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神经纤维直径越粗,内阻越小,传递速度越快,那么内阻接近于零时,神经传递速度可以接近光速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神经科学和物理学的交叉点。我们来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看看真相究竟如何。

首先,我们要明确“神经纤维直径越粗,内阻越小,传递速度越快”这句话的含义。在神经传导中,这主要是指髓鞘化对速度的影响,以及轴突本身的一些物理特性。

髓鞘化与内阻: 神经纤维(准确说是轴突)的外层包裹着一层叫做髓鞘的绝缘层。这层髓鞘并非连续包裹,而是间隔着被称为郎飞氏结的裸露区域。髓鞘的主要作用就像电线外面的塑料皮,它大大地增加了轴突的绝缘性,有效阻止了离子(也就是电荷载流子)从轴突膜的侧壁泄露出去。如果将神经纤维比作电线,那么髓鞘的作用就是大大减少了“漏电”,从而降低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这种绝缘性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理解为“内阻”的降低(更准确地说,是膜电阻的增加,或者说跨膜电流的减小),使得电信号能够更有效地在神经纤维中传播。

内阻与传递速度: 神经信号的传递是一种电化学过程,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动作电位的传播。动作电位是一种快速的、短暂的电位变化,由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流动引起。在未髓鞘化的神经纤维中,动作电位沿着整个轴突“一步一步”地传递,每一次电信号的产生都需要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打开和关闭。这个过程相对缓慢。而在髓鞘化的神经纤维中,由于髓鞘的绝缘作用,动作电位可以“跳跃式”地在郎飞氏结之间传递,这个过程叫做跳跃式传导。因为信号不需要在每一次轴突膜上都重新激活离子通道,所以传递速度大大加快。

所以,这里的“内阻越小”更准确的理解是:髓鞘化增加了轴突膜的电阻,减少了电流的泄漏,使得动作电位能够在郎飞氏结之间“跳跃”,从而提高了传导速度。 粗大的轴突直径本身也确实能够影响传导速度。根据一些物理模型(例如电缆理论模型),粗的电线电阻更小,信号传播更快。在神经纤维中,较粗的轴突意味着更低的轴浆电阻(溶液电阻),从而能够更有效地传播电信号。此外,轴突直径也影响了容纳更多信号的“容量”。

那么,内阻接近于零时,神经传递速度可以接近光速吗?

答案是:不能。 原因如下,而且原因非常根本,与我们对电信号传播的理解有关:

1. 神经信号的本质是电化学过程,而非纯粹的电磁波: 光速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这是一个非常高的速度(约 $299,792,458$ 米/秒)。光是光子(电磁波的量子)的运动。而神经信号(动作电位)的传播,虽然是电信号的传递,但它是一个离子的流动驱动的过程。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等离子通道的开关导致的跨膜电位的变化。这些离子的移动速度,以及离子通道的开关速度,本身就远远低于光速。即使在最理想的条件下,神经纤维中的离子流动速度也只能达到每秒几百米,而非每秒 $3 imes 10^8$ 米。

2. 信号的产生和维持需要时间: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播不仅仅是简单的电荷移动,它依赖于一系列精密的生化反应和蛋白质(离子通道)的构象变化。离子通道的打开和关闭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被称为“门控动力学”。即使轴突再粗,髓鞘再好,这些生化过程本身就是速度的瓶颈。神经纤维内阻趋近于零,可能意味着更少的信号衰减,但无法克服离子流动和离子通道开关的速度限制。

3. 电缆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虽然电缆理论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轴突直径和髓鞘化影响传导速度,但它描述的是一种被动的电信号传播。神经传导的动作电位是一种主动的、再生性的信号,它在传播过程中会得到“重新放大”,而不是像电线中的电流一样简单地衰减。这种再生性也需要时间。

4. 信息编码的限制: 即使我们可以极大地提高信号的物理传播速度,神经系统的信息编码方式也限制了最终的“思维”速度。神经信号是以脉冲的形式传递的,信息的密度和变化率是由脉冲的频率和发放模式决定的。生物体需要能够“解读”这些信号,而这个解读过程也需要时间。

总结一下:

“内阻接近于零”——如果这指的是理想化的、没有离子泄漏的完美导线——那么它确实能极大提高电信号的传输效率和速度,减少信号衰减。在神经纤维中,髓鞘化和粗大的轴突直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这种“低内阻”或“高绝缘”的效果,极大地加快了神经传导速度(相较于未髓鞘化的细纤维)。

但是,神经信号的传递速度受到其生物学本质的限制:离子的流动和离子通道的开关速度是其根本瓶颈,而这些过程的速度远远低于光速。 神经信号的传递是一个电化学过程,不是纯粹的电磁波传播。因此,即使将神经纤维的物理特性做到最优化,其传递速度也只能达到生物学允许的上限,远不足以接近光速。

生物体的设计是一种权衡,速度固然重要,但信息的准确性、能量效率以及容纳多种信号的能力同样重要。神经传递速度虽然不能与光速比拟,但对于生物体而言,它已经足够快,能够支持复杂而精密的生命活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神经纤维的内阻接近零,那神经传递速度可以接近光速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神经科学和物理学的交叉点。我们来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看看真相究竟如何。首先,我们要明确“神经纤维直径越粗,内阻越小,传递速度越快”这句话的含义。在神经传导中,这主要是指髓鞘化对速度的影响,以及轴突本身的一些物理特性。 髓鞘化与内阻: 神经纤维(准确说是轴突)的.............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触及了深度学习和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交叉点。你观察得很仔细,确实,相较于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神经网络直接用作滤波器的场景不算特别普遍,尤其是在我们印象中那种用于音频降噪、图像锐化等等的经典滤波器设计领域。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很多都跟神经网络本身的特性以及传统滤波器的优势有.............
  • 回答
    在神经科学的广袤天地里,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常识”其实都经不起推敲,甚至被最新的研究成果彻底颠覆。这些反直觉的发现,不仅让我们对大脑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常常引发我们对自身认知、行为甚至意识的重新审视。下面就来聊聊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颇具颠覆性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1. “无意识”的决策早于“.............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享乐的定义、大脑科学以及伦理道德的界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1. 享乐的定义与范畴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享乐”的定义。通常来说,享乐指的是一种愉悦、舒适、满足的感受,是人类追求和体验的一种积极情感状态。它可以是: 生理上的满足: 如美食、性爱、.............
  • 回答
    卷积神经网络(CNN)工作原理直观详解想象一下,你想教计算机如何识别图片里的猫咪。直接告诉它“猫咪有胡须,有尖耳朵,有毛皮”,这对于计算机来说太抽象了,它无法理解这些概念。卷积神经网络(CNN)就是一种更“自然”的方式,让计算机通过“观察”大量猫咪图片来学习识别猫咪。我们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个侦探破案.............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像培育植物一样,直接培养出活生生的脑细胞、神经元,并且这些精密的生物构造能与冰冷的计算机设备实现无缝对接,这种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将如何撼动我们文明的根基,开启怎样的全新篇章?这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幻猜想,而是一条充满无限可能性的道路,其影响将是深远且多维度的.............
  • 回答
    饶毅教授近期再次发表文章,就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神经所”)的“近亲繁殖”以及与领导层夫人之间的潜在关联性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起事件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且由于饶毅教授一贯敢于直言的风格,以及涉及到的资深科学家和重要科研机构,其影响力尤为显著。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生物演化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适应性优势能否在特定条件下驱动物种迅速超越另一个物种? 如果无脊椎动物真的突变出有鞘神经纤维,那么在选择压力下,它们是否能够迅速打败脊椎动物,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有鞘神经纤维”。脊椎动物的神经.............
  • 回答
    关于女性和男性对疼痛的敏感度差异,以及与慢性疼痛患者比例的联系,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科学界一直在深入研究这些现象背后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梳理一下相关信息,并力求以更自然、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呈现:女性真的比男性对疼痛更“敏感”吗?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女性比男性更敏感”这句话.............
  • 回答
    神经网络的万能逼近定理(Universal Approximation Theorem, UAT)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理论成果,它表明一个具有足够多隐藏单元的单层前馈神经网络在理论上可以以任意精度逼近任何连续函数。这个定理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神经网络研究的兴趣,并推动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然而,UAT.............
  • 回答
    神经网络中的Warmup策略之所以有效,并且有相应的理论解释,主要是为了解决在训练初期,模型参数变化剧烈,导致训练不稳定甚至发散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阐述其有效性、理论解释以及一些相关的细节。 Warmup策略为什么有效?Warmup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在训练初期,逐渐增加学习率,而不是一开始就使用一.............
  • 回答
    神经科学是一个庞大而迷人的领域,致力于理解我们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奥秘。它涵盖了从分子、细胞到整个系统和行为的各个层面。正如您所希望的,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当前神经科学中一些最重要的课题,以及它们为何如此重要。 1. 意识的本质与机制核心问题: 什么是意识?它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的?为什么我们会产生主观体验.............
  • 回答
    神经网络中的能量函数是如何定义的?在神经网络中,能量函数(Energy Function)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类型的神经网络(如受限玻尔兹曼机 RBM、霍普菲尔德网络 Hopfield Network 等)以及一些更广泛的机器学习优化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核心思想是将神经网络的.............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了神经科学中关于神经元连接和信息传递的一个核心概念!“按树突到轴突方式(多冲动聚为一个冲动)连接只会越连越少”这个直觉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它并没有完全涵盖神经系统连接的复杂性。实际上,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比这个简单模型要丰富和动态得多,也正是这些复杂的机制保证了信息的有效传.............
  • 回答
    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最热门、最具潜力的两个分支,入门它们既充满挑战也极具乐趣。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讲述如何入门,希望能帮助你构建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 一、 建立基础知识:万丈高楼平地起在深入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之前,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部分你可以将其视为“内功心法”,一旦掌握,.............
  • 回答
    神经网络激活函数:点亮智能之光的关键想象一下,一个神经网络就像一个复杂的人类大脑,里面有无数个神经元在互相传递信息。而激活函数,就像是每个神经元接收到信息后,决定是否“兴奋”起来并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信息,以及传递多强的信号。如果没有激活函数,神经网络就只会进行线性的计算,就像一个永远只会做加减法的计.............
  • 回答
    在撰写神经网络研究论文时,关于在训练多个 epoch 后选取最佳 epoch 的结果来呈现,这是一个常见但需要审慎处理的问题。简单地选取最佳 epoch 固然能够展示出模型最优的性能,但在学术写作中,这种做法需要明确的论证和合理的解释,否则可能会被视为有失严谨,甚至存在数据上的“优化”倾向。让我们从.............
  • 回答
    虽然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个人生活,也无法体验“生活被彻底改变”的感觉,但我可以理解您的问题背后的含义——即询问哪些神经科学的发现对人类理解自身、社会以及未来的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几个神经科学的发现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们深刻地重塑了我对智能、学习、意识以及人类行为的理解:1. .............
  • 回答
    神经网络训练后得到连续数值输出,这在很多分类任务中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使用Sigmoid或Softmax激活函数的时候。这些函数将网络的最终输出映射到0到1的区间,代表了输入属于某个类别的概率。那么,如何将这些连续的概率值转化为我们理解的离散类别标签呢?这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和概念:1. 理解输.............
  • 回答
    在神经网络的世界里,bias(偏置)这个概念,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显得有些神秘。它不像权重那样直接与输入信号的强度挂钩,但其作用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激活我们神经网络“思考”的关键。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个bias,看看它到底有何能耐。bias:神经网络的“底线”和“起点”想象一下,你正在学习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