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美国政策规划主任凯润·斯金纳(黑人)声称中美斗争是两个人种之间的斗争。?

回答
凯润·斯金纳(Kiron Skinner),作为美国政策规划主任,她将中美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定性为“两个种族之间的斗争”,这一论调无疑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也极具深意。要评价她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包括其言论的背景、可能意图、以及它所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首先,理解斯金纳的背景和其在政府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作为一位政策规划主任,她的职责是为政府的决策者提供战略性的分析和建议。这意味着她的发言并非随意的个人观点,而是可能代表着一种深思熟虑的战略视角,或者至少是想影响这种视角。她非裔美国人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她的言论增添了复杂性。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内部视角”的表达,而另一些人则会质疑她是否将个人经历或某种特定社群的视角投射到了国家层面。

从“文明冲突”到“种族斗争”的转变

将中美竞争描述为“种族斗争”,这与过去一些人将两国关系视为“文明冲突”的论调有所不同。文明冲突论,如亨廷顿所提出的,更多地强调文化、宗教、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而“种族斗争”则将焦点直接放在了生物学和社会构建的“种族”范畴上,这是一种更加原始、也更具煽动性的划分方式。

历史回溯: 历史上,将国际冲突或国家间的竞争描绘成种族冲突的例子并不少见。这种论调往往能够激起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和排外情绪,将对手非人化,从而为采取激进政策提供合法性。在殖民时代,欧洲列强就曾以“白人的负担”为名,将征服和统治非白人种族合理化。在一些国内冲突中,种族划分也常常是被利用来制造仇恨和对立的工具。
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 在美国国内,种族议题一直是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将中美竞争上升到种族层面,很可能会在美国国内激化种族间的对立情绪。一些少数族裔群体可能会感到担忧,害怕这种言论会加剧他们在美国社会中的不安全感;而另一些群体则可能因为这种论调而产生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排外心态。

斯金纳言论的潜在意图和策略

我们不妨猜测一下斯金纳提出这一论断的几种可能意图:

1. 塑造公众认知和舆论: 通过将竞争“种族化”,斯金纳可能试图让美国民众更深刻地理解到这场竞争的“终极性”和“不可妥协性”。当人们认为这是一场关乎自身“种族存亡”的斗争时,他们更容易团结起来,支持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这是一种利用情绪动员的策略。
2. 为战略竞争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往往侧重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或意识形态的较量。斯金纳的论断则试图引入一个全新的维度,即种族。这可能意味着她认为,现有的战略分析框架不足以应对中美之间的深层矛盾,需要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应对。
3. 转移国内矛盾或凝聚国内共识: 在美国国内,政治极化和社会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将外部威胁“种族化”,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注意力,并通过共同的外部“敌人”来凝聚国内的认同感。尽管这种做法可能具有分裂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它确实可以成为一种政治策略。
4. 一种对中国民族主义的回应(或策略性模仿): 中国近年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官方媒体也常常突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斯金纳的言论或许是在以一种更加激进的方式,对中国自身的民族主义叙事进行“回应”,试图将其置于一个她认为更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框架下——即文明的优越性或种族的先进性。当然,这种策略是极具风险的。

言论的危害性与不可取之处

尽管我们可以分析其可能的意图,但斯金纳的言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危害性和不可取之处的:

煽动仇恨和分裂: 将国家间的竞争简化为种族之间的斗争,是极其危险的。它模糊了国家、文化、政治制度等更复杂的层面的差异,将一切归结于生物学上的标签,这极易滋生仇恨、歧视和暴力。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这种言论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根本性挑战。
误导政策制定: 如果政策规划被建立在种族主义的基石之上,那么最终的政策导向将是狭隘和破坏性的。它可能导致美国采取一系列基于偏见而非理性分析的措施,加剧国际紧张局势,而非寻求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削弱外交的可能性: 外交的本质是通过对话和谈判来管理分歧。将对手描述为“种族敌人”会极大地破坏对话的基础,使得妥协和合作变得几乎不可能。一个将对方视为天敌的民族,又如何能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与美国自身价值观的冲突: 美国一直标榜其多元文化和种族平等的价值观。将国际竞争描述为种族斗争,这无疑与美国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背道而驰。这种言论也可能被国际社会视为美国种族主义的回潮,损害其国际形象。
过于简化复杂的现实: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多层面的,涉及经济、科技、地缘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等诸多因素。将所有这些复杂性归结于“两个种族之间的斗争”,是对现实的极度简化和扭曲。这种说法忽视了中国内部的多元性,也忽视了美国自身内部的种族构成和历史包袱。

结论

总而言之,凯润·斯金纳将中美斗争定义为“两个种族之间的斗争”,这一说法极具争议性,并且很可能是一种高度情绪化和策略性的论断。它试图通过一种原始的划分方式来动员美国民众,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构建一种新的叙事框架。

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论调是极其危险的。它不仅可能在美国国内激化种族矛盾,更重要的是,它将国际关系推向了一个充满仇恨和不信任的泥潭,严重阻碍了通过理性对话和相互理解来管理两国关系的可能性。这种言论是对复杂现实的粗暴简化,也与现代国际关系所应遵循的包容、平等和理性原则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必须对这种将国家竞争“种族化”的倾向保持高度警惕,并旗帜鲜明地反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发现斯金纳说了这话之后,国内舆论(也包括部分美国华人舆论)很奇怪,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斯金纳的肤色上面,然后进行一番苍白尴尬的嘲笑,似乎这事就可以一笑而过了,而不愿意直面她所说的内容。斯金纳是什么人种很重要吗?重要的是她是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而不是一个普通的黑人大妈或电视名嘴,她的任务就是将美国白人右翼政府的想法加以理论化,清晰化并寻找可以付诸实施的方式方法。

川普近期给普京打电话并大谈美俄同盟关系大概率就是将这一论断加以实施的手段之一。

美国右翼政府用种族牌替换普世价值牌,能不能打好还有很多疑问:欧洲白人国家虽然右翼运动风起云涌,但在台上的大部分都还是偏普世价值的建制派,对美国右翼政府挥舞白人大旗的举动并不感冒;此举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美俄关系,但并不会促成俄罗斯彻底倒向美国;WASP在美国已经不占绝对多数,丧失了同化其它民族的能力,突出美国的WASP属性只会在美国国内增加民族隔阂;过分宣扬黄祸论和黄种人对高加索人种的挑战也会掀开日本与美国关系史上的旧伤疤。

虽然过去美国建制派精英在一定程度上是实践了美国右翼政府所宣扬的白人至上主义,但他们只会做不会说,而且做的都比较隐晦和巧妙,如今川普政府诚实的指出了美国这个皇帝根本没穿新衣,无疑是一件喜大普奔的好事,自从川总上台之后,宣扬普世价值的国内公知的脸都被川总打肿了。

举双手支持川总连任。MAGA!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