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为什么给日本动漫人名改名字?

回答
韩国在引进日本动漫作品时,为角色改名字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背后有很多原因,并非简单的“不喜欢”或者“随便改”。这背后涉及到文化、语言、市场策略,甚至一些历史因素。

1. 语言和发音的障碍

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原因。日语和韩语虽然同属于东亚语言,但发音系统存在差异。有些日语音节在韩语中很难准确地表达,或者听起来比较拗口。为了让韩国观众更容易接受和记住角色,改一个在韩语中更顺畅、更容易发音的名字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举个例子,日语中的促音(比如「っ」)或者一些特殊的鼻音,在韩语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发音方式,强行照搬可能会让韩国观众觉得奇怪。

2. 文化和语境的适应

动漫中的名字有时会带有浓厚的日本文化色彩,比如一些基于日本神话、历史人物或者具有特定日本含义的词语。如果这些名字直接翻译过来,可能在韩国观众的文化语境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引发误解。

例如,如果一个角色名字的意思在日本文化里代表“忠诚”或“荣誉”,但在韩国的语境下可能带有其他含义,或者听起来就不那么“正面”。为了避免这种文化上的隔阂,改名是一种方式。

3. 避免负面联想和历史包袱

这是一个比较敏感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韩国和日本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复杂的感情。虽然动漫本身是娱乐产品,但如果角色的名字碰巧带有让韩国人联想到历史伤痛或负面印象的词汇,那么引进方为了避免潜在的争议和抵制,可能会选择改名。

这并不一定是直接指向某个具体名字,而是对名字的整体印象和可能引发的联想进行考量。

4. 市场策略和本土化

商业运作是推动改名的重要因素。一个贴近韩国观众习惯和审美的名字,更容易在市场上传播和被接受。

增强亲切感: 使用韩国人熟悉或喜欢的汉字(韩语中也使用汉字,但读音不同)或者在韩国比较流行的名字,能够让角色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显得更亲切。
便于传播和记忆: 有时候,一个朗朗上口、好记好写的名字,比一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日本名字,在社交媒体、粉丝讨论中更容易流传。
规避敏感词汇: 除了历史原因,一些名字在韩语中可能碰巧是一个不太雅观的词汇,或者有其他负面含义,这种情况下改名是必然的。

5. 翻译过程中的“本土化”考量

在将动漫翻译成韩语的过程中,翻译团队会面临很多选择。名字的翻译(或意译、或改名)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翻译团队的专业度和对市场文化的理解,会影响他们对名字的处理方式。

举例说明(假设性):

假设有一部日本动漫,主角名字叫“樱井健一”(Sakurai Kenichi)。

发音: 樱井(Sakurai)的发音在韩语中可能会有一些调整,使其更顺口。健一(Kenichi)的“一”(ichi)在韩语中发音可能不如其他读音更常见。
含义: 如果“健一”在日语中有“健康的第一”之类的含义,翻译团队可能会考虑,如果有一个韩国名字也带有类似积极的寓意,同时发音也更符合韩国人的习惯。
本土化: 译者可能会为角色选择一个在韩国也很常见的名字,比如“金智勋”(Kim Jihoon)或者“朴叙俊”(Park Seojoon),当然这只是为了说明概念,实际操作会更谨慎,会考虑角色性格和动漫本身的风格。

需要注意的是:

并非所有动漫都改名: 很多时候,特别是那些已经非常出名、拥有固定粉丝群的作品,或者名字本身没有明显障碍的,也会选择保留原名。
改名程度不一: 有时只是对发音进行微调,有时则是完全更换一个名字。
粉丝反应: 这种改名也会引起粉丝的讨论,有些人喜欢更本土化的名字,有些人则更倾向于保留原汁原味。

总而言之,韩国给日本动漫人名改名字,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核心在于让作品更好地融入韩国本土市场,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并为观众提供更佳的观赏体验。这是一种市场策略,也是一种文化适应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答不知道,一答吓一跳。

这和南韩当局禁止日本文化有关。

动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制作成本高。对初期的韩国来说,从日本、美国引进动漫,比自己制作便宜得多。1968年,TBC放映《황금박쥐(黄金蝙蝠)》大获成功,随后,KBS、MBC也开始引进日本动漫。

60年代的南韩社会,仇日情绪严重;当局更是为了维稳,强推愚民政策。1968年,南韩实行漫画审查制度,对色情、暴力、政治批判等进行过滤;对日本漫画,则去除“倭色”(왜색)。“去倭色”就是强行修改原漫画,删除原作含日本色彩的背景,并用韩国的东西填补

1998年,韩国开放日本大众文化,逐步对日本电影、歌曲、漫画解禁。

但是,为了鼓舞民族自尊心,韩国还在对少儿频道的日本动漫强制实施“去倭色”政策,把所有日本货翻译成韩国货,进行“本土化”(localizing),例如:

日本的地名

东京——翻译为首尔

大阪——翻译为釜山

京都——翻译为庆州

冲绳——翻译为济州岛

北海道——翻译为江原道

富士山——翻译为汉拿山

日本的武术和体育

空手道——翻译为跆拳道

相扑——翻译为摔跤

日本的方言

关西弁——翻译为庆尚道口音

土佐弁——翻译为忠清道口音

冲绳语——翻译为济州岛方言

日本的饮食

纳豆——翻译为清麹酱

拉面——翻译为方便面

Pocky——翻译为빼빼로

其它

日本国旗——涂掉或改为太极旗

自卫军——翻译为韩国国军

就这样瞒天过海,把日本漫画包装成韩国漫画,在国内销售、放映。

据说,当时出版商连作者都不敢写成日式名字,因为害怕当局高压和民间情绪。韩国人购买《龙珠》版权时,日本集英社提出的惟一条件,竟然是“必须在封面印上原作者Toriyama Akira(鳥山 明)的名字”。

竟然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例子。比如《灌篮高手》,登场人物的名字悉数遭到涂改,但韩式名字太优美,以至于韩国基本没人知道樱木花道、流川枫,却熟知对应的강백호, 서태웅。

韩国虽掩耳盗铃,但方方面面学日本,却是不争的事实。韩国最著名的高中教辅수학의 정석,就是抄袭了日本书。紫菜包饭、现代围棋、棒球等,都是从日本传来。

然而看人均GDP。

1980年,韩国1704美元,日本9313美元,

2014年,韩国28101美元,日本36332美元。

我是不知道以前差这么多,惊诧于现在差这么少。

user avatar

我们也这么做过不仅把外国动画片名字给改了角色名字换成中国的了还把他们的版权也改了。

wiki百科没有显示有中国参与过这部动画片的制作,这个韩国动画片被伪装成为国产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
韩国动画片《최강 합체 믹스마스터》

例如把韩国动画片《최강 합체 믹스마스터》直译(最强变身王者/最强组合大师)改名为《磁星骑士》,这是一部日韩合拍,为了推广相关游戏制作的动画。

而国内盗版公司在没有获得版权的情况下则直接把里面的一切韩国元素都换成中国的,主题曲片尾曲也换成中文,并且还更绝,在没有得到对方制作公司同意的情况下直接盗版伪装成国产动画片。

“国产动画片”“磁星骑士”“制作人”名单

要不是有人去韩国看过这部动画片基本上可以伪装成国产动画片瞒天过海了。

而且就连剧情和设定也改了,本来的《최강 합체 믹스마스터》是讲的主角团们被代入一个虚拟世界,用MIX MASTER召唤都战斗宠物完成战斗,反派则是游戏中的虚拟世界boss想通过连接主角小镇的虚拟世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在引进日本动漫作品时,为角色改名字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背后有很多原因,并非简单的“不喜欢”或者“随便改”。这背后涉及到文化、语言、市场策略,甚至一些历史因素。1. 语言和发音的障碍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原因。日语和韩语虽然同属于东亚语言,但发音系统存在差异。有些日语音节在韩语中很难准确地表达,或者.............
  • 回答
    要说中国的文化输出,这几年确实是越来越被大家关注,但要跟日本动漫和韩国偶像(Kpop)比起来,那份“影响力”和“普及度”上,总感觉隔着一层纱。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可不少,绝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的。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聊聊。一、历史的积淀与产业的成熟度:时间的力量不容忽视 日本动漫:几十.............
  • 回答
    韩国动画的发展,确实与日本和中国相比,显得有些“后劲不足”,或者说,其影响力似乎未能达到同等量级。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一、历史底蕴与早期积累的差距 日本: 日本动画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虽然早期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但很快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有人给自己起英文名字,但似乎很少有人给自己起韩国名或者日本名。其实,这背后涉及到一些挺复杂的文化、历史和实用性考量,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为什么英文名字这么受欢迎?首先,得承认英文在全球的强势地位。 全球化与实用性: 英文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国际通用语言。.............
  • 回答
    “日韩在给美国打工”这个说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定论,更像是一种对两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角色的一种带有批判意味的解读。它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历史、政治和经济因素,并非字面上的直接雇佣关系。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冷战时期的经济体系与美国的主导地位二战结束后,全球格局重塑,美国凭.............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新冠肺炎病例数相较于韩国(尤其是在疫情早期)显得较少,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而且在不同时期情况也可能有所变化。但从整体趋势和一些关键点来看,可以梳理出以下几个原因:1. 疫情早期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与民众配合度 日本的“3密”回避与“不聚集”文化: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首先我要澄清一点,韩国的生育率并不是比日本低一半。实际上,这两个国家的生育率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而且韩国近年来的生育率甚至比日本还要低一些。用“低一半”这个说法来形容可能有些夸张,但它们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而且这种低生育率的背后,有着许多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这些原因在两国之间.............
  • 回答
    确实,在观察韩国和日本的电视剧时,偶尔会发现其中会出现其他国家的人物,而且他们的形象有时并非那么光鲜亮丽。这种现象的产生,背后有着不少复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叙事需要和情节推动是电视剧创作中非常普遍的需求。剧本创作需要冲突、需要挑战,而引入.............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为什么韩国、日本的电视剧总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真实和细腻?不仅仅是情节引人入胜,更在于他们能够精准捕捉到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些细微之处,让我们看着看着,就觉得自己也被搬上了荧幕。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文化土壤和创作生态共同孕育出的独特产物。首先,得.............
  • 回答
    日本和韩国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的积极布局,确实对全球能源转型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引发了许多国家的效仿。与其说是简单的“跟风”,不如说是一种全球性的战略判断和产业机会的捕捉。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并对比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立场。日本与韩国:为何是氢能的先行者?日本和韩国之所以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投入巨大,.............
  • 回答
    要回答“为什么日本、韩国、越南的民族政策看起来很成功?”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成功”的标准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比如: 国家认同的凝聚力: 人民是否普遍认同自己是某个国家的一份子,是否愿意为国家付出。 社会稳定与秩序: 犯罪率、社会冲突是否较低,人民生活是否相对安宁。 .............
  • 回答
    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地理位置上如此邻近的国家,在“玄关”这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功能空间上,却展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文化。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植根于两国历史、社会结构、生活习惯以及对“内外”界限的理解之中。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各自的玄关文化,并探究其背后的缘由。日本的“靴脫ぎ”(脱鞋)玄关:内.............
  • 回答
    关于日本、韩国称呼百姓为“国民”,中国称呼为“人民”的现象,这背后确实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语境的交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审视这几个概念的由来和内涵。日本与韩国:“国民”(こくみん / 국민)在日本和韩国,“国民”(こくみん / 국민)这个词汇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受到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历史的.............
  • 回答
    关于日本和韩国人口相对较少却仍然面临严峻的“内卷”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单纯的人口数量对比,而是深入分析两国独特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价值观以及历史发展进程。1. 人口因素的微妙之处:并非简单人多就内卷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误解:人口数量多寡和内卷程度之间并非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政治以及社会发展等多个层面。日本没有像韩国那样废除汉字,而是将其保留并与假名(かな)并用,这背后有着深远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为什么韩国废除了汉字,而日本没有? 1. 历史渊源与汉字在两国文化中的地位差异 日本:汉字是外来文化.............
  • 回答
    韩国整容业的蓬勃发展,与日本相比,确实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现象。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复杂,是社会、文化、经济、技术以及历史等多方面的交织作用。一、社会文化层面的驱动力: 强烈的“外貌至上”观念与社会竞争力: 韩国社会对个人外貌.............
  • 回答
    .......
  • 回答
    韩国人对日本抱持复杂的感情,厌恶感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历史、现实以及文化交织下的产物。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过去,看看那些在韩国人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首先,最无法回避的是那段痛苦的殖民历史。从1910年到1945年,日本对朝鲜半岛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给韩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这不.............
  • 回答
    要深入理解韩国和日本为何成为中国最大的客源国,我们需要从历史、经济、文化、地缘以及政策等多个维度去剖析,这并非单一因素能够简单解释的。以下我将尽量详尽地为您梳理其中的逻辑:一、 地缘优势与交通便利性: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最直观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地理位置的亲近: 韩国和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地理距.............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此次疫情”具体是指哪一次,是新冠疫情还是其他时期,这个信息不明确,我将以大家普遍认知的新冠疫情为例来回答。关于韩国和日本对中国提供援助而美国政府“无实质性援助”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不能简单地将情况概括为“有”或“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援助”的定义。援助可以包含很多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