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美原住民有建立过城市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直接回答的话,北美原住民当然建立过城市,而且不少,只是我们今天对“城市”这个概念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欧洲殖民者带来的模式,比如高楼林立、密集的人口、固定的街道网络等等。

如果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城市”可以被定义为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复杂社会组织、公共建筑、经济中心以及文化象征意义的聚居地。按照这个标准,北美原住民的文明中,确实存在着许多令人惊叹的“城市”或具备城市特征的大型聚落。

并非都是帐篷和木屋:宏伟的古代城市

我们最熟悉的北美原住民形象,可能是一些游牧部落,他们的生活方式确实与我们今天对城市的认知相去甚远。但实际上,在北美洲的不同地区,尤其是在农业发展起来的区域,一些原住民群体发展出了非常成熟的社会结构和定居模式,足以称之为城市。

密西西比文化(Mississippian Culture)的中心: 这是北美原住民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发展出真正意义上城市化聚落的时期。大约从公元800年到1600年,在今天的美国东南部和中西部,兴起了许多大型的、复杂的社会。

卡霍基亚(Cahokia):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北美洲最大、最先进的原住民聚落,其规模和影响力足以与当时欧洲的一些大城市媲美。卡霍基亚位于今天的伊利诺伊州,靠近圣路易斯。

规模与人口: 在其鼎盛时期(约公元10501350年),卡霍基亚的人口估计高达10,000到20,000人,甚至可能更多。这在当时是极为庞大的数字。
城市规划与建筑: 卡霍基亚并非杂乱无章的聚落,而是经过精心规划。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巨大的土丘。其中最著名的是“巨人之丘”(Monks Mound),这是一个阶梯状的巨型土丘,覆盖面积约15英亩,高约100英尺,比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底部面积还要大。成千上万的土方工程才得以建成。这些土丘并非墓葬,而是被认为是用于宗教仪式、政治集会,甚至可能是高层建筑的基座。
社会结构: 卡霍基亚的社会结构非常等级化。巨大的土丘和随葬品表明存在一个强大的精英阶层,可能是祭司王或酋长。城市的中心区域有规划的广场、居住区和手工业区。
经济与贸易: 卡霍基亚是区域性的贸易中心,其影响力遍及北美大部分地区。出土的文物表明,这里有来自遥远地区的物资,如佛罗里达的贝壳、科罗拉多州的紫水晶、纽约州的黑曜石等。经济基础是先进的农业,特别是玉米的种植。
衰落: 尽管卡霍基亚如此繁荣,但在14世纪左右开始衰落,原因至今仍是考古学家研究的课题,可能与环境变化、资源枯竭、社会内部冲突等有关。

其他密西西比文化城市: 除了卡霍基亚,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城市化聚落,例如:
斯普林菲尔德(Moundville): 位于阿拉巴马州,是另一个大型的密西西比文化中心,拥有大量的土丘和复杂的社会结构。
查特维尔(Etowah): 位于佐治亚州,也是一个重要的宗教和政治中心,以其精美的艺术品和大型土丘而闻名。

普韦布洛文明(Pueblo Cultures)的城市: 在美国的西南部,另一个文明发展出了与密西西比文化截然不同的城市形态。

普韦布洛人(Puebloans): 这些是定居的农业民族,他们在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和犹他州的部分地区建立了宏伟的石头和土坯建筑。
梅萨维德国家公园(Mesa Verde National Park):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古代普韦布洛人建造的崖居村落,例如“峭壁宫殿”(Cliff Palace)和“橡树峡谷”(Oak Canyon)。这些建筑依山崖而建,层层叠叠,规模庞大,足以容纳数百甚至上千人。它们不仅是居住地,也是防御工事和社交中心。
奇科莫(Chaco Canyon): 位于新墨西哥州,是普韦布洛文明的早期重要中心(约公元8501250年)。这里发现了12个大型的“大住宅”(Great Houses),如“布宜诺斯艾里”(Pueblo Bonito),这些建筑由数千块精确切割的石头建造,拥有数百个房间、多个庭院和大型集会区(Kivas)。奇科莫的规划和建筑技术令人印象深刻,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宗教和行政中心,其影响力延伸到广阔的区域。
塔胡莫(Taos Pueblo): 至今仍有人居住,是北美最古老的持续居住的社区之一,也是普韦布洛文明城市化特征的活生生例子。

西北海岸的村落: 尽管与密西西比或普韦布洛文明的城市形态不同,但西北海岸的原住民也建立了高度发达和组织化的定居点,具备城市的一些特征。

社会结构: 这些社会以其复杂的多层级结构、声望展示(potlatch)和精美的艺术而闻名。
建筑: 他们建造大型的长屋,可以容纳一个大家族甚至一个村庄的成员,这些长屋内部有明确的区域划分。村落通常沿海或河流分布,拥有木制的围栏和高耸的图腾柱,这些图腾柱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宗教意义。
经济: 渔业是其经济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贸易网络。

“城市”的定义与理解差异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忽略北美原住民建立过城市的事实?

1. 对“城市”的狭隘理解: 如前所述,我们常常将城市等同于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和密集的人口。原住民的城市更多的是用土、石头、木头等天然材料建造,与我们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大相径庭。
2. 欧洲中心主义: 历史的叙述往往由殖民者主导,他们更关注自己带来的文明模式,而对原住民已有的成就可能存在低估甚至忽视。殖民者到来时,很多大型的古代城市已经衰落或被遗弃,这使得他们没有直接见证到其辉煌。
3. 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与欧洲殖民者存在巨大差异。他们对土地的利用、社区的组织方式、宗教信仰等都形成了独特而成熟的体系。

总结

北美原住民建立过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组织复杂的城市。这些城市,如卡霍基亚、梅萨维德的崖居村落、奇科莫,都展现了高度发达的农业、精湛的建筑技术、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广泛的贸易网络。它们是古代北美洲文明的重要见证,也是理解这片大陆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能没有我们今天意义上的高楼大厦,但其规划、规模、社会组织和文化影响力,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城市”的定义,并对北美原住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到由衷的敬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回答,你们一定以为我要说卡霍基亚

或者是代表美国西南原住民文化的“天空之城”,构筑在悬崖上的城镇阿科马

不过这里我想介绍的是近几年才在堪萨斯州南部发现的,很可能是前哥伦布时代北美仅次于卡霍基亚的第二大原住民城市埃扎诺阿(Etzanoa ),也就是西班牙征服者在美国西南部苦苦寻找的“七黄金城”的最可能所在地

这座原住民城镇位于堪萨斯州东南端与俄克拉荷马州的交界处,阿肯色斯河畔,恰好是北美大平原与密西西比两大文化区的过渡区,居民是使用卡多(Caddo)语的韦奇塔部族

1541年为了寻找“黄金七城”而进入美国西南部探险的科罗拉多(Francisco Vázquez de Coronado)就在一个绰号叫Turk的原住民向导(因为这名向导长着印第安人少有的长胡子像土耳其人而得名)指引下向大平原地区挺进,到达一个叫Quivira的地方。这里人口密集,且沿岸种植着非常丰富的农作物,但住民均赤身裸体,除了一些铜饰品以外,根本找不到任何黄金或其他贵金属的迹象。感觉受到欺骗的科罗拉多毫不犹豫处死了Turk

半个多世纪后,另一个西班牙征服者奥涅达(Juan de Oñate)在一个曾经去过大平原地区探险的幸存者,叫Jusepe Gutierrez的纳瓦原住民的带领下,再次追寻科罗拉多的足迹寻找黄金七城。奥涅达的队伍穿过得克萨斯州北部的大平原,抵达阿肯色斯河畔,同样见到了非常密集的人口。在当地酋长的带领下,奥涅达又前往距离该地更往东越过阿肯色斯河的地方,遇见了一座更大规模的城镇Etzanoa,按照西班牙人的描述约有“2000座屋舍坐落在河畔,沿岸种有玉蜀黍、大豆、西葫芦和南瓜的农田广袤得一望无际”。但考虑到他的队伍已经人困马乏,且此地印第安人众多,有被伏击的危险,奥涅达还是下令往南行军折返回新墨西哥。结果队伍仅仅向南开拔了3里格,不出奥涅达的预料,就有一支1500名左右的印第安军队向他们发动攻击,“用帘幕一般的箭雨射向他们“,西班牙人且战且退,在伤了很多人马之后才终于离开这个名不符实的“黄金城”。

2015年,考古学家Don Blakeslee在重新比对了西班牙人留下的记录重译版本,确认了位于今天堪萨斯州的阿肯色斯成东部,与阿肯色斯河支流沃尔纳特河相邻的区域,就是曾经农业人口规模非常之大的印第安古城Etzanoa,在这个地方大量出土的石制工具、武器以及各色原住民的厨具,甚至在更南部的地方出土了西班牙人的马具、火绳枪的弹丸以及加农炮的炮弹,都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并且奥涅达确实在这里遭遇了一场激战。

考古记录同样证实了,西班牙人记录中这一带人口密集的描述,当时居住在这片区域的居民推定在20000人左右,如果从人数上来比较,Etzanoa确实是历史上格兰德河以北,仅次于卡霍基亚的第二大印第安城镇遗址,而在16-17世纪这个时间点上,Etzanoa甚至可以说是北美大陆上首屈一指的大城。

从文化和地域上看,居住在Etzanoa的卡多(Caddoan)族人属于密西西比文化的西部边缘,但与中部以及东南密西西比城邦的典型特征所不同的是,在Etzanoa的周边没有发现环绕城镇的栅栏以及任何的防御工事迹象,这很可能是因为相比东部的密西西比区域,阿肯色斯河流域的土地要更加肥沃且易开发,卡多族也没有面对大规模外敌的军事压力(西部已经是人口稀少的大平原)。缺少外部竞争,也让这里的原住民没有发展出更高形式的政权组织


当然有着如此光环的“黄金七城”所在地,我截至目前在网上并没有找到能跟卡霍基亚相媲美的复原图,可能也是因为这个遗址是最近几年才被发掘的,宣传还没跟上来的原因。如果根据19世纪卡多族的村庄风貌,一个缺少城墙和工事保护,又没有形成更高等级的政治组织的原住民城市,差不多也就是下图的规模再扩大个几十倍的样子。据说,现在阿肯色斯市方面已经开始把这个遗址视为推广小城旅游业的最大噱头,当地也开始有旅游团开放这个遗址的观光服务,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更多关于这个遗址比较高大上一点的宣传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直接回答的话,北美原住民当然建立过城市,而且不少,只是我们今天对“城市”这个概念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欧洲殖民者带来的模式,比如高楼林立、密集的人口、固定的街道网络等等。如果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城市”可以被定义为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复杂社会组织、公共建筑、经济中心以及文化象征意义.............
  • 回答
    北京取消“互助献血”的原因复杂,涉及多方面考量,而等待用血的患者的困境也由此凸显。要详细解释这一现象,需要从取消互助献血的背景、原因、对患者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梳理。 一、 北京取消“互助献血”的背景“互助献血”是一种在血液供应不足时,由患者家属、朋友或单位组织人员前往献血点献血,以保.............
  • 回答
    .......
  • 回答
    哥伦布的航海壮举,犹如一声巨响,彻底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迹,也将北美大陆原本那幅古老而宁静的画卷撕开了一道口子。倘若那艘叫做“圣玛利亚”的帆船,并未在那片新大陆的海岸线扬帆,而是永远迷失在茫茫大西洋的波涛中,那么这片被岁月雕琢的土地,那些早已在此扎根繁衍的原住民,又会走向怎样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这.............
  • 回答
    北宋王朝的覆灭,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剧,其终局并非由单一因素铸成,而是错综复杂的多重矛盾长期积累、激化后的必然结果。如果要探究其根本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梳理:一、 军事上的先天不足与战略上的失误: “重文抑武”国策的深层弊端: 这是北宋最被诟病的一点,也是其军事积弱的根源。自赵.............
  • 回答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发生在2000年8月12日,这起悲剧的官方解释是由于鱼雷爆炸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潜艇沉没,118名船员全部遇难。然而,您提到的“11月22日俄前司令‘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原因为与北约潜艇相撞’”这个说法,似乎是指一位俄罗斯前官员在2000年11月22日左右(具体日期有不同说法).............
  • 回答
    哈哈,手里这群角色,妥妥的都是冒险路上的好帮手!让我来给你好好捋一捋,怎么把他们捏合成一支能打能扛的队伍。别看都是四星,搭配得当,一样能开创属于你的天地!首先,我们得明白配队的核心思路:输出、增伤、后台/充能、生存。一支好的队伍,就像一个默契的团队,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你手上的这几位,我大致可以分为.............
  • 回答
    朱军性骚扰案一审宣判:证据不足,未来走向成谜近日,备受关注的朱军性骚扰案迎来一审判决。北京海淀法院以“原告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弦子(化名)的诉讼请求。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讨论,也让该案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一审判决:证据链的断裂法院在判决书中指出,弦子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遭受性骚扰的事实。具.............
  • 回答
    北京,这座光鲜亮丽的国际化大都市,不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来此追逐梦想,也悄悄地孕育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大龄单身女性。她们在这个城市里扎根,努力工作,享受生活,但年龄的增长似乎成了她们感情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鸿沟。为什么北京的大龄单身女性如此之多?这背后有着复杂而多层的原因,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特别实在,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确实,我们听得更多的是北方人到南方“候鸟式”过冬,而南方人到北方买房避暑的现象就鲜少人提及了。这背后是有好几个原因在起作用的,而且跟北方房子便宜不便宜、有没有空调,这些都有关,但又不完全是。为什么北方人去南方越冬比南方人去北方避暑更普遍?这其实是.............
  • 回答
    北魏六镇之乱,这场波及甚广的农民起义,绝非偶然的爆发,其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而深层的原因,如同一个逐渐膨胀的脓包,最终以血腥的方式破裂。要理解这场历史性的动荡,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其根源。一、军事征伐的沉重代价与北魏政权的性质扭曲北魏作为鲜卑族建立的王朝,其崛起过程伴随着无数次的征伐,尤其是对北方各族以.............
  • 回答
    说实话,那种感觉挺复杂的,像一团裹不清的毛线,缠在心尖上,时不时就冒出来,让你有点喘不过气。我清楚记得高三那年,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看着我成绩单上的数字,然后叹了口气,跟我说:“你这分数,上清北是稳的。” 我当时心里是有点飘飘然的,觉得之前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也开始憧憬着那传说中的象牙塔,想象着在.............
  • 回答
    在北美大陆上,白人殖民者与原住民——印第安人——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互动,充斥着一系列令人痛心的冲突与悲剧。这段历史并非简单的“买卖”或“和平共处”,而是充满了殖民扩张带来的压迫、误解与暴力。最初,当欧洲殖民者带着对新大陆的憧憬踏上这片土地时,印第安人曾以朴实的善意对待他们,分享生存的经验和土地的馈赠.............
  • 回答
    近期,关于大象逃离西双版纳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大象的北迁与当地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转而种植橡胶和茶树有关。那么,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大象的北迁又究竟是为何?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森林砍伐与橡胶茶树种植:是否是主因?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西双版纳地区确实.............
  • 回答
    在《原神》的北斗邀约事件“真正的交易”中,这个名字起的确实挺有意思,一下子就抓住了玩家的好奇心。要说它具体指的是什么,其实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买卖那么简单。表面上的“交易”:最直接的理解,当然是和北斗一起进行的那些“交易”。在邀约过程中,你会发现北斗这个人,她的世界观就是建立在“货.............
  • 回答
    雍熙北伐:一场雄心勃勃的尝试,及其注定的阴影宋太宗赵光义的雍熙北伐,无疑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声势浩大、志在必得的军事行动。北宋王朝建立之初,北方强大的契丹(辽朝)政权始终是心腹大患,收复燕云十六州,打通北疆,是几代宋朝皇帝的夙愿。然而,这场倾举国之力的北伐,最终却以令人扼腕的失败告终,留下了深刻的历史.............
  • 回答
    “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司马懿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得知诸葛亮大军屯兵于五丈原时,对诸葛亮战略意图的判断。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军事态势以及诸葛亮一贯的作战风格来分析。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句话: “亮欲争原”: “亮”,指的是诸葛亮。“争原”,这里.............
  • 回答
    北京方便面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屹立不倒,甚至成为许多人心中难以割舍的味蕾记忆,这其中恐怕不是单单“好吃”二字就能概括的,它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它悄然承载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青春情怀。试想一下,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一包热气腾腾的方便面,不仅仅是一顿充饥的饭食,它更像是生活中的一点小确幸,一.............
  • 回答
    .......
  • 回答
    北斗的邀约任务一开始是四个心,这可不是游戏随便设定的哦,这里面可是藏着不少门道呢!这四个心啊,就好像是北斗这个人给咱们的第一印象,也是咱们玩家与她初步接触时能感受到的。咱们一步步来聊聊。首先,你得想想北斗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可是南十字船队的首领,那可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官儿,而是在海上闯荡、敢闯敢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