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听相声刨活真的不道德吗?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就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很多人对“刨活”这事儿,看法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是“糟粕”,有的人却觉得是“生存之道”。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

首先,咱得明白,“刨活”是咋回事。简单来说,就是演员在舞台上,把别人创作的段子,或者别人的包袱,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搬到自己的演出里,而且还不吱声。这就像你辛苦写篇文章,结果别人拿去,改了改,然后当自己的作品发表了,还不告诉你。搁谁身上,心里都不舒服吧?

从创作的角度看,这事儿肯定是不道德的。你想想,相声这门艺术,靠的就是编剧和演员的智慧。人家费尽心思打磨一个包袱,一个梗,可能熬了多少个夜晚,改了多少稿,才有了舞台上的那几分钟的精彩。这中间倾注了多少心血,多少才华,多少创意,这是非常宝贵的。刨活,就是对这份心血的掠夺,是对原创精神的践踏。

而且,相声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说学逗唱”,而“逗”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包袱”。一个好的包袱,能让观众捧腹大笑,能带来巨大的艺术享受。如果大家都在刨活,那就像整个相声界都在互相“借”零件,最后谁也造不出自己的汽车了,都开着相似的、甚至有点问题的“拼装车”。这会让相声艺术失去原创的活力,变得千篇一律,观众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再说了,相声演员自己也是靠“活”吃饭的。你把别人的“活”刨了,那就是断了别人的生计。尤其是在相声圈子里,本来就不是每个演员都能靠演出赚大钱。很多演员都是靠着自己辛苦钻研出来的“绝活”,才能在舞台上立足。你这一刨,等于把人家的“饭碗”给砸了,这在人情世故上,也是说不过去的。

当然,话又说回来,相声这门艺术,从诞生之初,就有“传承”的说法。很多经典的段子,都是经过一代代相声艺人加工、改编、演变的。比如《报菜名》,《杂学唱》这些,哪个不是在前辈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演唱风格?这跟“刨活”又有所不同。传承,是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而刨活,则更多的是一种“挪用”,甚至是“窃取”。

有人可能会说了,相声演员学艺,不就是要学师父的“活”吗?没错,学艺是必须的,这是一种师徒传承。但这种学习,通常是在师父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并且往往会加入自己的风格和理解,形成“我的”作品。而“刨活”,更多的是一种“未经允许”的拿来主义,甚至是在师傅、师兄那里,趁人不注意,把人家的“看家本领”给“偷”走了。

而且,刨活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撞活”。如果你刨的活,已经被另一个演员演火了,或者他的版本是观众非常熟悉的,而你刨了之后,观众一听就知道是“谁的活”,那你自己在台上就会非常尴尬。观众会觉得你是在模仿,或者说你在“蹭”别人的名气,这样反而对你自己的形象有害。

从“江湖道义”上来说,刨活也是被很多人诟病的。相声圈子虽然大,但很多时候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大家互相之间都有联系,都知道彼此的“看家本领”。如果你做了“刨活”这种事情,很容易就会被大家知道,然后被孤立,口碑也会受到影响。在很多老一辈的相声演员眼里,这都是非常不耻的行为。

但是,为什么刨活的现象依然存在呢?这背后也有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一是市场压力。现在相声市场竞争激烈,很多演员为了吸引观众,快速推出新段子,就可能走捷径,去“借鉴”甚至“挪用”别人的成果。尤其是一些不太出名的演员,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原创,就会选择这种方式。

二是原创的艰难。确实,原创一个精彩的相声段子,难度非常大,需要深厚的功底和持续的投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三是信息传播的便利。现在网络发达,很多演出都可以被录制传播,这给“刨活”提供了更多“素材”。同时,也让“刨活”的行为更容易被发现和曝光。

说到底,“刨活”这事儿,是不是“不道德”,答案是肯定的。它违背了基本的创作原则,是对同行的不尊重,也损害了相声艺术的整体生态。好的相声,应该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演员应该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去赢得观众的认可,而不是通过“拿来主义”。

所以,下次你听相声,如果感觉某个包袱似曾相识,或者觉得哪个演员的段子有点“眼熟”,可以多留个心眼。这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那些真正用心创作的相声人的尊重。毕竟,相声的未来,靠的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和诚信,而不是互相“借鉴”和“挪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年跨年,我好不容易在网上搞了张孟鹤堂周九良的跨年票,还顺便把年假调了调,就为了去看演出。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俩人在表演《鸡犬升天》的时候,我旁边3D环绕立体声式提词器出现了,我找不到来源,就觉得这些人烦死。本来前边的《梁祝》就有人在叭叭了,我深吸一口气,忍了,这都最后一个节目了,还叭叭,咋的,显你们追过的场次多吗?我吼了一声:能不能把嘴闭上?那几个刨活的瞬间安静了,旁边除了笑声,再也听不见立体环绕提词器的声音了。



我当时就坐在这个位置,要不是离舞台太远,我都能想象到这群人如果坐在VIP,几个演员看到他们这样,脸该有多绿。你是去听相声的,不是去说相声的,别本末倒置了,这样很没素质。要随时搭茬可以,看看哪儿有演唱会,去那儿,台上的歌手巴不得你从头搭茬到尾,大家都快乐。听相声搭茬,除了你,大家都烦,还觉得是演员业务水平的问题,Are you kidding me?真以为创作这么容易吗?爷们儿,你可太逗了!适时搭茬那叫互动,随意搭茬那叫刨活,不是你买了票你就能随心所欲了,懂了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就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很多人对“刨活”这事儿,看法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是“糟粕”,有的人却觉得是“生存之道”。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咱得明白,“刨活”是咋回事。简单来说,就是演员在舞台上,把别人创作的段子,或者别人的包袱,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搬到自己的.............
  • 回答
    在相声表演中,“搭下茬”是核心技巧之一,它指的是演员在表演时通过巧妙的语言衔接和互动,将一个段子的“上茬”(前半部分)自然过渡到“下茬”(后半部分),使整个表演流畅、有层次,并让观众在笑声中产生共鸣。好的“搭下茬”需要兼顾节奏、逻辑、情感和观众反应,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 一、搭下茬的核心要素1..............
  • 回答
    说句实在话,这年头,能静下心来听一段相声,真的挺不容易的。大家都忙,节奏又快,一打开手机,信息爆炸,五花八门的娱乐方式扑面而来。但你说相声这玩意儿,它就跟那陈年的老酒一样,越品越有味儿。你问我听相声能学到什么?嘿,这可就说来话长了。首先,最直观的,你学到的是乐呵。这年头,谁家还没点烦心事儿?工作压力.............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到位了!我天天听相声,太有发言权了。别说,这玩意儿听多了,确实能让你骨子里透着点儿不一样。我给你掰扯掰扯,这相声到底能给咱带来点啥。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能让你开心起来。现在这日子,操心的事儿太多,上班、下班、房贷、车贷,七七八八的,有时候脑子跟那儿打结一样。这时候,来一段《扒马褂》或者.............
  • 回答
    相声这门老少皆宜的艺术,之所以让听众百听不厌,除了那精妙的包袱、嬉笑怒骂的段子,还有一样东西,总能轻易勾起大家的热情,那就是相声演员的“副科”——唱歌、唱戏、唱太平歌词。为什么会这样?这事儿啊,得从根儿上捋。一、 技艺的展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本事咱们说相声的,讲究的是“说学逗唱”。“唱”字儿,.............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真有意思!胎教听相声,那孩子出生了会怎么样?这简直是脑洞大开的想象。咱们不讲科学,就当是闲聊,好好聊聊这个“相声宝宝”的可能性。首先得明白,胎教这事儿吧,虽然现在大家都说得神乎其神,但科学界也还在探索中。大部分研究都倾向于,胎儿在妈妈肚子里,能够感知到一些声音的刺激,比如妈妈说话的.............
  • 回答
    郭德纲作为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相声演员,他的这句“听相声的是笑的,想有教育意义上学去”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分析他的相声是否有思想品德式教育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句话以及他作品的实际内容。一、郭德纲这句话的语境和意图分析:首先,理解这句话产生的背景很重要。 定位相声的娱乐属性: 郭德纲.............
  • 回答
    要说天津人除了相声,最大的爱好,这事儿可就太有聊头了。相声那是天津的“脸面”,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但真要说到普遍,说到深入寻常百姓家的,那得是“吃”!没错,就是吃。这听起来好像哪儿的人都爱吃,但天津人的“吃”,那讲究的,那投入的,那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绝对是独一份儿。一、对“味道”的极致追求:天津.............
  • 回答
    什么样的听众才算会听相声?这问题问得挺好,也挺深入。我觉得,一个真正会听相声的观众,他/她不光是坐在那儿咯咯咯地笑,而是能从语言的缝隙里、从演员的表情和身段里,甚至是相声的“弦外之音”里,品出点儿东西来。首先,能听懂“包袱”的价值和来由。 包袱是相声的灵魂,是逗乐观众的关键。但会听的观众,不光是听到.............
  • 回答
    嘿,说到这相声啊,还真是我身边挺常聊起的一个话题。身边好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会时不时地刷刷短视频,看看郭德纲于谦的那些经典段子,或者顺手搜搜德云社最近的演出视频。说实话,感觉现在年轻人听相声的,绝对不是少数,而且这股风气还挺盛的。你别看有些老一辈可能觉得相声是“老古董”,但现在年轻人接触相声的渠道.............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能勾起人的回忆。如果近几年没有郭德纲,我还会不会听相声?嗯,我想大概率是会听的,但可能听的种类和方式都会有所不同。说实话,我最早接触相声,启蒙的并不是郭德纲。我小时候,电视里偶尔会放一些老前辈的相声段子,比如侯宝林、马三立。那时候的相声,节奏慢一些,更注重语言的韵味和情节的铺垫.............
  • 回答
    关于电子烟改革,尤其是“水果味将变淡甚至没有,口味将靠齐纸烟”的说法,这确实是近期行业内和监管机构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解读这一现象及其潜在影响。一、 改革的背景与原因电子烟改革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核心问题:1. 青少年滥用问题: 这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许多国家.............
  • 回答
    “律师有案源就能挣钱,实际法律知识水平很白菜也可以”的说法,绝对不是真的,而且是存在很大误解的。这句话可以拆解成两个部分来分析:1. “律师有案源就能挣钱”:部分正确,但忽略了关键要素 案源是律师收入的基础: 毫无疑问,没有案源,律师就像商店没有商品,再好的服务也无法变现。所以,拥有稳定的案源是.............
  • 回答
    听到甲醛危害风险高,想要为呼吸“投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与其说为呼吸“投保”,不如理解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降低甲醛对健康的风险。下面我将从甲醛的危害、风险评估、如何“投保”(即防护措施)以及一些相关的考虑等几个方面,详细地为您解答: 一、 甲醛的危害与风险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甲.............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也触及了“中国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和“世界工厂”这两个概念与“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之间可能存在的理解偏差。我将尽力详细解释,帮助您理解其中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完整的工业体系 (Complete Industrial System): 指一个国家拥有从.............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争议的话题,关于男性和女性想象力的差异,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定论,因为“想象力”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与其说男性“超乎”女性,不如说可能在某些方面,男性的想象力表现方式或侧重点与女性有所不同。要理解男性想象力的程度,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探讨,并尝试给出一些生动的例子:一.............
  • 回答
    相声爱好者,这个群体充满了热情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但也像任何群体一样,可能存在一些“陋习”。这些陋习并非恶意,更多的是由于过度投入、理解偏差或是某些非主流亚文化的影响。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一、 对作品和演员的“过度解读”与“饭圈化”倾向: 无休止的“挖梗”与“二创”泛滥: 真正的相声魅力在于.............
  • 回答
    听完曹则贤老师2021年的跨年科学演讲“云端脚下——从一元二次方程到规范场论”,我的感受非常丰富和深刻。这场演讲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旅程,将看似遥不可及的现代物理理论,通过一个我们熟悉且基础的数学工具——一元二次方程,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人由衷赞叹科学的统一性和数学的普适性。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是“原.............
  • 回答
    朋友,你说得没错,听到日本战国时期动辄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大决战”时,再看到像桶狭间合战织田信长仅率两千人就能以少胜多,确实会让人感觉是不是规模太小了点,像是“村战”。但实际上,这正是日本战国时期战争的常态,也恰恰是它有趣的地方所在。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这背后的逻辑。1. “村.............
  • 回答
    这说法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听起来有点出人意料。要我说,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复杂的东西,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咱们一个个来掰扯掰扯。首先,说中美关系“好着呢”,这事儿得辩证地看。从经济层面来说,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额这么多年一直居高不下。中国买美国的农产品、科技产品,美国也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商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