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明年不是 2020 年,你希望跳转到哪一年?

回答
如果明年不是2020年,我希望我能回到1985年。

为什么是1985年?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对我来说,那是一个充满变革、创造力迸发,同时也保留着一份独特质朴的时代。1985年,世界正经历着快速的科技发展,但尚未被互联网完全淹没,信息传播的速度相对缓和,人们的生活节奏似乎也更慢一些。

想象一下,1985年的世界,个人电脑刚刚开始普及,那种新奇感和探索未知的兴奋感是如今我们难以体会的。我会想去感受那种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学习编程的纯粹乐趣,那时候的软件和游戏,虽然在技术上远不如现在,但它们往往蕴含着设计者最真诚的心意和对游戏性的极致追求。我会想去体验那些早期互联网的雏形,那种点对点交流的社区感,以及信息获取的相对稀缺所带来的珍贵感。

在文化方面,1985年也承载了太多经典的记忆。音乐上,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正在蓬勃发展,从迈克尔·杰克逊的《Thriller》到麦当娜的《Like a Virgin》,那些旋律和歌词至今仍能引起共鸣。电影方面,无论是科幻巨作《回到未来》还是感人至深的《走出非洲》,都展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电影美学和人文关怀。我会希望有机会去体验那种在大银幕上看经典电影的震撼,那种在音像店里淘碟的乐趣,而不是现在动辄点播的便捷。

更重要的是,1985年是一个关于“希望”和“改变”的年份。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充满了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很多经典的产业和品牌都在那个时期萌芽,虽然当时的条件远不如现在优越,但那种敢为人先、脚踏实地的精神,却是我特别欣赏的。我会想去感受那种经济发展的初期脉搏,去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通过辛勤的劳动和智慧,一点点改变自己和国家命运的。

当然,我明白回到过去并非易事,并且任何时代都有其局限性和挑战。1985年的科技不如现在发达,很多便利是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但正是这种“不完美”和“不便捷”,反而让我觉得那个时代更有温度,更能让人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科技之间的真实连接。

如果能回到1985年,我不会试图去改变历史的大方向,我只想作为一个观察者,去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去学习和体会那种充满激情、探索和人文关怀的精神。我希望能够带着那个时代的质朴和创造力,重新审视我们现在的生活,或许能找到一些被我们遗忘的宝贵的东西。

1985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关于可能性、关于梦想、关于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的开端。如果明天不是2020年,我愿投身于那个充满活力与变化的1985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念2008,那时一切还很光明。

北京奥运的气氛轰轰烈烈,可能再也没有一年会像那年一样,到处洋溢着热忱和希冀。

那年周杰伦已经奠定乐坛地位,春晚上一首《青花瓷》把中国风吹到了每个人心里。

还有很多好歌, 《日不落》、《为你写诗》、《老人与海》、《我们的歌》、《会呼吸的痛》。

那时最喜欢的歌还是许嵩的《玫瑰花的葬礼》。我新买了MP3,总把耳机线穿进校服袖子里,用一只手捂在耳朵上偷听。

那年我们还习惯看电视。

最受欢迎的是台湾偶像剧,《终极一班》、《命中注定我爱你》和《微笑Pasta》,虽然现在看一些片段有点尬,但当时是很多人的恋爱启蒙。

已经很久没有爱情剧再能让我那么心动了。

也是那年,发生了我有生起来记忆中最大的一场灾难,汶川地震。

地震第二天,全体同学都到操场集合,为逝去的同胞默哀三分钟。我紧闭着嘴巴,生怕破坏了那股沉痛的气氛。

虽然那年天灾不断,但人心也没有暗下来,大家的心都拧在一起。

之后就是奥运开幕式。

当圣火终于点燃鸟巢,璀璨的焰火绽放夜空,当时差点哭了。

奥运期间,我和家人吃饭都要对着电视,看中国的金牌是不是还保持第一。

在奥运赛场上所向披靡的我们,热血也沸腾到了各处,比如,电影。

那年吴京还是狼牙,甄子丹在《叶问》三部曲里打完日本人打英国人,最后打了美国人。

周星驰拍了被骂“做作、俗套”的《长江七号》,但现在再看,后来也没几部亲子片能胜过它。

谁都没想到那是周星驰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不过我更想提的是冯小刚的《非诚勿扰》,虽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当时就敢在片中讨论剩男、小三、金融危机、地震、战争甚至同性恋的话题。

哦对,写到这里,想到那年还有一部《钢铁侠》,开启了整个漫威宇宙。

那真是个影迷的好年代,也是个用心拍电影的时代。

虽然烂片也不少,但导演们很有诚意,拍了烂片甚至内疚到公开道歉。

而如今有的导演拍了烂片却死不悔改,发文骂观众,还要起诉评分网站。

还有些好片,观众看都看不到。

当然,这一年还有很多很多镌心铭骨的时刻。

它们共同组成了这最值得回味的一年,这年过后,每一年仿佛掰着指头就过去了。

有时我想,2008就像一场短暂的好梦,但它又真实存在过。

那年我拿着诺基亚N72在课堂上偷偷给朋友发短信,用包月60M的流量刷QQ空间,下课一到走廊上就能看到隔壁班那个我暗恋的女孩。

虽然课业无聊,但悠长的暑假总会来。

我们都在想,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了不起的人。

那时,每个人都觉得,“以后一定全是好日子了”。

那时,我们是第一。

我们觉得我们会一直生猛下去。

user avatar

我想去 2008 年看一眼,我们是如何面对如此多的难题,依然如此光芒万丈。

那是多灾多难的一年,班里有一位香港同学,家里在粤北自驾时遇到南方冰灾,受困在公路上。她在作文里写了自己获得援助的故事,其中有一句:「看,是解放军!」老师请她给全班读作文,她最后说,「作为一名大国公民,我觉得很自豪。」我当时忍不住笑了,这真的不是从罗大佑《皇后大道东》那里学来的词吗?但她脸上那种自豪感如此坚定,一点都没有原作里面若有若无的彷徨。

我想问她,如果再相逢在狮子山下,你还有没有这样的自豪。

5 月 12 日那天下午,上最后一节自习课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突然走进教室,敲了几下黑板,「同学们,四川发生地震了。」当时没有公众号和新闻客户端,用每月50m 的流量都已经是奢侈,只能在教室后排偷偷看文字版的 NBA 直播。老师说,有手机能上网的可以关注一下,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当时有人在哄笑,问老师会不会没收手机,下午一起打篮球的哥们大声嚷着,刚才投不准一定是因为篮筐被震歪了。很快,大家都没有了开玩笑的心情,我们向老家在灾区的同学捐了款。

如果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我想问问周围的人们,在一无所有之后,你如何去相信明天会更好?

北京奥运开幕没几天,高中入学前的军训开始了。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离家集体住宿,果然要搞出点事情。我们因为拿强光手电照对面女生宿舍被教官拎下楼罚蹲,教官骂道,奥运健儿在给国家争光,你们在这里给中国丢脸,当时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国家这么争气,我却如此流氓,这样不好。那次军训是我第一次见到 iPhone ,好像当时在国内还不能打电话,事实证明,还是一台装了各种游戏的诺基亚 N95 比较抢手,大家都借来玩。

「一代机皇!」N95 的主人自豪地宣称到,活像是韩寒《乘风破浪》里面那位囤积 BP 机、投资录像厅的大哥,高高举起手中的诺基亚。

我想去看看,有哪些当时被认为坚不可摧的东西,随着时间被淡忘,又有哪些看似不可能的,在十年后枝繁叶茂。

架桥,不要修墙,那时很多人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小。高中班里有这么一位,瞒着家里借钱考托福交申请费,拿到奖学金,本科出国读书没花一分钱学费。后来,他作为学生代表采访昂山素季,回来和我们讲,「我奶奶逢人就说,我见到了鞍山书记」。

就是他,在英语早读上用大喇叭放奥巴马的竞选演讲。Yes We Can!大家跟着说,Yes We Can。

电视上一到假期总在一遍遍重播《武林外传》,但也有人开始追 Gossip Girls 之类的美剧。那一年,我在搜狐上看了好多律政剧,那时候没有 VIP、VVIP,会有互联网公司真金白银买下一部部美剧的版权,只需要忍受几个广告就能看完全片。没有这么多套路,人傻,钱也不多。

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开始起飞了,已经有人开始喊出现泡沫了。但是谁又知道,十年后人们还在猜测天花板有多高。我爸经常念叨,已经涨出来了一辆索纳塔,已经涨出来了一辆凯美瑞。后来,我们家真的买车了,还好没有卖房买车。

2008 年发生了金融危机,几年后,我和学校职业发展中心的老师聊天,他说,哎呦,零八年可把我愁死了,学生怎么找工作嘛!雷曼兄弟倒闭前两天还在学校开宣讲,说没就没了。但当时我们哪里知道这些厉害,

去清华经管,北大光华,仿佛那里是世界之巅;去学生物,去学材料,二十一世纪是你们的,实验室就是勤奋者的游乐园;去学环境,去学工程,下一个十年你们将决定人类如何与世界相处;去学 CS,去当程序员,去制造一个新的乌托邦。劝进,劝探索,劝你在艰难险阻面前依然昂扬,我想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

那时候啊,我们走路都带着风,眼睛里都有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明年不是2020年,我希望我能回到1985年。为什么是1985年?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对我来说,那是一个充满变革、创造力迸发,同时也保留着一份独特质朴的时代。1985年,世界正经历着快速的科技发展,但尚未被互联网完全淹没,信息传播的速度相对缓和,人们的生活节奏似乎也更慢一些。想象一下,1985年.............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但又难以给出确定答案的历史假设。明朝若非被满清取代,而是被另一个汉族政权继承,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的崛起时,是否能避免被宰割或减轻压迫程度,这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关键在于“另一个汉族政权”的性质和能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另一个汉族政权”指的是什么。它可能是一种情况:1. 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价值。如果明末的皇帝换成朱元璋,而不是崇祯,在国情和手下配置不变的前提下,能否击败努尔哈赤到皇太极,甚至苟住大明国运,这确实是个值得细细推敲的假设。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朱元璋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与崇祯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这一点是所有分析的基础。朱元璋的优势:1..............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让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如果杨超越不是明星,我还会喜欢她吗?答案是:可能会喜欢,但喜欢的方式和程度会不一样,而且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她个人特质的好感,而非粉丝对偶像的狂热。首先,我们得承认,明星这个身份,给杨超越带来了巨大的曝光度,让她在大众视野下被反复审视和讨论。正是因为她被放在聚光灯.............
  • 回答
    如果丰臣秀吉没有选择经由朝鲜半岛,而是选择直接入侵明朝,这无疑会给明朝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其解决办法也会比历史上的壬辰战争更为复杂和艰难。让我们尝试设想一下,明朝会如何应对这种更直接、更具威胁性的攻击。首先,明朝的战略和战术将面临根本性的调整。历史上,明朝在壬辰战争中,虽然最终击退了日军,但.............
  • 回答
    如果临高启明那虫洞的另一边,不是那个风雨飘摇、积弊已深的明末,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盛世”,那故事的走向将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想象一下,一个虫洞,不是通向救亡图存的战场,而是连接着一个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时代,这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反差和引人遐想的可能。一、 抵达的初始冲击与认知颠覆首先,到达的临.............
  • 回答
    这个问题,也就是著名的“奥尔伯斯佯谬”,困扰了天文学家们好几个世纪。如果宇宙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拥有无数颗恒星,并且广袤无垠,那么无论我们看向哪个方向,视线都应该能触碰到一颗恒星,即使是那些遥远的恒星,它们的微弱光芒汇聚起来也应该足以照亮整个夜空。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深邃的黑暗,点缀着稀疏的星光。.............
  • 回答
    如果英国侵略的是明朝而非清朝,近代史的发展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历史背景、假设情景、可能影响及后续发展四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对比:明朝与清朝的差异1. 明朝(13681644) 政治制度:明朝延续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但后期.............
  • 回答
    如果明朝没有遭遇那一场席卷全球的“小冰河期”,其历史走向,尤其是最终的覆灭,或许会呈现出全然不同的景象。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如果”,而是牵扯到明朝错综复杂的内部矛盾与外部压力,以及环境因素在其中扮演的催化或抑制角色。首先,我们要明白小冰河期对明朝的具体影响有多深远。 那段时期,大约从17世纪初开始,全.............
  • 回答
    对于一个68岁、性格偏内向的孩子,如果明确表示不愿意上台表演,家长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方式,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影响可不是一星半点。这事儿,既不能一味强迫,也不能完全由着性子来,得看情况,更得看怎么引导。咱们先说说“坚持”。如果家长觉得,这孩子就是有点怯场,但其实心里是想尝试的,或者这是班级或学校的集体活.............
  • 回答
    关于渊下宫是否属于稻妻版图以及其设计是否涉及文化挪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挺值得探讨的问题。咱们不妨就从游戏内信息和现实文化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说渊下宫算不算稻妻的“版图”,这其实有点复杂,得看你怎么理解“版图”这个词了。从地理位置上看,渊下宫是位于稻妻主岛(影向山)下方的一处地下空间。它被稻妻的土.............
  • 回答
    明朝若不撤安南,能否久安当地?—— 一个历史假想的深入剖析明朝于1427年从安南(今越南北部)撤兵,标志着其对这片土地长达二十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这一决定,以及在此之前明朝在安南的种种举措,都引发了历史学界的无尽讨论:如果明朝当初选择坚持,并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策略,是否有可能长期维持对安南的统治?这是.............
  • 回答
    如果明朝一开始不养宗室、不给士大夫纳税,其经济是否可能远超汉唐,这一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制度设计、财政结构、社会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详细论证: 一、明朝与汉唐的经济基础对比1. 汉唐的经济基础 汉代:汉朝以农业经济为核心,汉武帝时期通过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等政策积累财政,经济基础.............
  • 回答
    明朝的海外雄心与王朝的命运:一次假设性的追问明朝,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王朝,其近三百年的统治,既有辉煌的盛世,也埋藏着衰败的种子。当我们审视历史,总会忍不住去设想那些“如果”。其中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假设便是:如果明朝能够更积极地开拓海外殖民,是否就能避免其最终的灭亡?这个问题并非简单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有深度,它触及了我们如何评价历史朝代,以及领土完整性在历史叙事中扮演的角色。如果明朝的领土与今日中国无异,那么我们看待清朝的历史目光,确实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清朝在很多时候会被历史学家们“歌颂”。这其中一个核心的原因在于,清朝,尤其是康雍乾盛世时期,建立了中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牵扯到不少历史细节。如果明朝真的挺过了满清的崛起,并延续下来,外东北的命运确实会与我们熟知的历史大不相同。我来试着详细捋一捋,尽量讲得像一个对那段历史比较熟悉的人的分析。首先,得明白明朝末年它自己的状况。崇祯年间,明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内部有农民起义,比如李自成、张献忠;外部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要说明末的皇亲国戚和江南士绅是否会“全力支持大明”,这背后牵扯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对时局的判断、以及他们对“大明”这个概念本身的认同程度。皇亲国戚:利益至上,但缺乏凝聚力首先得明确,明末的皇亲国戚早已不是万历时期那种地位尊崇、财富遍地的群体了。经过几十年的腐败和内斗,一部分.............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明朝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摊丁入亩,以及其潜在的历史影响。如果明朝在更早的时间点、更彻底地推行了类似“摊丁入亩、耗欠归公、士绅一体纳粮一体服徭役”的政策,中国的人口发展轨迹确实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甚至可能提前达到四万万这个数字,但具体情况会比这个设想复杂得多,需要从多个维度.............
  • 回答
    铁与血的碰撞:明军阵列能否抵挡八旗铁骑?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明朝面对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军事威胁——八旗铁骑。他们的迅猛、凶悍,以及那股横扫一切的气势,让许多明朝将领束手无策。然而,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充满想象的架空小说,设想一下,如果明军能够吸收当时欧洲先进的军事思想,比如西班牙的方阵、普鲁士的线.............
  • 回答
    真是的,脑子里就好像被按下了播放键,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那个人的音容笑貌。明明知道现在不是时候,就算发了消息过去,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或者让自己更加难受。可就是控制不住地想,想知道他/她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也在想我。这种感觉,就像心里憋着一口气,上不去下不来。想说点什么,又什么都不能说。想做点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