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从未”这种话绝对了,有答案说到,但也确实东亚宗教没怎么往外传。也不用说东亚,就说中国。
第一,中国还没有发育出哲学体系完备的宗教系统就被外来的和尚打断了。
世界上主流宗教就是南亚宗教和地中海宗教,而宗教发育于苦难,最直接的苦难就是战争和压迫,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兴盛也遵循这个原理。
可同时期两汉的安定程度还是要高于地中海和南亚,南亚干脆都从婆罗门教进化到佛教,到两汉还没替道教造完神。汉末到唐初是宗教大发展时期,结果佛教顺着商路提前进来了。
佛教经过数百年的中国化,在事实上替代了道教和儒家的作用,掐灭了本土宗教的可能性。也是道教运气好,唐朝皇帝姓李,汉末到隋唐乱世的玄学本来还有机会。
第二,古代中国是商品输出国,不是人力输出国。
宗教传播必须依赖人力,人力流动或者是政权扩张,或者是商路流动。中国毕竟受制于地理和游牧,冲出游牧区建立政权的动力不足。
且中国长期是小农经济,限制人力流动的同时对外输出商品,导致中国哲学主动对外传播性弱。可其他国家会顺着商路找过来,经常出现弱国主动来留学学习,强国主动来传教。
第三,中国本土哲学体系比较弱和散,面对佛家的进攻不堪一击。
这可能和中国自带的世俗化文化特征有关,在没有科学认识和工具的辅助下,当时哲学只要寻求真知就一定会把终极答案走向抽象的神。
尤其是中央集权制建立后更是把皇帝上升到具体的人间神地步,这个时候再探讨人和神(真知)的关系就是作死了。天就变成了某种不可知的存在,世俗化成仅仅是士大夫们用来托志的凭依物。
某种程度上也得感谢佛教,佛教的中国化补上了中国哲学体系缺的一块(虽然更佛系了)。我们今天大量用词都是佛教语,在中国佛教基础上才衍生出理学和其升级补充的心学。
而面对地中海文明经常是输出具体换取抽象,从伊斯兰教到基督教,从西哲到马哲,所谓西学东渐一直没有停过。也算是补了中国哲学强进步的那一块,各种西化用词被日本改造后也渗透进生活。
从《罗马史新解出发》(二)——“轮回”的轮回https://zhuanlan.zhihu.com/p/408238675
换个角度看看世界各大宗教的发展的轨迹。
为什么题主会有这个问题,那是因为现在接触到的宗教发展的痕迹是被有意识的抹去了很多轨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