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犹太人的关注,主要还是对民族未来的某种迷茫。
犹太文明和华夏文明有着较多共性,比如重视家庭,重视知识,提倡集体主义,有自己严谨的伦理体系。
当然,犹太教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完美。但是不妨碍我们从中吸取养分。
犹太文化我挺少关注,但既然有书悬赏,我就写写我的感想吧。
我看世界历史时有个感觉,就是人类其实只有两个文明脉络自始至终比较清晰,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犹太。中国清晰是因为传世有《春秋》《左传》《史记》《汉书》,后续还有各种简牍出土。犹太就是因为《旧约圣经》,虽然在我们这种唯物国家,大家理解人与神的各种约定时有些困难,但这书还是有非常有意义,例如《出埃及记》,它记载的埃及地名官阶都可以和后世解读的碑文对上。史上最早对以色列的记载,就是下面这张碑文,麦伦普塔赫石碑(The Merneptah Stele),大概是3200年前,之后记载断了四百年,再出现就是摩押石(Moab Stele)(2800年前)。也就是说,早期犹太历史中,建立希伯来王国,历经扫罗,大卫,所罗门三王,后民众反抗统治,分裂为南北两国,北国续用以色列王国名称,南国则称为犹大王国……这些记载极大概率是胡扯。犹太人就是游牧部落,他们了解一些周边地区的事情,也如实记录了。但在关于自己时。他们是在编故事。
虽然犹太人创造了一些历史,但也创造了犹太教(Judaism)。多数东西的创造,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但犹太教不是这样,至少从今天的认识来看,它属于一步到位,两个基本原则,让它生命力特别持久。第一个就是一神教,从哲学层面消除了人心中的最大不确定和疑惑,然后用仪轨和生活方式将信众捆绑起来,让群体具有稳定性。第二就是不传教,这就好比一扇大门,只要我把它关死,那就是外面人进不来,里面人出不去。如果世界其他民族是随风波动的,那犹太民族就是双脚牢牢钉住的,大风可以把它吹到,但风停了它还可以站起来。当然,任何时候影响的因素都很多,但再多,生活方式这个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固定下来。举个简单例子,海外华人刚开始漂洋过海时,并不是大规模有组织的,而是零零散散的,什么能把他们捏合起来,就是宗祠庙宇,然后发展到社团,最后就成了一股力量。只不过中国不同地区信仰差别很大,例如闽南人信妈祖,客家人信三山大王,潮州人信大峰祖师,加之信仰又是开放的,是不断补充的。所以凝聚力自然无法与犹太教比较。
最后就是正题,为什么中国人关心犹太人?我觉得答案很简单,就是需要。
多数国人都知道,犹太人有三个特点,聪明,有钱,离散重聚。
a.先说聪明。人与人的先天智力差距多大,我觉得不大,但后天影响是天差地别。大家留心国内就可以发现,籍贯北京的高级知识分子非常高,是因为北京人聪明吗?其实不是,是因为北京汇聚了最好的教育资源。犹太人的情况就类似如此,他们的成就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根目录。
b.再说财富。在互联网时代之前,财富都是属于敢闯的人,唯一区别就是主动闯和被动闯。长期以来,中国大规模的富裕人群就是东南沿海地区,因为家乡人多地少,他们四处闯荡,最后创造了大量财富。犹太人的情况类似,离乡背井后从事农牧业较为困难,所以他们成了最早的商业民族。
c.最后说离散重聚。就和朋友一样,离散难免悲情,但重聚绝对让人欣喜。从今天看,犹太民族无论经历过多少挫折,但结局还是好的。这就好比一部悲情大片,它就是比平淡的故事吸引人一样。但重点是,什么支撑着这些人保持信念,保持认同,能等到重聚的这一天。为什么草原上的,匈奴,柔然,鲜卑,突厥没了就永远没了。我想就是思想吧,但思想不能随意发散,而要有所约束,犹太人其实就是这里走在前面。
一句总结,我们关心犹太人,是看到了他们身上闪耀的特质,但一路克服的艰辛,真不是能吃苦就能达成的,还是需要思想先行。
我对犹太人的了解极少,多数印象就是在菲律宾的一次旅行。我和八位以色列朋友,同吃同住了三天。
他们什么都让着我,吃饭我先盛,房间我先选。在我以前的形象中,犹太人就是拉比那个模样,带个小帽子,头发长长的,但其实他们和我们没什么区别。唯一一点,就是他们的衣服摆的很乱,让我很头疼……
但也有一点好,他们都受过军事训练,看他们的FB那真是飞机坦克没有不会的,所以和他们出去,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他们可以去印尼,但是不能去马来西亚,我就给他们讲了讲。但有一点,我觉得很奇怪。就是以色列人长相差异很大,八个人里,有两个就是英法人的长相,两个偏西班牙希腊,一个偏阿拉伯,一个偏黑,但你听他们说希伯来语时,很明显又不是后学的。这时我就相信,为什么摩萨德那么厉害,因为你从长相,真分别不出。他们的英语不错,但谈不上极好,但有两个会日语韩语,让我有点吃惊。
后来我们加了FB,我赶紧把相册里一些照片设隐藏了。但在我看来,他们不是很敏感的组群。
希伯来文是复活的古语言,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到犹太人的决心。
关心啥呀,自己家的事还关心不过来呢,以前还不是以色列的文化输出搞的好。
什么中国非法劳工在以色列死亡赔几千万,什么因为美国制裁以色列没能按约定卖中国技术赔中国几个亿,什么犹太人终生读书之类的小故事,在中国曾经广为传播。
彼时的中国人,对发达国家充满了迷恋与幻想,稍加引导,感觉以色列就是人间天堂了!
然而今时的中国人,已经断了对发达国家的幻想,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后的感叹是“还是中国好”;物质充裕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零零后们更是充满自信,不觉得中国比任何国家差!
加之这些年来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作为,二战时纳粹以争取生存空间为由大肆杀戮犹太人,而今呢,得势了的犹太人却穷尽手段的在扩张自己的“生存空间”,这种从“被害者”到“施暴者”的转变,也难以让人心生好感,再连想到当年还有提议把犹太人安置在中国东北,委实后怕了些。。。
这届中国人已经越来越难忽悠了!
顺便说一句,最近印度到是掀起了一股“以色列热”,尽管大多数印度人都不知道以色列在哪。。。
最早关注犹太教,主要是因为犹太教这个宗教被全球大多数一神教声称为其神学的源头,只有印度教中的几个一神论教派明确自称有独立的来源。然而仔细学习犹太教的观念,发现与犹太教在哲学上最接近的宗教却是吠檀多学派与佛教,与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主流神学大相径庭。
并且犹太教坚定的反对独救论,大多数持独救论这样观点的一神教都会有诸如“只有一种哲学是绝对正确的、只有在唯一一个教会里才能得到救赎、让人们皈依唯一正确的教会是救人的唯一方法”的观念,而犹太教坚定的反对这种观念。
卡巴拉对偶像崇拜的观点:认为弃绝偶像崇拜并不是那种单纯的禁止偶像,崇拜是人的天性,需要防止的对具象的执迷、迷信的行为,而不是偶像塑像,要通过认识到众生与最高存在(上主)的永恒联系,来弃绝把最高存在具象化。
犹太教是无数条诫命道路中的一条。守“诺亚七律”是最低的标准,而辅助引导“记忆”回归的“道路(הֲלָכָה ,
Halakha)”肯定不止犹太教这一条,有很多其他的道路。
犹太教这样一个宗教能坚持到现代,把这样一套宗教传统维持下来,对现代反思各种宗教现象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一点,犹太教建立了一套学者传统,建立了一套文化体系,是每个信徒都具有成分的知识诠释传统,使宗教去中心化,从而把传统与进步连接起来,不必通过破坏文化或天降伟人就能完成每一次改革,是很多古文化传统的收集者,古苏米尔–亚述–迦南等古美索不达米亚文化,阿契美尼德、帕提亚、萨珊、呼罗珊的古典波斯文化中,大量优秀的传统被犹太教保存下来,是现代了解这些文化的活化石。
此外,犹太教在早期就否定了“功过相抵”、“善恶相抵”等这样的观念,认为这些道德观是试图模糊善恶来自我安慰。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行为造成的结果都是客观的,因果报应是必然的、不能消除的,必然会返回到生命体本身。人应该承担犯错的后果,而不是试图逃避犯错的后果。
但同时犹太教也提出内在论神学,认为造物主不是一个特定的客体,而是一个世界不断创生的连续过程,生命体与造物主这个过程存在内在的连接,善的记忆会回升至上主,参与世界的再创造,恶的记忆最终会消逝在创世的永恒之火里,但是会反馈在生命体本身产生“障”(也可以翻译成基督教、伊斯兰教里用的“罪”这个翻译),阻碍生命体创造更多善的记忆回归主。故而即使很多外界条件与行为共同导致的因果报应不能改变、消除,仍然要进行修炼,阻止未来的行动受到“障”的阻碍。
犹太教诫命的关键不在于改变、抵消过去,这样就是在想掩盖过去的方法,而要专注于现在,保证现在自己做出每一个行动的起心动念保持为基于道德主义的。就像一双新鞋一开始都小心意义保护,然而不小心弄脏了,很多人就不注意了,认为反正也不能重新变成新的,任其脏下去,还要人认为直接买双新的就好了(一次性的通过祷告忏悔赎罪,或把问题归咎于原来的信仰错误认为一个所谓正确的教会获得“拯救”就能赎清罪孽了,乃至买卖赎罪券一类的东西),而犹太教的道德观念坚决反对这样的功利主义,认为鞋子即使脏了,保证鞋子不再脏的行动仍然是最重要的。
犹太教修炼的关键在于通过不断的练习从而消除“障”(קְלִפַּת , Q'lifath)到达修复此世(לְתַקֵן עוֹלָם , Tikkun Olam),练习的关键就是在平时营造练习戒律的氛围,不断练习观察起心动念,在做每一个行为之前,不断努力保持从道德主义的角度来判断自己的起心动念,阻止自己从功利主义把善恶都要效用量化的角度来判断行为的意义。同时注重行动的过程,防止结果论。犹太教对独救论的反对从逻辑上也是基于这样的道德观念,因为“让人们皈依唯一正确的教会是救人的唯一方法”这种独救论观念充满着终极的目的论还和效用论。
至于犹太人,犹太人就是普通人,就像佛教徒、基督徒、穆斯林一样,没什么统一的特点,各个民族,善恶美丑的都有。
而近代欧洲民族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在中欧某些地方,对犹太教的迫害发展为对改宗别的宗教以后的犹太教徒后代的一并迫害,又激起了一群不信犹太教的人跑出来自称“犹太人”构建出“锡安主义”这种的民族主义,本身也是对犹太教的破坏。
中国国内关注犹太人的概念,除了真正去了解犹太文化,很多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是各种商业概念炒作和阴谋论流行导致的,对“犹太人”的概念进行各种歪曲,然后盲目进行崇拜或盲目进行仇恨,加上中国在此前一直没能形成足够的文化自信,存在对西方精神崇拜的现象,有很多中国身、白皮心的精美、精欧,结合对“犹太人”的吹捧炒作和污名化阴谋论,出了一大堆“精犹”和精神纳粹、精神3K党,这是非常离奇的文化现象。随着中国在全球越来越强大,这种精神洋人的现象应该减少,恢复到基于中国立场、基于深入了解去研究文化问题。
历史类新书榜第一名不是《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么?
我看了一眼,最近两个月突然火起来了,我估计是什么历史系作业需要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