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中TG对当地居民的对策?

回答
好的,我来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在当地采取的一些措施和策略。需要强调的是,战争是对所有人的巨大考验,包括参战的军队和战争波及的平民。解放军作为一支有组织的武装力量,在进入越南境内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处理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并为此制定了一些应对策略。

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在战前以及战争期间,解放军内部是有明确的指示和纪律的,尤其是在对待当地居民方面。核心原则是:

人民战争思想的延伸: 尽管是境外作战,但解放军的根基依然是人民。强调不打扰人民,不损害民众利益是重要的一环。
区分对待: 明确区分越军和越南人民。避免将战争的敌意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
政治影响: 在战争之外,政治宣传和争取当地民心也是考量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自身行为,让越南人民认识到中国军队的性质。
纪律严明: 严格的军纪是保障这些原则落到实处的基础。任何扰民、破坏财物的行为都会受到严惩。

具体对策和措施:

1. 政治宣传与思想教育:
“人民解放军是帮助越南人民的军队”: 这是最核心的宣传口号。在作战区域,解放军战士会通过口头、标语等方式向当地居民传达这一信息。
揭露越南当局的政策: 指出越南当局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以及其反华的政策,试图争取当地居民的理解。
承诺尊重: 承诺不伤害无辜平民,不抢夺财物,不破坏房屋(除非是军事需要且有必要)。
提供帮助: 在可能的情况下,主动向当地居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帮助搬运物资、提供药品等。

2. 严格的军纪和行为规范: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贯彻: 尽管是在境外,但解放军依然会努力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特别是关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行动听指挥”、“语言要和善”等规定。
严禁骚扰: 严禁士兵随意进入民宅,严禁调戏、侮辱妇女,严禁搜刮财物。
规范采购和使用: 如果需要使用当地的资源(如食物、水源),会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或补偿,而不是随意拿取。
建立“军民联系”点: 在一些村庄或乡镇,解放军会与当地村干部或负责人建立联系,通过他们来传达信息和解决问题,避免士兵直接与民众发生不必要的接触。

3. 信息沟通与互动:
汉语和越南语翻译: 组织懂得越南语的战士或从当地征召翻译,以便与居民进行沟通。这有助于解释行动的意图,回应疑问,避免误解。
广播和传单: 在一些地区,解放军会利用广播车或发放传单,向当地居民宣讲政策和意图。
有限度的接触: 在特定情况下,会与一些相对友善或愿意合作的当地居民进行有限度的交流,了解当地情况,但也必须警惕反间谍。

4. 军事行动中的考虑:
避开居民区: 在选择攻击目标时,尽量避免对居民区造成附带损害。
预警与疏散: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必须在居民区附近作战,会提前进行预警或疏散通知,让居民能够撤离危险区域。
战俘待遇: 对于被俘的越南士兵和可能的民兵,会按照国际惯例给予人道待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军队的形象。

5. 应对负面情况的措施:
“惩办罪犯”: 如果有解放军士兵违反军纪,对当地居民造成了损害,会依法依规进行严惩,以儆效尤,维护军队的整体形象。
解释与澄清: 对于因误解或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负面事件,会及时进行解释和澄清。

实际执行中的复杂性:

需要承认的是,战争是极其复杂的环境,任何统一的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都会遇到各种挑战。

语言和文化障碍: 尽管有翻译,但深入的理解和情感的沟通仍然存在难度。
敌我界限模糊: 在某些地区,平民与民兵甚至越军的界限可能并不那么清晰,这就增加了辨别和处理的难度。
个别士兵的行为: 即使有严格的纪律,也难免会有个别士兵因为各种原因(如情绪激动、战时压力等)出现违纪行为。
当地政府的煽动: 越南当局可能会煽动民众对中国军队的仇恨,这也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态度。
信息不对称: 解放军可能无法全面了解当地的情况和居民的心态。

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对当地居民的对策是围绕着“不打扰、不损害、争民心”的原则展开的。通过政治宣传、严格的军纪、有限的信息沟通以及在军事行动中的谨慎,试图塑造中国军队的正面形象,并尽可能减少对当地平民的伤害。然而,战争的残酷性决定了这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复杂性的任务,实际执行效果也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这是个日常性问题,时不时就会提出来。

说对越作战中的解放军和日军差不多的,不是蠢就是坏,或者兼而有之。

如何对待战争中的平民这个问题,无非是两个方面,一看政策规定,二看具体执行。

日军的三光政策是无差别对待,而我军的政策很清楚,不针对平民。两者是根本性质上的不同。

先看政策规定:

这些政策规定的核心内容,就两条:

后来加了一条:把放下武器的俘虏和负隅顽抗的敌人区别开来。也就是当时著名的“三个区别开来”。

再看执行情况:

有没有枪杀俘虏的?有。有没有枪杀平民的?有。有没有烧村庄的?有。几十万大军出境作战,到敌国作战,遇到的情况相当复杂,怎么可能不出现一点问题?但这些情况都是少数,并不是普遍现象,是少数人的个别行为,不是有组织的集体行为、官方行为。看问题要分清楚主流支流,不要以偏概全,对不对?


越南所谓的全民皆兵,也不是有的人想象的那样。由于越南师从我国,重视群众性武装力量建设,加之常年处于战争状态,其群众的武装程度是要高些,但也不是太夸张。一来从普遍的人性角度出发,战乱中的老百姓绝大多数还是希望能够“苟全性命于乱世”。二来考虑到越北少数民族多,长期受京族欺压,本来和政府就不是一条心,又和我国边民有亲属关系,属于“认亲不认国”,其中有的巴不得你打过去开仓放粮。我军又历来有做群众工作的传统,通过大量工作也争取了部分越北民众不与我军为敌甚至帮助我军……因此无论是帮助我军的还是坚决与我军为敌的,都不是多数。

相关链接:1979年,解放军是怎么争取越南老百姓的,越南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全民皆兵。

既然恶性案件和严重违纪是少数,那在我军眼中,最普遍的违纪情况又怎么样呢?

发生了不少违犯政策纪律的现象。总的看,我们对战区的群众工作是重视的。做了不少工作,但存在的问题不少。在作战开始阶段,有些战士、民兵民工开枪打死越方群众的耕牛、生猪和家禽;有的私自进入民宅、商店,乱翻东西,找“纪念品”,个别的把群众热水瓶等生活用品砸了;有的不经请示,将收缴的粮食烧毁,弹药埋掉。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政治工作总结》陆军第**军政治部

有的单位遵守群众纪律较差。吃甘蔗的较多,杀猪抓鸡、枪杀耕牛以及入民宅乱翻东西的现象也有发生。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政治工作情况》陆军第**军政治部

在一些单位和民兵、民工中违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现象相当普遍,有些问题相当严重。用枪打群众的鸡、狗、猪、牛的现象比较多。有的打死耕牛后只砍下牛屁股上的肉吃,有的战士唆使民工抓鸡,杀死剥光后,自己拿去煮着吃。有的缴获战利品,名曰为纪念,实为搞私分,不归公。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政治工作总结》陆军第**师政治部

有的干部、战士和民工,随便开枪打死牛和猪,有些民工拿越南群众的衣物,个别人还有抓群众鸡吃的。有的打下**后随便拿东西,缴获东西不上交,交坏不交好的,不请示不报告就归本单位或个人所有。有的瓦解敌军政策执行不好,有的战场上本来可以抓的俘虏不抓,等等.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政治工作总结》陆军第**师政治部

至于运走各种物资和撤离过程中的大爆破,是属于摧毁越南战争潜力,维护边境安全的正常战争行为,同样也是针对军事设施、公共设施。

1979年出国作战制定的政策纪律,从实践中看,还是有些脱离实际,毕竟是进入敌国作战,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有的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后来在作战过程中进行了一些调整,战争结束后也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毛主席缔造和指挥的人民军队,你居然用“三光政策”来形容,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注中越战争史,兼习解放军其他历史时期战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