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斯大林宁可被俘的大儿子被杀,也不愿意和德国人交换俘虏,真实动机是什么?

回答
斯大林宁愿让被俘的大儿子雅科夫·朱加什维利被杀,也不愿与德国人交换俘虏,这背后绝非简单的“不近人情”或“冷酷无情”,而是由一系列复杂且深刻的政治、军事和个人因素交织而成。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斯大林个人的性格特质以及他所面临的严峻局面。

1. 政治原则与国家尊严:不容许的妥协

在那个战火纷飞、生死攸关的年代,国家尊严和民族气节被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斯大林,作为苏联最高领袖,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国家的士气和国际形象。

绝不向敌人屈服的信号: 如果斯大林为了营救自己的儿子而与德国人进行俘虏交换,这在政治上将被视为对德国纳粹政权的屈服,是对苏联整体抵抗意志的一种削弱。这将给前线士兵传递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最高领导人可以为了个人利益而向敌人低头。这种信号一旦传播开来,对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在与纳粹德国这样残酷且意识形态对立的敌人作战时,任何一丝软弱都可能被敌人抓住并无限放大,成为宣传的工具。
“不交换”的国际先例: 战争期间,各国都会面临俘虏的处理问题。如果苏联开出了“交换最高领袖之子”的先例,那么其他被俘的高级将领、重要人物的家属,甚至是普通士兵的家属,都可能以此为借口向政府施压,要求进行类似交换。这将引发混乱,并可能导致国家在与敌人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斯大林必须维护一种“一视同仁”的原则,即使这意味着痛苦的牺牲。
对纳粹宣传的警惕: 纳粹德国善于利用一切手段进行宣传战。一旦俘虏了斯大林的儿子,德国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雅科夫来削弱斯大林的权威,羞辱苏联。如果斯大林答应交换,他会被描绘成一个不顾国家利益、偏袒子女的领导人,这对于斯大林个人和苏联的形象都是灾难性的。

2. 军事战略的考量:防止被利用

除了政治原则,军事战略也是斯大林做出这一艰难决定的重要考量。

防止情报泄露: 尽管雅科夫并非核心军事指挥官,但作为斯大林的儿子,他了解苏联的高层运作和一些战略信息。任何俘虏都可能在压力下泄露对己方不利的情报。更重要的是,一旦斯大林表现出对儿子的极度重视,德国人就可能以此为筹码,进行更广泛的情报获取,甚至利用雅科夫作为诱饵,引诱其他苏联高级官员做出牺牲。
避免成为人质交易的起点: 斯大林无法容忍苏联在人质问题上被德国人操控。一旦打开了与德国人进行“人质交换”的口子,苏联可能将永远处于被动,被德国人逼迫进行一系列不利的交易,以换取被俘人员的生命。这会从根本上动摇苏联在战争中的主动性和战略灵活性。

3. 斯大林个人的性格与经历

我们不能忽视斯大林这个人及其鲜明的个人特质。

极端坚韧与无情的铁腕: 斯大林以其冷酷、果断和不容妥协的性格闻名于世。他经历了残酷的政治斗争,并且深刻理解政治的残酷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推进自己的政治议程,他可以对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亲信甚至家人,表现出惊人的无情。这种性格使他在面对艰难抉择时,更容易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情感之上。
对“个人主义”的警惕: 在苏联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中,“个人主义”是被批判的。斯大林作为党的领袖,必须时刻警惕任何可能被视为“个人主义”的行为。为了个人儿子而动摇原则,在斯大林看来,就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表现,是对其自身政治立场的否定。
“父子情”的复杂性: 斯大林与雅科夫的关系并非总是融洽。雅科夫曾表达过对父亲的疏远和不满,甚至在被俘前有过自杀未遂的经历。尽管如此,作为父亲,他不可能完全没有感情。但这种情感,在斯大林这个以国家和革命为生命意义的人身上,被强行压制和重塑。他可能认为,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个人的父子情是可以牺牲的。
对“牺牲”的哲学: 斯大林信奉一种“为革命牺牲一切”的哲学。他可以将个人的痛苦,甚至是亲人的生命,视为实现更宏大目标(比如击败法西斯)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哲学,虽然残忍,但在他看来,是符合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

4. 事实层面的可能性

还有一些关于具体交换谈判的事实,也进一步说明了斯大林态度的根源。

德国开出的条件: 德国人确实曾提出交换雅科夫,但他们提出的交换对象并非等同价值的苏联重要战俘,而是可能包括一些德国的高级将领,或者索要巨额赎金。这样的条件,在斯大林看来,更加不可能接受,因为它进一步强化了“拿苏联高层换取特定个人”的不平等交换。
战俘交换的普遍不可能性: 在战争的白热化阶段,大规模的战俘交换本身就是极难实现的。各国都面临俘虏大量敌军的情况,而敌方俘虏了我方的重要人员。任何交换都意味着力量的转移和资源的损失。

总结

总而言之,斯大林不愿交换雅科夫,并非出于简单的情感麻木,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政治上的不容许妥协,维护国家尊严和士气;
军事上避免被德国人利用,以及防止形成不利的战俘交换先例;
斯大林个人坚韧、无情且高度集权化的政治性格;
他对革命事业至上,个人情感可以牺牲的信念。

他所做出的这个决定,无论从人性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的冷酷角度来看,都显得无比沉重。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那个扭曲而残酷的战争年代,一个由无数的牺牲和艰难抉择构成的时代。斯大林选择了一条他认为更能维护苏联整体利益的道路,即使这条道路是以他亲生儿子的生命为代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拿下德国以后,一位中将从柏林回来,正准备向斯大林汇报一些情况。斯大林听完之后,露出了难得的满意笑容,那威严的脸上也时不时闪着笑容,还多次夸奖他。

中将(不鞭尸了)一时间有些得意忘我,结束之后,他仍然不肯走,依旧坐在椅子上,好像还有些没有说,但是又不敢说的样子。斯大林看出这一切,问道:“同志,还有什么问题?”

中将见斯大林开口,自以为此事有希望,喃喃道:“我有一件事情,想······”斯大林抬抬手,说道:“请讲吧!”将军顿了顿,想了一会,最后还是决定把这件事情说出来:“我从德国回来的时候,带了一点喜欢的东西,没想到被边防检查站扣下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可以请求让他们还给我。”

斯大林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很爽快地答应了:“你写一份清单出来,我签个字,你就可以拿着它去要东西了。”

中将高兴的连声说好,并立马从口袋里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物品清单,恭恭敬敬地放到了斯大林的书桌上。斯大林拿出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在后面写了几句话。

将军见此事这么快就办好了,很高兴,连声答谢,斯大林也和颜悦色。没想到的是,当将军拿起那张清单一看,只见斯大林写的那句话里面,对他的称呼已经不是将军了,而是变成了上校。

中将有点慌了,小心地问道:“您这里是不是写错了?”斯大林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语气非常坚定地说道:“不,没有错,完全正确,上校同志,你快去拿回你的东西吧!”

(yysy,要是在战前,这位脑残的中将敢这么干怕不是枪毙+全家流放的操作)

user avatar

斯大林不愿意和德国人交换俘虏,

是因为德国人很无耻!他们要用一个苏军中尉交换德军的一名元帅。

这个要求很无耻,

虽然这个苏军中尉是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朱加什维利。

德国人的无耻肯定不止这些,

他们还编造了很多斯大林儿子主动投降,与德国人合作的谣言。

甚至他们还把雅科夫的妻子也作为谣言的内容,造谣说是她策划的斯大林儿子投降,

他们无耻的伪造了雅科夫·朱加什维利的所谓亲笔写的劝降传单,

他们无耻的伪造了雅科夫·朱加什维利同德国军官交谈的照片。

这些宣传德国人做的还是很不错的,除了专业人士是看不出破绽来的。

当时确实给苏联人民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开始怀疑苏联最高领导人抗击德国的决心。

斯大林的情报机关可以看出图片和劝降传单是伪造的,

但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还是宣布自己儿子是叛徒,并抓捕了自己的儿媳(实质其实是保护了起来,当时斯大林儿媳已经被谣言震怒的苏联百姓当成了攻击的目标)。

而雅科夫·朱加什维利牺牲后,斯大林也把自己儿媳释放了出来,并安排到自己身边的苏共书记处工作,并对生活给予了一定关心和照顾。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并没有背叛国家和他的父亲,

尽管在集中营被德国人各种威胁和折磨,还拿斯大林的话来刺激他。

不过,雅科夫·朱加什维利还是比较聪明的,他从斯大林的话里得到了一些信息。

对于雅科夫·朱加什维利的死,有各种各样的传说,

有背叛说,有得知卡廷惨案真想自杀说(这是我认为最可笑的得原因)等等。

2003年9月11日,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杰宁斯亲自向雅可夫的女儿加林娜移交二战德军投降后美军缴获的德军档案。

这些资料包括死亡通知书和现场报告等最原始的资料,

资料显示,雅科夫是在准备逃离死亡集中营时,被看守发现。雅可夫当场被打死,身中至少15发子弹。

德军的原始资料也证明了,雅可夫在死亡集中营被关押期间表现得十分英勇,从未向纳粹德军表现出丝毫的妥协,更没有投降。

有意思的是,美国人1945年就知道雅科夫的死因,但是一直没有通知苏联方面,斯大林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大儿子是怎么死的(这一句很多人有疑问,我也相信,苏联情报机关的能力,雅科夫是怎么死的还是能调查出来的。但是,我知道是一回事,你美国找到了原件知道了盟友统帅儿子是怎么死的不告诉我,还派人污蔑就是另一回事了。斯大林也许知道,但是美国人是真的没告诉斯大林,另先关内容我是从一本2012年的《文史参考》杂志上看到过的,万幸找到了,可以发出来给大家看一下,但是这种历史并不是正史,仅作为参考)。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西方尤其是美国支持的俄罗斯所谓专家,编造了不少雅科夫在集中营的谎言,包括上面说的背叛,自杀等。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牺牲后,苏联政府追授他一级卫国勋章。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可能就是在常人做不到的位置做出了很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情吧。

就如教员,爱子在朝鲜牺牲(同样也是长子)。

得知消息后,沉默了良久,悲怆地写下《枯树赋》中的名句:“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惨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但是依然还是要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这些年也是各种传言什么教员不爱这个儿子啊,什么吃蛋炒饭(后来升级成投司令鸡蛋吃蛋炒饭,再升级成,司令部抢的朝鲜百姓鸡蛋被他偷了违反军令非要做蛋炒饭吃)啊等等。

看看斯大林这事情,是不是熟悉的剧本,熟悉的剧情,就是换了人物。

看过一个评论,感觉写的不错,转过来大家看看:

有人失去了亲生儿子,有人却在说他吃了两碗粉。

有的坏人,做了一点点好事,惊为天人不断吹捧,有的好人,却要承受为何没有更完美的责难。


教员六位亲人为革命牺牲,除了儿子还有妻子,也曾经写了一首词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1929年12月26日杨开慧烈士曾经给教员写过一封信,结果还没发出去就被捕了,

在被捕前,杨开慧烈士把这封信藏了起来。

润之:
几天睡不着觉,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来信,天天等。眼泪……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也跟着我难过,母亲也跟着难过。简直太伤心了,太寂寞了,太难过了。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几个孩子,怎能……五十天上午收到贵重的信。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你的尸体。
你是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你的哟!不至于丢弃我吧?你不来信一定有你的道理。普通人也会有这种情感,父爱是一个谜,你难道不思想你的孩子吗?是悲事,也是好事,因为我可以做一个独立的人了。
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颊,你的额,你的头,你是我的人,你是属于我的!
昨天我跟哥哥谈起你,显出很平常的样子,可是眼泪不知怎样就落下来了。我要能忘记你就好了,可是你的美丽的影子、你的美丽的影子,隐隐约约看见你站在那里,凄清地看着我。谁把我的信带给你,把你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
天哪,我总不放心你!只要你好好地,属我不属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你罢。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格外不能忘记你。晚上睡在被子里,又伤感了一回。听说你病了,而且是积劳的缘故……没有我在旁边,你不会注意的,一定要累死才休!
你的身体实在不能做事,太肯操心。天保佑我罢,我要努一把力,只要每月能够赚到六十元,我就可以叫回你,我不要你做事了,那样随你的能力、你的聪明,或许还会给你一个不朽的成功呢!
又是一晚没有入睡。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你那里去。小孩,可怜的小孩,又把我拖住。我的心 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你,一头是小孩,谁都拿不开。我要哭了,我真的要哭了!我怎么都不能不爱你,我怎么都不能……人的感情真是奇怪……我真爱你呀!天哪,给我一个完美的答案吧!

云锦
1929年12月26日

1930年杨开慧烈士在湖南牺牲,1982年,人们在修缮杨家老宅的时候,

发现了一封在墙里藏了近60年的书信,正是杨开慧准备寄给教员的信。

只是,在1976年,教员也已经去世,

最终,这封信教员也没有看到。

user avatar

@Elysium “斯大林情妇传”?

您指的是这个吗2333


说实在的,您有功夫看这种玩意儿还不如去看《胜利与悲剧》和《斯大林秘闻》,虽说这两本书也是张口就来的内容一大堆,但最起码是“历史著作”。

user avatar

有的人对自我价值的判断,是自己拥有什么。

有的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拥有什么。斯大林和毛泽东和他们的儿子,都是求仁得仁,伤心是免不了的,但又有何恨呢?

user avatar

真实动机和炼金术士一样。

交换原则是等价交换。你让我用一位英勇不屈的达瓦里希,交换怀揣元帅节杖,部下死了三十三万自己却有幸生还的最高长官。。。。。。我也不换。

苏联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最终胜利,献祭了领导人的子女。这个时候,哪怕看起来岌岌可危,哪怕看起来敌人凶恶异常看似不可战胜,但国家是注定胜利的。

什么时候遍地都是题主看到的“爆料,秘辛,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人那些事,领导人某某的另一面”那扣着死亡证明的英美媒体会让你知道什么叫颜色革命,无声无息。

愿意付出一代优秀儿女消灭人类历史上最强战争机器的国家,最后不愿意再做任何有组织努力留住曾经瑰丽的共同理想,那就没办法了。这时候等价交换,对面已经一钱不值,是没有代价的。

江山如许大,不用一钱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