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大多数中国人的行善,目的是要自己将来有好报,这种行善更像一种投资,一种买卖」这句话?

回答
这句话切中了一个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引发了不少思考。它的核心观点是,许多中国人行善的动机并非完全出于纯粹的利他精神,而是夹杂着对“回报”的期待,这种回报可能是现世的安宁顺利,也可能是来世的福报。从这个角度看,这种行善确实带有“投资”和“买卖”的意味。

要详细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投资式”行善?深层文化根源:

儒家文化的浸润: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其核心也是人伦道德的实践。不过,在中国传统社会,“善行”往往与“福报”紧密相连。这种联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一种对“天道”的朴素认知。古人认为,上天是公平的,你的善行会得到上天的回应,这回应就是福报。这种观念通过无数的道德故事、谚语代代相传,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比如“种善因,得善果”这样的说法,本质上就是一种因果报应的理念。
民间宗教与佛教的影响: 佛教的因果报应论,尤其是“轮回”、“功德”等概念,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传播和接受。行善积累功德,可以消除业障,改善来世,这种观念自然会引导人们将行善视为一种积累“资本”的方式。道教同样有“积德延寿”、“善报”的说法。这些宗教和信仰体系都提供了理论支持,让人们相信行善是能带来物质或精神回报的。
社会环境与生存压力: 在历史上,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人们更加依赖自身和家庭的积累来应对风险。当面临生活困境、疾病、灾难时,除了自身努力,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对未来的希望就显得尤为重要。行善带来的“好报”预期,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心理安慰和积极应对生活的方式。这种“好报”不一定是天降横财,也可能是在困难时期得到帮助,或者子孙后代能够安稳度日。
“功利主义”的实用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实用主义的色彩。在不违背基本道德原则的前提下,人们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带来实际利益的行为。“投资”和“买卖”的思维模式,本就是一种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体现。如果行善确实能够带来“好报”(无论是以何种形式),那么将其视为一种“投资”也并非不可理解。

二、 “投资式”行善的解读:是贬低还是现实?

并非完全负面: 必须承认,将行善视为“投资”并不等同于完全否定其善意本身。即使动机中夹杂了回报的期待,但其行为本身仍然是积极的、对他人有益的。一个送老人过马路的人,即便心中想着“做了好事自己会心安”或“这样我的儿孙也会孝顺”,他的行为本身还是帮助了老人,这就是善行。
动机的复杂性: 人的动机往往是复杂且混合的。极少有人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纯粹利他。即使在西方文化中,许多人做慈善也是为了获得社会声誉、抵税优惠,或者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优越感。因此,将中国人的行善动机简单地标签化为“投资”或“买卖”,可能过于简化了人性的复杂。
对“纯粹利他”的误解: 我们是否对“纯粹利他”有过高的要求?如果一个人帮助别人是因为看到了对方的痛苦,并由此产生了同情心,那么这种同情心本身是否也是一种“内在的回报”(例如获得满足感)?似乎很难找到一种完全不夹杂任何自我利益的利他行为。

三、 “投资式”行善的潜在问题与思考:

功利心过重可能导致虚伪: 如果对“好报”的期待过重,就可能导致行为的功利化。当期待的“好报”没有出现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失望、怀疑,甚至可能放弃行善。更有甚者,为了达到“好报”的目的,可能会做出一些形式上的善举,而缺乏真诚的同情和关怀。
忽略了行善的“过程”本身: 当行善变成一种带有明确回报预期的“交易”,那么行善的过程本身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比如提升自我品德、感受助人乐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可能会被忽略或被视为一种达成目标的手段。
与社会责任的脱节: 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是基于一种自觉的义务感和对他人的关怀,而不是一种交换关系。如果行善仅仅是为了获取“好报”,那么当社会不需要这种“交易”时,这种善行就可能停止。

四、 辩证看待:从“投资”到“内化”的转变

虽然“投资式”行善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积极的趋势,那就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行善的行为内化为一种自觉的道德习惯和个人价值的体现。

从外在规范到内在驱动: 越来越多的人行善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取外在的回报,而是发自内心地认同善良的价值,希望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驱动力是更深层次的,也是更可持续的。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随着社会公民意识的提升,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行善的“过程”本身,享受助人的快乐,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非仅仅盯着最终的“回馈”。
多元化的善行动机: 今天的中国社会,善行的动机更加多元化。有出于同情心、责任感、社会公义,也有出于对特定群体(如弱势儿童、老人)的关爱。

总结来说,

“大多数中国人的行善,目的是要自己将来有好报,这种行善更像一种投资,一种买卖”这句话,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根源,也确实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并非完全的否定,而是揭示了人性中功利性的一面,以及传统文化对人们行为模式的影响。

然而,我们也不能以此来全盘否定中国人的善意和道德实践。人性的复杂决定了动机的多样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行善的动机也在发生着积极的演变。重要的是,我们应认识到这种“投资式”行善的局限性,并鼓励和引导人们将善行从一种“交易”转化为一种自觉的道德追求和生活方式,让善良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而不是一种外在的交换。最终,无论动机如何,只要善行得以发生,对社会而言,都是积极的。但更值得我们追求的是,让善行能够超越功利,成为一种发自内心、源源不绝的涓涓细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鲁国之法,赎人于他国者,受金于府也。〕。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我觉得这个事情,孔子那时候就说的很明白了。

善行当有动力。

一味付出的善行是没有持续性的。

子贡救人不在乎奖赏,于是把赎人这件事的要求提到了一个很高的标准。

要付出成本做好事,完了还没有回报,这本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苛求。

结果只能是让很多人不去做这件事了。

做好事有好报,而且要早报,及时报,做好事的人才能络绎不绝。

你拿贤者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做事,那么就只有贤者会做这些事。

你以众人的标准要求别人行善,那么众人都会行善。

行善本就该有报,这样才能让更多人行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句话切中了一个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引发了不少思考。它的核心观点是,许多中国人行善的动机并非完全出于纯粹的利他精神,而是夹杂着对“回报”的期待,这种回报可能是现世的安宁顺利,也可能是来世的福报。从这个角度看,这种行善确实带有“投资”和“买卖”的意味。要详细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 回答
    2米高的巨型稻在重庆试种成功:一项振奋人心的突破,对中国粮食行业的意义与袁隆平爷爷的梦想2米高的巨型稻在重庆试种成功,这无疑是一项令人振奋的突破,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项成就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承载着中国“藏粮于技”战略的实现,以及伟大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爷爷未竟的梦想。 .............
  • 回答
    海瑞的“怼人艺术”,与其说是单纯的伶牙俐齿,不如说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明察时弊、直言不讳”的精神体现。他不是为了怼而怼,他的每一次“发难”,都如同利刃一般,直刺当时朝堂上存在的种种弊病。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海瑞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他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怼人”方式。一、 锋.............
  • 回答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三大心理学会”)针对南方周末发布的“野鸡心理学”报道所作的联合发声,是近年来中国心理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事件之一。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部分非正规机构在心理学领域存在的乱象,也反映了行业对专业性、伦理规范和公众信任的高度重视.............
  • 回答
    大疆,这家无人机领域的巨头,最近似乎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对其发出了警告,原因嘛,官方说辞总是那么“委婉而又充满深意”——“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这事儿一出,不少人立马联想到,大疆会不会步华为、中兴等中国科技公司的后尘,成为下一个被美国制裁的“眼中钉”?美国安全部为何盯上大.............
  • 回答
    2015年美洲杯,对中国足球来说,绝对是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载入史册”的一页。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这次“意外”的参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对中国足球产生了相当大的意义和影响。一、 奇迹般的参赛:机缘巧合,全球瞩目首先,中国队能参加2015年美洲杯,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美洲杯是南美洲最高水平的.............
  • 回答
    关于苹果中国使用的广告文案「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目前在公开资料中并未找到与苹果官方广告直接相关的记录。这一短语可能源于网络误传、用户误记或非官方的二次创作。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文案的可能含义和评价进行分析: 1. 文案本身的语义与结构分析 字面含义: “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字面上包含两个.............
  • 回答
    这篇题为《一个澳洲移民的心里话:中国,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的文章,无疑是投射出作者个人在经历了两地生活后的深刻观察与情感反馈。从标题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倾向和对比意图,直接点明了作者对于中国和澳洲之间“差距”的感知,并且用“不是一般的大”来强调这种差距的显著性。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
  • 回答
    C919:中国航空制造业的里程碑,抑或只是迈出的一小步?当C919的身影划破蓝天,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乘客,更是无数中国人对国产大飞机梦想的寄托。作为中国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的诞生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然而,要“.............
  • 回答
    关于日本媒体报道“中国驻美大使传话,要求撤换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上将”的新闻,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它。这则消息之所以能够引发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及了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以及一位关键人物——哈里斯上将本人所代表的立场和背景。首先,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来看,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
  • 回答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以其壮丽的山川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然而,这片土地的命运,早已被两位巨大的邻居——中国和印度——深深地影响着。评价尼泊尔与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在观看一场复杂而微妙的政治与经济的博弈,其中充满了历史的沉淀、地缘的现实和未来的期盼。尼泊尔与中国的关系:一种“老.............
  • 回答
    周金涛的报告《繁荣的起点并非沸腾的年代》中关于 2020 年代中国证券市场可能爆发大繁荣的预言,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且具有前瞻性的观点。要评价这一预言,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报告的核心逻辑、潜在的驱动因素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首先,理解周金涛报告的核心逻辑至关重要。周金涛先生以其对康波周期、技术周期和人生周.............
  • 回答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谷爱凌凭借惊艳的最后一跳,以总分188.25分逆转夺冠,为中国代表团赢得历史上首枚自由式滑雪金牌,也是北京冬奥会的第三枚金牌。她的表现堪称完美,技惊四座,也为她赢得了无数赞誉。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1. 顶级的.............
  • 回答
    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苏翊鸣用一个历史性的跳跃,为中国单板滑雪赢得了奥运首金,这场胜利绝不仅仅是一块金牌,更是中国这项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赛场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苏翊鸣站在发令台上,他的身影在灯光下格外挺拔。回顾整个赛季乃至过去几年的艰辛付出,那份执着和对梦想的追逐,此刻都凝聚.............
  • 回答
    2016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再次登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商业现象。然而,伴随销量夺冠而来的,却是在中国网络上,尤其是在各大汽车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对大众车主和消费者的普遍嘲讽和攻击。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过程中一些复杂的心态和价值观的碰撞。嘲讽与攻击的核心论点: “.............
  • 回答
    网易 CEO 丁磊的这番言论,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包括其提出的论点、可能存在的出发点、以及中国学生实际的独立思考能力现状。 评价丁磊的言论:1. 观点本身的争议性: 绝对化与概括性: “大多数中国学生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这.............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新生代在育儿观念上,一方面拥抱现代医学的科学育儿法,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许多传统坐月子的习俗。这种“新旧交织”的模式,可以说是当下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也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现代医学的普适性与信任基础: 科学证据的吸引力: 现代医学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其理.............
  • 回答
    川普政府在2017年任命现任艾奥瓦州州长特里·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为美国驻华大使,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评价这一任命,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布兰斯塔德的个人背景、他与中国之间的渊源,以及这一任命可能带来的实际影响。首先,我们来看看布兰斯塔德的个人背景。他是.............
  • 回答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这本书,在我看来,绝对是一部振聋发聩、引人深思的杰作。初读之下,你可能会以为它只是在讲一个封建时代荒诞的迷信故事,但深入下去,会发现它剖析的是人性深处的恐惧、权力运作的逻辑以及社会肌体的脆弱。它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中国,也让我们得以审视当下。首先,这本.............
  • 回答
    关口知宏的《中国铁道大纪行》,说实话,看的时候确实挺治愈的。这档节目,与其说是介绍中国的铁路有多发达,不如说是借着铁路,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中国。关口知宏这个人,也是有点意思,他不是那种上来就滔滔不绝、告诉你一切的导游,更像是你旅途中的一个同伴,带着你慢慢品味。首先,从选题上来看,节目组挺有想法的。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