回”主权,国家统一的象征 | “摆脱压迫”、“恢复独立”,民族解放的标志 |
| 国际支持 | 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一国两制” | 许多独立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和支持 |
| 性质 | 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政治安排 | 民族独立运动,国家主权重塑,地缘政治变动 |

为什么说沙俄/苏联手里的领土“非常难”收回?

缺乏明确的、可逆的法律框架: 和香港的租借条约不同,沙俄/苏联通过武力获得的领土,没有一个明确的“到期日”或“可谈判回归”的法律基础。
民族独立是强大的驱动力: 很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独立,是基于根深蒂固的民族认同和对国家主权的追求,这种内部动力比外部压力往往更为强大。
国际法的侧重: 现代国际法越来越强调民族自决原则,这使得被占领或被统治民族的独立诉求,在国际法上具有更高的合法性。
历史的惯性与现实: 经过几十甚至上百年的统治,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联系,而且很多地方的居民已经将自己视为俄罗斯(或前苏联)的一部分,或者更倾向于独立的国家。强制性的“收回”将面临巨大的人道、政治和国际压力。
政治成本过高: 试图“收回”这些领土,意味着要与新独立的国家发生直接冲突,这对于任何继承者(如俄罗斯)来说,政治、经济和军事成本都将是难以承受的。

总结一下:

香港的回归,是建立在清晰的国际条约基础上,通过高明的政治谈判和“一国两制”的特殊安排实现的。它是一次“收回”主权,但保障了原有制度的延续。

而沙俄/苏联手中那些领土的“难收回”,是因为它们的来源更多是基于军事征服和吞并,且很多地区拥有强烈的民族认同和独立的意愿。当这些地区获得了民族自决的机会时,它们的“独立”就是一种主权的确立,与香港被“收回”的概念完全不同。试图再次“收回”这些地方,意味着要以武力对抗这些独立国家的主权,这将是现代国际法所不容许的,也将付出巨大的政治和军事代价。

所以,并非所有“割让”的领土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处理方式。香港的回归,更多是英国在历史条约到期后,以一种和平、有序的方式将主权交还给中国,这与沙俄/苏联通过战争或政治手段获得的,并最终因民族自决而分离的领土,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香港可以收回,那是我们的实力决定的,因为设计师先生说过:收回香港我们是可以不计任何代价,任何方式,任何时间。还气了娘子一跟头。

沙俄占的地儿,如果要收回来,那么改开就不要搞了,经济暂时也不要发展了,我们决心要腹背受敌,做好两面开战的准备,只怕是敌人高兴得要命。

君子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想当年文景之治,是送公主和亲,和匈奴搞贸易。秦图大业,历经数代国君,上百年时间。无定力者,何以谋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香港和沙俄(后来的苏联及其继承者)手中曾经拥有的领土,在被收回的难度上存在天壤之别,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法律和国际关系因素。简单来说,香港的回归是基于历史条约和“一国两制”的政治安排,而沙俄(以及后来的苏联)手中的许多领土,其来源和归属则更为复杂,牵扯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一个普遍的观察。尽管法国在近代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相对完整的领土,而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领土的割让和分裂,但法国的人口确实比现代德国(尤其是统一后的德国)要少。这背后的原因复杂且涉及多个历史、社会和经济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核心原因:历史进程与人口发展轨迹的差异.............
  • 回答
    德国领土是否能回到一战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国际法、民族主义、地缘政治以及德国自身的意愿等诸多因素。 从现实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德国领土“完全”回到一战前(即包含普鲁士东部和西部普鲁士省等前普鲁士领土,以及阿尔萨斯洛林等地)的希望,可以说极其渺茫,近乎不可能。然而,我们不能.............
  • 回答
    波兰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广袤领土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其在欧洲历史舞台上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然而,近代以来,波兰未能成为欧洲的大国,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涉及地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综合作用。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地理位置的劣势与战略困境: “东欧平原的十字路口”.............
  • 回答
    关于中国领土扩张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与其说中国“不大”扩张欲望,不如说,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内外环境下的领土诉求表现出不同的侧重和方式。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历史、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以及民族主义等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从历史来看,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本身就与“疆域”的概念紧密相连。历代.............
  • 回答
    领土纠纷,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一丝剑拔弩张的气息。人们很容易将它与敌对、不信任、甚至战争联系在一起。那么,是不是只要存在领土纠纷,两个国家的关系就一定是负面的、水火不容的呢?实际上,情况要复杂得多,也更微妙得多。领土纠纷确实是导致国家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并非决定性因素。 很多时候,纠纷的存在并.............
  • 回答
    关于中国领土继承(接受禅让于)清朝的说法,我们需要仔细梳理历史脉络和相关概念,才能判断其是否站得住脚。这个说法背后,涉及的是“继承”的概念,以及“禅让”在中国历史上的实际操作和象征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确“继承”在领土和国家政权上的含义。一般而言,领土的继承,是指一个政权或国家合法地接收或拥有前一个政.............
  • 回答
    关于清朝的疆域变迁,需要从历史背景、扩张过程、灭亡时的领土状况以及其在疆域扩展中的贡献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基于历史事实的详细说明: 一、清朝建立初期的疆域清朝建立于1644年,其初始疆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包括: 核心区域: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等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清朝入关前控制了辽东半岛.............
  • 回答
    中国在提及领土时强调“自古以来”,而一些外国在论述领土主权时则不一定强调这一点,这背后是复杂的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国际法等多重因素的交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 中国强调“自古以来”的深层原因1. 历史的连续性与民族认同的构建: 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 回答
    中国古代领土的扩张是否算侵略,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与非的答案。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考虑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同视角的解读。核心的争论点:争论的焦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侵略”的定义: 如何定义“侵略”?在古代,国家之间界限模糊,民族融合频繁,战争.............
  • 回答
    殖民地(Colony)和领土(Territory)这两个词在描述国家对某地或某群人的控制时经常被使用,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控制的性质、居民的地位、治理模式以及最终的政治目标等方面。理解这些区别对于把握历史进程和国际关系至关重要。以下是殖民地和领土根本区别的详细阐述:1. 控制的性.............
  • 回答
    台湾在历史上的归属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的话题,涉及不同时期、不同政权和不同观点。要详细解答“台湾以前不是中国领土吗?什么时候纳入中国版图的?”,需要从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来梳理。核心观点是:台湾的归属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变化,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中国领土”。在漫长的历史中,台湾曾与中国大陆政权存在.............
  • 回答
    二战后波兰领土的西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很难简单地说波兰“吃亏”还是“不吃亏”。这是一个涉及到领土、人口、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巨大变动,其影响是深远且多维度的。历史背景:领土的“移动”是怎么发生的?首先,理解波兰领土的西移,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二战前的波兰版图以及二战中的一些关键决定。.............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探讨,它涉及到明清两朝在国家治理、军事能力、边疆策略以及时代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而科技进步固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绝非唯一或决定性因素。简单地说,明朝后期“领土大缩水”和“边疆无法控制”,与清朝“守住了不少边疆”和“丢地更少”,其背后是更为复杂的历史脉络。明朝后期领土缩水与边疆失.............
  • 回答
    罗马帝国的领土在鼎盛时期(约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时代至公元3世纪)达到最大范围,其疆域横跨欧亚非三洲,是古代世界最庞大的帝国之一。以下从地理范围、关键区域、行政划分、边界线等方面详细解析: 一、地理范围与核心区域1. 欧洲部分 西欧:从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葡萄牙)到不列颠岛(英格兰、苏.............
  • 回答
    华沙大公国在拿破仑垮台后主要并入俄国,这一复杂的地缘政治变动背后,是欧洲列强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博弈,其中俄国的崛起和普鲁士的相对削弱起到了关键作用。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华沙大公国的形成原因、拿破仑垮台的背景以及维也纳会议的决策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一、 华沙大公国的形成:拿破.............
  • 回答
    这是一个在国际法和外交实践中经常被讨论,但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简单的是或否答案的问题。更准确地说,使馆(Embassy)在某些方面可以被视为派遣国“领土的延伸”,但这种延伸是有限制的,并且其法律性质与派遣国实际的领土有所不同。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1. 使馆的法律地位:豁免.............
  • 回答
    西辽,这个曾经在中亚草原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王朝,其领土和势力范围的构成,以及直辖地域的大小,是一个值得细细探究的问题。要理解西辽的版图,我们得从它诞生的土壤和它扩张的轨迹说起。西辽的建立者耶律大石,是契丹族辽朝皇室的后裔。在辽朝灭亡后,他率领一部分忠于辽朝的契丹人,一路向西,最终在天山北麓建立了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有深度,它触及了我们如何评价历史朝代,以及领土完整性在历史叙事中扮演的角色。如果明朝的领土与今日中国无异,那么我们看待清朝的历史目光,确实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清朝在很多时候会被历史学家们“歌颂”。这其中一个核心的原因在于,清朝,尤其是康雍乾盛世时期,建立了中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要回答现政权实际控制的领土范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得明确“实际控制”这四个字的分量,它不是纸面上的疆域,而是真正能够有效管理、行使主权的地方。首先,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看看它们实际控制的范围有多大。 汉朝: 汉朝可以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