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家不相信宗教?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要说为什么大家不信宗教,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面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我尝试着从几个角度聊聊,希望能说得比较透彻一些。

一、 科学的崛起与理性思维的普及

这个可以说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过去很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比如雷电、疾病、日食月食,都被宗教赋予了神秘甚至带有惩罚意味的解释。但科学通过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给出了更实际、更符合事实的答案。

宇宙观的改变: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我们现在对浩瀚宇宙的认知,科学不断刷新我们对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理解。宗教中描绘的那个以地球为中心、以人类为万物之灵的宇宙观,在科学面前显得有些苍白和过时。
生命起源的解释: 宗教通常有创世的故事,认为生命是神灵创造的。而科学则提出了进化论,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一步步演化出如今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虽然两者不一定完全冲突,但科学的解释更具说服力,也更能解释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对“神迹”的质疑: 许多宗教都依赖于“神迹”来证明其神圣性。但一旦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很多所谓的“神迹”都可以找到合乎逻辑的解释,例如心理暗示、集体幻觉、自然现象的误读,甚至是一些人为的欺骗。当人们习惯了用科学去分析问题,对超自然力量的解释自然就多了一份审慎。

二、 宗教自身的局限与问题

并非所有不信宗教的人都是因为“科学太强大”,宗教自身的一些问题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教义的僵化与不合时宜: 很多宗教的教义和道德规范是诞生于几百甚至几千年前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的演变,一些教义在现代社会看来就显得过于陈旧、甚至有些荒谬。例如,关于女性地位、性取向、婚姻家庭的某些规定,在今天看来是限制性的,甚至是不公平的。
教派间的冲突与暴力: 历史上和现实中,不同宗教之间,甚至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都曾发生过激烈的冲突,甚至导致战争和屠杀。这种为了信仰而进行的暴力,让很多人对宗教的“爱与和平”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们会想,“如果宗教真的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和道德的升华,为什么还会发生这么多互相残杀的事情?”
宗教机构的腐败与权力寻租: 任何庞大的组织都可能面临腐败的问题,宗教机构也不例外。当人们看到一些宗教领袖奢侈无度、利用宗教牟取私利、甚至卷入丑闻时,他们会对整个宗教体系的诚信产生质疑。宗教本应是精神的寄托,但当它变成一种世俗的权力运作时,就会失去吸引力。
对信徒的束缚与控制: 一些宗教对信徒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不允许质疑。这种过于严苛的约束,让一些追求自由和独立思考的人感到窒息,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一套僵化的规则所定义。

三、 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个人主义的兴起

现代社会与过去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信息爆炸与多元选择: 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和信仰体系。人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地域或文化环境,他们有机会看到世界上存在着如此多的宗教和哲学,也看到了很多人并不信教,但同样过着充实、有意义的生活。这种多元化的选择,削弱了特定宗教的唯一性和排他性。
个人主义的抬头: 现代社会更加强调个体的价值和自由。人们更倾向于自己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个由他人(无论是神职人员还是传统)赋予的答案。他们认为自己的信仰应该是自己的选择,是基于个人体验和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被灌输或强制。
世俗化的趋势: 很多社会都在经历世俗化,这意味着宗教在公共生活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多地由世俗的法律、道德和科学来规范。宗教更多地回归到个人精神生活的层面,而不是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当宗教不再是社会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时,对它产生疏离感的人自然会增多。

四、 个人经历与心理因素

当然,归根结底,信仰与否是非常个人化的选择,很多时候也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失望与痛苦的经历: 有些人在经历人生重大变故,比如亲人离世、遭受不公,而向宗教祈祷却得不到回应时,会感到失望和幻灭,从而动摇信仰。他们可能会觉得,如果真的有神,为什么会允许这样的悲剧发生?
缺乏精神体验: 宗教很多时候需要通过祈祷、冥想等方式来获得一种超越性的体验,来感受神的存在。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产生这种感觉,或者他们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了类似的精神慰藉,比如艺术、人际关系、甚至投入到工作中。
对“终极真理”的怀疑: 宗教往往宣称掌握着“终极真理”。但对于一些理性或者怀疑精神很强的人来说,这种“终极真理”的说法本身就值得怀疑。他们会觉得,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总是有限的,怎么可能存在一个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真理呢?

总的来说,大家不信宗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科学进步、宗教自身问题、社会文化变迁以及个人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不是说宗教就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对于很多人来说,宗教仍然是精神寄托、道德指引和社群认同的重要来源。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上述的种种原因让他们选择了怀疑、疏离,或者干脆不信。这是一个非常自然且复杂的社会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谁告诉你精妙的模型是由造物者创造的了?道可道非常道,万物变化的万千规律是自然而生自然而灭的,你指着个大山说这是上帝造的,人家不信你就气急败坏说这么好的理论你怎么不信呢?

我凭啥要信?一张嘴我就欠了一个死了两千多年的犹太人东西,我去,两千多年,你那全知全能的上帝也忒小心眼儿了不?养猪呢啊?一茬子一茬子猪都是我喂大的所以猪欠我的。

而且你那上帝不是全知全能啊,那我不信他他肯定知道吧?他都不急,你急个啥?皇上不急太监急啊

user avatar

我们不接受一个小肚鸡肠的PhD在读的围观的假设。

特别是这个PhD有极其恶劣的因为自己手艺问题,观测不到想要的试验结果,就一怒之下毁了整个实验的历史——之后该PhD说有一小撮实验品表现好所以心情好重新试验,但众所周知,PhD一般是被老板干成狗之后几天才会这么乖

另,按照这个试验记录,样本Adam啪了样本Eve/Lilith(视实验记录不同而有所差异)生了一批娃,我不想探求之后发生了什么这几位就能繁衍到那么多,多到能富裕出一个淫乱的索多玛;我也不想探究前述“表现良好”的实验品之间发生了什么才能繁衍出又一波实验品;

我不想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么毁三观的实验记录,记录内容来看,就算在德国人的伦理观里也太他妈重口了。


如果你说这是实验动物总结的寓言不是PhD本人言论,那么作为一个正在努力走上科研路的PhD在读变态,我拒绝这种由实验动物出面,伪造/变造实验记录学术不端行为。



我们信的是老天有用就祭天,整年不下雨我们就打催雨弹艹到丫下雨为止。


至于什么考验信仰?没告诉你不要考验人性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要说为什么大家不信宗教,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面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我尝试着从几个角度聊聊,希望能说得比较透彻一些。一、 科学的崛起与理性思维的普及这个可以说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过去很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比如雷电、疾病、.............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现实本质的根本看法,以及我们如何理解因果关系和自由意志。为什么我们如此信赖物理学,却又常常对“世界早已注定”的宿命论感到不安甚至抗拒?让我们来一层层剥开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物理学之所以能赢得我们的信任,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基于观测、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可验证.............
  • 回答
    金士杰老师近年来的参演,确实让不少观众感到意外,甚至有些出乎意料。毕竟,提起他,我们脑海里浮现的是《你那边几点》、《方绣莲》、《红楼梦》、《我们三人行》这些经典作品,是他对每一个角色深刻的挖掘,对表演细腻的把控,以及那种沉淀多年后的从容与智慧。他的演技毋庸置疑,堪称一股清流,让人回味无穷。所以,当看.............
  • 回答
    中国人餐桌上,你很难见到像西方人那样大块、厚实的原切牛排或烤羊腿,即便有,也多是改良后的中式做法。大多数时候,肉类在我们家常菜里是以更“碎”或更“小”的形式出现的,比如切成丝、切成片、剁成末,或者是以丸子、饺子馅的形式烹调。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涉及到历史、文化、烹饪习惯,甚至还有一些实际的考量。历.............
  • 回答
    冯巩,这个名字在中国观众心中,与春晚、与相声、与欢笑,早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提起他,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那个戴着礼帽、梳着背头,幽默风趣、亲切自然的形象。那么,他究竟算不算相声大师呢?为什么我们现在听他说的相声越来越少了呢?这背后有着不少的故事和原因。冯巩算不算相声大师?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几.............
  • 回答
    关于婚姻中男性倾向于“向下兼容”,女性则倾向于“向上兼容”的现象,这确实是很多人观察到的一个普遍趋势。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男女本质上的不平等,而是需要深入探讨其中交织的社会、文化、经济以及生物学等多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向下兼容”和“向上兼容”在这里通常指的是什么。在婚姻选.............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颇感疑惑的现象,明明两张图片的 DPI、尺寸这些关键参数都完全一致,却能在文件体积上拉开巨大的差距,甚至达到 20MB 这样惊人的差异。这就像两件同样大小的衣服,一件轻飘飘的,另一件却沉甸甸的,原因肯定不在于衣服本身的大小,而在于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以及制作工艺如何。在数字图像的世界.............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的是公众人物的道德操守、法律界限以及个人隐私的边界,每个人对此的看法都会受到自身价值观和信息解读的影响。针对霍尊和陈露的事件,你感到“霍尊没什么大错但惩罚过重,陈露用隐私相逼手段很不舒服”,这种感受并非孤例,也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这种感受的来源,并尽量以一种更人性化、.............
  • 回答
    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捋一捋。为什么大家这么执着于“3000w顶流的瓜”,感觉像是抓着一条救命稻草,又或者是心里就揣着这么个“标准答案”?首先,“顶流”这个词本身就自带光环,也带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咱们现在说娱乐圈,谁不想当顶流?那意味着粉丝基础雄厚,代言接到手软,一举一动都能搅动资本市场的神经。所.............
  • 回答
    “干细胞化妆品”被药监局定性为伪概念,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而且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失望。毕竟,“干细胞”这个词本身就自带一种“未来科技”、“抗衰老”、“修复再生”的光环,听起来就觉得很高端,很有效。那么,为什么在官方给出明确结论之后,大家依然容易相信这些“干细胞”系列产品呢?这背后有很多原.............
  • 回答
    说起来,京东买电脑这事儿,咱身边儿谁没干过?身边儿同事、朋友,逢年过节的,一说买电脑,十有八九都奔着京东自营去了。这可不是瞎起哄,这背后真有门道,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大伙儿都这么信它。首先,“自营”这两个字,自带光环。 这玩意儿就像是给商品上了一层金钟罩,让你心里踏实。你想啊,京东自己来卖,这.............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药物研发、认知方式,乃至文化传统等多个层面,很有意思。咱们不谈那些冰冷的“AI痕迹”,就从人的真实感受和逻辑来聊聊。为什么西药热衷“新”?这事儿说白了,就是“进步”、“科学”和“效率”在作祟。1. 科学的迭代与更新: 西方医学体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特别是化学、生物学、.............
  • 回答
    .......
  • 回答
    “新闻捏造事实”和“大家一味的相信”之间存在着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心理现象。尽管人们普遍知道新闻可能存在虚假信息,但仍然会倾向于相信,这背后有多种原因在起作用。下面我将详细解释: 为什么人们知道新闻捏造事实,但仍一味相信?这个问题可以从信息接收者、信息传播者、信息内容本身以及社会整体环境四个层面来.............
  • 回答
    俄罗斯驻联合国官员的表态,即“俄方不相信与乌克兰会谈能够达成预期结果”,无疑为当前复杂且胶着的俄乌冲突谈判前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这句话背后,蕴含着俄罗斯对当前谈判立场、对乌克兰及其盟友的策略以及对未来走向的判断。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并评估和谈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剖析。俄罗斯官.............
  • 回答
    你好!作为一名大一中医新生,面对“中医不科学”的论调,感到迷茫是完全正常的。这说明你很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身就是学好中医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质。首先,我们得明白,“科学”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含义是会变化的。今天我们普遍理解的“科学”,很大程度上是指现代科学(Western Science),它建立.............
  • 回答
    关于大家为什么拒绝相亲,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里面门道可多了。说实话,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宁愿单着,也不愿踏进相亲的门槛。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就一点点掰开了聊聊。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我觉得就是 “效率不高”和“体验不好”。你想啊,相亲这事儿,本质上就是一次“速食”的见面。双方基本上没啥感情基础,就.............
  • 回答
    我最近也留意到身边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对待“相亲”这件事的态度,似乎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以前总觉得相亲有点“别扭”,好像是走投无路才做出的选择,有点“甩不掉”标签似的。但现在,越来越多人是真的主动去尝试,甚至觉得这是个挺不错的途径。我仔细想了想,可能原因挺多的,而且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
  • 回答
    大家之所以会提到厂商拒绝使用鸿蒙是“利益问题”,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和潜在的利益驱动,尽管未必有人真的坐下来敲黑板、划算盘列出详尽的ROI表格(毕竟这些商业决策的内部数据通常高度保密),但从行业趋势、市场格局和厂商自身诉求出发,我们可以相当肯定地说,这背后涉及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