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AAAI-2021 与 ACL-2020 几乎完全一致?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关于 AAAI2021 和 ACL2020 的“几乎完全一致”,我们不妨深入地探讨一下,它背后可能反映了哪些趋势,又带来哪些思考。

首先,要明确一点,“几乎完全一致”这个说法需要一些限定。如果指的是论文主题的重叠度、研究方向的集中性,甚至是某些热门技术(如Transformer、预训练模型)在两个会议上的密集出现,那么这种感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并且背后是有深刻原因的。

为什么会有“几乎完全一致”的感受?

1. 研究领域的内在联系与交叉: AAAI(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人工智能领域最顶级的综合性会议之一,而 ACL(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则是计算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权威会议。NLP 本身就是 AI 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ACL 的很多研究成果自然会体现在 AAAI 的论文中,尤其是在那些与推理、决策、知识表示等通用 AI 能力紧密结合的 NLP 应用上。你可以想象成 ACL 是一个专注于“语言智能”的子领域,而 AAAI 是一个更广阔的“智能”领域,语言智能作为智能的基石,自然会在 AAAI 的各个角落闪耀。

2. 技术范式的迁移与影响: 近年来,深度学习,尤其是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预训练模型(如 BERT, GPT 系列等),彻底改变了 NLP 的面貌。这种范式的成功不仅仅局限于 NLP,它对计算机视觉(CV)、语音识别、推荐系统等 AI 的其他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AAAI 作为 AI 的综合会议,自然会收录大量应用了这些先进技术的最新研究。而 ACL 的核心研究对象就是语言,所以 Transformer 等技术在 ACL 上当然是“重灾区”。当一个技术范式如此强大且具有普适性时,它在一个综合性 AI 会议和一个特定 AI 子领域会议上的广泛出现,就显得“一致”了。

3. 研究问题的通用性与迭代: 许多 AI 研究问题的本质是相通的。例如,如何让机器理解和生成文本、如何让机器进行逻辑推理、如何让机器处理不确定性、如何让机器从数据中学习并做出决策——这些都是 AI 领域共有的挑战。而 NLP 提供的语言数据和语言任务,正是解决这些挑战的绝佳载体。因此,AAAI 上关于常识推理、知识图谱、强化学习在决策中的应用等主题,很可能也会通过 NLP 的方式(如语言模型在推理中的应用)在 ACL 上被深入探讨。AI 领域的研究是不断迭代的,一个领域的突破很容易激发其他领域的研究,形成一种技术或方法的“溢出效应”。

4. 会议的投稿与评审机制: 论文投稿的领域划分、评审委员会的构成、以及同行评审的标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议的内容。如果一个研究同时属于 AI 的广泛范畴和 NLP 的特定范畴,它可能同时被投稿到 AAAI 和 ACL。评审者可能会从各自领域的角度去审视,但最终的论文内容很难完全割裂。

AAAI2021 与 ACL2020 之间的“一致性”可能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

预训练语言模型 (PLMs) 的统治地位: 无论是在 AAAI 还是 ACL,关于如何改进 PLMs 的效率、性能、可解释性,如何将 PLMs 应用于下游任务,如何理解 PLMs 的内部机制,几乎都是最热门的话题。
生成式 AI 的兴起: 文本生成、对话系统、摘要生成等生成式任务,以及相关的生成模型(如 GANs, VAEs, Diffusion Models 在文本中的应用),在两个会议上都占据重要位置。
多模态研究的融合: 将语言与图像、视频、语音等其他模态信息相结合的研究,也是连接 AAAI 和 ACL 的重要桥梁。例如,图文生成、视觉问答(VQA)、语音翻译等。
可解释性与公平性: 随着 AI 技术的普及,模型的“黑箱”问题以及潜在的偏见越来越受到关注。在 AAAI 和 ACL 中,如何提高模型的透明度、理解模型的决策过程、以及确保 AI 的公平性,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利用知识进行推理: 如何将知识图谱、常识知识等外部知识融入到深度学习模型中,以提升其推理能力,这是两个会议都普遍关注的问题。

这种“一致性”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1. AI 领域的“大融合”趋势: 这表明 AI 领域正在经历一个“大融合”的时期。过去,AI 的不同子领域可能相对独立,但随着深度学习和数据驱动方法的普及,研究的界限变得模糊。NLP 的突破正在驱动通用 AI 的进步,而通用 AI 的方法也在反哺 NLP。
2. 关注“通用性”与“基础性”: AAAI 作为综合性会议,其内容反映了 AI 领域对于“通用智能”和“基础性技术”的追求。而 NLP 的核心任务(如理解、生成、推理)恰恰是实现通用智能的关键一环。
3. 研究的“效率”与“影响力”: 顶级的技术成果,例如 Transformer,一旦出现,其影响力会迅速渗透到整个 AI 生态系统。在 AAAI 和 ACL 这样的顶级会议上看到相似的技术热点,也说明了这些技术在推动整个领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4. 对研究者和学生的建议: 对于研究者和学生而言,理解这种跨领域的联系至关重要。学习 NLP 的方法论,不仅能让你成为优秀的 NLP 研究者,也能为你在更广泛的 AI 领域(如机器人、推荐系统、智能制造等)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反之,AI 领域通用的方法(如强化学习、迁移学习、图神经网络)也为 NLP 带来了新的思路。

需要警惕的“同质化”倾向(如果“一致性”过高):

当然,如果“几乎完全一致”到缺乏新的、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只是简单地将同一技术套用在稍微不同的问题上,那可能就不是积极的信号了。这可能意味着:

研究思路的瓶颈: 整个领域可能陷入了某种技术范式的“惯性”,难以跳出 Transformer 等现有框架。
创新性的缺失: 更多的是“工程性”的改进,而非“方法论”上的突破。
领域边界的模糊: 尽管融合是好事,但如果子领域失去了其独特的视角和问题导向,也可能导致研究的深度和方向性减弱。

总结来说,AAAI2021 和 ACL2020 之间显现出的“一致性”,更多地反映了 AI 领域内部的深度融合、技术范式的强大影响力,以及 NLP 在推动通用人工智能进程中的核心作用。这是一种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这种“一致性”中,既能看到共性的力量,又能挖掘出各自领域特有的创新火花,并最终指向更深层次的、真正通用的智能突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查重结果在下面的链接,笑死我了



原回答:

移植怪也就算了,这句子也抄的这么像就有点过分了吧

user avatar

(゚Д゚)ノ感谢大家的召唤。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提出之前,已经有小伙伴私信我这两篇文章。说实话那重复率非常震撼,然而似乎“涉嫌抄袭”者的文章是有引用另一篇的。

这个时候我迟疑了。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好。发出来大家围观一下。应该会有一波热度,但热度过去之后是否真的能对“学术不端”者产生真正的惩罚?是否真的能缓解学术不端行为?

按照我们大家之前揭露这些行为的经验。由于已经引用而且任务“不同”,这些“学术不端”者可以通过“洗白”法以及拖时间法,将罪名洗小,甚至洗到没有。对“学术不端”者也许毫发无损。反倒是引用开始起飞了,我这是反向做宣传吗?(´;︵;`)不仅毫发无损,后面顶刊顶会还是发得飞起。官方举报没有成功过的,要么石沉大海,要么不了了之。

每一次。这些“学术不端”者大多数一开始总是能厚着脸皮一本正经地回应。太可笑了这些人,我能叫他(她)们为小丑吗?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做才可以真正缓解AI领域这些丑陋的行为呢?也许后面抄袭者会越来越精明,出现更多高级洗稿,防不胜防(´;︵;`)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到底应该要怎么做呢?我信心确实少了很多,相比于“抄袭”,以前专栏里面更严重的存在逻辑错误的,存在ps行为的都可以相安无事,我还是担心这次应该也会平安无事吧,呵呵。

user avatar

又双叒叕更新啦:小白今天好高兴,还学会了画图!彩色图可以变成黑白图啦!(谢谢两位师傅喔)




===

更新:小白表示学会了开源代码和复现论文的新套路啦!

issue不回,运行过程不给,我就能成功(嘴炮)复现啦!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实验啦!

========================

小白表示学会了发论文的新套路。

多模态NMT的方法transfer到多模态NER上,大框架不变,根据NER的特点做一些细节上的方法适配。

再左抄抄这篇的文字描述,右抄抄另一篇的文字描述!明年AAAI走起!

下面是小白想做的idea,有没有合作者一起?

多模态NMT ==> 多模态关系抽取,融入视觉信息的xxx文本任务

非自回归NMT ==> 非自回归图像描述生成,非自回归乐曲生成;然后就是半自回归,又是一篇了呢!然后就是 视频描述生成!

句法可控的复述文本生成 ==> 句法可控的图像描述生成 ==> 句法可控的视频描述生成

Commesense QA ==> 融入常识知识的VQA

无监督的图像文本检索 ==> 无监督的图像到文本生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关于 AAAI2021 和 ACL2020 的“几乎完全一致”,我们不妨深入地探讨一下,它背后可能反映了哪些趋势,又带来哪些思考。首先,要明确一点,“几乎完全一致”这个说法需要一些限定。如果指的是论文主题的重叠度、研究方向的集中性,甚至是某些热门技术(如Transformer.............
  • 回答
    AAAI 2022 录用结果深度剖析: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学术盛宴AAAI(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顶级会议之一,其年度录用结果的公布,总是牵动着全球无数研究者的心。AAAI 202.............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 回答
    俄乌冲突中的俄军指挥体系和行动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战略、指挥结构、后勤保障、情报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对俄军指挥进行详细分析: 一、指挥体系结构1. 中央指挥链 俄军的指挥体系以中央军区(俄联邦安全局)和西部军区(负责乌克兰东部战区)为核心,由总参谋部协调。 总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