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里不平衡,两者不正是相辅相成的吗?
正因为加班严重才会导致失业严重啊!
题主你简单思考一下: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事,会不会造成另外一个人失业?
原来需要50个人做的事情,现在因为加班,30个人就做了。那么另外20个人自然就失业了。
要想解决这些失业,方法也简单:严格管控,禁止加班。
这样需要额外劳动的企业自然就会招更多的员工。失业率自然就下降了。
放任加班,甚至某官媒还发文「996难言违法」,那可不就是失业率上去了?
就算是低收入工作,原先是三批工人三班倒,现在是让同一批工人每天工作16小时。你觉得哪种模式需要的工人多,哪种模式失业率更高?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现象。
很多人以为限制加班只是一个属于个体的问题,会在一些隶属于个体的细枝末节上钻牛角尖,比如认为“加班如果能多拿到些钱对于劳动者也是一件美事”“不想加班就辞职换工作让想加班的人来做”等等。
可是事实上,这根本就不是关于个人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和社会整体的问题。
一个企业让员工加班,是为了这家企业自己的私利。当大量的企业都让员工长时间加班之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家整体的内需降低而产能相对过剩,如果沿着这条路愈演愈烈地走下去,就会发生让所有人都完蛋的经济危机。
遏制资本规律只能依靠外部的强制力量,也就是必须由国家来强势介入,阻止资本力量做出侵蚀法律边界的行为。否则,资本永远只会按照短视的逐利规律,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的失业者(即相对过剩人口),再反过来以这样的竞争威胁来压低劳动者权利,最后危害到全国人民。
2021年我国人口净增长只有48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者权利近年受到资本的严重打压,劳动时间增长而自由可支配时间缩短,同时消费能力无法满足生育需要——当养孩子成为一件负担不起的事,人们还怎么可能考虑生育呢?
资本家们渴望驯服劳动者,近年来资本的逐步膨胀也赋予了他们日益增长的资源和实力去逐步实现他们的这种罪恶愿望,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
为了那点利润,他们不只无视法律,甚至还想要拉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来陪葬。
这就是现在的严酷现实。
绝不应该让每个劳动者自己孤身一人去抗争不法侵害。八小时工作制是法律,我们需要执法力量的落实。
这就是凡尔赛与凡尔登的区别。一边云淡风轻,一边是愁云惨雾。人生不就是这样的吗?要么在天堂路口徘徊,要么在地狱深处煎熬。有工作的人痛恨工作的不自由与无休止的加班,耗费青春浪费生命,无工作的人为温饱发愁,愿意卖血卖命以换取生存空间。
为什么要平衡?
不给失业者的无助与焦虑,就无法让加班者体会到被奴役的幸福感。当然,从凡尔赛宫往外眺望凡尔登的绞肉机惨状,才更能激发阶级自豪感与懂得感恩与珍惜这个阶级的团结性。这是一种社会属性决定了的必然最优选择,不懂其奥秘者,是没资格进到凡尔赛宫去当眺望者的,凡尔登那么惨烈兼且痛苦,如何让人自愿去那里,成为炼狱现场的绞肉机或者被搅碎的原料肉?那些失业者就是最好的参照物和驱动源——没人逼你去凡尔登现场,你也可以选择当旁观者,瞧,那些失业者就是你的现状与未来。
你不愿意成为失业者,害怕加入他们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分子,那么,来往凡尔登方向的猪仔车就停在那,等你自愿上车,然后陷入搏杀。
社会的属性决定了需要这样的机制,才能让游戏有冲突,有剧情,有欲望,有需求,否则,这个社会就会陷入热寂与轮回的困境里。
市场主义的特点是周期性的资源错配(什么剩余价值剥削,什么什么差距,产能过剩,都可以往这个筐里装)。因为市场是人组成的,而人不可能全知全能,所以一定会资源错配,而且,资源错配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欧美人玩久了,发明出来一个解决方案,是let it crash哲学。crash以后,能补救的补救,不能补救的死了算数。比如雷曼就死了算数,川普则属于运气好,能破产好几次。
东方人觉得这种方法不好,因为不管死了算数还是补救,终究不完美,终究有人倒霉,所以试图发明一个言出法随的方法。
资源错配了?
那么我们难道不是只要用力把资源调配到正确的地方纠正错误就可以了吗?
看上去极其有道理……
但为什么问题还在?
为什么搬来搬去都是错的?
为什么越来越严重了?
别问为什么。
我哪知道为什么……
既然信奉市场主义,那就要明白市场主义背后的的哲学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本质和很多人理解中的放纵随性、无拘无束不同,自由即权力的边界,自由是原子化个体通过一定方式凝结成共同体之后的相互对抗争取扩大这个权力边界的过程,自由主义本质是一种对抗的哲学,因此只有存在对抗的市场才是有限的市场,这种对抗可能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劳工和雇主之间,没有这一层对抗那市场主义本质就是不完整的,必然存在能够更容易形成共同体的群体对组织力更松散的甚至被强行无法凝结成组织的群体的彻底压榨,其结果必然存在一边加班严重一边失业裁员的现象,以及资本主义本身的倒退和封建性的回归,这种包装在效率表面下的失衡注定会逐渐积累转化为新的社会危机。
正常。失业率非常高的希腊,也是欧盟国家里人均劳动时长较长的。
你难道没发现,正是因为加班所以失业才高吗?
小学数学题,如果三班倒,每个车间工人上限为10,每个班8小时,一个员工每小时生产力为1,那么完成100的生产,一个车间需要多少个工人上几个班?
那么如果在车间工人容量上限和工人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把三班倒改成两班倒,每个班12个小时,请问完成100的生产,一个车间又需要几个工人干几个班?
但是假如换成四班倒,每个班6小时,请问完成100的生产,又该用多少工人?
赢家通吃呗。
你愿意加班,愿意挣加班费,你就有工作。
不愿意加班,家里有矿的不愿意挣加班费,你就没工作。
提出幻想是没啥问题。
但是把幻想当现实。力图抨击加班这种行为,就免了吧!
毕竟大家喜欢的是钱,又不是加班,但是你们企图不让加班行为就是断了大家挣钱的途径。
人家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房贷车贷,子女教育,都要用钱。让你们祸害都没了,你看看他们敢不敢把你们凌剐了。
如果你多问几个身边申请美签被拒的人,大多数理由都是“有移民倾向”,因为美移民局就是用最简单逻辑来办事:不管你以什么方式(合法的不合法的)留下来不走了,都会最终抢走一个米国公民的工作职位,所以拒绝你入境了.
大家再想想严令禁止的“高考移民”,为什么禁止移民?如果把山东、辽宁、河南的考生都移民到贵省来高考,你还有多少把握能上现在的学校呢?每移民一个考生进来,大家就少一分机会.
那这与加班有毛关系?
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工作正常是三班倒,每人工作8小时,那就需要三个人;
如果你一个人三个班都上了,那本来的那两个人就注定失业了;
如果一个人上8小时,加4小时班,就只需要2个人了,那就会有一个人失业;
如果机器人7x24小时干,那三个人都失业了;
如果机器的效率是人的五倍,那就是15个人失业了;
欧洲最开始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时候,最最初的动机就是让所有人都有工作机会,都能养活自家,以免造成社会动荡.
为什么要平衡?
失业本来就是资本主义存在的重要特征,也是自由市场主导的社会中,紫苯甲共同努力创造的成果。
大家要意识到,自己的劳动也是一种商品,紫苯甲就是买主,他们会天然的倾向于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最多的劳动。
这就制造了所谓的加班,甚至无偿加班。
而普遍的加班导致了全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的产出量严重过剩,从而一部分人没有渠道出卖自己的劳动。
即找不到工作,也就是失业。
因为有了普遍失业才能体现出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的可贵。
出卖劳动困难又进一步导致了“劳动”的廉价,反过来加剧加班,即刺激在职工人释放更多的“劳动”。
就是这样,加班——释放更多劳动——劳动贬值——刺激劳动超出(更多加班)——普遍失业——劳动更加贬值。
这是资本主义之中逻辑非常完美的闭环,当然是对紫苯甲来说的。
对于劳动者而言,必须打破这个闭环,开始“惜售劳动”,抬高价格才能过上好日子。
但前提是,你得有个正经的工会统一组织才行。
曾經在八十年代,離我們很近的日本就已經實現了音樂的詞曲編錄混這幾個環節全是由不同的人來擔任的,你們熟悉的那些動畫片主題歌就更是如此,就算那幾個知名的製作人比如小室哲哉織田哲郎他們的工作也是都有明確分工的,從來就不會一鍋燴,讓一個人從頭擼到尾,人家在八十年代就把音樂創作搞成流水線了,有問題嗎?一點問題都沒有,每個環節都有足夠深的專業程度,效率還高~~
好萊塢那邊就更不用提了,電影配樂的流程已經細分到不能再細,從作曲動機到編曲到管弦樂配器到指揮到錄音到演奏到混音全是不同的人擔任,就連捏音色都有專門的人負責~~
來,我們看看國內對音樂人的要求:
要求“一體機”,把壓榨剝削說得如此高大上,讓多個環節的事情全部壓在一個人身上,一個人背負五個人的工作量,能他麼不造成失業嚴重嗎?
國外有沒有一體機?有!但是一體機在每個工作環節的專業深度能跟這個崗位專職的人相比嗎?比不了!否則為什麼要有分工?這一個公司就留老闆一個人“一體機”不就行了?你不是愛扁平化麼?你不是愛一鍋燴麼?自己一個人慢慢幹吧~~
資本家都該掛路燈,這是至理名言~~
几天没来,一打开评论区,吓一跳。
以下为更新。
评论区里,听取骂声一片。
我仔细回看了几遍自己的回答,首先保证自己没骂人,只是阐述观点。可能言语过激(过于真实),让很多人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在此,表示抱歉。
大家开骂的点,集中在996上。
我的回答,是基于题主的"加班"而言,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加班。
我个人认为,加班可能大多存在于三种单位: 第一种,绝对的头部大厂,比如BAT,比较常见加班(新闻报道中多见)。第二种,人力密集型企业,企业的发展靠人力时间的堆积。第三种,所谓的加班文化,做给上司看的。
绝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日常都处于不饱和状态,加哪门子班呢?
大家痛斥加班,提出"加班可以,但要给够加班费",可见无偿加班让很多人愤恨。这是现在很多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员工,可以向负责人提出加班费,合理且合法。
我的回答,出于大多数企业主的真实心态。一枚硬币有两面,我们了解事物的角度维度越多,对事物的理解越通透,自己的提升也会越快。
跳出自己的视角看问题,才能看得更全面,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另外,"曾经的企业主"不代表破产。用注销方式合法退出市场,是很正常的事。这就像炒股一样,大盘不好,就空仓等待。大盘下行时,亏损面会扩大,这时持仓就需要非常谨慎。
那些祖宗八辈往死里骂的人,我和你素昧平生,不知你为何如此激动?只能说明,你目前不是太如意。
很感谢那么多人,写下有深度的评论。加班和失业,这是个社会问题,我们共同探讨,思考,进步。
也感谢私信我,给我鼓励认同的人。
我相信,知乎平台上聚集着很多非常优秀的人,有独立的思考,有独立的观点。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卷,没有一片雪花能幸免。
企业主和员工,资本家和劳苦大众,都在不同层面挣扎着卷着,没有区别。
…………………………………………………………………………
犹豫了半天,还是发了出来。
我曾是一个企业主。
我宁愿雇3个人996工作,也不愿意雇10个人朝九晚五。
我也是劳苦大众出身,为什么会这样做,先别骂我,咱们来简单算笔账。
雇佣一个人的最低成本:
以上粗略算下来,一个员工即便什么都没干,起码要拿出3k-5k。这是基本的。
如果是优秀的员工,我会给激励奖金,让他能收入上万。他有努力干的劲头,我开薪水也高兴。优秀员工相对更稳定更主动,只要你给他足够的上升空间。
如果是普通员工,我就得像小太阳一样,经常鼓励他: 相信自己,你可以的。或者: 你还有老妈(娃子)要养。他没有多少内驱力,全靠鸡汤或奖惩发电。然而,他抛弃你另附高枝,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优秀员工产生的价值,起码是普通员工的五倍。
5个普通员工,创造出普通业绩,消耗掉1.5-2.5W。还不算他心性不定,骑驴找马中途撂挑子的,那就都打水漂儿了。
1个优秀员工,月入一两万,能创造出优秀的业绩,有积极性有能力,不会干到一半说要回老家收麦子去。
你觉得哪个选择更好?同样的付出,分给5个普通员工,成为普通企业,还是给一个优秀员工,成有优秀企业?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你死我活的,更惨烈,更体现丛林法则。一家普通企业,能走多远?
所以,我宁愿雇佣优秀员工高薪加班,也不会雇普通员工混饭养老。
有点过激了,我有挨骂的心理准备。
但我说了实话。
成为更优秀的人,是我们每个人过得更好的必要条件。
达尔文有句话: 适者生存。
仅代表个人观点。
加班是两个人干三人的活,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
失业是加剧人力市场竞争,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
你看起来感觉矛盾,其实它们是一个方向的。
加班与失业虽然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使劳动者总体获得的可支配收入降低了(因为人力成本在降低)。正常应当每人赚100元工资,三人总体拿300,变成了一人失业,剩下两人总体拿250,单人工资上升,总体工资下降。更何况失业。
因此,多数人的总体购买力下降,导致公司总体销售利润下降,导致进一步要求降低人力成本,导致更严重的加班与失业。
知乎现在有很多人反马哲。但我这里说的是最基本的马哲知识,各位如有实际工作经验,与现实相比较,当知谁在紧贴现实,谁在吊书袋扯蛋。
以上。
哦还有个如何平衡。
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如此,在资本环境下,无法从根本上平衡。
但要说缓解,有办法的。制定劳动保障法律,规定最低工资,最高工作时限,并严格遵守。最高工作时限被法定了,工作量不变的前提下,工作人数的下限就被定死了,有利于更多就业。
当然这会造成公司竞争力的下滑,因此才需要两点。
第一是法定与遵守。当大家都遵守同一规则,在这一法律范围内,不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竞争。但,大型垄断公司将具备隐形的人力成本优势,因为其承受能力更强,吸人能力也更强。因此需要对垄断进行一定的约束(约束垄断规模还有其它原因,目标都是长期吃肉,不赘述)。又,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否则很容易引发破窗效应。
此类立法并非限制资本,而是维护资本体系长期良好运行用的。说人话就是,老板们不仅要吃肉,更要约好了规矩以便长期吃肉,不要涸泽而渔。
第二是更大范围内的法条。如果只有某一地区有这样的法条,另一地区没有,那么很显然这会使有法条的地区竞争力下滑。因此要使用各种方式,“帮助”另一地区实现8小时工作与双休制。我们在这养猪,你拎着刀进来把猪种猪崽都杀了取肉了,你是富了,等你死后洪水滔天你管不管?
所以这种事要看目的是什么。是真心想要让所有劳动者过得更好(输出配套的屠龙术),还是想着维持养猪场(仅输出工作制),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还是那句话,知乎上blabla反马哲的人很多。
各位如有工作经验,结合事实,当知谁在紧贴现实。
一个人十分钟可以挖一个坑,十个人一分钟却搬家公司不出来。
多招个人,要先培养几个月才能适合岗位,培养期新员工创造的价值不一定有公司开给他的钱多。
培养几个月后不一定能培养成,培养成不一定愿意留下来。
一份工作分给两个人做,需要花大量时间交接,交接不好不被会出错。
公司算来算去,还是让人加班划算!
比如一边是排队领救济的失业大军,另一边是沿着马路倒掉的牛奶。
一边是996、007,好像人手不够,另一边则是35岁失业,又好像是劳动力过剩。
是提高劳动要素的利用效率吗?
不是!是2个人,拿3人的工资,干4人的活,
得,2个人失业!
否则的话,776,不是更好么?
上午从7-12点,下午1-7点,都是整块的工作时间,而且中间休息只有一个午餐时间,效率难道不是更高?
996中间除了午餐还有个晚餐时间呢。
所以它的目的,压根就不是为了追求效率,
而是牢笼志士,封闭打工人的社交和生活圈层,
让你更闭塞,更短视,不让你有思考、碰撞的机会,更不让你和其他打工人形成串联,你就无法对既得利益群体构成挑战。
因为不管是创业,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还是组织工会,争取合法权益,都需要下班之后的社交时间。
他把你这个时间占掉了,你就只能回家刷刷手机睡觉了,第二天继续当工具人、电池人。
一方面可以压低工资,另一方面则可以对现有雇佣人员形成威胁,使他们更卷。
有可能!
倒不一定非要打倒资本家,事实上也可以很温和,比如他们主动遵守劳动法,主动缴纳遗产税、房地产税,他们的利润部分,既不搞海外信托,也不搞金融垄断,老老实实投入内循环……
但没有铁拳怼着,你觉得他们有这个大局观和觉悟么?
没有觉悟也没关系,平衡依然会到来,因为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不平衡逐渐累积,然后集中爆发,最后社会各方重新分配利益,开始新周期。
就是这个过程会比较剧烈,是你死我活。
HR早都联合起来了。
劳工始终是一盘散沙。
国内一直就是加班严重。
但是失业严重,在我的印象中,基本上平均每十年爆发一次。
原因虽然不一样,我经历三回了,回回都不一样,但是确实可以说有周期性。
我有记忆以来的第一次,那就是九十年代末下岗潮了,也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好多家庭,真的就是完全没了活路。
我那时候已经上初中了,是个半大小伙子了,所以记忆还是很清晰的。
每每想到那时候,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儿,就是“惨烈”。
整个社会经济无可救药地衰颓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下岗的人,有的甚至一家子都下岗,毫无收入来源。无数人涌上街头,干起各种各样的营生,有的甚至流落异乡。
我知道的就有一个东北来的副处长,跑南戴河一个招待所里面烧锅炉去了。
经济环境太萧条了,挣钱啊,那是最难最难的事。
我记得我曾经走进我们当地最大的一个商场,叫"海浪花",现在没了。那是很大的一个商城,进去以后,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我这样一个半大小伙子走进去,一大群售货员都会“哗”的一声站起来,满脸期待,直勾勾地盯着我。
这不是热情,而是挣扎,一种近乎绝望的挣扎。
交不上学费的孩子,有,有的是。
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不起新鞋,缝缝补补,垫纸板子的,也有。
社会治安也不好。每逢过年,各小区的下房都会被洗劫一空,连蜂窝煤都偷。当时我们家邻居小姑娘就和我哭,说爷爷过年给她买当零食的干脆面也被偷了。
就算到了今天,秦皇岛人也不敢往下房里放哪怕稍微贵重的东西,什么烟酒茶糖米面粮油,通通不敢。
所谓的,东北的妓女,新疆的小偷,河南偷井盖的,等等等等吧,也都是那时候出现的。
当时有个恐怖的故事,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肯定都听说过,流传范围肯定不止东北。
说一家双职工都下岗了,过年的时候孩子闹着要吃饺子,爹妈就借钱买了肉馅,又买了老鼠药掺在里面,然后全家吃了最后一顿饺子……
这个故事的地点经常变换,一会儿说本地城市,一会儿说是外地某处。
后来我上大学,我在东秦嘛,全国各地的同学都有,我发现这个故事基本在整个北方都流传过。
这个故事未必就是真的,未必有原型,但是反映了大家共同的绝望心理。
那时候要说我对大人的处境一点不明白,肯定不是事实,但如今我也当爹了,体会还是更深了一层,看看我的两个傻乎乎的孩子,再回想起那些父母,害怕啊,真害怕。
咱再匀点版面给"加班",大家想想在那个年代,别说加班了,能有分收入稳定的差事,那都是做梦都要笑出声来,谁还计较加班啊,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是压根都想不到这一层。
在特殊困难的年代,真的不能苛责。
咱们国家,到今天对市场的约束、规范,做的都不是很好,劳动法的执行效果很差。
可是当年那些下岗工人,后来都去哪儿了?不还是都让民营经济消化了嘛。
我经历的第二次大规模失业潮,就是2008年。
今天的小年轻说起2008年,我也不知道你们能有什么印象,但是在我心中,那是个不折不扣的灾年。
地震,雪灾,暴乱,金融危机,四万个小目标,当然,还有奥运,这都是2008年给我的回忆。
2008年,我也参加工作了。
实事求是的说,这次失业潮,远远不及十年前。大家的日子,其实和今天比起来,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了。
虽然我自己收入很微薄,那也不耽误我左一个右一个地找女孩子。
别说是嘴里吃的东西、身上穿的衣服,城市里就是家用汽车也已经司空见惯,男女老少也是人手一部手机。
那时候日子,就算不是特别富裕,也绝对饿不死人了。
社会治安也好起来了,当时我听我老板说,在秦皇岛,要想嫖娼,光兜里不差钱儿还不行,那得托关系走后门,说完还不忘感叹一句——论搞活经济,还是得向南方的同志们看齐啊。
反正我当时是惊呆了,嫖个娼还得走后门,阿西……这该死的熟人社会……
说了半天,失业潮到底在哪里呢?
就是南方!
风水轮流转,这回算是轮到南方了。
有好多工厂,尤其是外贸订单的,大片大片倒闭。
我就是外贸专业毕业的,我好多大学同学,刚进入社会就摊上这事儿,倒霉催的。
那时候流行个词儿,毕业就失业。
也从那时候起,考研就迎来了高潮,好像现在也没消退下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来到了2020年,疫情来了。
这次打击,真正做到了,国无分南北,民无分老幼。
当然,生活更好了,咱们国家家底儿更厚实了。
大伙早就用上智能手机了,买车也有了鄙视链,自行车都没人偷了——不划算。
我也和我那台2007年买的车一样,在逐渐落伍。
实话讲,今天经济上的困难,和上世纪末那种困难,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我知道现在找工作也不容易,但是大家大声地抱怨着加班繁重,作为一种现象,我看到以后,其实心里多少有些欣慰的——也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这一点。
我能明显的感觉到那个贫穷的时代远去了,因为有好多小年轻觉得,好像咱们国家一直就是这么富裕来着,哪怕是该开之前。
对他们,我也只能说,多读书,多思考吧。
一个人,只要活的足够久,就必然经历很多事情。已是中年的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时代前进的步伐,是无法阻挡的。
一个问题,就比如加班(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对较小、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只要人们意识到了,那么就一定会被最终解决,所不同,只在难易、早晚而已。
当然,解决问题,是需要代价的。
就比如当年的下岗职工。
下岗伴随着改制,整个过程混乱不堪,鸡飞狗跳。当时对于如何给社会开方子的争论,远比今天要厉害。
跟每一次社会剧变一样,出现了胜利者和失败者。很多失败者的生活一败涂地,就像被新时代打断了脊骨。
代价实在惨重。
我记得是2014年,我去南方我一个供应商那里参观,参观他们车间,机加工车间嘛,很吵,但是我的口音还是被车间里一位来自锦州的大姐听出来了。
"锦州老乡吗?"
"啊,就算邻居吧,我秦皇岛的。"
"啊,基本一个地方,啥时候来的?啥时候走啊?"
(我解释一下,在我们那块的语境当中,这样问客人,不是不欢迎、不耐烦的意思,而是非常欢迎你,希望多招待你几天的意思,是一种亲热的客套)
"才来,再待个把礼拜吧,这不眼瞅着年底了嘛。您乃天回且?"(我口音也出来了)
"还回且干啥啊,不回且了,全家出来都十好几年了,眼睛都花了,瞅哪儿都不真切了,再也不回且了。"
是啊,还回去干嘛啊,反正也走到这步了。
你2个人加班把3个人的事做了,不就有1个人失业了吗。
何况现在都能2个人做5个人的事了。
正常的市场:朝九晚五,超时就算加班,加班双倍工资,节假日加班三倍工资,工资底薪高,提成低。
不正常的市场:朝九晚五,自愿加班,节假日无偿工作,工资底薪贴近最低工资标准,提成高。
正常的市场下,一个人天天加班,体现在工资上,有可能高出一倍多。
不正常的市场下,一个人天天加班……就加了,不加班,没提成,拿到的工资几乎就是最低工资标准。
那么公司是什么情况呢?
大部分底层中小企业,收入不均衡,一年有大半年没有收入,大部分的合同拿不到尾款。
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企业,不知道留住人才才能发展吗?
为什么人才都往大企业跑,待遇好?认真看看大企业的待遇,大部分也就是正常市场的待遇水平。
所以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中小企业没钱,没钱招人,收到的钱不足以让职工安稳的工作。当然这个没钱说的是利润,而不是本钱,除非天上掉钱下来,否则中小企业的现金情况没几个健康的。
有人就说了,没钱开什么公司,那么问题来了,不赚钱有多少人愿意贴钱给你开工资?
为什么不赚钱?甲方不结款,市场不允许,比如死掉的那些游戏公司,他们给外包公司的钱结清了吗?那些外包公司收不到钱,他们的工资状况能好吗?
职工工资不到位,责任看下来,最大的责任人肯定不是这些活不下去的中小企业,而是这条资金链更上面的问题——只要拖着不付款,迟早能不用付的,你说这是什么意思呢?
企业自己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法律解决。因为自由市场经济不仅是一个比拼效率的制度,也是一个比烂的制度。为了降低成本,企业会不择手段的压缩成本,人工是最大的成本。企业会最大限度的压低薪水,延长工作时间,谁不这么做,谁就会被淘汰。因此,工人的劳动价值被压榨了。
这就导致社会主体的工人因为劳动收入是不公平的,无法购买自己生产的全部产品,从而必然导致产品过剩,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主因是社会主体的打工人没钱购买。因此,产品滞销,工厂倒闭,失业加剧,进一步的让工厂更加卖力的去压榨工人。
这是死循环。
最终会导致全局性的经济危机。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政府出面,强行提高工资标准,强行限制加班。谁都不能违规获得优势,企业对工人的恶性压榨才能缓解,工人有了收入,社会消费才能起来,经济才能开始正常循环。
1个人干6小时的活,原本4个人就能24小时轮换
现在1个人干18小时,顶了2个人
然后领导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另外两个人)干
你不死谁死?
工贼不杀天理难容好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