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公平的分配现象你心里没点数吗?
市场上更多合格的程序员,自然价格就会降低。
市场上都是不会写代码,坑的不要不要的程序员,自然能干活的程序员价格就会上升到惊人的程度。
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 罗素
我支持,现在老是有人阴阳怪气说中国普通劳动人民比程序员收入低的太多,分配不合理,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不是已经开始了吗,重点软件企业税收10%,只要恢复普通企业的税率25%,你猜这15%谁出?程序员收入腰斩都不稀奇。
这个问题,看起来引起了很多人的不适。实际上,这个问题在现在和未来,在部分互联网人身上会变成现实。
对于1、2很多人都承认。为什么3也成立?
因为:外资可以通过股价上涨、下跌转移利润。
有人就迷糊了,管理控制权在咱们管理层手里,外资投资外国交易市场交易外资买卖,怎么就转移了国内的利润?
因为:A、外资大股东可以通过分红、股权交易等形式获利;B、外资大股东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协议等绑定管理层手中的股票收益,间接实现对公司的控制;C、公司赚取的利润,无论是趴在账上还是再投资,大股东仍然有间接控制权;D、公司在海外-美国上市,管理层影响股东利益会遭到集体诉讼等惩罚,管理层仍然受到间接控制。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控制中国的发展,制定了技术禁止出口的条约。敢于出口同类技术的公司和个人,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几乎没有人敢违反该条约。
那么请问,外资投资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敢于引进上述技术吗?不敢。敢于研发上述技术吗?更不敢。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人有我们掌握核心科技的错觉?因为他们习惯了受到西方国家的控制。
比如去IOE,现在CPU啥情况?数据库啥情况?存储啥情况?实际上互联网公司还是间接被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
敢于搞核心科技(而不是装装样子的),没有外资控股的互联网公司。
很多互联网公司实际上是外资控制国内经济的抓手,通过前期资本投资、控股、海外上市、股权交易、再投资等形式,掌握国内经济的命脉获取高额收益,威胁社会安定和发展。
比如前期遭垄断性调查的阿里、美团,比如遭紧急暂停上市的蚂蚁,比如遭团灭的教培,比如遭7部委进驻的滴滴。
这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当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市场发展被限制、高额收益被截止、利润额利润率下降乃至清零,其内部从业人员难道还能拿高薪?
因为互联网公司还是有其社会价值部分和市场价值,值得存在和鼓励发展。互联网公司虽然没有掌握核心科技,但还是积累和培养了一批信息科技的精英。
如果敢于或能够在国家鼓励发展的方向,比如卡脖子技术的研发、信息安全、海外市场拓展等,大胆投资,其从业人员和股东还是会获得高收益或更高收益。至少避免政策打击。
千万不要忘记,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市场的最重要的领军者。
//以下为原答案。
一个程序员,在传统IT企业,月薪10K。跳到互联网企业,月薪可以翻倍到20K。
变化的是什么呢?
是企业平台变了。
可以简单地说,现在程序员的薪水高,主要依赖于互联网类企业的需求拉动。
那么,如果后者没有这么强的拉动了呢?
很多人大概觉得我在耸人听闻。
甚至会嘲笑我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太平洋没有盖,对面高薪职位多得是。
我想问一句:在中美对抗的形势下,互联网企业真的会一直给程序员开这么高的工资吗?
下一个断语:所有不在国家鼓励发展高科技攻关领域投入或不努力拓展海外市场的互联网公司,会很快不再享有现在的高额利润空间。
无论它叫阿里,还是腾讯,还是字节,还是小米,还是美团。
觉得自己值得这份高薪的程序员不妨自问一下,自己现在开发的这些看着很高级的东西,难道不是沙之塔吗?
说白了,绝大多无非是一些面向消费市场的上层应用。只要被人从硬件层面、操作系统层面、开发环境层面乃至开发框架层面一个釜底抽薪,立马休克进ICU都抢救不过来。
借《三体》的一个比喻,绝大部分是被技术锁定、看起来很漂亮的玩意,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我们绝大部分互联网企业,说白了,不过是一群新时代、披着高科技外衣的低端组装厂。
为什么这些低端组装厂的生产线工人-程序员,能赚高薪呢?
不是技术水平多高,不是地位多高,而是因为这些组装厂是外资对国内”经济吸血“的抓手,所以工人们获得了额外的激励。
一个互联网公司,80%的股权被外资控制,20%属于极少数人。在美国上市后,每年进行分红(或股票变现、增发、对赌等),实际上就是把国内的资本红利带给了外资。
大概有人会说,这是因为互联网公司创建了新的业态,创造了新的需求。这份高额利润,也是应得的。
真的吗?
至少拿着资本跑马圈地寸草不生,然后再垄断市场的不是吧?
真的以为蚂蚁没整改之前,是科技创新?不过是高利贷变种,而且风险全部转嫁给国内银行。
真的以为美团是服务千千万万懒人送餐上门?不过是中间商抽佣,从千千万万小商户身上吸血。
真的以为腾讯是基于社交网络的游戏工场?不过是培养一批批沉迷游戏的人,好赚大钱块钱。
真的以为资本云集k12教育赛道是为了培养中国未来接班人?只不过是制造批量内卷,再大赚一笔。
全部一棍子打死也不对。
过去是做增量市场,我们拿市场换技术,拿市场换市场。国家还寄希望于互联网企业能拓展海外市场,也为中国创造新的价值。
现在看,只痴迷于上层应用,拓展海外也是要看人眼色: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真的不行。
当互联网企业纷纷冲进金融赛道,打算再通过高利率再赚个盆满钵满的时候,难道中国现在缺高科技放贷?
总结一下,未来程序员工资会分化。
搞卡脖子技术攻关的,还会高薪乃至更高;搞海外市场拓展的,还会高薪。
但其它的,会因为公司高额利润被限制,逐步降低,降低到IT业平均水平附近。
建议程序员们考虑转向操作系统开发、数据库系统开发、开发平台开发、硬件开发等领域。
利益申报:从事20年技术开发及管理。
在社会主义国家,整治工人的高工资,让资本家多赚钱??这个算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做程序员没有任何行政门槛,既不像医生需要你高考的时候就选临床医学,也不像律师有司法考试的要求。你眼馋,不如转行,欢迎来卷。
程序员现在的高薪,恰恰是和资本家博弈的结果。资本家能用5000块招到合格的程序员,他难道愿意花1万块吗?恰恰是中国优质程序员的供给太少,使得程序员的薪资不断攀升。
中国优质程序员供给少,一方面是因为写代码这事儿,的确有点智商门槛。另外一方面是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属实拉垮,科班四年不会写代码的也比比皆是。
最近小米MIUI被爆出各种问题,实际上就是招不到合格的程序员所导致的。招不到合格程序的原因是因为待遇给的太低了。
所以你说资本家为什么愿意给程序员高薪啊?难道是资本家见到程序员就爱做慈善吗?
资本家很霸道,凡是可以压低成本的地方就一定会压低成本,要是愿意给一点高薪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早说互联网公司门前的保安,一定会妒忌程序员。“不公平的分配”,太典型了,给你鼓掌。无产阶级理论,伟大就伟大在,认为财富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分配来的。然后动手“分配”过来,然后坐吃山空,然后搞不下去,然后改革开放。
如果有人放弃转行做程序员而留在原行业,谁能卷过谁还不一定。
利益相关:
1、近10年程序员,“互联网大厂”从业者。
2、2021年2月前,坚定看好并持有几个“高成长型“中概股。
3、2021年2月后,被中概行情一步步锤,部分调仓到疫情复苏/新能源等概念,但一直相信高成长型中概股的长期潜力。
4、2021年7月,开始从最“惨”的角度思考中概互联网估值,以及未来可能的方向(包括职业和投资)。
前段时间和朋友撸串,我瞎扯了个问题——“假如要打垮中概互联网的估值根基,还不怎么影响广大用户的日常生活,应该怎么搞?“
反过来要思考的就是——2021年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及其从业者,到底有多大精力在为用户解决问题、在为社会提升效率?
实际上,当前互联网公司很大一坨组织、员工、以及经费,就做一件事——谋求“内卷“式增长。
用极低成本的融资,养N个庞大的增长/运营团队,通过占满手机内存、耗尽用户耐心、打扰用户使用、诱导用户分享、欺骗用户注意力的方式,来进行内卷式拉新促活,以维持公司估值,继而获得更多融资,如此循环。
如果说5年前、10年前的中国互联网还有很多模式创新、诞生了很多有益社会的新产品,毕业生加入互联网公司还有些新潮、荣誉、前沿的感觉。
那现在呢?——校招门槛越来越高,做的事情越来越屎。
毕业于985、top2各种专业学子,为了谋生,在人生各阶段转CS,厚厚一沓荣誉证书,信心满满远大理想。
毕业后纷纷走上了大转盘、1分抢、角标气泡、裂变分享、诱导点击...的康庄大道,沉淀出一套套方法论、组合拳。
一边发表了全世界1/3的AI顶会论文,另一边创造了全世界不止2/3的创新玩法。
安卓手机内存从4G到6G到8G到12G,用户被磨练成10块红包直接忽略、500块红包才陪你玩两把。下一届985毕业生在此基础上继续卷出新的增长套路。
大家都很委屈——我也不想这么搞,但竞品一个比一个卷,都是被逼的。
好了,假如现在出现一种神力,制定一系列公约,让大家停止无意义内卷,回归到“解决用户真实问题、提升社会运行效率、促进真实有效的智能化信息化“这条路上来:
1、打破增长闭环——禁止使用境外融资进行用户补贴和拉新广告(禁止广告参考打击教培)。
2、打破内卷抓手——HOVM手机公司 + 三大运营商 + 社交软件,制定“超苹果“级隐私规范和app公约,用户数据隐私比肩欧盟,严控app包大小/自启动/滥发push/恶意诱导/分享裂变/虚假红包等等拉低用户体验的内卷手段——99%的用户拍手欢迎。
3、打破“不公平竞争”——线上线下基础成本看齐,在同一水平线上公平竞争,pk真实效率:取消税费减免、按线下标准收税补税、和线下标准看齐准入门槛(比如:线上卖家/外卖商家在资质/税费/库存标准上和线下同行看齐,社区团购团长在资质和物理空间上看齐线下小卖铺)——对互联网平台低成本模式的规范和降维打击。
4、拒绝赛博朋克/虚拟人生——游戏/直播等虚拟商品限消费额度、限制使用时长,虚拟娱乐业/虚拟成瘾消费参照线下娱乐、烟酒行业税费。
5、规范内容生态——强版权、减少个人信息滥用和信息茧房、反虚假信息/反洗稿/反诱导、反假流量反饭圈(这块敏感,且容易朝奇怪方向发展,就不再展开)。
6、严控流量的商业化使用——参考几年前对某度广告条数的规定,更狠点要求代码对监管部门开源,严控竞价排名、使用流量要挟商家等行为;禁止“封闭生态”,各平台的商品/内容可被开放式检索和分享(在满足2的条件下),交易平台/支付平台/金融平台等互相公平开放,禁止屏蔽其他合法平台。
再多就不列举了,总体思路就是——从最底层瓦解“中概互联网”现有的运转逻辑和增长模式,倒逼IT资本寻找“真正的竞争力”(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技术路线)。
如果事情真朝这个方向发展,各位互联网从业者都可以估算下所在公司的业务规模、增长速度、盈利能力、市值估值还剩多少,年包package还剩多少,明年的就业形势如何。
正面思考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怎样的模式、能力、以及文化,才能生存并发展,未来的转型方向是什么。
希望,2025年的CV博士,工作内容不再只是广告头图优化和直播美颜。
同学,不是学 CS 专业的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转行,面试没过可以多看看其他公司,犯不着这样。
我想把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先整治一番
人这东西真是太有趣了。
能从程序媛工资高这件事上看出“分配不平衡”,却无视了骑在自己头上的马化云腾签子爽子……
也许“管管”程序媛能让你脖子轻一点吧。
有一流人之阶级划分就是如此:
年收入六万的是老爷
交不起房租出卖色相的奶茶店女老板是带资本家,大老爷。
在出租屋里穷病致死的面前是个后浪。
但明星是无产阶级。
还有呢?
他们不敢说了。
嗐,不刮穷鬼的钱,刮谁的钱呢?
另一方面你在网上提出这个问题,不就是又为互联网增加了一些流量,又捧了个人场,又为程序员增加了一些收入了吗?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用户群体已经普及到这种智力水平的人们,这就让人更加坚信互联网在整个社会的重要作用和更加光明的未来。
你要是不服你也可以老互联网行业当程序员,如果你能弄懂if,else,for,while这些东西。
希望题主没事少上网,有空多接单。
“叮,外卖来新单了,请尽快送达!”
互联网的应用领域,是“高度工业化”的,是边际成本递减的。给1亿用户提供服务的成本是A,给10亿用户提供服务的成本低于10A。用户规模越大,均摊成本越低,毛利率越高。
但是在“写代码”这个生产端,还是手工业化的,边际难度递增。小张写个功能1万行代码,小李写个功能1万行代码,但是他们的代码无法直接合并,需要一个资深程序员老罗来审核代码做合并。也就是说,100万行代码的人力开销>10倍的10万行代码的人力开销。
归根到底,代码这种复杂逻辑无法简单叠加,严重依赖个人思维习惯,不同程序员的逻辑冲突使得代码难以简单叠加。这也是为什么小项目代码很简洁优雅,而大公司的代码项目普遍屎山。
这也就造成了,上述场景中,合并代码减少bug的过程,严重依赖老罗的个人水平和思维风格,严重依赖老罗在这个项目中多年的经验积累,不会因为在校生中转行写代码的人数增加,导致明年劳动市场上老罗的数量增加,具有手工业生产的特征,有技术的老师傅很吃香,有议价权。
在销售端,互联网大公司边际成本递减,毛利率高;在生产端,老罗这种程序员供给有限,依赖个人水平,议价能力强,这才是国内程序员大幅度领先其他工科的原因。
(个人认为,十年内AI解决不了复杂代码项目的合并问题)
至少电商是搭了基建便车。
然后让我们直白一点,程序员赚的就是带货钱
你觉得你的代码高大上,让飞机上天,让汽车自走,不假
是的,很多代码跟带货无关
但诚实一点吧,这行高工资,就是带货
我记得,十年前有个词,包邮区
现在没了。因为除了少数特殊省份地区,全国包邮
基建慢一点,哪来的包邮?哪来的pdd?
所以高工资,吃的基建福利
基建,吃的是……
不是说早就普及九年业务教育了么?
哦,识字不代表懂道理呀?!
那你继续。
难度题主是教培类的嘛?
不过,这波,还是请题主说出自己的故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