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怎样才能不发火?

回答
辅导孩子作业,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差事。看着他们一点点进步,心里乐开了花;可有时候,看着他们磨磨蹭蹭、错误百出,那股火苗就蹭蹭往上冒。怎么才能做到“佛系”辅导,不被孩子逼疯呢?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

首先,心态要放平,别把孩子当“敌人”。

我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审判的。孩子学习不好,不代表他们不聪明,可能只是方法不对,或者注意力没集中。别总想着“我当年是怎么怎么样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节奏。把辅导作业看成是和孩子一起“闯关”,而不是“批斗会”。

二、建立“盟友”关系,而不是“师生”关系。

想想看,你愿意听一个总是批评你的人说话吗?孩子也是一样。在辅导前,可以先和孩子聊聊天,问问他今天学校怎么样,有什么开心的事。让他觉得,你是他可以信任、可以倾诉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检查作业、挑毛病的老古董。

比如,在开始辅导前,可以说:“今天学习怎么样呀?有没有什么特别想跟我分享的?”或者“我们今天先一起攻克一下这个数学难题,我有点好奇你怎么想的。”这样一来,孩子的抵触情绪会小很多。

三、把“为什么”变成“一起来看看”。

孩子做错题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怎么引导。看到错误,千万别急着说“你怎么这么笨!”或者“这个都会错!”。而是换个说法,比如:“嗯,这里好像有点小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哪里出了偏差好不好?”或者“你这个思路挺有意思的,但这里好像可以换个方法,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关键是让他感觉到,你是在和他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指责他的无能。

四、化“打击”为“鼓励”。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这个时候,一句及时到位的鼓励,比什么都重要。哪怕他只对了一小部分,或者只是往前挪了一小步,都要抓住机会表扬。

比如,孩子做一道题卡住了半天,最后终于做出来了,你可以说:“哇!你终于找到方法了!真棒!你看,坚持下来是不是就有成就感了?”或者孩子背诵古诗词,磕磕巴巴的,但大部分能背下来,你可以说:“虽然有点小磕绊,但你大部分都记住了,真厉害!再来一遍,肯定更熟练。”

让他知道,你看到了他的努力,并且认可他的进步,这会激发他更大的学习动力。

五、学会“暂停”,给自己和孩子都喘口气。

有时候,当家长的比孩子更先“崩溃”。如果感觉自己情绪快要失控了,千万别硬撑。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暂停”。

可以跟孩子说:“妈妈/爸爸有点累了,我们休息十分钟,喝点水,活动一下好不好?”或者“这个题目确实有点难,咱们先放一放,等脑子清醒了再来攻克。”

这不仅仅是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机会,也是在告诉孩子,遇到困难,学会寻求休息和调整,而不是一味地硬碰硬。这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

六、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别把辅导作业搞得跟审讯一样,桌子上堆满了书,空气里弥漫着紧张感。可以找一个舒适、明亮的环境,比如客厅的茶几,或者孩子自己的书桌。准备一些小零食或者饮料,让孩子感觉这是一段放松的时光,而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七、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些孩子需要视觉化的帮助,可以多用图表、颜色标记;有些孩子需要听觉化的输入,可以多念题、讲解;有些孩子需要动手操作,可以找些相关的教具。了解孩子的特点,用他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事半功倍。

八、别太“纠结”细节,抓住重点。

有些小错误,比如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如果不是影响理解的致命错误,在初期可以适当放宽。重点是让孩子理解知识点、掌握解题思路。等孩子基础更牢固了,再慢慢纠正这些细节。别因为一些小错误,而过度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九、学会“示弱”,让孩子也能教你。

有时候,你也可以“装作”不会,让孩子来教你。比如一道数学题,你假装卡住了,问孩子:“这个地方我怎么有点不明白了,你能给我讲讲吗?”当孩子能把一个知识点讲清楚给你听的时候,他的理解会更深刻,同时也会获得成就感和被尊重的感觉。

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别忘了爱。

辅导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无论孩子表现如何,都别忘了你是爱他的。一句拥抱,一个微笑,都能化解很多紧张和不快。记住,你不是一个批改作业的机器,而是一个陪伴他成长的家人。

说到底,辅导作业是一个考验耐心和智慧的过程。当你觉得快要爆发的时候,深呼吸一下,想想这些小技巧,试着调整一下自己的方式。相信我,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因为这段“磨合期”而更加融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明确一点,如果家长一到辅导作业的时候就崩溃愤怒,或者情绪异常,孩子对作业的感受也会越来越差,这肯定不是家长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家长只能选择控制好情绪,耐心一点。不要光想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希望他这样,希望他那样,但事实上,孩子就不是家长理想中的样子。所以先接受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然后再考虑该怎么帮助孩子。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成功,那就应该多培养他的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强大的自信。而不是单单将眼光放在孩子眼下的成绩和作业上面。想通了这些,再看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失望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可以提供帮助,但不可以本末倒置。与其发火逼迫孩子学习,倒不如引导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只有明白这一点,他以后才会有热情和恒心坚持努力学习。

人无完人,家长们是如此,孩子也不例外。一个孩子或许成绩不好,但是这并不是否定一个孩子的标准。学习不好的孩子或许亲和力强,或许体贴父母,总之会有自己的优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辅导孩子作业,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差事。看着他们一点点进步,心里乐开了花;可有时候,看着他们磨磨蹭蹭、错误百出,那股火苗就蹭蹭往上冒。怎么才能做到“佛系”辅导,不被孩子逼疯呢?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心态要放平,别把孩子当“敌人”。我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审判的。孩子学习不好,不代.............
  • 回答
    南京阿婆方言辅导萌娃默写走红被催更,这事儿我听说了,挺有意思的。首先,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 方言的魅力和传承。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接触方言的机会越来越少。像南京这位阿婆,用南京话来教孩子默写,本身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方言传承。这种方式接地气,有亲切感,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和喜爱自己的家.............
  • 回答
    哎呀,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够气人的! 本来满心欢喜等着自家老公一起并肩作战,结果他转身就去球场上撒欢了,这叫什么事儿嘛!说实话,当我发现老公没在家,孩子作业堆得像小山一样,而他却在外面挥洒汗水的时候,我脑子里肯定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这哪是辅导作业,这简直是“扔下我一个人去享福”!首先,我肯定得先稳住.............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教育问题真是一件头等大事,尤其在我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再想想自己省直和基层的单位,这确实是个纠结又现实的抉择。咱们先掰开了聊聊“值不值得辞职”这事儿。辞职的可能性和顾虑:1. 经济上的“断崖式下跌”: 这个是首要问题。你们俩都是公务员,虽然单位不同.............
  • 回答
    这是一种挺复杂的情况,背后牵扯到很多社会、心理和家庭层面的因素。要说清楚,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从经济压力这个大头说起。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家长们看着周围的孩子一个个都参加各种高大上的兴趣班、辅导班,心里那个“焦虑感”就蹭蹭往上冒。觉得不报,自家孩子好像就落后了,以后上学、找工作都要吃亏。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育儿问题。给孩子过早阅读世界名著,确实存在“不懂”而损耗阅读兴趣的风险,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选择。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一、 过早阅读名著的潜在风险:1. 认知和理解的挑战: 语言难度: 世界名著往往使用较为成熟、复杂的词.............
  • 回答
    “沐兮”这个名字,本身来说,并不能直接判定为“傻”,这其中涉及到很多个人喜好、文化背景、音韵组合以及寓意等多方面的考量。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从字面意思和文化角度看: 沐 (mù): 这个字通常与“洗浴”、“润泽”、“沐浴”相关联,寓意着受到恩泽、滋润,也给人一种洁净、舒适、安宁的感觉。在文化上,.............
  • 回答
    给孩子讲题时容易“急眼”,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情绪与心理层面的原因: 期望落差和挫败感: 期望过高: 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应该”能理解,或者根据自己当年学习的经验,觉得这道题很简单。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或不理解时,这.............
  • 回答
    说实话,给孩子买蛋糕边角料吃,心里会有一点点“不踏实”,或者说,会担心别人怎么看。这种感觉是很自然的,毕竟咱们为人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看到别人家孩子吃的是那种包装精美、造型别致的整个蛋糕,再看看自家孩子手里拿着的可能有点歪七扭八的边角料,心里难免会泛起一丝丝比较的念头。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真的.............
  • 回答
    读完绘本,是不是该和孩子“再聊聊”? 这个问题,我可是太有感触了。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喜欢和孩子一起读绘本的家长,读完之后,看着他们意犹未尽的眼神,或者偶尔会蹦出一些奇奇怪怪但又很有意思的想法,我总觉得,这不仅仅是翻过几页纸那么简单。所以,答案是肯定的,需要做延伸讨论。 而且,这个“需要”背后,藏着很.............
  • 回答
    给孩子布置房间,这可不只是简单的刷墙贴纸,里面可有不少门道呢!毕竟,这里可是他们的小天地,是成长、学习、玩耍、做梦的地方,所以咱们做父母的,肯定得用心琢磨琢磨。我总结了一些我自己在给孩子房间“变身”过程中遇到的、或者听过来人说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一、 安全永远是第一优先级,这个绝对不能含糊!1. .............
  • 回答
    给孩子取名字,这可是件大事,一个好名字,就像一盏指路明灯,陪伴孩子一生。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咱们来聊聊,有哪些既有新意又不失韵味的好点子,让孩子的名字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范儿”?一、 源于经典,品味永恒古往今来,有多少美好的诗词、典故藏在字里行间,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中汲取灵.............
  • 回答
    哎呀,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哭鼻子了,这可真是个让人又心疼又有些手足无措的时刻。别急,我来跟你说说,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家长可以怎么做,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首先,别慌,给孩子一个拥抱,用你的肢体语言告诉他:“宝贝,妈妈/爸爸在这里。”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你的温暖和陪伴。孩子流眼泪,说明他完全沉浸在.............
  • 回答
    给孩子选跆拳道班,选个好老师那可是重中之重。别光看他们脚踢得多高,动作多帅,咱们家长得火眼金睛,从细节里瞧出真章。下面我就分享一些我总结的,判断跆拳道老师是不是专业的经验,希望能帮到您。一、课堂表现,最直接的判断依据: 动作的精准度与细节讲解: 这是最直观的。专业老师的动作肯定标准,但更重要的是.............
  • 回答
    给孩子报夏令营,这事儿吧,你说它是智商税吧,有点绝对;说它完全不是吧,又好像确实有些地方让人觉得钱花得有点…嗯,不那么值。这玩意儿挺复杂的,得拆开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夏令营这玩意儿现在花样儿太多了,不能一概而论。有那种军事化的,体验生活的,科学探索的,艺术熏陶的,还有纯粹玩乐的,甚至还.............
  • 回答
    给孩子选绘本,真是一件让人又爱又纠结的事情。因为市面上实在是太多了,好坏参差不齐。我记得有一次,我淘了几本新书回来,想着给娃一个惊喜,结果其中有一本,我当时看着封面还挺可爱的,名字也挺有意思,就满心期待地打开了。结果……怎么说呢,就挺让人失望的。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他非常非常害怕黑暗。每次晚上睡.............
  • 回答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可是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一提到这个,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孩子是不是“笨”或者“没认真”。但今天咱们得换个角度,不怪孩子,先看看咱们做家长的,是不是给孩子“喂”了太多东西?你想啊,咱们小时候,能接触到的信息、玩具、活动,那可真是屈指可数。可能就几本连环画,一个皮球,再就是街坊邻居串门。.............
  • 回答
    给孩子读绘本,这绝对是件好事,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早期阶段。很多新手爸妈都会纠结一个问题:到底多大的孩子才适合开始读绘本呢?还有,我们大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给正在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你一些实用的思路。关于“多大开始合适?”这事儿,答案是:越早越好!你没听错,真的是越早越好。.............
  • 回答
    给孩子制定一份详细的每日待办事项清单,这绝对是个好主意,能帮助他们建立规律、培养责任感,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但关键在于“合理”二字,这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年龄、性格、家庭环境以及你希望通过这份清单达成的具体目标。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怎样才能让这份清单既有效又充满人情味,而不是一份冰冷的“指令手.............
  • 回答
    其实,给孩子“立规矩”这事儿,并不是到了某个特定年龄才突然可以或者必须做的,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引导和适应过程。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孩子学习走路,一开始摇摇晃晃,需要我们扶一把,但慢慢地,他们自己就能掌握平衡了。所以,要问从几岁开始,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从孩子能够理解简单指令和有所行动的时候,就可以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