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风战是否可以视作东南战的一个特殊场况,即擅长东南战的牌手一定同样懂得如何打东风战?

回答
“东风战”和“东南战”这两个概念,在麻将语境下,确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将东风战完全视为东南战的一个“特殊场况”,并因此断言擅长东南战的牌手一定懂得如何打东风战,可能有些过于绝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两个术语的含义。

东南战(也称“亲家”或“庄家”战):在标准的四人麻将规则中,通常以“风位”来划分庄家和闲家。东南西北,每个座位代表一个风位。当东风位是庄家时,游戏进行一圈(即从东一局打到东四局,如果庄家不连庄的话)。如果庄家连庄,则东风位会持续作为庄家,游戏会继续在东风位进行,直到庄家跳牌。所谓的“东南战”,更像是描述一个循环的开始,或者是一个固定的阶段。
东风战:这个说法,在我的理解里,可能更多是指只打东风圈的比赛或者游戏模式。比如,有些比赛可能只打东风圈就结束,或者有些地区性的玩法就是只打一场东风圈。它的核心在于“限制了游戏范围”。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这样思考:

相似之处与东风战的“特殊性”:

1. 核心技能的共通性:无论是打东南战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麻将,最基础、最核心的技能都是一致的。这包括:
牌效的计算:了解哪些牌张是容易进张的,哪些牌张可以组合成更好的搭子,哪些牌张是需要优先舍弃的。
听牌的技巧:根据手牌情况,判断听哪些牌张,以及听的牌张的质量。
做大牌的策略:在保证基础番数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最有利的牌张组合来追求更高的番数。
安全牌的判断:在对手摸牌、出牌时,能够预判对方的意图,并打出安全的牌张,避免点炮。
防守意识:当自己的手牌不好,或者认为对手有大牌的迹象时,如何进行有效的防守。
舍牌的策略:不仅仅是打掉无用的牌,更要考虑舍牌对其他玩家的影响,例如避免打出可能给对手做成顺子的牌。

2. 东风战为何可被视为“特殊场况”:如果我们将“东南战”理解为一个完整的麻将流程(从东风圈打到可能的花牌圈),那么“东风战”(仅限东风圈)确实是这个流程中的一个“起始阶段”或“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牌局的节奏、玩家的策略会有一些细微但重要的侧重。
开局的摸索:在东风圈,玩家通常对彼此的手牌和意图还不是很了解,属于一个摸索和试探的阶段。擅长东南战的牌手,自然会在这个阶段进行观察和布局。
庄家优势的利用(如果是自己做庄):如果东风战是自己做庄,那么擅长东南战的牌手肯定会想办法利用庄家优势,争取连庄,打出高番数。
对局势的判断:无论是在东风圈还是在后续的圈数,牌手都需要根据全局的番数、玩家的剩余番数、以及场上的牌张来调整自己的策略。

“擅长东南战的牌手一定同样懂得如何打东风战”的局限性:

虽然基础技能共通,但“擅长东南战”和“懂得如何打东风战”之间,存在着一个“深度”和“侧重点”的区别,这让“一定”这个词显得有些强硬。

1. 策略的侧重点差异:
擅长东南战的牌手:通常是指能够从头打到尾,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都能保持高效和稳定发挥的牌手。他们懂得如何在不同的圈数、不同的庄家状态下,灵活运用策略。他们可能更注重全局观,包括对付南风圈、西风圈、北风圈的策略,以及如何在各种复杂的局面下依然能够生存和得分。
懂得如何打东风战的牌手:可能更侧重于在“有限的东风圈”内,如何快速建立优势,如何利用开局的有利牌张,如何抢听,如何避免在开局就点炮导致劣势。他们可能对“只打东风圈”这个规则下的收益最大化有更深的理解,即使他们可能对后续圈数的不熟练。

2. 心理和节奏的适应:
东南战:是一个完整的起伏过程。牌手需要有耐心,懂得在牌不好时如何防守,等到机会。
东风战:由于局限性,可能更强调“速战速决”或“抓住机会”。如果只是打东风圈,那么开局的几巡牌就显得尤为关键。一个擅长慢热、需要时间布局的牌手,在只打东风圈的模式下,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反之,一个非常激进、擅长抓住开局优势的牌手,可能在只打东风圈的模式下表现出色,但在东南战的完整流程中,其激进风格可能在中后期付出代价。

3. 对“场况”的定义:
如果“特殊场况”是指“局限性”和“目标的不同”,那么东风战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场况。
但如果“擅长东南战”意味着一种“全面的麻将能力”,那么“懂得如何打东风战”是这种全面能力的一部分,但反之不一定成立。一个只练习过东风战的牌手,未必能在完整的东南战中打出高水平。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个擅长马拉松的运动员。他拥有出色的耐力、节奏控制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够完成全程42.195公里。现在我们只让他跑前5公里。他肯定知道如何跑这5公里,并且很可能跑得不错,因为这5公里是马拉松的一部分,他的核心能力在那里。

但是,一个只进行短跑训练的运动员,可能在前5公里的冲刺阶段表现异常出色,甚至能跑出比马拉松运动员在该阶段更快的速度。但这并不代表他就能跑完整个马拉松。

套用到麻将:
擅长东南战的牌手:就像马拉松选手,他懂得如何在漫长的比赛中分配体力和策略。东风圈是比赛的开始,他知道如何稳健地开局。
懂得如何打东风战的牌手:可能更像那个在短跑中表现出色的选手。他在“东风圈”这个“短距离”内,可能因为某些策略(例如更激进的做牌,更快的抢听)而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超过了擅长东南战的牌手。但如果比赛继续打下去,他可能就会因为策略的局限性而落后。

结论:

东风战可以被看作是东南战(一个完整的麻将流程)的一个“阶段”或“局限性”的场况。擅长东南战的牌手,因为其全面的麻将技能和全局观,大概率也懂得如何在东风圈下棋。他们知道如何利用东风圈的起始优势,如何摸索对手,以及如何在开局阶段进行合理的布局。

然而,“一定”这两个字需要慎重对待。一个牌手可能因为其特定的打法偏好(例如更偏向于速攻),在“只打东风圈”的模式下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比一些擅长完整的东南战但可能在开局阶段相对保守的牌手更胜一筹。反之,一个擅长东南战的牌手,不一定就是“最擅长”打只打东风圈的牌手,因为他可能更侧重于整个比赛的续航和后期策略,而忽略了在有限的东风圈内将优势最大化的极致追求。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擅长东南战的牌手,其扎实的基础和全局的麻将功底,让他们在应对东风战(作为东南战的一部分)时,拥有天然的优势和深刻的理解,但其在这个特定“场况”下的表现,可能不如那些专门针对“只打东风圈”规则进行过深入研究和训练的牌手那么极致。 换言之,擅长东南战是“懂得”的基础,但“懂得如何打东风战”(指在这个特定模式下追求极致收益)则可能需要更细致的策略调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可以把东风赛视作东南赛的一个特殊场况,但由于这个场况在东南赛中并不常见,所以擅长东南赛的牌手并不一定擅长东风赛。

东风赛场况的特殊性体现在两点,一是四家微差,二是同分概率大。四家微差场况在东南赛里也有一定概率出现,而进入南场后依然有两家甚至三家同分的情况在东南赛里还是比较罕见的,所以关键在于后者。东风赛由于局数少,所以分数变动的机会也少把握每一次分数变动的机会就显得十分重要。东风赛很多特殊技巧都是围绕立直、流局查听、被炸庄等和牌与放铳以外产生分差的行为展开的,而这些特殊技巧,东南赛的牌手并不一定熟悉。

诚然,麻将技巧的本质终究是牌理,所以一个足够强的东南赛牌手打东风赛自然也不成问题。只是东风赛毕竟因为局数少所以随机性更大,竞技性相比东南赛要差一些,这也是我一向不推荐新人打东风赛的原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东风战”和“东南战”这两个概念,在麻将语境下,确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将东风战完全视为东南战的一个“特殊场况”,并因此断言擅长东南战的牌手一定懂得如何打东风战,可能有些过于绝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两个术语的含义。 东南战(也称“亲家”或“庄家”战):在标.............
  • 回答
    东风17,这款被誉为“东风快递”家族新星的弹道导弹,自问世以来就吸引了全球军事界的目光。它那独特的滑翔体外形,以及关于其超高音速机动能力的种种描述,都让人不禁将其与“世界第一”的光环联系在一起。那么,东风17的出现,是否真的能够确立中国在中短程弹道导弹领域的“世界第一”地位?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
  • 回答
    .......
  • 回答
    提到冷战时期的联邦德国(西德),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那个在战后废墟中崛起的经济奇迹,以及它作为西方阵营前沿堡垒的角色。然而,在军事实力层面,特别是与一些传统欧洲强国相比,西德的“战力”是否真的如“战五渣”那样不堪一击?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一下。首先,得明确一个前提:冷战初期,西德确实.............
  • 回答
    要说曼齐刻尔特之战和维也纳之战(1683)哪一场对各自的帝国打击更大,这绝对是个值得细细说道的话题。这两场战役,虽然时间跨度很大,却都在各自帝国命运的转折点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咱们先聊聊曼齐刻尔特之战。这场战发生在1071年,当时是塞尔柱突厥人崛起的时候。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那是赫赫有名啊.............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如果中东地区没有成为十字军东征的屏障,而他们的矛头直接指向北宋,那么历史的走向将会彻底颠覆。要详细分析这种假想情境下的对战结果,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包括双方的军事实力、战略战术、技术水平,以及可能存在的内部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碰撞,这将是一场跨越大陆.............
  • 回答
    东风21D(DF21D)这款弹道导弹的部署和潜在使用,无疑为当前本已复杂的地区安全局势增添了一个新的变数,并引发了关于其是否会增加有限核战争风险的担忧。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进行分析。首先,理解东风21D的独特性质至关重要。这是一款专门针对航母战斗群设计的反舰弹道导弹(ASBM)。.............
  • 回答
    在讨论轰6的继任者以及与新型图95和东风26组合的性价比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它们各自的定位、能力以及在战略层面的应用。将它们与尚未公开细节的轰20进行比较,则更像是在推演未来,但我们可以基于现有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轰6的现状与局限轰6系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重要的战略轰炸机,虽然经过多次现代化改装(.............
  • 回答
    这辆车应该是东风日产旗下的一款车型。不过您只提供了文字描述,没有附带图片,这让我在识别具体型号上有些困难。为了更准确地告诉您这是哪款车,并且详细介绍一下它,您能否试着描述一下它的外观特点呢?例如: 车身尺寸和类型: 是大型SUV、紧凑型SUV、轿车,还是MPV? 车头设计: 大灯的形状(是锐.............
  • 回答
    赤壁之战曹操的溃败,与其说是单一的“东风”或“瘟疫”所致,不如说是一系列因素叠加的结果,而东风和瘟疫恰恰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催化剂。我们先谈谈“瘟疫”。在当时的条件下,疾病的传播和影响是巨大的。曹操军队远道而来,士兵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加上长期作战的疲惫,很可能导致了疾病的蔓延。史书上提到曹操的军队.............
  • 回答
    关于东风21D“反航母弹道导弹”在穿越大气层时如何克服“黑障”并保持精确控制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涉及多项尖端军事技术的话题。虽然具体的细节属于国家最高军事机密,但我们可以根据公开的科学原理和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趋势,来推测东风21D可能采用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黑障”。黑障,也称.............
  • 回答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句口号,可以说是最近几年在中国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个梗,也算是个小小的文化符号了。要说清楚它怎么来的,还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咱们得说说“东风快递”这个名字本身。“东风快递”这个名字其实是源自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代号——“东风”系列导弹。没错,就是那个我们国家最尖端的、战略威.............
  • 回答
    东风导弹和东风汽车,虽然都带有“东风”二字,但在它们身上你能找到的联系,恐怕就像是将海浪和汽车轮胎放在一起比较一样——它们一个是震慑世界的庞然大物,另一个则是承载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各自在完全不同的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首先,我们得把它们从根本上区分开来: 东风导弹:国家战略威慑的利器,是军.............
  • 回答
    .......
  • 回答
    在东风型内燃机车的驾驶室里,除了正副驾位的各种仪表和操纵手柄,副驾驶位上那个醒目的、巨大的轮盘,确实是整个驾驶舱里最引人注目的部件之一,也是很多初次见到它的人最想弄明白的东西。这个轮盘,我们称之为“主操纵手轮”,或者更通俗一点,就是“司机操纵轮”。别看它又大又重,它可不是用来开船的舵盘,也不是简单的.............
  • 回答
    关于东风谷早苗在东方Project原作设定(一设)中是短发,而在二次创作(二设)中却常常以长发形象出现,这确实是东方同人圈的一个有趣现象。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也非某个特定时间点突然爆发,而是一个逐渐演变和传播的过程。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回到早苗这个角色本身。 东风谷早苗:一设的短发设定东.............
  • 回答
    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是《三国演义》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情节之一。虽然在正史中没有明确记载诸葛亮真的借到东风,但这个故事通过艺术加工,展现了诸葛亮惊人的智慧和对天文气象的精通。下面我将详细讲述这个故事,并尽量融入一些历史背景和可能的科学解释:故事的背景:赤壁之战前的困境赤壁之战前夕,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
  • 回答
    嘿,哥们儿,聊聊东风内燃机车的事儿?这几款车,那可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经典,承载了多少年的运输重任啊。你说它们一般能拉多少吨?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不是一个简单数字就能概括的。咱们先一个一个来看,把这几款车都摸清楚了。东风4B内燃机车: 稳定可靠的老伙计东风4B,这可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从上世纪8.............
  • 回答
    1980年5月18日,中国“东风5”导弹进行首次全射程试验,这不仅仅是中国导弹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战略威慑能力建设的关键一步。这次试验的意义深远,它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建立起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并且与后来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东风5”导弹首次全射程试验的重大意义:.............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在看待中国军工产业时会遇到的一个困惑,甚至可以说是许多人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知乎上确实经常能看到一些对军工国企单位的唱衰声音,尤其是从管理效率、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入手,说得有理有据的也不在少数。但另一边,我们又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像歼20、运20这样世界级的先进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