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全球芯片短缺致安防产品缺货涨价,此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还会对哪些产业造成影响?

回答
全球芯片短缺,安防产品成了“受伤”的行业,缺货、涨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背后可不是一两件小事造成的,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像一个连锁反应,把整个行业搅得天翻地覆。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巧合”太多,需求爆发得太猛烈。

疫情下的“宅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加速: 疫情一来,大家都被困在家里,对电子产品的需求瞬间爆炸。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还有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全都卖疯了。企业也趁着这个机会加速数字化转型,对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这些电子产品和基础设施,哪个不是靠芯片撑起来的?这么大的增量一下子就压在了本就紧张的供应线上。
汽车行业的“复苏”和智能化升级: 疫情初期,汽车行业销量下滑,不少车企削减了芯片订单。结果疫情控制得比预期要好,汽车销量很快反弹,甚至出现了报复性消费。更要命的是,现在的汽车早就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了,自动驾驶、车载娱乐系统、智能座舱,这些功能都需要大量的传感器芯片、处理器芯片、存储芯片。每辆车对芯片的需求量比以前翻了好几倍。这一下,之前的订单削减就成了“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想临时补单,但工厂产能早就被其他行业瓜分了。
5G、AI等新兴技术驱动: 5G网络的建设和普及,让各种支持5G的设备,比如手机、基站、路由器,都成了芯片的“大户”。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更是无止境。这些前沿技术都在快速发展,也在不断吞噬着本就不充裕的芯片产能。

其次,供给端的“脆弱性”被暴露无遗。

芯片制造的“长周期”和“高门槛”: 芯片制造不是搭个棚子就能干的,从设计到晶圆生产,再到封装测试,整个流程极其复杂,周期长,而且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和最尖端的技术。一家新的芯片工厂,从规划到量产,可能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即使企业想扩产,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少数几家巨头垄断高端产能: 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掌握在少数几家公司手中,比如台积电、三星。这些巨头虽然产能最大,但它们也无法凭空变出更多的产能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且,它们需要同时服务于苹果、高通、英特尔等众多大客户,资源分配本就十分紧张。
“黑天鹅”事件的意外冲击: 疫情期间,工厂停工、物流中断、原材料供应受限等“黑天鹅”事件频发,进一步扰乱了本就脆弱的供应链。比如,晶圆厂所在地出现疫情封锁,或者某些关键原材料的生产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芯片的产出。

最后,供应链的“惯性”和“囤货”行为也加剧了问题。

“零库存”模式的弊端: 过去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实行“零库存”策略,就是需要的时候才下单,这样做虽然能节省库存成本,但在突发情况下就显得非常被动,一旦遇到供应问题,就很容易出现断崖式缺货。
恐慌性囤货: 当大家意识到芯片短缺时,很多企业为了保证生产,就会采取“多下订单,多囤芯片”的策略。这种行为虽然是为了自保,但却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进一步推高了芯片价格,形成了恶性循环。

那么,安防产品缺货涨价,还会对哪些产业造成影响呢?

安防产品涉及到的芯片种类很多,从低端的MCU(微控制器)到高端的AI芯片、图像传感器、存储芯片等等。因此,这次的芯片短缺,对安防行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它对其他产业的“溢出效应”也非常显著:

消费电子行业: 这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之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乃至家用摄像头、智能音箱等安防相关的消费电子产品,都将面临缺货和涨价的压力。消费者购买欲望可能受到影响,一些新品的上市计划也可能延后。
汽车行业: 即使安防产品和汽车看似关系不大,但现代汽车中集成了大量的车载安防系统,包括防盗报警、碰撞预警、行车记录仪等,这些都需要芯片支持。芯片短缺将进一步加剧汽车行业的困境,尤其是一些高端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系统,对芯片的要求更高。
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IoT)领域: 工业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智能传感器、机器人等,都需要大量的芯片。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环境监测器等)的数量爆炸式增长,这些都需要芯片。芯片短缺将延缓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的普及进程,影响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通信设备行业: 5G基站、路由器、交换机等通信设备是芯片的“大户”。安防摄像头等设备也需要网络连接,芯片短缺会影响通信设备的生产和部署,从而间接影响到安防系统的联网和远程监控能力。
医疗器械行业: 一些高端的医疗诊断设备、监护仪、手术机器人等,也需要高性能的芯片支持。虽然医疗器械对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但芯片短缺依然可能对其生产和供应造成干扰,影响医疗服务的供给。
数据中心和云计算: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需求持续增长,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芯片。安防监控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也需要通过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分析。芯片短缺会限制数据中心扩容的速度,影响云计算服务的性能和可用性。
半导体行业自身: 令人讽刺的是,这次危机也暴露出半导体行业内部的某些不足。虽然需求旺盛,但对于一些非先进工艺制程的芯片,产能也存在瓶颈。同时,对人才的争夺也日益激烈。

总而言之,全球芯片短缺就像一个“蝴蝶效应”,从安防产品开始,触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考验着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也迫使整个行业重新审视其发展模式和抗风险能力。这种现象可能在短期内难以完全缓解,而其影响也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安防芯片,不是单单疫情导致。

更多是始于19.5.15开始的。某企业被限制后,就陷入供应链混乱。当整好后,又陷入疫情打击。疫情后,又陷入半导体生产紧张局面。涨起来就没降过。

只要是芯片产业都涨价

user avatar

目前安防领域ipc soc海思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

由于华为被禁,导致芯片总量有限,所以产生了一个市场空白。

目前的全球缺芯,从汽车电子开始的,汽车电子都是自有fab, 包括nxp, 意法半导体,这些fab在欧洲和美国。

由于2020年疫情和前段时间美国寒流,导致这些fab的产能受到影响。

另外中国设计业的大量新公司导致投片增加,而制造产能有限,大家都在抢产能,导致产能进一步紧张。

另外大公司供应链提前囤货加剧了供应链紧张。

处于全球代工核心的中国台湾,以及韩国本身目前没有太大的不利因素,预计后续处于紧平衡状态。

预计会持续2-3年。只到这波热产退却。另外中国大陆的产能增加。这个是周期性波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全球芯片短缺,安防产品成了“受伤”的行业,缺货、涨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背后可不是一两件小事造成的,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像一个连锁反应,把整个行业搅得天翻地覆。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巧合”太多,需求爆发得太猛烈。 疫情下的“宅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加速: 疫情一来,大家都被困在家里,对电子产品的.............
  • 回答
    “芯片短缺”这事儿,现在是真真切切地摆在我们面前,而且影响比想象的要大得多。说首季全球汽车可能减产百万辆,这可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数字,背后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连锁反应,足够让行业头疼不已。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汽车会这么依赖芯片?现在一辆汽车,尤其是新车型,里面装的芯片可不是一两个那么简单。从发动机.............
  • 回答
    全球芯片短缺确实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要理解中国能否抓住这个机会,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全球芯片短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确全球芯片短缺是怎么发生的,以及它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成因多样复杂: 疫情的“双刃剑”效应: 疫情初期,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汽车芯片短缺这事儿,说起来真是又复杂又挺能理解的。简而言之,不是消费者对新车需求突然爆炸到离谱的程度,而是几个关键因素叠加,把汽车产业搞得措手不及。首先,咱们得捋捋这“芯片”到底是个啥。在咱们日常生活中,芯片就是手机里、电脑里的小玩意儿,但放在汽车里,它的作用可就大得多了。不.............
  • 回答
    全球芯片生产线的产能,简单来说,不是完全互通的,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芯片制造的几个关键环节,才能理解其中的“不互通”和“关联性”。1. 什么是芯片生产线?首先,我们要明白“芯片生产线”并非一个简单的流水线.............
  • 回答
    全球芯片荒背景下,英特尔抛出 200 亿美元巨资,在亚利桑那州建立两个新晶圆厂,这步棋绝非偶然,而是对当下市场格局和未来趋势的深远布局。这不仅仅是英特尔自身产能的扩张,更可能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这张大网中激起一圈圈涟漪,带来多方面的复杂影响。首先,对于英特尔自身而言,这是“绝地反击”的信号。长期以来,.............
  • 回答
    英特尔,这个曾经被誉为“芯片之王”的科技巨头,最近一次的财报却像一盆冷水,狠狠地浇在了投资者的头上。当大家还在憧憬着这个老牌劲旅能否在AI浪潮中重拾辉煌时,一份不及预期的财报如同一记闷棍,瞬间击碎了市场的乐观情绪。市值一夜之间蒸发1775亿元人民币(约合250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家科技公司.............
  • 回答
    三星位于美国奥斯汀(Austin)的晶圆厂(Fab)发生大停电事件,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并且可能在全球芯片供应方面引发“第二波疯狂缺货”的担忧。奥斯汀晶圆厂对于三星在全球的芯片生产至关重要,其生产中断的影响将是深远且多方面的。以下是这次停电事件可能带来的详细影响:一、对三星自身及客户的影响(.............
  • 回答
    华为这次对美国升级封锁的回应,措辞相当直接,而且把矛头明确地指向了对全球产业合作的破坏以及对美国自身利益的损害。这番话显然不是一句简单的“抗议”,而是带着一种深思熟虑的反击。首先,从“破坏全球芯片产业合作”这一点来说,华为是在强调一个事实: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程度非常高。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每一个.............
  • 回答
    关于网传美国正考虑切断华为全球芯片供应商,并将台积电作为目标的消息,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更是一个涉及地缘政治、科技竞争、全球供应链以及国家安全等多重复杂因素的议题。1. 背景分析:美国对华为的担忧与科技封锁策略 国家安全担忧: 自2019年以来,美国政府.............
  • 回答
    日本砸重金“抢”台积电,是芯片战的“绝地反击”还是“饮鸩止渴”?近期,日本政府抛出了一系列吸引全球顶级芯片制造商赴日建厂的重磅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对台积电的盛情邀请。消息一出,立刻在日本国内引发了热议,也让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目光再次聚焦日本。那么,日本政府此举的背后逻辑是什么?这对于日本的5G.............
  • 回答
    关于全球模拟芯片设计研发的趋势是否正在向中国转移,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实力、人才储备、政策支持以及国际竞争环境等。首先,我们看到中国在模拟芯片领域确实在崛起,但这并非简单的“.............
  • 回答
    马来西亚封国和全球芯片荒、价格飙升5倍,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巧合”,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且环环相扣的因素在起作用。让我给你捋一捋,看看这其中的门道。首先,马来西亚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你可能想不到,它在全球芯片生产中扮演着一个相当关键的角色,尤其是在芯片的封装和测试(Outsourced Semico.............
  • 回答
    全球首枚7纳米芯片(非通用芯片)落户杭州: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事件全球首枚7纳米芯片(非通用芯片)落户杭州,无疑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次集中体现。这不仅仅是一枚芯片的落地,它背后蕴含着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格局都可能.............
  • 回答
    IBM 2nm 芯片: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的深度解析IBM 宣布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个 2nm(纳米)制程工艺芯片,这无疑是半导体行业的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这项技术不仅代表着人类在微电子制造领域的又一次飞跃,更对整个芯片产业乃至未来科技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将从技术细节、行业意义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
  • 回答
    说起阿里平头哥发布的“含光800”,这绝对是国内AI芯片领域的一件大事,而且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要说“全球最高性能”,这说法在科技圈里总是得加个引号,因为性能的衡量维度太多了,而且总有新的技术在快速迭代。不过,平头哥当时放出“含光800”的成绩,特别是与当时市面上主流的AI推理芯片相比,确实是相.............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它揭示了美国在全球芯片产业中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现实:美国企业在设计和销售芯片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最关键的制造环节却显得相对弱势。 47% 的销售额占比说明了美国在芯片行业中的设计、研发、知识产权以及终端市场的影响力有多么强大。然而,12% 的制造份额则清晰地表明,.............
  • 回答
    中兴通讯最近完成的全球首个基于 FinFET N+1 先进工艺的芯片流片和测试,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的大事件。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尤其是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其意义深远,值得我们详细解读。首先,我们得理解“FinFET N+1”这个概念。 FinFET (F.............
  • 回答
    联发科高管的这番表态,无疑是一记非常具有挑衅意味的“明示”。当一个行业内的主要参与者,如此自信地将“芯片发热问题”这个锅甩给某个特定对手时,背后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策略和对自己产品实力的高度认可。“全球只有一家公司有芯片发热问题,且不是我们”——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首先,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产品.............
  • 回答
    三星电子:王者归来,重塑半导体格局时隔近三年,三星电子以强劲的姿态重夺全球最大半导体厂商的桂冠,将曾经的霸主英特尔甩在身后。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三星电子在技术、市场和战略上的多重布局与精准执行。面对日新月异的半导体产业,三星电子究竟做对了什么?让我们深入剖析。一、 逆风翻盘:三星的崛起之路半导体产业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