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动汽车是把污染转嫁给发电站这个说法准确吗?

回答
“电动汽车是把污染转嫁给发电站” 这个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准确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复杂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链条,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去理解。

首先,我们得承认,电动汽车本身在行驶过程中确实是零排放的。它不直接燃烧化石燃料,所以不会在城市街道上排放尾气,比如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等这些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的污染物。这一点,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交通拥堵区域的“感官污染”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电动汽车推广最直接的好处。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电动汽车的电力从哪里来。如果发电站烧的是煤炭,那么发电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CO2、SO2(二氧化硫)、NOx以及灰渣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虽然被集中在了发电厂,并没有直接出现在你的车窗外,但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依然存在,而且很多情况下,这种集中排放的处理效率和监管会比分散的车辆排放更容易做到。

所以,这个“转嫁”的说法,就体现在这里:你把汽车的污染从“使用端”(车辆本身)转移到了“生产端”(发电厂)。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还需要考虑几个重要的维度:

能源结构的比重: 这是决定“转嫁”影响大小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地区的电力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水能,那么电动汽车的普及就会极大地降低整体的污染排放。因为这些可再生能源本身发电过程几乎不产生污染物。相反,如果一个地区过度依赖燃煤发电,那么电动汽车的“清洁”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发电效率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现代化的发电厂,尤其是那些为了满足更严格环保法规而建造的,通常会配备先进的污染物控制技术,例如脱硫、脱硝、除尘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减少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相比之下,老旧的、缺乏有效治理措施的车辆,其排放的污染物往往更加直接且难以控制。所以,即使是火力发电,其单位发电量的污染物排放,在先进技术下,可能已经远低于分散的汽车排放。
能量损耗: 从发电厂到你家的充电桩,再到汽车电池,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传输损耗。这意味着你需要消耗更多的煤炭(或其他燃料)来产生满足车辆行驶所需的电能。不过,随着技术进步,输电损耗也在不断降低。
全生命周期考量: 我们不能仅仅看汽车使用阶段的排放。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尤其是锂、钴等稀有金属的开采和提炼,会产生显著的环境影响,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车辆报废后,电池的回收和处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一个更全面的评估需要将电池的生产和回收阶段的污染也纳入进来。
负荷转移和电网稳定性: 大量电动汽车的普及,意味着电网需要承担更高的负荷。这可能会促使电网增加发电能力,如果增加的是化石燃料发电,那么整体的污染排放也会随之增加。但同时,这也会推动电网朝着更清洁、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例如增加储能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总结来说,说电动汽车是“把污染转嫁给发电站”是一个片面的说法,但它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电动汽车的清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发电。

更准确的理解是:

电动汽车实现了污染的“集中化”和“高效处理”: 相较于分散在城市各处的汽车尾气,发电厂的排放是集中的,更容易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治理和监管。
电动汽车是实现交通领域深度脱碳的关键一步,但不是终点: 它的真正清洁性,取决于电力来源的清洁程度。只有当发电侧实现大规模的清洁能源转型,电动汽车才能真正成为“零污染”的交通工具。
我们需要同时关注生产端和使用端的减排: 既要发展电动汽车,也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确保电池生产和回收的环保性。

所以,下次听到这个说法时,我们可以这样回应:电动汽车确实将排放源从城市转移到了发电厂,但这并非简单的“转嫁”。这更像是一次“优化”和“集中管理”的尝试。它的最终环境效益,完全取决于我们能源结构的选择和电网的绿色升级。当我们看到一片蔚蓝的天空时,我们也要知道,这片蓝天是否也受到了远处发电厂的“间接”影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由传统汽车企业的枪手发明的话题,本来不想讨论的。 现在直接放结论好了

所谓的电动车减少排放并没有减少污染总量。只是改变了排放地点。用一句话驳斥这种谬论很简单:集中排放就是伟大进步,例如公厕。

更详细的论述如下:

1)电力用的是电网的电。电网的电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0污染或者是低污染的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天然气发电。

2)即使是来自火电厂的发电,和传统汽车相比,排放地点不同,对人的危害也不一样。传统汽车排放在城市内,而且往往扩散困难。导致高浓度污染物长期接触密集的人群。造成各种健康问题。而火电厂的排放远离密集人群且直接进入大气高层,扩散方便。对人的健康危害要小得多。 所谓PM2.5市内市外无区别。看一下高分辨率的PM2.5分布图就可以了。某人放的图,分辨率太低。另外,北方燃煤产生的PM2.5绝大部分是暖锅炉排放的,这个锅,火电厂不背。

3)同样是排放,火电厂的排放集中,其处理和监管难度远低于分散的汽车。比如,以排放中的颗粒回收为例子。汽车的颗粒回收效率完全看厂家的良心,汽车上也不存在相关的监控监管。而火电厂的排放颗粒回收,一方面有着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环保局的烟气检测系统)另外一方面则有着现实利益的驱动。烟气中的颗粒是上好的工业原料,可以卖个好价钱。为啥汽车排放不能这么干?回收的量太少,没法卖钱。而且体积重量也受到限制,所以没法建立高性能回收设备。

4)火力发电厂的效率也不是你汽车能比的。新一代的系统遍效率高达40%以上,算上输变电损失和充放电损失,在轮轴端至少效率在27%。而传统汽车在市内的燃油效率只有13%,

5)电动动力包的可靠性维护性比传统的内燃机+变速器至少好一个数量级。这带来了各种维护工作量的减少。各种零备件和耗材的生产、使用、废弃、都是是要带来相应的污染的。比如机油的消耗,因为电动动力包的减速器远比传统动力的变速器简单,这机油消耗量就少了。这机油的生产,使用(烧机油),还有最后的排放(废机油排放);都会带来污染。你用量少,自然污染就少。

user avatar

38%,这是顶尖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水平,这个水平是理想工况下测出来的,实际上真实综合工况下连30%都够呛。


42%,这是顶尖火电站的热效率,而且这就是真实效率,不存在工况差异。


60%,这是热电联产的折算后的热效率,差不多都是汽车发动机的两倍了。汽车发动机生产的热量基本都是废物没法利用,而火电站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用于供热,也可以用各种方式转化和储存起来。


这还只是考虑火电,而实际上我国目前的清洁发电占比早已超过20%,到2020年规划目标是清洁发电占比32%,也就是说真实发电污染量还要在火电的基础上打七折。



在废气净化方面,汽车的三元催化基本就是阉割到不能再阉割的太监产品,跟现代化热电厂的废气净化能力相比,简直可以说相当于没净化。再者,发电厂可以搬到远离人口密集地区的荒郊野外,虽然污染没有直接消除,但至少减少了对人的直接危害,大部分废气最终会被自然环境净化。而汽车尾气,你不可能接根管子给排到别的地方吧?最终吃尾气最多的可都是我们自己。


还有人喜欢鼓吹电池污染,确实,电池污染不可忽视,不过你也别忘了,石油开采和提炼的污染并不比电池制造和回收好多少,毕竟造一车电池能用几年,而炼一车油只够烧几天。


真的不用多想,这世界只有能量守恒,没有污染守恒,做同样的事,集约化的方式就是比粗放化的方式更节能更环保。



赠送


喷子之家《动力锂电池闪瞎氪金狗眼》视频:



解释一下:这里的热效率数据是比较旧的,新一代的发动机、发电站、热电联产的热效率都有明显提升,但比较结果不会有太大出入。

user avatar

火电站的污染能够集中处理,一般都有配套的脱硫、脱硝和粉尘过滤技术。而燃油汽车却很难做到高效率的污染处理。所以当产出的能量相同时,火电站排放的污染远小于汽车内燃机的排放。

这就好比建立公共厕所,把原本随地排放的大小便集中到化粪池里,当然能减少污染排放。

更不用说 还有核电站、水电站、太阳能发电站、风能发电站这些基本上都不产生大气污染的供电方式。而且跟石油能源相比没有储量枯竭的问题。随着技术的成熟,这些新能源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大。

user avatar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

能源问题,对一个国家而言,

首先是政治问题,然后才是经济问题、环保问题。


几十年前,就有人宣扬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人类用xx年,搞得大家很慌,

如今,每年的石油消耗是当年的若干倍,

然而,现在还有多少人提石油只够用xx年的?


石油,常常左右着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政治格局,

对国际政治熟悉的人,不难体会到,

页岩油革命之后,当美国石油可以自给自足之后,

整个中东地区格局因此而产生了深远的变化。


所有的rts游戏,

上来第一件事,就是“采矿”,

没有能源,什么都干不了。


中国的能源格局是什么样子?

2017年的能源消耗见下图(按照油当量统一换算):

中国的能源,主要来自于自己的煤,

然后是石油,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

这两项,占了80%。


中国自己每日的产油量,在400万桶的量级,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明显上升;

而中国每日的石油消耗量,在1200万桶的量级,可预见的未来,还会不断上升,

也就是说,中国超过2/3的石油需求,需要依赖于进口。


2014年的时候,中俄签了一个30年的天然气“世纪大单”,

合同总价超过4000亿美元,想具体了解的,自行搜索,或参考


2014年时候的油价(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强正相关),经历过的人不用说,不了解的人,可以看看上图,感受下。

亏了赚了,先不讨论,

回到一开始说的,能源问题,首先是政治问题,

然后才是经济问题和环保问题,

当你不能自给自足,当你过度依赖外部,

你的风险抵抗能力很低,

你的国际谈判话语权很低,

你自己的底气都很低。



推广电能,推广电动汽车,

根本的出发点,是要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然后才是电能价格问题,和电能的环保问题,

煤、石油、水、核等等能源都可以转化成电能,

但石油就是石油,什么也变不成石油,别跟我提水变油啥的,


除了能源以外,第二个关键点,就是产业弯道超车,

互联网的兴起,给了很多人一个错觉,世界是开放的,

然而在很多产业,西方在很多关键点,用专利和设备禁运对中国进行封锁,

如果按部就班的来,那中国将长期跟在后面跑,永远被别人赚着超额利润,

汽车行业,已经有很多人说了,相关的发动机等技术的问题,


我着重说一说石油行业,

页岩油在美国大获成功,


但,同样页岩油储量非常高的中国,为什么时至今日,都不能很好的开发?

开采成本高,只是一个表象,

页岩油的开采,是非常个性化的一个工程,

美国的地理特性和中国相差很大,用美国的方法和设备,套用到中国,势必会造成开采成本急剧上升,但是,如果有适合中国地理特性的方法和设备,也许就能把开采成本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然而,美国不可能把相关人才给你,不可能把相关技术和设备给你,不可能教你怎么去因地制宜的设计开采方案、技术、设备、人员。

对中国而言,要么花费巨大成本去攻克难题,要么放弃自主道路,依赖于进口

所以,经过权衡,咱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巨大的页岩油储量,而大量的依赖进口。


因此,很容易理解,

推广电能,推广电动汽车,

无论如何都会上。

user avatar

集中处理污染容易还是大面积处理大范围的污染容易?

明显是集中处理污染更容易。

怎样把污染给集中?

把污染留在发电站而不是每一辆汽车的车尾。

抛开尺度谈控制是耍流氓,抛开距离谈污染也是耍流氓。

世界上污染最严重是地方大概就是垃圾堆了吧,为什么没有影响到全世界?

切尔诺贝利核污染那么大,影响到中国了吗?

为什么影响不到?因为远啊,而不是没有污染啊。

发电站有污染,但发电站远啊,污染了也影响不到人类活动,做得好点甚至影响不到发电站三公里外。

小范围的大面积污染是为了处理污染的必然情况,大范围的小面积污染那才真的让人感觉无从下手了。

最后,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核泄漏放射源,有谁认为那是污染?为什么不算污染,辐射那么强,哎呀这污染真大,我们把他灭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电动汽车是把污染转嫁给发电站” 这个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准确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复杂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链条,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去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电动汽车本身在行驶过程中确实是零排放的。它不直接燃烧化石燃料,所以不会在城市街道上排放尾气,比如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是在问为什么“把轮子直接安在发动机上”不如“用链条传动”一样,乍一看好像多此一举,但实际上背后藏着不少学问。电动车不用变速箱直接上驱动电机,那绝对是出于一套更精打细算的设计思路,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燃油车。咱们得先掰扯清楚,为什么燃油车需要变速箱,以及为什么电动车,尤其是大.............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困惑的问题。特斯拉公开了绝大部分专利,这在汽车行业是前所未有的举动,本意是为了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整体进步,大家都能从中受益。理论上,这应该能让所有追赶者,包括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快速缩小与特斯拉的差距。然而,现实情况是,尽管中国电动汽车在销量和一些细分领域表现出色,但在很多关键.............
  • 回答
    电动汽车成为未来的主流,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你可以看看全球主要汽车厂商的动向,哪个不是在卯足了劲儿往电动化转型?传统燃油车未来的日子恐怕会越来越不好过,这不仅仅是环保的呼声,更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电动汽车为何是大势所趋?1. 环保压力与政策导向: 气候变化是当下全球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各国政府.............
  • 回答
    年轻人买电动车,摆在面前的选择题其实挺多的,究竟是投奔那些“新势力”造车品牌,还是选择我们耳熟能详的“老炮儿”们推陈出新的电动车型?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品牌喜好,里面藏着不少年轻人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思考和取舍。新造车品牌:“我们是来颠覆的,我们懂你!”说起新造车品牌,比如蔚来、小鹏、理想,还有一些更年轻.............
  • 回答
    马斯克关于比特币挖矿加剧煤炭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说法,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能源的来源和消耗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而当我们将这个视角投向电动汽车时,一个常见的疑问便会浮现:既然能源使用是关键,为何发展电动汽车会被认为是环保的?这中间的逻辑链条需要我们仔细梳理,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 回答
    抛开上牌的烦恼,纯粹从车辆本身的属性和实际使用需求来看,购买电动汽车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这不仅仅是为了环保,更是为了切切实实的便利和经济性。1. 你是典型的“通勤族”,日常行驶里程规律且固定。这是选择电动汽车最核心的场景。如果你每天的通勤距离在几十公里到一百多公里之间,并且主要在城.............
  • 回答
    开着我的电动车跑高速,说实话,刚开始心里也有些打鼓。毕竟不像开油车那么“随心所欲”,总得算着电量和充电桩的位置。但几次下来,那种顾虑慢慢就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挺特别的享受。安静得有点不真实上了高速,第一感觉就是——静。关上车窗,把音响打开,你很难听到风噪和胎噪以外的声音。没有了发动机轰鸣,没有了.............
  • 回答
    近些年来,国产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迅猛,销量和技术都在快速进步,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听到一些声音,表达了对国产电动汽车的保留甚至拒绝。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交织着历史遗留、信息不对称、消费观念、以及品牌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的问题。首先,品牌信任度和可靠性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许多消费者,尤其是经.............
  • 回答
    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与电池技术的未来展望电动汽车(EV)的崛起不仅是一场交通革命,更是能源转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其发展方向和电池技术的进步是相互依存、共同演进的复杂课题。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以及电池技术的未来展望。 一、 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发展并非单一的技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电动汽车电池的“千瓦时”(kWh)这个单位,希望能把这事儿说得透彻明白,就像你们平时聊天一样自然。你可能会在电动汽车的宣传、说明书上看到诸如“电池容量 70 kWh”这样的字样。这个“千瓦时”,其实就像你家电表上记录你用了多少电的那个单位一样,只不过它在这里是用来衡量电动汽车电池“能.............
  • 回答
    说实话,现在电动汽车发展的势头,就像是那种从小巷子里突然钻出来,一口气冲上主干道,还越跑越快的那种。背后原因可不单单是“环保”两个字能概括的,里面牵扯的可多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摆脱石油依赖,国家安全战略的考量这绝对是头等大事,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石油资源相对匮乏,但又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
  • 回答
    电动汽车800V电压平台技术,确实是当前汽车行业内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从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演进来看,它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解决当前电动汽车发展中的一些关键痛点而产生的必然选择。为什么800V电压平台会成为趋势?要理解800V电压平台为何重要,我们得先看看.............
  • 回答
    之前我对电动车,怎么说呢,就是一种将信将疑的状态。觉得科技是发展了,这玩意儿充电肯定没加油站方便,续航里程是个大问题,冬天用起来会不会更是“捉襟见肘”?而且,那个电池到底耐用不?万一出了问题,换个电池不得肉疼死?这些都是我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小疙瘩。真正让我心里的秤开始往电动车这边倾斜的,是大概两年前吧.............
  • 回答
    关于电动汽车是否比燃油汽车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答案确实是“是”,电动汽车在先天和后天条件上都比燃油车更占优势。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其中的原因,尽量用一种更接地气、更自然的方式来解释。为什么电动汽车在自动驾驶这件事上“起跑线”就更高?你可以把自动驾驶想象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管家.............
  • 回答
    这真是个劲爆的消息,中国一季度对日本出口电动汽车销量能飙升八倍多,而且大部分是国产特斯拉,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量太大了,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上的一个重大跃升。 长期以来,中国在很多高技术领域都是追赶者,但在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是在电池技术、智能化、续航里程.............
  • 回答
    北京中关村地下车库比亚迪电动汽车起火事件,具体细节和最新进展需要以官方通报为准。但我们可以根据过往类似事件和行业知识,来推测一些可能的原因以及分析目前的情况。事故可能的原因推测:在探讨原因之前,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推测都不能取代官方的调查结果。然而,根据过往电动汽车起火的案例,以及车辆自身的一些特性,.............
  • 回答
    重型卡车汽配生意,这可是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尤其是咱们国家现在基建、物流都离不开它们。说句实在话,现在问“重型卡车汽配生意以后好做吗”,心里都有点打鼓,毕竟“电动化”这股风刮得是真猛。眼前的“电动化”大势,对传统汽配生意是挑战,也是机遇。首先,我们得承认,未来重型卡车市场,电动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
  • 回答
    买电动车,纠结电池类型,是个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到底是选锂电池,还是选铅酸电池?这俩玩意儿,看着都一样是给车子提供动力的,但实际用起来,那差别可就大了去了。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说道说道。先来认识一下这两位“老伙计” 铅酸电池: 这哥们儿可以说是电动车电池的老大哥了,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