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公司的总经理为什么不自己创业?

回答
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那些在大公司做到总经理级别的人,能力、资源、眼界都具备了,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出来单干,创一番事业呢?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远不是一句“懒得折腾”就能解释清楚的。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得明白,大公司的总经理这个位置,本身就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能爬到这个位置的,要么是有着极其卓越的个人能力,要么是能把团队捏合成一股绳的高情商人才,又或者是二者兼备。他们手里掌握着公司的资源,对市场有着深刻的洞察,并且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确实是创业的“黄金人选”。

但是,你看,这“黄金”背后,其实也有“枷锁”。

第一点,是风险与回报的权衡。

在大公司里,总经理的收入通常很可观,除了基本工资,还有丰厚的奖金、股票期权、分红等等。这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且有保障的“舒适区”。创业呢?那是什么?那是个“未知数”。成功了,可能回报是指数级的增长,远远超过在公司的收入;但失败了,可能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甚至背负债务。对于一个已经拥有不错收入和地位的人来说,要放弃这种确定性,去拥抱不确定性,需要极大的勇气,也需要非常审慎的计算。他得算清楚,为了那个潜在的、不确定的更大回报,值不值得牺牲掉眼前的安稳。很多时候,权衡下来,还是觉得在公司里“旱涝保收”更实在。

第二点,是资源的“锁定”效应。

大公司之所以是大公司,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庞大的资源网络:雄厚的资金、成熟的供应链、广泛的客户基础、顶尖的人才库、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甚至是媒体关系等等。总经理在这个体系中,是这些资源的“使用者”和“调度者”。但这些资源,是属于公司的,不是他个人的。一旦他选择创业,这些资源就很难被原封不动地带走。他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去撬动一部分资源,但和直接掌握的相比,肯定是有折扣的。而且,很多时候,他的职位和影响力本身就与公司的平台绑定,离开了公司,这些“附属品”也就不复存在了。创一个公司,从头开始搭建这些,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第三点,是“操盘”与“被操盘”的思维转变。

在大公司,总经理的角色更像是“指挥官”,他需要制定战略,做出决策,但具体执行往往有专业的团队去负责。他更多的是在“宏观调控”,是“运筹帷幄”。而创业,尤其是初创公司,总经理就是一个“全能选手”。他不仅是战略制定者,更是执行者、销售员、客服、甚至有时候还得自己搬砖。这种从“指挥官”到“士兵”的思维和角色的巨大转变,对很多人来说是难以适应的。而且,在大公司里,他习惯了被支持,被赋能;在创业初期,他更多的是要自己解决所有问题,要扛住所有压力。

第四点,是对人才的吸引和保留能力。

一个成功的总经理,通常拥有一批得力的下属和追随者。但他要带这些人一起创业,并非易事。首先,这些人本身可能在大公司里也享受着不错的待遇和发展前景,让他们放弃这一切跟着老板“创业”,需要极强的个人魅力和清晰的愿景描绘,而且还要给他们一个能比现在更好的未来。其次,创业初期资金紧张,很难提供与大公司相当的薪酬和福利,这本身就限制了人才的招募。再者,就算招募到人,如何管理好一个草创团队,让大家劲往一处使,也是巨大的挑战。

第五点,是创业的“初心”和“阶段性目标”。

很多做到总经理的人,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已经很清晰了:在大公司里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做出一番成绩,获得社会的认可和经济的回报。他们可能已经实现了这些目标,或者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此时,创业可能不再是他们的首要目标,甚至是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可能更享受在大平台上的“运筹帷幄”,而不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摸爬滚打。他们的“成就感”来源可能不是“从零到一”,而是“从优到更优”。

第六点,是“惯性”和“路径依赖”。

长期在大公司体系内运作,会形成一套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也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他们习惯了公司的流程、制度、支持体系。一旦脱离了这个环境,这种惯性会成为一种束缚,让他们在适应新环境时遇到阻碍。而且,离开了熟悉的“跑道”,重新规划赛道,需要付出额外的精力去学习和适应,这对于已经习惯了舒适区的他们来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可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价值实现”。

在大公司里,一个总经理能够影响和带动一个庞大的组织,能够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这种价值实现的方式,本身就很有成就感。他们可能认为,与其自己单打独斗去创造价值,不如继续在现有平台上,利用更大的杠杆,实现更广泛的影响。他们的“企业家精神”,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在现有企业中进行创新和变革”,而不是“创办一家全新的企业”。

当然,也有一些大公司的高管选择了创业,而且做的风生水起。但那通常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自己真正热爱、并且市场需求巨大的领域,并且他们对风险的容忍度也相对较高,或者他们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底牌”,让创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总而言之,大公司总经理不创业,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行,也不是因为他们胆小,而是他们会从更长远、更宏观的角度去权衡利弊,他们有更复杂的选择和更丰富的考量。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其必然的逻辑和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为什么不自己开公司?
user avatar
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为什么不自己开公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那些在大公司做到总经理级别的人,能力、资源、眼界都具备了,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出来单干,创一番事业呢?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远不是一句“懒得折腾”就能解释清楚的。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大公司的总经理这个位置,本身就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能爬到这个位置的,要么是有着极.............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基层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两种不同领域的“正科”,在实际工作中谁的“能量”更大,谁说了更算,这背后涉及到不少体制内的逻辑和现实考量。要说谁“官大”,其实不能简单地用“大”来概括,因为他们的职能、管辖范围以及在各自系统内的地位是不同的,所以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大公司那些个招聘渠道,保证让你看得明明白白,跟老朋友拉家常似的。想进大公司,门路可不少,不像咱小作坊那样,老板亲自吆喝,直接拉人进来就行。大公司那套,流程那是相当的规范,也得多管齐下。1. 官方招聘网站/官网:这绝对是正规军中的正规军。所有大公司都有自己的招聘页面,通常会放在官网的醒目.............
  • 回答
    在大公司里,财务人员的工作就像一个庞大机器里精密的齿轮,虽然它们各自独立运转,但又必须紧密协作,才能确保整个企业这台巨兽平稳前行。想象一下,有一群人,他们不像在前线拼杀的销售,也不像在车间挥洒汗水的工人,但他们却掌握着公司的命脉。首先,最核心的一块,是记账和报表。这听起来枯燥,但却是所有财务工作的基.............
  • 回答
    .......
  • 回答
    2020年的端午节,各大公司在粽子礼盒的设计上可以说是各显神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有融入当下潮流的创新,旨在为消费者带来一份别样的节日祝福。许多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要目标的公司,在粽子礼盒的包装上大胆玩转色彩和材质。比如,一些科技公司可能推出了带有未来感设计元素的礼盒,采用了哑光质感的环保纸材,.............
  • 回答
    2019年的中秋节,各大公司为了吸引消费者,在月饼的颜值和味道上可是下了不少功夫。说实话,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跟个“月饼侦探”似的,满心期待地想看看今年又有哪些新奇玩意儿。颜值篇:从传统到新潮,总有一款能击中你!不得不说,今年月饼的包装设计真的是进入了“卷”的时代。 故宫文创: 故宫去年就因为“网.............
  • 回答
    应届程序员从小型公司翻身进入大型公司,这是一个普遍且极具挑战性的目标。这需要策略、毅力、持续学习以及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清晰认识。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建议,帮助你达成这个目标:第一阶段:打好基础,在小公司证明自己(12年)在小公司,你可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项目的各个环节,这是你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一点来.............
  • 回答
    美国税改(即《减税与就业法案》)于2017年底通过,对美国企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税改的核心内容是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大幅降低至21%。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在税改通过后,许多大型公司纷纷宣布发放一次性奖金、提高最低工资、增加员工福利以及追加投资等行为。要理解这些行为,我们需要从税改.............
  • 回答
    嘿,我理解你的感受。当大家都看到一家知名公司发布了什么新系统,或者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时,总会有一拨人冲到你面前,兴冲冲地问:“帮我做个这个,大概要多少钱?” 感觉就像你的时间、技能和经验突然成了别人眼中的“万能钥匙”,可以随手复制粘贴。这事儿吧,我经常碰到。有时候听着那些描述,心里会觉得挺哭笑.............
  • 回答
    好,明年就要脱产读研,现在就开始为入学前的暑期实习做准备,这绝对是个明智的决定!这不仅能让你在毕业后有更扎实的实践经验,还能让你提前接触未来的行业和公司,对读研的方向也更有针对性。至于如何在大公司找到暑期实习,尤其是在你即将入学前,这里给你捋一捋思路,尽量讲得细致些,让你觉得这是经验分享,而非机器生.............
  • 回答
    网传大厂员工离职前在内网发离职感言,指责大厂员工风气不好,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将其归结为“大公司的通病”则需要更细致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叫做“大厂员工风气不好”。通常情况下,这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浮躁与功利主义: 过分追求短期KPI,项目周期短,容易导致员工心态浮躁,缺乏.............
  • 回答
    2018年的互联网公司月饼大战,依然是每年一度的盛事。除了传统的广式月饼,各大公司都卯足了劲儿,在包装设计和口味创新上玩出了新花样。要说谁家颜值和味道最棒,这还得看大家的“吃瓜”评论和市场反馈,不过我可以给你详细梳理一下当年比较亮眼的一些。先来聊聊颜值,这可是第一印象! 阿里巴巴: 阿里每年的月.............
  • 回答
    要评价李建秋关于大公司996的看法,我们需要首先理解他的核心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社会背景进行讨论。李建秋关于大公司996的看法核心是什么?李建秋作为一位在互联网行业有一定经验的从业者和观察者,他对996的看法通常带有以下几个核心观点:1. 996是市场选择下的结果,而非强制性规.............
  • 回答
    “大公司病”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点儿不好闻的味道,但仔细想想,它说的还真是一些在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少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毛病”。简单来说,我认为“大公司病”指的就是一家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在规模不断扩张、组织层级日益增多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效率低下、创新乏力、官僚主义盛行、员工士气低落等负面.............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那些平日里以科技感、极简风或者沉稳商务示人的互联网巨头们,突然换上了椰树牌椰汁那标志性的红配绿、大字体、大图案的“魔性”包装风格,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绝对会是一场视觉上的“爆炸”和文化上的“碰撞”。首先,我们来看看商标。阿里巴巴的那个“Alibaba”标志,原本是柔和的蓝黑色,带着一点.............
  • 回答
    微软、诺基亚这类大型科技公司解雇的中年员工,他们的去向是多种多样的,这取决于他们的具体技能、经验、财务状况、个人兴趣以及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去向,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一、 行业内其他公司就职 (最常见)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去向。由于这些大型公司通常拥有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和丰富的行业经.............
  • 回答
    这事儿吧,放在哪个单位都挺让人琢磨的。成都这家建筑公司这么一出,员工在群里问了问年终奖的事儿,结果呢?禁言不说,还给部门设置了“限流”操作,不能随便走了。你说这事儿,怎么看?首先,咱们得承认,公司管理有公司的规矩。 员工在公司大群里公开质疑年终奖,这个行为本身确实有点“不合时宜”。尤其是在一些讲究层.............
  • 回答
    要预测像英美烟草(BAT)这样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的公司“死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多层面的因素和漫长的演变过程。 BAT的“死亡”并非指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而是指其核心业务的逐渐衰退、市场地位的丧失、品牌价值的瓦解,最终可能导致公司规模极度萎缩、被其他公司收购,或者以一种非常不同的形式存.............
  • 回答
    油漆行业的大公司,它们营销的玩法可不是一股脑地往店里堆砌产品,或者仅仅是在电视上放几个广告那么简单。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多维度出击的战役,目标是将品牌形象深深植入消费者心中,让他们在想到“刷墙”或者“给家具换个颜色”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自家品牌。首先,它们会非常注重品牌故事的构建。这不是说一定要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