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们一个个讽刺得很带劲,我来认真回答一下。
明粉和清粉的论战,肇始于李约瑟问题的延伸:中国近代的落后,是华夏封建体制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异族统治造成的偶然结果?
所谓明粉并不是真的粉明,他们认为统治者的民族成分对文明的走向具有决定性作用,清的异族性质对近代的落后负有主要责任,在汉民族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他们,自然就特别吹捧和清直接对立、华夷之辨又很强烈的明。
所谓清粉也不是真的粉清,他们认为华夏近代的落后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体制、文化导致的必然结果,清的问题是封建体制走入死胡同的问题而不是民族问题,认为将近代史简单归结于民族问题是不负责任的甩锅和情绪输出,故以捧清为手段对民族叙事史观进行抗拒。
然后,继续往深一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朝代的评价,骨子里反映着论者对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期待。大转折之后的四十年时间里,由于历史的局限,国家共同体对民众集体情感认同的塑造一直处于搁置状态,但随着全球化红利的结束和对抗的加剧,集体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那么应该选择以汉民族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民族主义,还是马列史观指导下的国家主义?
粉明粉清都是表象,这才是真正要争论的问题,前者多体现为明粉,后者多体现为清粉,而这也是上述李约瑟问题延伸后的进一步论辩。这关系到中华民族概念的合法性和国民意识形态的根基。
明朝,开头很辉煌,后面很辣鸡。
清朝,开头很辉煌,当然,我们汉人,尤其是扬州人,嘉定人,广州人,大同人,四川人等等是辉煌的燃料。后面会辣鸡,当然,我们汉人依旧承受着辣鸡的伤害。
中华民国真的好吗?日本帝国真的就差吗?为什么我们全民族上上下下要拼死抗日?
南宋就真的好吗?金国真的就差吗?为什么要抗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相比,目前哪个综合实力更强?
100年前,蔡元培以为经过元朝和清朝的鼎革,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岳飞可以含笑九泉。
没想到今天还有人在知乎上提问这种问题,这是要岳飞死不瞑目吗?
以优劣强弱来比较明清进而下结论要不要认同清朝,这本来就是错误的做法。
民族大义,何必曰利?
就算你爹混得比隔壁王叔叔差,你会改喊王叔叔做爹吗?喊马爸爸那些人,我一直以为是开玩笑的,难道是真心的?
吹明的人未必是喜欢明朝的,吹清的人也未必是喜欢清朝的。
一句话,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在他们灭亡之后,他们在大众舆论里就不再是一个朝代,而是成了一个符号。
这个舆论符号的斗法,不是从这几十年的互联网时代才有的,而是从清朝灭亡之后就开始了。比如民国时期,清朝就是外敌入侵导致中国灭国的历史,在民国那种帝国主义威迫的现实背景下,吹清显然是很有风险的。而这一思想在抗战时期发展到顶峰——在中日双方都把日本入侵比作满洲入关的舆论下,谁敢吹清,一个汉奸罪是逃不掉的。所以民国时期,“中华民族”的英雄可以有汉族蒙族维族藏族,可以有岳飞文天祥也可以有铁木真,就是不能有满清的人。
但反过来说,在民国也不是没有缅怀清朝的人,尤其是一些地主、士大夫、精英等。而这也与时代的巨大变化脱不了干系——如果说民国代表一种社会的变革,那清朝就代表一种对文化传统和旧制度的缅怀。
仅仅分析民国,就可以看到,喜欢明朝的和喜欢清朝的,都不过是指桑骂槐,针对当时时政,对一个符号进行舆论斗争,真正的斗争,和明清反而没什么关系。至于今天为什么又围绕明清斗法,相信大家都是明白的,不必多说。
所以:
喜欢明朝的未必是朱明粉,更有可能是华夏民族主义者(不止汉族)、华夏文明爱好者;
喜欢清朝的未必是爱新觉罗粉,更有可能是满洲民族主义者(血色黎明)、上层精英自居者(走向共和)、国家主义与帝王视角代入者(雍正王朝);
明清之争的背后从来不是简单的历史问题,而是复杂的历史话语权与国家历史构建问题,说的更深一点,是国家认同与意识形态的构建问题。
自百年前的辛亥以来,我们这个国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
我们是谁?
我们为什么是共同体?
我们到底是曾一起反抗鞑清的国民共同体,还是曾一起被大清统治过的臣民共同体?
很显然的是,民国、四十年前与当今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同的。
甲:我们这几个民族,曾一起反抗一个国家(鞑清);
乙:我们这些人民,曾一起反抗一个国家(清朝);
丙:我们这些人这些民族,曾经都属于一个国家(大清);
民族。
人民。
国家。
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主义。
大众舆论里的明亡清兴这百年,正是国家思想结构变化的这百年。
鞑清什么时候有B脸跟明朝比了?叶志超跟李如松比吗?还是琦善和戚继光比?一部近代史,鞑清签了九成九的卖国条约,曾经的万国来朝惨变万国来操。老妖婆“宁与友邦,不与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溥仪“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皇帝我就不会甘心”。你瞧瞧这是人说的话吗?同样末代皇帝,人崇祯怎么说的?“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我百姓一人”。鞑清统治下的中国,就他们满人是人,其他人都是畜生,只配做奴隶供吸血,连作为人最基本的自由思考能力都不配有,只能做俯首帖耳的行尸走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