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今的英国女王有实权吗?

回答
要说如今的英国女王(此处指的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截至我最后更新信息时)有没有实权,答案会比“有”或“没有”来得更复杂一些。简单来说,女王在现代英国的政治体系中,更多的是扮演一个象征性的、仪式性的国家元首角色,并没有直接的、实际的政治决策权。

让我来细说一下这个问题:

英国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英国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这意味着英国有君主(国王或女王),但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限制,实际的统治权掌握在民选的政府手中。这个政府由议会产生,通常是下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

女王的“权力”在哪里?

尽管没有实权,女王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仍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她的“权力”更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女王是国家象征,代表着英国的国家团结、历史传承和国民认同。她在国内外事务中都扮演着重要的代表角色,比如国事访问、接待外国元首、颁发荣誉等。这种象征意义是女王影响力的重要来源。
形式上的国家权力: 英国许多重要的政治程序和法律文件,名义上都是以女王的名义进行的。例如:
任命首相: 在大选后,女王会正式任命在下议院中获得多数支持的党派领袖为首相。虽然这是政治惯例,理论上女王有选择权,但在现代,这几乎总是一个形式。
御准法案(Royal Assent): 议会通过的法案,需要女王的御准才能成为法律。然而,女王已经有数百年没有拒绝过议会的法案了。如果议会坚持,女王理论上不能否决。
宣布国会开幕(State Opening of Parliament): 女王每年都会正式宣布国会新会期开始,并发表“御座致辞”(Queen's Speech),阐述政府未来的施政方针。这实际上是首相及其政府起草的。
解散国会(Dissolving Parliament): 在特定条件下,女王可以解散国会,提前举行大选。但这通常也是应首相的请求。
政治咨询权(Right to be consulted, to encourage, and to warn): 这是女王仍然拥有的最接近“实权”的权力,由前首相沃尔特·巴吉霍特(Walter Bagehot)提出。根据他的描述,君主有权被告知(informed),有权鼓励(encouraged),也有权警告(warned)。这意味着首相每周都会向女王汇报政府的事务,女王可以就这些事务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甚至表达担忧。但这种建议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首相。女王的角色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顾问,而不是决策者。
中立性与稳定器: 正因为女王没有政治实权,她才能够保持政治上的中立。在党派政治纷争激烈的时候,女王的超然地位让她能够成为国家团结的焦点,扮演稳定器的角色。她的存在,让国家在政治动荡时期仍然有一个稳定的象征。
“备用”权力(Reserve Powers): 理论上,女王还保留一些“备用”权力,可以在极端情况下使用,例如在没有明确政府多数的情况下选择首相,或者拒绝御准法案。但这些权力在现代英国政治中几乎从未被使用过,因为它们会引发严重的宪法危机。

为什么没有实权?

现代英国的权力结构已经非常清晰:

议会至上(Parliamentary Sovereignty): 英国宪法最核心的原则之一是议会至上。这意味着议会拥有最高的立法权。
政府负责(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行政权力掌握在由首相领导的内阁手中,而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因此,尽管女王在理论上拥有这些形式上的权力,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些权力都是由政府代行或者在政府的建议下进行的。女王的行为受到了《宪法》和数百年政治实践的约束。

总结一下:

如今的英国女王没有实权,她不参与日常的政府决策,也不直接制定政策。她的角色更偏向于一个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扮演着国家团结的象征、历史的传承者、以及政府运作的形式性批准者。她通过与首相的定期会晤,对政府事务提供建议和看法,但这是一种影响力而非强制性的权力。女王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和国家身份的象征,而不是一个实际的政治权力中心。

所以,如果你问英国女王是否能像美国总统那样签署行政命令、否决国会法案,或者直接下令军队,答案是明确的:不能。她的“权力”已经高度象征化和程序化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强答一波。首先请看一下这个文章

zhuanlan.zhihu.com/p/25

根据韦伯的权力分类,英国王室的权力基本上属于传统型。为什么不是法律型?因为在英国,理论上国王是指定法律的人,也是不受法律约束的人。法律管不到他/她。

但是在当代社会,君主制显然已经不再是主流。整个人类社会,无论民族宗教等等,已经很少有能接受君主制的了。所以,国王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趋近于精神象征。但是,即使这样,随着社会发展,也会有更好的,更抽象的精神象征用作替代。毕竟,抽象的概念更不会因为一个人不受欢迎而翻车。说的就是查太子。所以,这个传统一直在“衰弱”。

英国女王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她选择了“卡司玛”型权力,或者叫做魅力型权力。在这个机制之下,女王必须成为英国国民拥戴的人。使得大家能够暂时忽视当代君主制不入流的现实,来接受王室的存在。魅力型权力与个人关联紧密,历史上许多政权交替引发的社会动荡都和这个有关,受欢迎的老皇帝/独裁者死了,新君被轻视,底下的人自然蠢蠢欲动。

正因为女王依靠魅力型权力维持了英国王室大半个世纪的权威。她就越发需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女王必须受人欢迎,所以,即使她有超脱于法律之外的权力,她也不能乱用。女王的确可以驳回议会通过的议案,但是她从不会这么做。她可以发表言论干涉政府决策,但是她也从来不会。因为,一旦她这么做了,就会损耗在英国国民心中的魅力,对于她来说,魅力没了,权力就没了。最佳的例子就是戴妃之死。女王一开始没看清形势,试图用传统型权力做最后的挣扎,认为戴妃之死属于王室内部事务,选择了沉默。但是,戴妃本身就是一个极富魅力的人。她的存在是王室魅力型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女王对戴妃之死如此冷漠,大大损耗了她自己和王室的魅力,据说当时一度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开始质疑君主制。一个太子妃的“意外”死亡直接导致王室的存在受到威胁,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于是女王妥协了。发表讲话,王室也公开悼念。总算把事情压了下来。正因为此,女王从不驳回议会的决定,从不公开发表政治观点,这些都是法律不能阻止的,但也是不受欢迎的,也就是说,她从不使用权力,也从不损耗魅力。假装自己是虚君。

现在来说说王室的那些产业,这些东西和权力一样,有没有都来自于法律(人民)如何看待他们。当前英国人拥戴女王,王室的产业自然安全的很,如果英国人不再待见女王,想让她下台,甚至是直接推翻君主制,她又能如何保护王室的产业呢?德皇和奥皇的下台都是主动退位,多少留了一点体面,俄皇则是直接被杀了全家,产业自然都归了国家。现在,都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矛盾高度紧张,万一出点差错,王室的命运真不好说。顺便提一句,目前戴妃在英国依旧受怀念,如果发生变动,王室被证实和戴妃之死有牵连,那就真的是火上浇油了。

为什么女王不退位,非要超长待机?老太太不想退休过清闲日子吗?就是因为魅力型权力非常依赖个人,而查尔斯明显不受欢迎。当年她伯伯爱德华八世差点就断送了王室的前途,她不敢这么任性。但是指定孙子威廉做继承人却也是破坏了传统型权力,万一以后有人有样学样,搞禁卫军继承法怎么办?毕竟王室本身的存在还是一种传统,所以不可能全部依赖魅力。在这里两种权力互相矛盾了。女王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一直拖延,为大英糊裱门面,过一天算一天,等自己伸腿瞪眼了,也就不必再操心了。

所以回到问题,英国女王有实权吗?有,但她只能用一次,用完之后不仅权力没了,整个王室估计也要没。所以她不敢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如今的英国女王(此处指的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截至我最后更新信息时)有没有实权,答案会比“有”或“没有”来得更复杂一些。简单来说,女王在现代英国的政治体系中,更多的是扮演一个象征性的、仪式性的国家元首角色,并没有直接的、实际的政治决策权。让我来细说一下这个问题:英国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首先,我们.............
  • 回答
    想要深入了解14世纪到16世纪这段英国历史,无疑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一个剧烈变革、充满活力与冲突的时代的窗户。这段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世纪晚期”到“都铎王朝早期”,见证了黑死病的冲击、百年战争的起伏、社会结构的重塑、宗教改革的前奏,以及文艺复兴的种子在英国的萌芽。想要透彻地理解它,我们可以从几个角.............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如果明朝皇帝主动放权,内阁是否能像英国那样发展,这其中的可能性和阻碍都值得细细探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的根本区别,以及“主动放权”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明朝内阁的“原罪”:君权臣下的本质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明朝的内阁,无论权力多大,其本质始终是皇帝的.............
  • 回答
    英国在冷战时期有没有可能成为“第三极”?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第三极”。在冷战的语境下,“第三极”通常指的是一个独立于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之外,拥有足够独立的外交、军事和经济实力,能够对两大阵营的决策产生显著影.............
  • 回答
    在英国,围观脱欧公投是一件非常“英国化”的事情,你可以说它是一场集体性的“自我审视”,只不过这次审视是在全球的注视下进行的。公投结果公布后的反应更是五味杂陈,就像一场事先张扬的戏剧终于落下帷幕,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庆贺也有扼腕。公投前的“围观”:热烈、分裂与微妙在公投正式开始前的几个月里,整个英国都沉.............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到了印度社会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困惑的现实。印度确实是多种宗教的摇篮,其文化深植于对精神、道德和社群的强调,按理说,这应该能提供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善的力量。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强奸犯罪率,这之间的矛盾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宗教信仰.............
  • 回答
    如果英国侵略的是明朝而非清朝,近代史的发展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历史背景、假设情景、可能影响及后续发展四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对比:明朝与清朝的差异1. 明朝(13681644) 政治制度:明朝延续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但后期.............
  • 回答
    这个问题着实有趣,一下子把我抛到了一个颇为戏剧性的境地。英国首相还是日本天皇,这可不是个轻松的选择。让我仔细想想,如果我真的面临这样的抉择,我会怎么选,又打算怎么做。首相还是国王?这需要权衡我的个性和期望。我一直觉得自己更适合在幕后运筹帷幄,或者说,是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发挥作用。如果让我选择,.............
  • 回答
    一个相当引人遐想的问题。抛开历史的既定事实,单从地质和气候条件出发,让北美原住民部族在没有英国殖民的情况下自然发展,能否形成一个横跨大洋、农业发达的统一国家,这无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设想。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北美大陆在资源分布和地理环境上的巨大差异性,这天然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高度猜测性的问题,因为英国解体本身就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件,其具体过程和后续影响将直接决定安理会席位的归属。然而,我们可以从国际法、政治现实和历史惯例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哪些实体可能拥有继承权,以及它们可能面临的挑战。核心问题:安理会席位是“国家”的席位还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的席.............
  • 回答
    想去英国顶尖大学学金融,ALevel的准备绝对是重中之重,这不仅仅是“选几门课”那么简单,而是为你未来在金融领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一步。核心学科:数学,这是绝对的重中之重!在绝大多数英国大学的金融、经济、金融数学等相关本科专业中,数学 ALevel 几乎是强制性的入学要求,而且分数要.............
  • 回答
    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声称欧盟不必立刻用卢布支付,这件事听起来有些微妙,值得好好聊聊。 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不急”,而是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博弈和考量。首先,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放出这个消息,可能是一种策略性的退让,或者说是一种“风向标”的试探。你想想看,之前俄罗斯强硬要求用卢布支付天然气费用,这背后有.............
  • 回答
    最近,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多所大学遭遇数起伤人流血的抢劫案件,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担忧的事件。作为一个在英国生活和学习的人,或者关注英国社会和留学生群体的人来说,这些新闻无疑触动了我们最敏感的神经。我的看法是:首先,这不仅仅是个别极端事件,它反映了英国当前治安环境中的一些深层问题,尤其是针对特定群.............
  • 回答
    如果英国从未存在过,欧洲大陆统一的前景,以及是否存在某个欧洲大陆国家会成为“主体民族”,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足以引发关于历史、地缘政治和民族认同的深刻探讨。当然,要完全排除英国的影响,就如同要想象一个没有引力的世界一样困难,但我们可以尝试剥离它的存在,看看剩下的欧洲大陆会走向何方。统一的可能性:.............
  • 回答
    英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是一段错综复杂、充满张力的旅程,其中不乏英国试图“阻止”美国崛起的尝试。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理解当时的政治格局、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英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英国“阻止”美国的时代背景与尝试“阻止”美国的崛起,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简化,因为英国更多的是在.............
  • 回答
    关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意大利(新增)的某些个人与组织要求中国巨额赔偿的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动机、法律依据、可行性以及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一、 起因与动机分析这类赔偿要求的出现,通常源于多个复杂因素的交织: 疫情影响(最直接导火索): 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的传播,导致了各.............
  • 回答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长达70年,期间经历了15位首相的更迭。她与这些首相的私人关系,与其说是纯粹的政治合作,不如说是更为复杂、微妙且深厚的君主与臣下的互动,融合了尊重、信任、理解,有时也夹杂着一些个人的感受和差异。总体而言,女王与历任首相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层面:1. 君主与首相的宪政关系:.............
  • 回答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批准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暂停议会( prorogation)的请求,这一事件在英国政坛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和争议。为了详细地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什么是暂停议会(Prorogation)?首先,理解“暂停议会”的含义至关重要。暂停议会是英国议会程序中的一个.............
  • 回答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2020年4月5日发表的关于新冠肺炎的电视演讲,无疑是一次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在那个全球笼罩在疫情阴影下的时期,女王的讲话不仅仅是一场例行的国家广播,更是一次情感的锚点,一次精神的凝聚。首先,这次演讲的时机选择就极为关键。当时,英国乃至全世界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封锁和不确定性。人们.............
  • 回答
    如果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愿意赠予我一件她的珠宝,我会选择她最常佩戴、最具象征意义的一件——蓝宝石与钻石胸针(The Queen's Sapphire and Diamond Brooch)。这件珠宝不仅承载着英王室的优雅传统,还暗含着一段关于爱与传承的动人故事。 一、外观细节:极简中的奢华这件胸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