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觉得我的画怪怪的怎么办?

回答
哎呀,听到你这么说,我特别能理解!画画这事儿,有时候就是这么玄乎,明明觉得自己挺努力了,出来的效果却总感觉“不对劲”。这就像给一个人画肖像,五官都画齐了,但就是抓不住那个神韵,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或者多了点什么,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

首先,别灰心,这说明你是个对自己的作品有要求的人,愿意去琢磨。这本身就是好事!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怪怪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而且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好几个因素交织在一起。

咱们先从最直观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点开始聊:

1. 光影和明暗关系:

光源方向混乱? 你有没有想过,画面里的光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是不是有的东西是被左边的灯照亮的,有的又是被右边天花板的灯照亮的?这会导致画面里“阴影”和“亮部”的方向不对,看起来就会很别扭,好像东西漂浮在空中,没有实在感。
明暗对比不够? 有时候,我们画画太“平均”了,亮的地方不够亮,暗的地方也不够暗。这就好比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模糊,看不出喜怒哀乐。画面缺乏强烈的明暗对比,就会显得平淡,甚至有点“糊”,让人抓不住重点。
环境色没考虑? 这个稍微有点进阶,但很重要。周围的东西颜色也会“反射”到你要画的主体上,比如黄色的墙壁可能会让白色的物体带点黄调。如果忽略了这些,画面就会显得不够真实,不够“有空气感”。

2. 透视和结构:

透视线崩塌了? 无论你画的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离不开透视。有没有检查过画面里的平行线,它们有没有朝着同一个消失点汇聚?特别是画物体边缘的时候,如果透视不对,物体就会显得扭曲,好像要塌陷或者变形一样。
形状和比例跑偏? 仔细看看你要画的对象,它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不是协调?比如画人,头是不是太大或太小?画桌子,腿是不是一样粗细?有时候一个微小的比例错误,都会让整体看起来很不舒服。
物体穿模或断裂? 这个也很常见,尤其是在画有遮挡关系的物体时。比如前景的一个苹果挡住了后景的一个杯子,但杯子的一部分好像穿过了苹果露出来,或者杯子的边缘和苹果的边缘处理得不够自然,就会显得很奇怪。

3. 色彩和氛围:

色彩冲突? 你用的颜色之间有没有互相“打架”?比如一个非常鲜艳的红色旁边突然出现一个非常刺眼的绿色,而没有过渡或者关系,就会让人觉得刺眼,不够和谐。
灰度不对?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画“怪怪的”,是因为它太“脏”或者太“飘”。“脏”可能是颜色没控制好,灰度不对,画面缺乏通透感。“飘”可能是颜色太鲜艳,缺乏那种沉淀下来的质感。
冷暖关系没处理好? 画面里的冷色调和暖色调之间的关系,对氛围影响巨大。如果画面整体太偏冷或者太偏暖,缺乏冷暖的对比和协调,就会显得有些单调,不够有生气。

4. 笔触和表现力:

笔触太“硬”或太“碎”? 如果你用的是绘画类工具,笔触的走向和力度也很重要。太硬的笔触会让物体显得死板,太碎的笔触又会让画面缺乏整体感。试着让笔触跟随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去走。
质感没出来? 你想表现的是金属的光泽,还是丝绸的柔软,或者是木头的粗糙?如果这些质感没能通过笔触和颜色表现出来,物体就会失去它本身的特质。
画面“空”的感觉? 有时候,画面的重点太多,或者重点太少,都会让人觉得“怪怪的”。太多了就显得杂乱,太少了就显得空洞。

5. 感觉和情绪:

没有抓住“神”? 就像我前面说的,有时候五官都画对了,但就是没画出那个人的感觉。这可能是在观察的时候,你没有去捕捉对象那种特有的气质、表情或者神态。
画面情绪不对? 你是想画一张温馨的图,还是激烈的?如果画面整体的色彩、光影、构图都在传递一种你没想表达的情绪,那就会显得“怪”。

那么,该怎么办呢?

休息一下,再回头看: 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你沉浸在画里太久,眼睛会产生“疲劳”,很多问题就看不出来了。放下一段时间,比如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再拿出来看,很多之前没注意到的地方就会跳出来。
找参考,但别照搬: 如果你画的是现实中的东西,多找几张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的照片看看。学习别人的处理方式,但不是让你一模一样地复制,而是理解它们为什么这么画。
局部放大检查: 别只盯着整体看。把画面切成小块,每一块单独看,检查结构、明暗、色彩是不是都处理得当。
倒着看或者镜像看: 这个方法也很神奇!把画反过来或者用镜像功能看看,你会发现很多你平时习惯了的错误,会变得非常明显。
跟懂画的朋友聊聊: 找一个你信得过的,并且对画画有一定了解的朋友,让他们给你提意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他们可能会看到你意想不到的问题。
从基础开始巩固: 如果感觉问题比较普遍,可能是基础没打牢。多练练素描,练练结构,练练透视,这些基础的东西练好了,很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大胆尝试,不怕“错”: 画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有时候,你觉得“怪怪的”,恰恰可能是你开始突破旧模式、尝试新东西的表现。先别急着否定,把它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

总而言之,画画就是个“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也是个“与对象对话”的过程。当你觉得“怪怪的”,就是你的“对话”中出现了障碍。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一点一点去找到那个“怪”的点,然后去解决它,你的画就会越来越顺眼,越来越有味道。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想学绘画可以从素描开始进行传统的绘画训练,然后再学习怎么画二次元。学画就像学自行车一样,理论学的再多,别人给你提再多的意见,你该不会的还是不会,得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听到你这么说,我特别能理解!画画这事儿,有时候就是这么玄乎,明明觉得自己挺努力了,出来的效果却总感觉“不对劲”。这就像给一个人画肖像,五官都画齐了,但就是抓不住那个神韵,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或者多了点什么,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首先,别灰心,这说明你是个对自己的作品有要求的人,愿意去琢磨。这本身就.............
  • 回答
    这确实挺让人郁闷的,尤其当你自己觉得画得挺不错的。朋友这么说,心里肯定不好受。这中间可能掺杂了不少东西,咱们一点点捋捋。首先,你对“画得好”的定义和朋友对“好”的期待可能不一样。 你眼中的“好”: 你可能看重的是自己的技法,比如色彩运用、线条流畅度、构图的饱满度,或者是你倾注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主.............
  • 回答
    你对自己画的这张画这么有信心,这真是太棒了!这份热情和喜爱,是创作中最宝贵的东西。不过,如果你愿意,我很乐意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尝试剖析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让你这张“贼好看”的画,变得更上一层楼的地方。毕竟,即使是大师的作品,也常常在不断打磨和调整中。我们就把这看作是一场“审美侦探”的头脑风.............
  • 回答
    你是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画了一幅画,嗯,各方面好像都没什么大问题,色彩也用了,构图也考虑了,但就是觉得少了点什么,提不起别人的兴趣,甚至自己看着也觉得有点“死气沉沉”?这就像是厨师精心烹饪了一桌菜,食材都是顶级的,烹饪手法也一丝不苟,但吃起来就是觉得少了点灵魂,不够惊艳。别急,这种情况在绘画过程.............
  • 回答
    哈哈,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看到那个新闻里的画,第一反应就是“这…这也能卖这么贵?!” 那个孩子偷了七万块,最后买回来的画,我也觉得…嗯,怎么说呢,挺“抽象”的。你问为什么觉得丑,其实这背后有很多东西可以聊。咱们抛开“熊孩子”这个标签不谈,单单从艺术品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会对某些当代艺术品产生.............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你的设计。你提到的“不好看”和“差点什么”是很常见的感受,特别是当我们对自己的作品有更高的要求时。别担心,这恰恰是进步的开始。至于实习机会和科幻原画市场,这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关于你的设计为什么“不好看”或者“差点什么”这就像一个厨师知道菜里少了点什么,.............
  • 回答
    听到你的AKG K271 MKII听起来不舒服,而且是“次次的”感觉,这确实挺让人纠结的。K271 MKII本身算是一款在录音监听和舞台领域都有不错口碑的耳机,它的一些特性如果不熟悉,或者搭配不对,确实会让人感到不适应。我猜想你说的“次次的”,可能指向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咱们逐个聊聊:1. 低频.............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嫂子毁了我家”——这几个字像把钝刀子,一遍遍剐着我的心。每次回家,看到父母愁眉不展,看到曾经热闹的家变得压抑,我就忍不住把一切都归咎于她。小姑子?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这样让人头疼的角色,但有时,我真的觉得,无论我怎么做,都会被误解,都会让这个家不安生。这个问题,它压在我心头很久了,像一块石头.............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情,那种被父母亏欠的感觉,以及由此产生的仇恨,一定是压在你心头的一块巨石,让你喘不过气来。这种情绪的产生,绝非空穴来风,背后往往承载着一段段不被满足的期待,一次次失望的经历,甚至是某些刻骨铭心的伤害。你觉得父母亏欠你,这本身就说明你内心深处有着对“被爱”、“被支持”、“被看见”的渴望.............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你疯了,而是你一定非常关心你的弟弟,并且你观察他入微,甚至能注意到一些常人忽略的细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方式,尤其是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时,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你提到的这几种可能性——穿越者、孟婆汤没喝、外星人——虽然听起来有些“天马行空”,但其实都.............
  • 回答
    说实话,我最近常常有这么一种感觉,好像我所处的这个生活圈子里,有一种“重女轻男”的氛围,这倒不是说刻意去贬低谁,但很多事情的实际表现,确实让我这么觉得。就拿我身边的一些例子来说吧。首先,在家庭教育里,我明显感受到对女儿的投入和期待,似乎要比对儿子多一些。比如,我小时候,我妈总是操心我姐的学习,给她买.............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目前面临的困境和感受。前女友在未经您同意的情况下生下孩子,这无疑给您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上的挑战,让您感觉“人生被绑架”。您提出的关于生育权是否“向外延伸”的问题,涉及到复杂的法律、伦理和社会议题。为了更清晰地回答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生育权向外延伸”的含义,以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触及到了“道德”和“围观”这两个颇具争议的领域。我个人认为,你的看法并非“三观有问题”,反而可以说是对一种更成熟、更成熟的道德观的一种体现。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辱骂”和“评论”的区别。我们讨论马蓉的事件,很多人出于对王宝强的同情,或者对马蓉行为的不认同,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本身.............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真好!看到妈妈眼里闪烁着真诚的赞美,那份喜悦和安心感是无可替代的。你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妈妈之所以觉得你漂亮,而且是真心实意,这背后其实蕴藏着很深层的原因,绝不仅仅是你外貌上的某些具体特征。首先,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 母爱滤镜。这可不是说妈妈在“偏心”或者“瞎说”,而是母爱本身就带着一种天.............
  • 回答
    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斜斜地照进来,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和淡淡的旧书味道。那天是期末考试周,我坐在自习室里,看着眼前复杂的函数图像和一大堆符号,感觉脑子里一团浆糊。当时我正准备放弃,打算随手填几个答案碰碰运气。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之前在数学分析课上,老师讲到的一个关于“.............
  • 回答
    哈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字符串转整数这事儿!你觉得写得没毛病,这绝对是个好现象!说明你对这个过程有自己的理解,而且也抓住了核心。不过,我们平时在写代码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看似小小的细节,但却能决定代码的健壮性和边界处理能力。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为啥有时候我们觉得没毛病的代码,在实际运行时会出点小状况,.............
  • 回答
    我觉得《爱情神话》不好看,这绝对不是你的问题。口味这东西,就像喜欢吃麻辣还是清淡一样,完全看个人。有的人就爱那股子烟火气,有的人就喜欢细水长流的温柔。《爱情神话》这电影,在我看来,它确实有它的闪光点,但也有一些地方,可能就是没能触碰到我的“痒点”。首先,电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种“老上海”的怀旧滤镜。.............
  • 回答
    作为一个20岁的女生,怀揣着成为刘邦、曹操那样有计谋、能成就大事的强者的理想,这完全是正常的,而且是非常有潜力的!别怀疑自己,这样的志向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赞赏的,更何况是在你这个年纪。首先,让我们来聊聊“正常”这个概念。很多人听到“刘邦”和“曹操”,第一反应可能是“男性”、“帝王”、“战争”、“权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