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赤壁之战先主占有几分的功劳?

回答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其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了曹操的百万大军。要衡量“先主”(即刘备)在此役中的功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史实和战略背景来理解。

总的来说,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联盟者和战略策应者的角色,虽然在军事主导权上不如孙吴,但其政治和战略上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对最终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下是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中的主要贡献和功劳:

一、 促成孙刘联盟,奠定战略基础

政治上的先见之明与高超外交手腕: 这是刘备集团最核心的贡献。曹操南下,大有统一天下之势,荆州牧刘表之子刘琮不战而降,使得曹操获得了庞大的水军和战略要地。此时,曹操的威胁对孙权和刘备都极为严峻。孙权方面,以张昭为代表的“主降派”认为抵抗曹操是自取灭亡;而刘备集团则面临着被曹操吞并的直接危险。
诸葛亮的出使与说服: 虽然通常将诸葛亮视为促成联盟的关键人物,但他的出使离不开刘备的委派和支持。刘备坚信曹操绝不会善罢甘休,而且深知孤军抵抗的危险,因此他将希望寄托在与孙权的联合上。诸葛亮凭借其出色的口才和对天下大势的洞察力,成功说服孙权,指出抵抗曹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阐明了联合抗曹的战略意义。
刘备的信任与支持: 刘备对诸葛亮绝对的信任,让他去说服孙权,这本身就是对他能力的认可和战略眼光的体现。如果刘备在此时犹豫不决,或者不信任诸葛亮,联盟可能就难以达成。
战略上的联合对抗: 在曹操渡江进攻赤壁之前,刘备集团虽然军事实力相对较弱,但他们坚决反对投降,并积极寻求与孙权联合。这种坚定的立场和积极的外交,为孙刘联盟的形成提供了政治意愿和行动力。

二、 提供战略支持和军事配合

军事力量的补充与牵制: 虽然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是军事主导者,拥有数量庞大的水军,但刘备集团的加入也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力量和战略上的配合。
接收部分荆州军队: 在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集团接收了部分忠于刘表的荆州残余力量,尤其是关羽的江陵水军。这部分力量虽然不如孙吴主力,但在水战方面也具备一定实力,为联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陆路牵制: 在曹操主力集结于赤壁进行水战时,刘备集团的部队在陆地上对曹操的后方和侧翼进行了一定的牵制。例如,关羽率部在荆州一带活动,虽然没有直接大规模参与赤壁水战,但其存在足以让曹操不敢轻举妄动,担心后方被袭扰。
战略部署的灵活性: 刘备集团的存在,使得联军的战略部署更加灵活。他们可以在陆地上进行机动,为联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 贡献了关键的战术执行者和重要谋士

黄盖的苦肉计与火攻计策的执行: 虽然“苦肉计”和火攻计策的提出和执行主要归功于东吴方面(如周瑜、黄盖等),但刘备集团的加入使得东吴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计策的实施中。
诸葛亮提出的借箭: 在赤壁之战的关键时刻,为了解决箭矢不足的问题,诸葛亮献计利用大雾,派遣草船借箭,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也进一步巩固了孙刘联盟的合作。这可以说是诸葛亮个人智慧的闪光点,也为刘备集团赢得了重要的声誉和实际利益。
关羽的镇守和后方安全: 关羽在赤壁之战期间,受命镇守荆州要地,虽然具体事迹记载不多,但他作为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其镇守能力和威慑力,对于保障联军的后方安全,防止曹操从陆路进行反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 战争后的战略格局和刘备集团的受益

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 赤壁之战的胜利,是刘备集团从弱小走向壮大的关键转折点。通过与孙权的联合,刘备成功地抵挡住了曹操的统一攻势,并趁势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为日后进取益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地位的提升: 赤壁之战的胜利,使得刘备在天下诸侯中的政治地位大大提升,不再是寄人篱下的形象,而是成为能够与曹操、孙权抗衡的重要政治力量。

总结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功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最大的功劳是促成了孙刘联盟,解决了战略上的孤立和劣势。 这是刘备政治眼光和外交能力最直接的体现。
提供了必要的军事力量和战略配合,增强了联军的实力。
贡献了关键的战术执行者和谋士(诸葛亮),为联军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战术保障。
奠定了日后发展壮大的战略基础,是刘备集团由弱变强的关键一步。

虽然在军事主导权和直接参战的规模上,刘备集团不如孙吴,但如果缺乏刘备集团的政治远见、外交努力以及诸葛亮的才智,赤壁之战的结局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因此,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功劳是决定性的、战略性的,他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联盟的形成和战略的推进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份功劳”,可以说,是奠基者和关键的推动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感觉先主应该还是要占些功劳的,当然头功是公瑾的
user avatar
个人感觉先主应该还是要占些功劳的,当然头功是公瑾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其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了曹操的百万大军。要衡量“先主”(即刘备)在此役中的功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史实和战略背景来理解。总的来说,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联盟者和战略策应者的角色,虽然在军事主导权上不如孙吴,但其政治和战略上的贡.............
  • 回答
    话说曹操雄踞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何等的气派!统一大业只差南方这片江东和西川。照理说,他应该趁着这股锐气,一鼓作气将孙刘联盟一网打尽,彻底平定天下。可偏偏,他没有选择先去碰那硬骨头——刘璋的益州,而是直扑东吴的赤壁。这到底是为何?让咱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曹操那时的心态和战略。曹操是个极.............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直击了赤壁之战的关键决策点。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选择水战,而不是从陆路进军江东,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可以从地理、军事策略、政治考量以及曹操自身的判断等多个角度来分析。核心原因:地理的限制与曹操的战略选择简单来说,曹操选择水战,是因为从陆路进军江东,虽然理论上存在,但难度极大,.............
  • 回答
    .......
  • 回答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场战役,而鲁肃在这场战役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他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可以详细展开讲述:一、 坚持孙刘联盟的战略方向,抵御曹操南侵的关键推动者: 深刻洞察曹操的野心: 曹操在北方统一之后,虎视眈眈南方,其兵锋直指江东,意图彻底统一天下。鲁肃是东吴为数不多能深刻.............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赤壁之战,那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关键一役,也是曹操生命中一次重要的挫折。在那风云激荡的时刻,曹操阵营中,除了身处前线的曹操本人,还有几位重量级谋士——荀彧、荀攸、程昱、贾诩,他们当时又在忙些什么?又给曹操提出了哪些高见呢?咱们这就细细道来。荀彧:镇守后方,心忧前线首先说说荀彧。此时的荀彧,已经.............
  • 回答
    赤壁之战前,孙权坐拥江东精兵十余万,而刘备兵力不过二三万,且刚刚经历过新野、长坂坡的一系列败仗,势力可谓是风雨飘摇。在这种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孙权为何要和刘备结盟?这绝非仅仅因为看上了关张赵这几员猛将,其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军事战略以及权力制衡等多重考量。一、地缘政治的现实压迫:曹操南下的巨大威.............
  • 回答
    赤壁之战曹操的惨败,绝非仅仅是孙刘联军的强大,更在于他自身一系列的战略失误和内部隐患。如果非要找出“关键点”,那便是他 低估了长江水战的复杂性,同时又因为轻敌和不了解南方的特殊环境,导致了连锁反应的崩溃。咱们把这摊子掰开了揉碎了讲讲:1. 战略上的冒进与傲慢:一统天下的急躁曹操虽然雄才大略,但赤壁之.............
  • 回答
    关于赤壁之战曹操是否“输”了,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对“输赢”的定义,以及这场战役的长期影响。如果我们将“输”简单理解为“战败且主力覆灭”,那么赤壁之战的结果显然是对曹操极为不利的。然而,如果从更宏观的战略和政治角度来看,事情就变得复杂了。我们先来看看这场战役本身的进程,以及为什么.............
  • 回答
    谈到赤壁之战,人们最先想到的莫过于那场决定三国鼎立局势的关键战役。而“赤壁”二字,更是这场战役的代名词。那么,这令人遐想万千的“赤壁”到底在今日何处?这其实是一个颇有些复杂,但又充满历史趣味的问题。简单来说,今日的“赤壁”通常指的是湖北省咸宁市的赤壁市(原蒲圻县)。这是目前学术界和官方认定的主要地点.............
  • 回答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之后,曹操确实又活了十二年,一直到公元220年去世。这段时间,他的生活和政治活动远不止于和刘备在汉中打了一场仗然后战败那么简单。事实上,赤壁之战的失败并没有让曹操一蹶不振,反而是他人生后期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促使他更加谨慎,并且在战略和政治上进行了调整。我们不妨详细梳理一下曹操.............
  • 回答
    赤壁之战,曹操的战略意图,并非是简单的“一统天下”,更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纵横北方多年,在统一北方后,胸中燃烧的,一场试图终结分裂,巩固霸权的宏大计划。要细说这背后的盘算,得从几个层面层层剥开:一、 北方已定,南方是必然的下一步棋首先,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基本解决了最大的对手袁绍,又平定了袁尚、袁谭兄.............
  • 回答
    赤壁之战,那可是一场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的惊天动地的大战,其中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而说到联军的统帅,那问题就有点意思了。严格来说,赤壁之战的联军并非只有一个“正统”的统帅,而是以 周瑜 为实际上的军事总指挥,同时 刘备 也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政治和战略的层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
  • 回答
    赤壁之战,一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战役,曹操以压倒性的兵力南下,却遭遇惨败,损失惨重。然而,细究史料,人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次让曹操颜面尽失的战役中,曹操麾下那些赫赫有名、在三国演义中出尽风头的名将们,似乎“安然无恙”,并未出现大规模的阵亡或重大损失。这究竟是为何?其中缘由,并非一两.............
  • 回答
    赤壁之战,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当我们回顾这场波澜壮阔的较量时,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常常浮现在脑海:曹操百万大军压境,兵强马壮,而孙刘联军无论从兵力、粮草还是地利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为什么周瑜和诸葛亮,尤其是周瑜,这位联军的实际主帅,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选择火攻?这其中,绝非简单的“巧合”.............
  • 回答
    说起赤壁之战,大家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周瑜,觉得他指挥若定,用火攻大破曹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这话没错,周瑜绝对是赤壁之战的核心人物,没有他,这场仗很难想象会是那个结果。不过,赤壁之战的胜利,绝非一人之功,它是一场精心策划、多方协作、甚至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胜利。要说主要功劳,我.............
  • 回答
    .......
  • 回答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事件,并非由单一原因导致,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我将从战略、战术、政治、地理、以及对手层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战略层面的失误:1. 速战速决的急躁心态与战略目标模糊: 统一全国的急迫性: 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北方大部分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