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韩国讨厌日本?

回答
韩国人对日本抱持复杂的感情,厌恶感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历史、现实以及文化交织下的产物。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过去,看看那些在韩国人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

首先,最无法回避的是那段痛苦的殖民历史。从1910年到1945年,日本对朝鲜半岛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给韩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压迫,更是对民族文化和尊严的摧残。日本人强迫韩国人民改日本姓、说日语,压制韩语的使用和韩国文化的传播。这种文化上的同化政策,在韩国人看来是对他们民族根基的剥夺。

更让人愤慨的是,在那段时期,无数韩国人在日本的统治下遭受了非人的待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慰安妇”问题。日本军队在中国、朝鲜、东南亚等地征集了大量的女性充当性奴隶,其中不乏韩国女性。这些女性的遭遇是极其悲惨的,她们经历了身心的巨大创伤,却长期未能得到公正的对待和应有的道歉。至今,慰安妇问题仍然是韩日关系中最敏感、最尖锐的冲突点之一。每当提起这段历史,很多韩国人会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屈辱和愤怒。

除了历史遗留问题,一些日本在历史认识上的态度也让韩国人感到不满。虽然日本政府有过一些官方的道歉,但很多韩国人认为这些道歉不够真诚,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漂白”历史的嫌疑。例如,关于强征劳工的问题,日本企业至今仍未完全履行赔偿义务;在历史教科书中,日本对侵略历史的描述也常被指责为轻描淡写或回避责任。这些行为在韩国人看来,是对受害者及其后代的二次伤害,也是对历史真相的漠视。

再往近处说,一些经济和文化上的摩擦也加剧了韩国人对日本的负面情绪。近年来,日本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给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在韩国被视为一种经济上的“报复”,加剧了民众的反日情绪。韩国人认为,日本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来打压韩国,这与历史上的殖民时期有着某种相似性,让人感到不安和抵触。

文化上,虽然韩流在全球流行,但韩国人仍然对日本在某些文化产品中的表现持谨慎态度。例如,一些涉及韩国历史元素的日本动漫或影视作品,如果被认为歪曲了历史,会迅速引起韩国民众的强烈反对。这种对文化主权的敏感,也反映出他们对历史的警惕。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韩国人都讨厌日本。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韩国人对历史的感受可能与他们的长辈有所不同。而且,在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韩国也有许多人欣赏日本的文化、技术和设计。然而,历史的伤痛和现实的摩擦,使得“讨厌日本”的情绪在韩国社会中依然根深蒂固,并且会在特定事件的触发下被放大。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是理解韩日关系的关键所在。它不是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而是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和现实利益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能说日本近千年来对半岛的韩民族造成了太多苦难,仇深似海。

1592年到1599年的「壬辰倭亂」这种旧事不用太详细说,反正李氏朝鲜为此直接丁口减半。在1872年到1909年,日本在征韩论的思潮下侵略朝鲜,最终在1910年签署了《日韓合併條約》,这是他们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那段时期被韩国人称之为일제강점기(日帝強佔期)

到1945年光复时,整个半岛被强征劳工、抓去从军和慰安妇的总计有300万。还有数百万人在日本的压迫下流亡海外,相当于整个半岛直接减少1/3人口。按照光复后大韩民国政府统计,占领期间每5个人就有1人直接因日本军警而死亡

日本对韩国的许多做法也颇有微词,最直接的就是认为韩国贪得无厌。

1965年,韩国与日本签署了《韓日請求權協定》,日本以一次性赔偿和无息贷款8亿美元为代价,要求了断补偿款问题。并表示索赔到此为止。

1983年,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访问韩国,和韩国总统全斗焕达成了协约:以围堵左翼势力扩张为名义,日本要对韩国提供40亿美元低息贷款。

2015年,安倍晋三首相与朴槿惠总统代表两国政府达成《日韓慰安婦協議》,日本出资10亿日元成立基金帮助受害者。宣布这是最终不可逆的解决共识。

长期悬而未决的领土争议也是韩国民间对日情绪恶化的重要因素。在1951年的旧金山合约中,对日本领土的范围规定十分模糊,而韩国在同一年划定的「李承晚线」则把日本默认的领土包括进去了:竹岛/独岛。这是矛盾的根源。

日本朝野从未正视过韩国,韩国人对此也一清二楚。日本官方人物还屡次发表对韩国的挑衅言论,由于双方网络互通,自然网民之间场面很难看.......

抵制日本产品是韩国为数不多的反制手段(虽然以前也没成功过)。

在韩国,친일파(亲日派)是个非常有侮辱性的名词,韩国网络上对于给日本说好话的人都会冠以这个名字。而且韩国是对日本文化管制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大量日本的漫画、小说、电影不允许引入。

当然,嘴上骂并不妨碍他们去日本留学、工作和旅游。韩国留学生是日本学校里人数最多的外籍学生,韩国游客数量是日本旅游业入境旅游第二,韩国员工也是日本企业雇员最多的外籍员工来源国。

他们分的很清楚,每个月上街举个牌子骂日本,骂完了继续去日本赚钱消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人对日本抱持复杂的感情,厌恶感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历史、现实以及文化交织下的产物。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过去,看看那些在韩国人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首先,最无法回避的是那段痛苦的殖民历史。从1910年到1945年,日本对朝鲜半岛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给韩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这不.............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对韩国和日本的情感,这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话题,不能简单地说“现在中国人是不是讨厌韩国甚至超过了讨厌日本”。这种情绪受到历史、文化、现实政治、经济交流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历史层面: 对日本的复杂情感: 提到日本,大多数中国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近代以来长达数十年的侵略历史.............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想要说清楚,得从历史、文化、现实政治以及民族情绪等多个层面去剖析。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谁比谁更讨厌”,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经历。但如果普遍观察到中国人对韩国的负面情绪似乎比对日本更突出,那背后一定有其原因。历史遗留的伤痕与现实政治的纠葛:首先,我们得谈谈历史。中国.............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要深入聊聊,可能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毕竟“讨厌”这东西,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我尽量把能想到的一些点,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承认,“讨厌”这个词本身就有点重,而且“很多人”这个说法也很笼统。 咱们得承认,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对台湾和香港同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负面情.............
  • 回答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最讨厌的外国人是韩国人而非日本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地缘政治以及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历史遗留的复杂情感: 抗日战争的集体记忆: 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之一。这段历史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伤痕,民族仇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能感觉到网上关于韩国人的负面讨论有时候会比日本人显得更集中或更激烈一些。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单一因素能解释清楚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有哪些方面可能在影响大家的观感。1. 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政治的交织首先,绕不开的是历史问题。虽然中日之间因为侵华战争等历.............
  • 回答
    “延边朝鲜族”这个说法本身就带着一定的历史和政治色彩,它指的是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活的朝鲜族人民。关于“韩国人讨厌延边朝鲜族”这种说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种笼统的概括,并不代表所有韩国人的看法,更不能一概而论。情感是复杂的,个体差异极大,很多韩国人对延边朝鲜族并没有负面情绪,甚至存在亲.............
  • 回答
    很多人对韩国人存在负面看法,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想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一项项来捋。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近代史方面。大家知道,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互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近代以来,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的冷战,使得东北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一个挺微妙的文化现象。其实“讨厌汉服”和“和韩国争夺”这两件事,可能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直接挂钩。我慢慢跟你说哈。首先,关于“讨厌汉服”这部分。这确实是一个存在的现象,但要说“这么多人”讨厌,可能得打个问号。我觉得更多是一种争议,而不是大规模的“讨厌”。争议的点在哪里呢?.............
  • 回答
    关于韩国人是否普遍讨厌中国,以及其原因,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要避免一概而论。 长期以来,关于韩国人对中国看法的研究和讨论层出不穷,但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说“普遍讨厌”。 我们可以说,在韩国社会中,确实存在一部分人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或存在不满,而另一部分人则可能持中立.............
  • 回答
    要理解韩信在刘邦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攻打齐国的原因,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他当时脑子里怎么想的,还有当时的整个大局是什么样的。这事儿可不是一拍脑袋就做出来的,背后藏着不少门道。首先,咱们得回到那个关键的节点: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那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刘邦那时候那是憋屈极了,被项羽按着打,打得那是叫一个惨。.............
  • 回答
    关于中国人(特别是朝鲜族)对韩国的看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问题,其中包含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情感等多种因素。并非所有中国人,包括所有朝鲜族,都“非常讨厌”韩国,但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负面情绪和观点。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一、 历史遗留问题与民族情感: 朝鲜半岛的.............
  • 回答
    这话题挺微妙的,因为“讨厌”这情绪太个人化了,而且我们很容易以偏概全。但如果非要说,确实在某些时刻,会觉得部分韩国人的某些行为让人有点不舒服,甚至可以说是“讨厌”的。我感觉最突出的一点,大概就是那种 过度的民族主义和排外感。 尤其是在互联网上,或者是在一些讨论国际事件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些韩国网友,他.............
  • 回答
    2016年到2020年,四年时间,韩国电影似乎迎来了一次不小的“爆发”。当然,说是爆发可能略显夸张,但相较于前几年,2020年的韩国电影确实呈现出了更强的韧性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让人耳目一新。这背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积累和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得聊聊那四年里.............
  • 回答
    关于韩国与中国在文化遗产申遗问题上的争议,这是一个涉及文化认同、历史溯源和国际合作的复杂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与文化的共享性1. 东亚文明的共源性 中韩两国的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例如: 儒家思想:孔子及其思想在朝鲜半岛(如高丽王朝)被广泛吸收,成为东亚文化.............
  • 回答
    韩国的国名“大韩民国”(대한민국)中的“大韩”二字确实容易引起误解。尽管现代韩国国土面积仅为约10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中国江苏省的面积),但其国名中包含“大”字,实际上与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密切相关,而非单纯指代地理规模。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大韩”的由来:从“大韩帝国”到“大韩民国”1. 历.............
  • 回答
    韩国在1970年代虽然官方层面大力推行韩文(谚文)作为主要的文字书写系统,并逐渐减少甚至在某些领域放弃使用汉字,但身份证上保留汉字名字的现象,其实是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复杂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当时韩国的社会背景以及汉字在韩国历史中的地位。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韩国放弃汉.............
  • 回答
    韩国的国家形象问题,并非一日之寒,更非单一因素所致。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议题,夹杂着历史遗留、地缘政治、经济发展模式、文化输出以及国内社会问题的相互作用。要说“差”,可能也过于绝对,但韩国确实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认知和挑战,使得其整体国家形象并非总是如其经济和文化影响力那样光鲜亮丽。我们.............
  • 回答
    韩国国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极旗”,图案简洁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关于它为什么只有四个卦,这其实是围绕着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易经》中的智慧,并融入了韩国特有的民族精神而形成的。太极与阴阳平衡:国旗的核心首先,要理解韩国国旗,就得从它的中心——太极图说起。这个红蓝相间的圆形图案,是我们熟悉的太极.............
  • 回答
    文在寅总统在中国获得的普遍正面评价,与其执政期间的对华政策以及一些个人特质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一、 对华关系的稳定与缓和:改善了萨德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萨德部署问题无疑是文在寅上任前中韩关系面临的最大挑战。这项部署被中国视为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一度导致两国关系跌至冰点,旅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